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6168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docx

整理小学一年级3班家长会老师发言稿共五篇

一年级3班家长会材料

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宝得小学的信任和厚爱——把你们的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

在这里我可以坦诚的告诉大家你们的选择没有错。

在刚刚送走的六年级毕业生中,我们宝得小学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前20名毕业生中我们宝得小学的就有14名,这足以看出我们宝得小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

这不,孩子们刚刚经历完期中考试,就把大家召集上来一起交流孩子们近2个多月的表现情况。

一、总结期中考试情况

现在的孩子在智力因素上没有太大差别,这种差异主要是习惯培养造成的,而良好的习惯是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

孩子的表现取决于父母的投入,家长不够尽责,两人工作都很忙,没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认为由老师全权代劳就行了,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

二、让好习惯陪伴孩子一生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着重抓哪方面的习惯呢?

家长又该如何配合呢?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旷课,有事能事先请假。

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学校要求学生7:

30以前到校,而且要养成在家吃早餐的习惯;我们班就有个别学生经常迟到,有时候8点多才来,这样不仅打断了老师的讲课,也影响了其它孩子正常的听讲状态。

所以家长勤督促孩子这个不能迟到的习惯。

2、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希望家长能够每天抽出点时间,对孩子是否完成老师交待的事情进行指导,具体做法:

一次提醒,一次检查 ,一次表扬,例如:

放学接孩子的时候,问问他“今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什么呀”,比如前一段时间让孩子写完作业之后,练练跳绳,做操什么的,孩子做完了,完成的好,别忘了要肯定孩子,完成的不好或者没完成,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努力完成。

有过几次经验以后,孩子就会明白,记住老师交待的任务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完成,这样他在听老师讲话和记事方面都会认真许多。

比如上周五让孩子交的“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的回执单,就有五六个孩子忘记了,这也说明家长没有及时的完成这项任务,因为我已经发了校训通,是需要家长把回执单填好,第二天上交的。

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拿老师的话不当回事,坏习惯就会渐渐养成。

3、认真听课、全神贯注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时间短。

凡是注意力持久和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往往都会成为班级中优秀的学习者。

通过近两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在我们学校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大部分行为习惯都比较好(特殊孩子除外),主要表现在上课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时间长,能专注的听同学的发言,并能举手发言,课间做操能跟着做,而且站排速度快,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这个学校的生活了。

而不是我校幼儿园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张嘴就说,没有举手习惯,小动作多,上课时间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习惯很不好。

在算题方面的表现就是掰手指头。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10以内的加减法完全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张嘴就得来,可是我们的孩子学完也不用,还是掰手指头,这就说明孩子在一些幼儿园学习的掰手指头的算法(可能叫珠脑算)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习惯了,很难改掉。

而我们学校的幼儿园教师都是和我们一样是正式的在职老师,她们会经常参加一些培训,除了教一些孩子该学的知识之外,她们更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所以家里或邻居有要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建议到我们学校的幼儿园来,这样呢孩子少走弯路,教一年级的老师也能省点劲。

4、书写习惯

就写字来说,不仅要写准拼音格、田字格中的位置,还要把字写美观,学习写字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一旦成形就很难改正过来了,所以请各位家长对孩子的书写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发现写得不够美观时就一定要他重写。

还有拿笔的姿势,现在我发现我班好多孩子拿笔的姿势都不对,这就是刚开始拿笔的时候没纠正过来,现在来纠正也很难。

5、读书习惯——让书香浸润我们的心灵

小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我觉得最重要的标志不是孩子考试的分数,而是孩子对待读书的态度。

一个孩子卷面分数高,但不喜欢读书,不主动读书;另一个孩子卷面分数中等,但是酷爱读书,以读书为乐,那么真正有潜力有发展的是后者。

这样的语文教育才可以说成功了。

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每天写完作业后,或临睡前都能读上一个小故事,经常坚持孩子会受益匪浅,家长在家里也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由于孩子年龄小,家长还可以开展亲子共读的活动,每天读书给孩子听。

如果家长能经常为孩子朗读,不仅仅能使孩子在语言、智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培育,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情感和心理上得到健全发展。

