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6590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docx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十四

E.对位于舌腹中线的舌癌,应作双侧同期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125.以下关于牙龈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多为分化较高的鳞癌

B.下牙龈癌比上牙龈癌淋巴转移早且多见

C.上牙龈癌因颌骨血供丰富,远处转移较多见

D.下牙龈癌先转移到患侧下颌及及颏下,再到颈深淋巴结

E.一般不适于放疗

126.以下关于牙龈癌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A.下牙龈癌仅波及牙槽突时,仅作原发灶及下颌骨方块切除

B.下牙龈癌(T2N0M0)一般应同期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C.上牙龈癌(T2N0M0)一般应同期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

D.下牙龈癌累及颌骨较广时,应行一侧下颌骨切除,骨断端用钛板固定,以免下颌骨偏位而发生咬合紊乱

E.下牙龈癌行下颌骨切除术后,也可行同期植骨整复,以保持下颌骨的连续性

127.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征

A.在颜面部皮肤癌中发病率仅次于鳞状细胞癌

B.生长缓慢,长时期内无自觉症状

C.初起时出现灰黑色斑或棕黄色斑

D.中央部分潮湿、糜烂、表面结痂或出血

E.边缘呈匍行状或鼠咬状或高起外翻

128.以下关于基底细胞癌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一般不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B.病损中央糜烂面可自行愈合,形成瘢痕

C.色素性基底癌易于恶性黑色素瘤混淆,前者无卫星结节

D.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

E.恶性程度较鳞状细胞癌高

129.关于上颌窦癌的诊治,正确的是

A.以上皮来源的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B.早期易于牙周病、根尖病、上颌窦炎混淆

C.CT片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D.最好采用综合治疗

E.肿瘤局限于上颌窦内未穿破窦壁者,行上颌骨全切术

130.中央性颌骨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A.组织来源于牙胚成釉上皮

B.好发于下颌磨牙区

C.常以牙痛为初期症状

D.持续下唇麻木是该病最具诊断意义的症状

E.至少应行半侧下颌骨切除

131.以下关于颌面部软组织肉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呈实质性进行性肿大

B.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淋巴转移,预后差

C.基本治疗方法为根治性广泛切除

D.对局部复发率高的肉瘤,术后应以放疗及化疗

E.对高度恶性及手术边缘阳性者,均应追加放疗

132.以下关于颌面部骨源性肉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年及儿童多见

B.呈进行性骨膨胀性生长

C.软骨肉瘤常转移至肺、脑等部位

D.骨内瘤虽然易发生远处转移,但与长骨骨内瘤相比,相对少见

E.应采取以器官切除的根治性切除并配合术前、术后化疗

133.恶性淋巴瘤,可发生在

A.颌骨

B.牙龈

C.腭

D.颊

E.颈淋巴结内

134.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A.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

B.以儿童;青壮年多见

C.以弥散型多见

D.弥散型的表现呈炎症、坏死、面颈部肿大等多种特异性表现

E.结内型表现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

135.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A.NHL以化疗为主,放疗为辅

B.伴心脏疾患者首选CHOP方案

C.对放疗、化疗均较敏感

D.对不同的组织类型,对治疗的敏感性相差悬殊,5年生存率为95%-25%左右

E.NHL的疗效比HL差

136.浆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为

A.以30岁以内的年青患者多见

B.以胸骨、椎骨、肋骨、盆骨、颌骨等骨多见,常多处受累

C.确诊靠骨髓穿刺涂片

D.常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

E.一般采用放射治疗

137.以下关于“中线致死性肉芽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恶性淋巴瘤

B.又称为“外周性中线NK/T细胞淋巴瘤”

C.又称为“Wegener肉芽肿”

D.好发于面中线的口腔、鼻腔

E.主要表现为炎性溃疡、糜烂、坏死,但无骨质破坏

138.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为口腔内粘膜黑斑或皮肤色素痣

B.恶变时色素增多,沉着加剧,呈墨浸尖改变

C.常发生早期区域淋巴结转移

D.常发生肺、肝、骨、脑等远处转移

E.靠术前活检明确诊断

139.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A.放射治疗为主

B.化疗为主,特效药为二甲三氮锑唑酰胺(DTIC)

C.手术为主,但必须作广泛、彻底切除

D.原发灶可行低温冷冻治疗

E.DTIC与卡介苗联合的化疗免疫疗法,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填空题】

140.是确定巨细胞瘤中巨细胞性质的主要依据。

141.关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的穿刺物,皮脂腺囊肿为,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为,甲状舌管囊肿为,鳃裂囊肿为。