因为朗读可以使孩子们增强自信心,促进他们在表达、交际以及对环境的适用能力。

6、培养自己的东西由自己保管的习惯

上学以后,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丢文具,晚上扫地的时候会扫出一大把铅笔橡皮,根据这种现象要求每种文具都用纸写上名字,用透明胶粘在文具上,让他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资料夹,让他们把课程表、词语表、卷子等资料,分类整理在文件夹里面,交给他自己保管,逐步培养他管理好自己东西的意识。

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

7、

(1)孩子的礼仪教育。

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教育他们看见老师、同学养成招呼的习惯。

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

(2)孩子的合群教育。

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家长决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发现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

(3)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课间游戏、午间休息做到文明安全;放学后,要家长接回家,(4)孩子的纪律卫生观念。

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

不随便丢纸屑。

不带零食进校园。

8、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口头作业

口头作业,也就是回家复习当天所教的拼音,生词,背诵课文,这些,每天都应该认真监督孩子完成,能够切实做到这点的家长,他的孩子在知识的掌握上,肯定要超出其他孩子。

(2)笔头作业

一年级的小孩子,他自己没法独立做笔头作业.所以每一个孩子回家后作业应该这样做,练习册,卷子上的题家长要读题,领着做;背诵,听写这样的作业即使老师没留,家长也应抽考抽背,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一定要检查孩子的作业,保质保量.您只要细心不难发现孩子作业中的错误,有了错误要及时让孩子改正,这才能使他在学校掌握不扎实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有些家长觉得这样孩子累,自己也累,但希望各位家长体谅,因为幼儿园与小学所学的知识有着很大的差别,仅仅靠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各位家长挤出一点儿时间,扶一扶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稳固的基础。

各位家长,我们不能去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多给刚刚成为小学生的孩子一点关爱,多为他们的成长作些准备。

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家长,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其它:

值日工作

微信

打电话时间

 

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小问题”

一、做事丢三落四

10岁的东东,从小总是乱扔东西,刚刚拿过的东西一会就不知道放哪去了。

他常常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为此常挨父母的打骂。

但往往是打还打,骂还骂,东东一会又把玩具撒满床铺,作业本丢得满桌都是。

还有,东东上学不是忘记带作业本,就是忘了带文具盒。

最初,父母以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会好了。

但现在他都上四年级了,这种现象还常出现。

父母打也打过,骂也骂过,还是拿他没办法。

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丢三落四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态度马虎,没有听完或听淸别人的话就匆忙去做。

二是生活缺乏条理,东西乱放,需要时就找不到,三是记忆力较差,四是孩子动手机会少,从小接受听、说的训练多,动手机会少,造成这方面能力弱。

五是家长惯于包办,孩子习惯了东西放乱了,忘了,丢了,有家长解决,自己缺乏责任感。

对孩子这种现象,当父母的应及早纠正,不要幻想孩子长大懂事了,自然而然就好了。

但纠正时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急躁。

纠正孩子这种毛病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善始善终的习惯。

要认真听完别人讲话,不理解或听不清的要学会有礼貌地再洵问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办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2、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

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地方,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一个专门的柜子,摆放他自己的书本、玩具,要求孩子把课本、练习本、玩具分类摆放,让孩子从小养成用完的物品放回原处的习惯。

3、把责任还给孩子。

从摆放玩具、日常用品这样的小事做起,属于孩子的事让他自己订计划、做准备、自我检查、自己负责,父母不要包办代替。

当然,开始要教给孩子方法,但一定要他己做。

如果孩了粗心出差错,让他自尝后果。

如红领巾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挨一次批评;作业错了,让他得一次低分。

目的足让他明白粗心大意会给自己带来损失。

假如不这样,而是罗罗嗦嗦,不停地提醒,相反会养成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

因为他必觉得,自己忘了不怕,父母会提醒。

二、过分依赖家人

6岁的明珠己上小学一年级了,还要缠住父母,让父母喂饭、洗澡、洗脸等一些简单的生活也不能自理,凡事都要爸妈帮她做。

做作业要父母陪着,要不然她就不做,就连到了星期六星期天,她去玩也一定拖着爸妈陪着。

明珠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陪孩子花去了他们很多很多时间,他们真是烦透了。

那么,明珠这些依赖行为,是谁造成的呢?