142.海绵状血管瘤的穿刺物为,囊状水瘤的穿刺物为,神经鞘瘤的穿刺物为。

143.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由于和致病因素,长时间作用,使细胞的产生突变,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所致。

144.口腔癌可有型,型,型三种临床表现时相博异性药物,主要是对期或对期的增殖细胞敏感,而对增殖细胞间歇的期,期和非增殖细胞的期不敏感。

145.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先用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以期增加治愈机会。

此称之为或或。

146.化疗中的序贯疗法,是指先用大剂量的药物杀伤大量肿瘤细胞,使期的癌细胞总数减少,促使期的癌细胞进入期,再用药物杀伤增殖细胞。

147.热疗的体外实验发现:

加热到°C可使肿瘤细胞的DNA合成返还,°C则完全抑制DNA、RNA的蛋白质合成。

【问答题】

148.简述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特点。

149.简述鳃裂囊肿的几种来源及每种鳃裂囊肿的解剖位置。

150.简述各种牙源性颌骨囊肿的组织来源和形成机制。

151.简述牙龈瘤的临床分型及手术原则。

152.简述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153.简述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154.简述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形态学分类及其主要临床特征。

155.简述良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

156.简述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

157.简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操作

158.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保存性功能性外科”,“重建性功能外科”和“救治性手术”的概念

159.口腔癌综合治疗中放疗中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的方法是什么,简述其特点。

【答案】

1.C2.B3.C4.B5.C6.C7.D8.D9.D10.C11.B12.B13.C14.C15.B16.E17.C18.D19.C20.C21.C22.E23.C24.C25.D26.B27.B28.D29.A30.A31.D32.E33.D34.C35.E36.B37.A38.A39.D40.E41.C42.D43.D44.A45.D46.B47.C48.D49.D50.B51.C52.A53.D54.B55.C56.D57.D58.A59.C60.C61.D62.C63.D64.A65.A66.B67.C68.E69.E70.C71.B72.D73.D74.C75.A76.B77.E78.B79.C80.E81.D82.C83.A84.E85.B86.B87.C88.E89.D90.B91.A92.B93.B94.D95.C96.A97.E98.ACD99.ABD100.ACDE 101.BD102.ABD103.ABCDE104.ABCDE105.ABCDE106.ABCD107.ABCDE108.ABCDE109.CD110.ABE111.ACDE112.ACE113.ABCD114.BC115.ABCE116.AB117.CE118.ACDE119.ABC120.ABCDE121.AB122.CDE123.ACD124.CE125.ABDE126.C127.BCDE128.ABCD129.ABCDE130.ABCDE131.ACDE132.C133.ABCDE134.ABCDE135.ACDE136.BCD137.CE138.ABCD139.CDE

【填空题】

140.梭形或圆形的间质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排列

141.

(1)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2)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3)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性液体(4)黄色或棕色的清亮液体

142.

(1)可凝结血液

(2)淡黄色透明水样液体(3)不凝结血样液体

143.内在外界遗传物质

144.溃疡型外生型浸润型

145.MSG1G2G3

146.术前辅助治疗新辅助化疗诱导化疗

147.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增殖休止增殖细胞周期特异性

【问答题】

148.

(1)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也可见于成年人,囊肿生长缓慢。

(2)好发于颈正中线,呈圆形.质软.光滑.周界清,以舌骨上下最常见。

(3)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可扪及与舌骨粘连的索条。

(4)囊肿可随吞咽运动而上下移动。

(5)穿刺可抽出透明或混浊的黄色稀薄或粘稠性液体。

149.有第一.二.三.四鳃裂四种来源。

第一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位于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

第二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位于颈上部,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

第三.四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位于颈根部,锁骨上区。

150.

(1)根端囊肿:

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增生。

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而逐渐形成囊肿。

(2)始基囊肿:

发生于造釉器发育的早期,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造釉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而成。

(3)含牙囊肿:

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

(4)角化囊肿: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151.根据病理组织结构及临床表现不同,牙龈瘤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和血管型三种。

手术时必须切除彻底,拔除波及的牙,并去除病变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邻近的骨组织。

152.临床表现:

(1)好发于青壮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角部为常见;

(2)生长缓慢,颌骨膨大,造成畸形,面部不对称;

(3)牙松动.移位和脱落,咬合关系紊乱;

(4)可侵入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性骨折;

(5)X线表现:

颌骨膨隆,有多房性阴影,边缘呈切迹状,受累牙根呈截断样或锯齿状吸收。

治疗原则:

手术为主,需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

153.