其实,这都是来自于她的父母。

现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宝贝,非常溺爱,什么事都帮他们想得周周到到,做得妥妥贴贴。

很多该孩子做的事都山父母代替了。

上课不留心,造成晚上做作业有困难,父母就在旁边指点,甚至代笔。

长此下去,孩子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碰到困难,也就没有了解决闲难的能力,没有了独立的能力。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做起。

为此,要耐心教会孩子做事情,可以从简单的事教起,如教他如何洗手、洗脸、洗澡、洗手帕等。

要教给孩子做事的步骤,也可先给孩子演示,再让其动手操作。

这时,大人要耐心,不要因孩子动作慢或做不好而打骂孩子或干脆又包办代替。

同时,要给创造独立生活的条件,这样可改变他的依赖性。

首先从他感兴趣的事做起,如孩子喜欢洋娃娃,可以教孩子帮洋娃娃穿衣服,再者是从小事做起,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穿袜子、摆放好鞋了、自己收拾书包、准备好学习用品等。

总之,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还有就是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有依赖心理的孩子多数都懒,可让他们在家务劳动中克服“懒惰”心理。

如洗菜、洗碗、扫地、倒垃圾等轻活,尽量让孩子独立去做,还可让孩子去买一些生活用品,这样既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三、安静不下来,容易犯纪律

8岁的彬彬兴奋好动,在课堂上不能安静听课,而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动作不停,经常叫喊、讲话,影响课堂纪律。

老师批评了他无数次,他依然不改。

一放学他就象离弦的箭,到处奔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常惹事生非,常遭老师投诉,父母被“急召”到校。

在家里做作业时也难以安静,边做边玩,作业常出差错,成绩不断下降。

但如果让他去运动,就开心极了,特别来劲。

有时惹急了父母,挨一顿打,但没过一会,毛病又犯了。

他父母对他简直是毫无办法。

我们来分析一下,彬彬在课堂课堂上捣乱,其实很有可能是想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恰好老师批评了他,满足了他内心的需要,也强化了他的毛病。

而作为父母,并没有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静不下来,为什么老犯纪律,而是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

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重要的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没有孩子喜欢听批评,老师和家长为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故意刺激他,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家长要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让孩子有机会获得成功,并即时给予鼓励,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和上进心,这是帮助孩子克服缺点的主要条件。

此外,还要注意,对孩子过多的精力要给予宣泄的机会,指导孩子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玩个够,动个足,减少因精力过剩带来的不适宜的行为。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如何看待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小问题”,并介绍了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小毛病的方法。

请各位家长要引起对孩子这些“小问题”的足够重视,引导孩子逐步纠正各种不良行为。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本班所有任课老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这次家长会!

我是一

(2)班的班主任周老师,教孩子们的语文。

这次家长会很想与各位家长好好沟通。

我想这也是各位家长共同的心愿吧。

几个月前,你们的孩子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而今已经进入我们新钢一小的校园,成了一年级新生。

一年级,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点。

孩子们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家长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在学期已经过半。

在这几个月的学习生活中,你们的孩子通过努力,目前已经能以一个小学生的标准在要求自己,他们在慢慢适应学校的生活。

其实,孩子在学校一天的生活也是非常紧张的,一节接一节的课,我觉得也不容易。

你们的孩子已经慢慢学会了听铃声进教室上课,学会了排队做操,学会了上课不乱讲话,有些孩子学会了自己回家,还知道了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和同学们团结协作。

可以说,孩子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可是,做一个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小学生却远远不止这些,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朋友们的全力支持和配合。

今天的会,我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班级情况介绍。

第二,讲家长应该怎样来看待孩子的小学生活;第三,讲我的班主任工作重点;第四,讲家长和老师配合的工作;第五,讲期中考试情况和我的语文课上对孩子们的要求,以及需要家长做好哪些配合工作。

一、班级情况介绍

本班学生有42人,各个聪明可爱,好学向上。

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认真,书写端正,学习态度好。

少数学生活泼好动,约束力不强。

平时表现较玩皮,上课时不能安静地听讲。

目前成绩悬殊较大,但习惯养成明显两极分化。

二、正确认识孩子的小学学习生活,正确的看待自己的孩子。

1、重心定位。

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需要更多的关注,但关注也需要多角度,家长的关注和鼓励将是决定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关注的同时必须要充满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

你能行!