(1)造釉细胞瘤;肿瘤为实性,可有囊性变,穿刺出褐色液体;X线表现为多房性,边缘呈切迹状,受累牙根呈截断样或锯齿状吸收。

(2)颌骨囊肿:

肿瘤为囊性,穿刺出草黄色液体,可带胆固醇,角化囊肿可为皮脂样物;X线表现单房多见,也可为多房,边缘为密度增高的骨反应线,邻牙压迫移位,沿下颌骨中轴呈轴向生长。

154.

(1)毛细管型血管瘤:

呈鲜红或紫色,高出或不高出皮肤与粘膜,周界清楚,压之退色。

其中与皮肤表面平者,称为葡萄酒斑状血管瘤;而突出皮肤表面,高低不平似杨梅状者,称为杨梅样血管瘤。

(2)海绵状血管瘤;位置深则皮肤粘膜颜色正常,表浅则呈蓝色或紫色。

边界不太清楚,质地柔软,压之体积缩小,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有时可扪及静脉石。

可引起局部畸形,功能障碍。

穿刺有血液。

(3)蔓状血管瘤:

常发生在颞部和唇部,突起呈念珠状,表面皮温增高,扪诊有搏动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可累及基底的骨质。

155.良性肿瘤病程长,生长缓慢,生长方式呈膨胀性生长,挤压邻近组织;外形多呈球形;因有包膜而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一定动度,一般无自觉症状,一般对机体无影响,组织学观察见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组织相似。

156.恶性肿瘤生长快,病程短;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无包膜,边界不清,不活动,与周围组织粘连;常伴疼痛及受累组织的功能障碍,如下唇麻木,面瘫,张口受限等。

常因发展迅速,转移和侵及重要器官及继发恶病质而死亡。

组织学观察见细胞形态和结构呈异型性,有异常核分裂。

157.

(1)切除在正常组织内进行;

(2)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术区;(3)避免挤压瘤体,减少扩散机会;(4)创口缝合时须更换手套及器械;(5)用大量低渗盐水冲洗创面,并可用化疗药物冲洗湿敷,或术区的区域性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158.

(1)保存性功能外科是适当限制肿瘤根治的范围,注意保存一些重要的组织器官,如:

面神经.下颌骨等,以保存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重建性功能性外科是在彻底切除肿瘤后,立即整复根治肿瘤遗留的严重颌面畸形,使病人在肿瘤切除术后即可获得外形与功能的极大恢复;(3)对晚期肿瘤失去根治条件,但有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

肿瘤压迫,阻塞性呼吸困难,肿瘤侵蚀头颈部大血管随时有大出血的危险等。

也可采用姑息性手术治疗,以消除并发症,抢救患者的生命。

这种不以根治肿瘤为目的而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手术称为“救治性手术”。

159.对口腔癌的放射,目前多采用后装治疗,即将放射源置于需照射的腔穴病灶部位,行小视野.近距离.大剂量.短疗程的接触放疗。

其放射线不通过正常的皮肤.骨及其它软组织,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且医师不直接接触放射源。

三、试题及参考答案

【A型题】

1.舌下腺腺泡由:

A.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B.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C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D.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E.混合性腺泡构成

2.腮腺的腺泡由:

A.粘液性腺泡为主构成B.浆液性腺泡为主构成C.单纯粘液性腺泡构成D.单纯浆液性腺泡构成E,混合性腺泡构成

3.舌神经在口底与颌下腺导管的关系:

A.平行B.横过导管走向外侧C.内下方D.外下方

E.横过导管下方,走向内侧

4.涎石病的典型症状是:

A.炎症症状B.阻塞症状C.神经症状D.全身症状E.口干症状

5.临床上涎石病最常见于:

A.颌下腺腺体B.腮腺导管C.颌下腺导管D.腮腺腺体与导管交界

E.颌下腺腺体与导管交界处

6.单纯涎石摘除术适用于:

A.涎石发生在导管内B.涎石发生在导管与腺体交界处

C.涎石发生在腺体内D.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尚未纤维化者

E.涎石发生在导管内,腺体已纤维化者

7.唾液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血源性B.逆行性C.淋巴源性D.损伤E.邻近组织炎症波及