别人能做到的要求,我的孩子也一样能达到。

如果过多的强调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其实是另一种变相的溺爱。

当然,关注也是欲速则不达的,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其自身规律,一口难吃成大胖子。

一些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是否优秀,一见到老师就问成绩,而对习惯不够重视,对此,专家也指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2、关系定位。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其实是“合作育人”的关系。

我想,我们在教育上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家长也是教育者。

孩子就像是在大海里游泳的人,如果他遇到了困难,我们教师和家长的责任是拉他一把,而不是站在岸上大喊大叫,又打又骂他们为什么不努力。

再通俗一点的就是,有点拿不上台面的一句:

他要有我们大人那么明白,就不用在这里上学了。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家长,我们老师算是真正关心您孩子学习的人,而且是真正能够帮助您的人。

我们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各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所以老师和家长之间,必须是沟通合作的关系。

如果一味的要求教师怎样怎样,忽视作为家长自身的教育责任,最终将使您自己的小宝贝输在起跑线上。

3、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

“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心理学家讲:

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设想一下:

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

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你不认真填反馈表,他肯定不认真写作业;你今天骂孩子,日后孩子肯定会骂你。

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握手,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握手;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打招呼,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打招呼。

你在家里说三道四,说别人的不是,他就也会学你。

简单说,就是8个字:

以身作则,赏罚分明。

有了做到这8个字的家长,您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幸福且幸运的。

4、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要赏识你的孩子。

在孩子面前,在孩子写作业时,要时时刻刻看着孩子的优点在哪里,要及时赞赏及时鼓励。

不要老在孩面前跟别人比:

谁谁谁哪儿比你好,谁这次考了多少分,你为什么没有达到?

这样是在别人孩子的一点优点面前,放大自己孩子的缺点。

你们要反过来,放大自己孩子的优点,在孩子面前,把他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把他夸大,赏识他,然后把不足带过一下。

其实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教育方式。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看了之后,会让你对孩子的教育观大大改变。

周弘的女儿周婷婷是一位聋孩子,三岁以后才开始讲话。

七岁上一年级,第一次做数学题,10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把那9道错了的题没管,而是把那一道对了的题画了一个大勾,然后一抱着女儿转了几圈,说:

我的女儿竟然这么棒,这个题都做出来了,你真棒!

好多比你大的孩子都不会做呢!

周婷婷的学习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后来,她成了我国的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相比之下,你的孩子在家,写作业时,如果孩子做错了,你这样说:

怎么又错了两道题,你上课干什么去了?

没听讲吗?

就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认为:

我听了讲也不会做,我很笨。

如果你换成:

这道题,这么难你都会做?

真是了不起。

或者说:

你昨天做错了3道题,今天只错了两道,有进步!

这们,改变说法,情况会大不一样。

你会发现,在你的赏识教育下,你的越来越像一位教育家了,而你的孩子也在一天天进步。

5、要求的一致性决定教育合力的形成大小。

家长在家的要求和学校要求一致,形成的教育合力能很好的规范孩子茁壮成长;反之,则事倍功半,受苦的将是您的孩子。

如果出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分歧,应从大方面看待问题,同时加强沟通。

三、我的班主任工作。

1、抓学习,重在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一个非常琐碎的工作,需要班主任极大的耐心与细心。

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孩子每节课的学习上,教他学会听课,有时,我会因为某个学生不听课的原因而给学生做大量的工作,有时可能还会为了抓住每个学生学会听课而耽误上正课的时间,我坚信一句话:

磨刀不误砍柴工。

关于小学知识的教学,没有太难的,我们一线的老师能够做到的,就是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一份责任心。

教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抓德育教育(包括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形成良好的品德。

我会在日常教学中,教他们,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是美好的。

在平时生活中,要用平常心去面对一切,对自己宽容,对别人宽容,同学之间团结友爱,该怎样去面对班上同学交往等等。

3,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抓安全教育。

日常行为规范问题,包括学习问题,生活卫生问题,日常行为细节,行为规范,为人处事等等。

还包括每天都有的课堂纪律,下课的活动,课间操纪律,排路队的纪律、做眼操等等。

四,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1、安全问题。

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了你的孩子的安全,这里请家长予以配合的是,一、在家的安全,请教育孩子不可以玩火,玩水,搞电,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救和自卫常识,如不给陌生人开门等。