8.颌下腺炎长期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颌下能触及硬块,导管及腺体交界处证明有结石,应采取:

A.结石摘除B.颌下腺摘除C.全身抗生素应用D.拔除邻近龋坏及松动牙

E.物理疗法

9.治疗慢性颌下腺炎可采用:

A.药物治疗B.导管冲洗C.导管扩张D.导管结扎

E.颌下腺摘除

10.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多数是由哪种感染途径引起的:

A.牙源性B.血源性C.逆行性D.外伤性E.医源性

11.慢性腮腺炎行导管扩张术的主要适应证是:

A.有涎石者B.导管或管口狭窄者C.腮腺不肿大者D.无明显炎症者

E.有阻塞症状者

12.急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球菌D.文森螺旋体

E.厌氧菌

13.腮腺淋巴结炎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鉴别诊断是:

A.体温升高B.腮腺区肿大C.有明显压痛D.唾液腺分泌正

E.口干

14.腮腺区肿胀、压痛,导管口正常,抗炎治疗有效,分泌物清亮、通畅,应初步考虑为:

A.流行性腮腺炎B.假性腮腺炎C.良性腮腺肥大D.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E.腮腺良性肿瘤

15.流行性腮腺炎的好发年龄:

A.婴儿期B.5~15岁C.中年人D.老年人E.无明显年龄差异

16.最容易发生囊肿的唾液腺是:

A.腮腺B.颌下腺C.舌下腺D.唇腺E.腭腺

17.舌下腺囊肿的内容物是哪种性质的:

A.白色凝乳状物质B.灰白色角化物质C.五色透明黏稠液体D.豆腐渣样物质E.淡黄色含胆固醇结晶液体

18.含有淀粉酶的囊肿是:

A.口底皮样囊肿B.腮裂囊肿C.舌下腺囊肿D.甲状舌管囊肿

E.角化囊肿

19.俗浯称“蛤蟆肿”是指:

A.粘液腺囊肿B.舌下腺囊肿C.皮样囊肿D.表皮样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20.舌下腺囊肿的处理目前常用:

A.袋形缝合B.尽可能摘除囊肿C.完整摘除囊肿D.摘除舌下腺

E.引流囊液

21.小唾液腺肿瘤发生最多的部位是:

A.唇部B.颊部C.舌部D.口底E.腭部

22.多形性腺瘤的好发部位依次是:

A.腭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B.腮腺、腭腺、颌下腺、舌下腺

C.腮腺、颌下腺、唇腺、腭腺D.颌下腺、腭腺、腮腺、唇腺

E.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腭腺

23.治疗腮腺浅叶混合瘤应采用:

A.肿瘤剜出术B.保留面神经、腮腺浅叶摘除术

C.腮腺全切术D.放射治疗E.化学治疗

24.治疗腮腺深叶混合瘤最适合的方案是:

A.化疗B.放疗C.肿瘤摘除术D.肿瘤及浅叶切除术

E.肿瘤及腮腺全叶切除术

25.味觉出汗综合征是:

A.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B.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

C.小唾液腺手术后并发症D.腮腺手术后并发症

E.与唾液腺手术无关

26.腮腺手术中不慎切断面神经,其修复方法应为:

A.舌下神经转移吻合术B.腓肠神经移植术

C.神经端端吻合术D.耳大神经转移吻合

E.颞肌瓣转移

27.唾液腺恶性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是:

A.腭腺B.舌下腺C.颌下腺D.腮腺E.唇腺

28.易发生面瘫的肿瘤主要是:

A.混合瘤B.粘液表皮样癌C.腺泡细胞癌D.腺样囊性癌

E.腺淋巴瘤’

29.粘液表皮样癌发生部位最多的是:

A.舌下腺B.颌下腺C.腮腺D.腭腺E.磨牙后腺

30.早期腮腺粘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法宜选用:

A.包膜外摘除肿瘤D.放疗C.肿瘤及腮腺摘除,保留面神经

D.化疗加放疗E.肿瘤及腮腺摘除,不保留面神经

31.腺样囊性癌常沿什么途径扩散:

A.沿神经扩散B.沿淋巴结扩散C.沿血循环扩散D.沿骨膜扩散

E.沿筋膜扩散

32.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应作:

A.肿瘤摘除B.上颌骨切除C.单独放疗D.单独化疗

E.手术加放疗

33.腺泡细胞癌主要发生在:

A.腭腺B.舌下腺C.颌下腺D.腮腺E.颊腺

34.一般恶性混合瘤的治疗手段以:

A.化学治疗为主B,放射治疗为主

C.手术治疗为主D,免疫治疗为主

E.冷冻治疗为主

35.乳头状囊腺癌在唾液腺癌中的特殊表现有:

A.生长速度快B.呈结节状

C.与周围组织粘连D肿瘤较软的部分能抽出血性囊液

E.能破坏邻近骨质

36.单侧腮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史,γ球蛋白升高。

下唇腺活检有大量淋巴细胞,应诊断为:

A.慢性化脓性腮腺炎B.舍格伦综合征C.腮腺混合瘤D.腮腺淋巴结核

E.腺淋巴瘤

37.唾液腺造影的禁忌证是:

A.肿瘤B.慢性炎症C.涎瘘D.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E.口干

38.X线造影导管呈现腊肠状,主要是:

A.急性腮腺炎的表现B.慢性腮腺炎的表现

C.淋巴上皮病的表现D.腮腺肥大的表现

E.腮腺肿瘤的表现

39.唾液腺良性肿瘤在唾液腺造影中的特征性表现是:

A.导管粗细不均呈腊肠状B.导管移位呈抱球状

C.造影剂外溢呈点状或片状D.导管变细

E.腺泡充盈缺损

40.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是:

A.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B.最多见于腮腺的后下极部位

C.肿瘤质地硬D.一般为单侧单发

E.无消长史

4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切开引流指征,下列哪项不是:

A.局部有跳痛及压痛B.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

C.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D.穿刺抽出脓液

E.腮腺区红肿发热

42.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的原因,下列哪项除外:

A.颌下腺分泌量小B.颌下腺分泌的唾液较腮腺分泌液粘滞

C.分泌液钙的含量高,钙盐容易沉积

D.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逆重力方向流动

E.导管长,全程较曲折

43.多形性腺瘤最常见于

A.腭腺B.颌下腺C.腮腺

D.舌下腺E.唇腺

44.怀疑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应该首选以下哪种检查方法?

A.CTB.B超C.下颌横断颌片

D.下颌全景片E.下颌下腺侧位片

45.Kuttner瘤是指:

A.腮腺腺淋巴瘤B.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

C.多型性腺瘤D.良性腮腺肥大

E.黏液瘤

46.可用于显像测定大唾液腺功能的是:

A.60CoB.131IC.99mTc

D.X射线E.以上均不是

47.唾液腺放线菌病,首选抗生素为:

A.青霉素B.磺胺C.甲硝唑

D.庆大霉素E.制霉菌素

48.Kveim抗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对以下哪种唾液腺疾病有诊断意义?

A.放线菌病B.结核C.结节病

D.舍格伦综合征E.涎石病

【简答题】

1.简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2.如何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与流行性腮腺炎?

3.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切开引流的指征是什么?

怎样进行切开引流?

4.涎石病为什么多发生于颌下腺?

5.涎石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6.试述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7.多形性腺瘤为什么属于临界瘤?

8.舌下腺囊肿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是什么?

9.简述腺淋巴瘤的特点?

【参考答案】

【A型题】1.C2.D3.E4.B5.C6.D7.B8.B9.E10.C

11.B12.A13.D14.B15.B16.D17.C18.C19.B

20.D21.E22.B23.B24.E25.D26.C27.B28.D

29.C30.C31.A32.E33.D34.C35.D36.B37.D

38.B39.B40.B41.E42.A43.C44.C45.B46.C

47.A48.C

【简答题】

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常为单侧受累,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进一步发展,则可使腺组织化脓、坏死,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

腮腺炎形成的脓肿多为散在的多发性脓肿,分散在小叶内。

不易扪及波动感而呈硬性浸润块。

2.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系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或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所致,病原菌是葡萄球菌。

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可高达40℃以上,脉搏、呼吸加快,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

流行性腮腺炎,大多发生于儿童,有传染病接触史,病原为副粘液病毒。

常双侧腮腺同时或先后发病,一般一次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腮腺肿大、充血、疼痛,但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无脓液。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急性期血液及尿淀粉酶可能升高。

3.切开引流指征:

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切开引流的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

耳前及下颌支后缘处从耳屏往下至下颌角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腮腺咬肌筋膜。

脓液积聚于筋膜下者即可得到引流。

如无脓液溢出,可用弯血管钳插入腮腺实质的脓腔中引流脓液。

因常伴有多发性脓肿,应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