二、路上安全,一定要按时接送孩子,不要让孩子在约定的地点逗留太长的时间,若发现孩子没有接到,家长要立即沿路寻找,避免孩子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三、学校安全,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的玩具进入学校,如一些金属玩具陀螺,锐利的玩具剪刀,鞭炮等,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在课间或站队时追逐打闹。

2、卫生习惯问题。

教育孩子不要随手乱丢垃圾,这不是要哪儿可丢哪儿不可丢的问题,要孩子养成一个终身受用的好习惯。

在孩子的书包里经常放一点卫生纸以作备用。

3、不要给孩子零花钱。

不要让孩子自己作主买一些现在市场上的三无食品,垃圾食品。

4、时常翻翻孩子的课本,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适时地帮孩子提前准备学习用品。

例如美术课可能用到的彩色笔、固体胶等。

5、家庭作业。

在小学一年级,是作业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这段时间主要是父母陪着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这个习惯,养成了好习惯,再慢慢放手,到孩子大了,就会自己学习,让父母少操一些心,没养成好习惯,做父母的就要叫苦12年。

有关家庭作业的几条建议

让孩子懂得完成家庭作业是学生最起码的学习任务。

(1)每天了解家庭作业的数量,以及孩子所交作业的质量。

(2)给孩子定个规矩,在完成作业之前不许看电视或玩耍。

不能养成边做作业,边吃零食的坏习惯。

这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3)每天都要及时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一定要过目检查一遍,这是做父母的关键所在。

如果不检查,小孩会想:

“反正妈妈也不看。

”所以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看起来用功,实际上呢,有名无实。

家长在查作业的时候除了看数量,还要看质量,看他的作业在学校写的和在家写的是否一样?

检查完作业一定要签字。

家校联系本上和作业本上都要签。

(4)当孩子正在做家庭作业时,前一段时间,要陪着孩子写,等孩子能独立完成了,再慢慢放手。

让孩子独处,要让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但不是不管,等孩子写完作业后要及时评价。

对完成作业好的情况要及时表扬,注意表扬要具体、直接。

在孩子很好地完成了作业的时候,要及时表扬,并注意表扬要具体、直接。

比如:

“今天你的作业老师给你打了A,进步了。

(5)设置一张时间表,包括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不要把时间安排在快要睡觉的时候,回为那时孩子可能已经困倦了。

我要求孩子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在吃晚饭之前必须写完。

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星期五六,不要等到周日晚上再写。

(6)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光线明亮,环境安静,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也有利孩子的眼睛健康。

(7)在写作业这之前,鼓励孩子把家庭作业分成“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和“需要帮助的”。

家长应该只帮助做好孩子不能独立做的那部分,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8)当孩子的作业写完了,不要轻易给孩子改正错误,那样不会让他有深刻印象。

让孩子自己检查,如果错了自己负责。

不要提前让孩子写后面没学过的作业。

如果想要写,请写自己买的书。

(9)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整理书包,家长不要帮忙。

每天一写完作业就整理,不要等到第二天早上要出门了,才忙着找东找西。

(10)不要让孩子一写作业就要喝水,上厕所若干次的习惯,有的孩子这样跑,是为了找借口出去,这样的次数多了,就会影响孩子写作业的习惯。

以上这些都是家长必须要做到的。

万事开头难,如果在你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会让他一生受用。

如果不在小学低年级就养成认真用功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无法自发的用功,所以请父母亲要认真对待这一点。

(11)培养学生看课外书的好习惯。

每天让孩子看半小时左右的课外书。

养成了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我会把孩子要看的书目公布在网上。

有时间家长们可以慢慢给孩子买。

五、期中考试情况及我的语文课,对孩子们的要求和对家长的要求。

1、关于期中考试成绩的问题,也就是分数的问题。

试卷考查的重点是孩子的拼音能力,书写怎样?

不过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不是单看卷面分数就能看出来的,你要看他平时的学习态度。

一个孩子语文能力好不好,要到三年级才能真正看出来。

 2、认字及书声琅琅的背诵。

一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是主要内容。

学生通过识字慢慢地就能进行阅读,为今后的语文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所以学校的期末考试识字部分的考核占一半。

如果用100分计算,那么识字就有50分。

结束语: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

你们今天坐在这个教室里,就是在配合我的工作,所以,我要对你们说一声:

谢谢!

谢谢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