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5371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教育禹城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编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我市教育发展实际,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确保2020年我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充分调研测算的基础上,特制定禹城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成果总结

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学(含特校、民办)111所,其中:

高中2所,初中14所,小学93所(市直小学3所,乡镇小学88所,民办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公助学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58337名,其中,高中生9967名,初中生16642名,小学生31728名,特校生89名。

有省级规范化学校5所,德州市级规范化学校25所。

全市中小学中,城镇学校(含市中办5所城区小学)占中小学总数的30%,在校生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77.92%,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16所,其中:

市直实验幼儿园1所分园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学校附设幼儿园69所,民办幼儿园131所;共有注册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18362人,其中:

公办幼儿园8300人,民办幼儿园10069人;共有公职幼儿教师208人,民办幼儿教师1251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317人。

现将“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确立了一系列现代教育理念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禹城市教育振兴五年计划》,大力实施教育振兴,推动全市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建立了涵盖从学前到高职的完整教育链条。

明确了各学段的办学思路。

学前教育抓保教结合;小学教育抓习惯养成;初中教育抓方法探究;高中教育抓培优增量;职业教育抓技能创新。

力求通过不同学段不同侧重,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育链条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同时,教育工作进一步突出每年的工作重点,要求各学校每年重点开展一项工作,确保教育改革能够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2011年推行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2012年推进家长学校委员会建设,2013年创新开展深化师德工作,师德建设模式被德州市教育局推广;2014年多渠道构建教师成长平台;2015年聚焦课堂课程,创新课程改革,建设高效课堂。

根据我市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大胆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

将“填鸭式”的课堂模式逐步过渡为“分组、合作、探究式”的高效课堂模式;教研室由坐机关到进学校,每年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教科研由论文课题转变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小课题”;教师评课、赛课在初中、高中已形成制度;各学校成立名师成长俱乐部,青蓝结对加快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开展“一月一专题”督学责任区督导活动,确立了29名责任督学,对全市所有学校挂牌督导。

(二)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1、编制了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本着“以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学校布局的科学调整提升全市的文化品质,以办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原则,聘请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实地进行了规划论证,制定了《禹城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3—2030)》,为我市中长期学校建设提供了依据。

2、学校建设成绩斐然。

新建、启用了近20万平方的楼房校舍。

主要包括:

职教中心、实验中学、步云小学、解放路小学、房寺中学、莒镇中学、安仁中学、李屯中学、十里望中学、夏季明德小学、高新区明德小学、房寺明德小学扩建等12处重点工程。

目前,全市15所初中学校中,有教学楼的学校达到13处(另有一处在建);12处乡镇中心小学中,有教学楼的学校达到8处(另有4处在建)。

2014年,我市启动了一中教学楼、大禹实验学校、房寺邢店中心小学和9个乡镇中学餐厅及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标准化建设等13工程,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3亿元,计划2015年全部完工。

3、学前教育发展成果显著。

2012年,我市出台实施了《禹城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了12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增园舍面积近4万平方米;通过回购三处社区幼儿园,使实验幼儿园的园舍面积扩大了近1万平方米。

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累计新建、扩建幼儿园125所,公办幼儿园由2010年的69处增加到现在的91处,学前一年入园率由96%提高到99%;学前三年入园率由72%提高到87%。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投资1700多万元为全市农村初中学校装备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了市直学校、乡镇中学班班多媒体,校校建有微机室,教师办公微机人手一台配套完善功能室、实验室,配齐器材、图书,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

(三)加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内部活力

1、妥善解决了教师职称工资和民师政策落实问题。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报了教师职称工资解决方案,使广大教师关注了10多年的遗留问题在稳定中得到解决,从2015年开始,我市的教师职称评聘将步入政策轨道。

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原民办、代课、幼儿教师的认证工作,目前已基本结束。

全市共登记审核确定原民办代课教师6127人。

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9个边远乡镇教师发放了生活补贴,提高了班主任津贴,增加了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

2、探索建立了校长竞聘、教师补充机制。

坚持每学年对校长队伍进行民主评议,对校长后备人才进行民主推荐,据此建立了校长队伍后备人才库。

2010年以来,对所有空缺的市直学校校长、乡镇中学校长,全部通过竞聘产生,优化了校长队伍结构。

出台《禹城市校长千分制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校长考核任用机制、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建立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自2010年至今,共补充教师707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形成梯次,知识结构得到改善。

3、实施了教育“三名”工程,培育了一批学科带头人。

自2013年开始,我市实施了“三名”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队伍,并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实现对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帮扶,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重奖,在教师节期间对名教师、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进行表彰,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4、创新教师研训机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将新聘任教师岗前培训、班主任培训、校长培训和教师远程研修活动有序衔接;创办了教师论坛,编辑出版了《教坛星火》《禹城教科研》等教师交流内部刊物,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广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基本功比赛、赛课等活动,吸收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成为兼职教研员,进入学科教研团队。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着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设定的各项目标,但是教育投入需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的观念需进一步更新,教育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发展,需要继续探索破解之道。

二、“十三五”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

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摆在优先战略地位,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振兴”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为方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从我市实际出发,做优做强基础教育、发展壮大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发展关键点和难点的有效突破,有效扩大教育资源;以农村义务教育改薄工作为重点,加强教育薄弱环节,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禹城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工作方针: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振兴作为“让庄严党旗更鲜艳,让禹城人民更幸福”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加大领导管理和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体制和政策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2、落实教育以人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立足于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教法、考核评价、招生考试制度和干部教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

4、促进教育均衡公平。

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改善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基点,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保障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强化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加大对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努力建设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

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事业观,紧抓教育发展有利契机,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确保高中教学质量稳居德州各县市先进行列,力争向全省先进行列迈进;打造优质特色基础教育,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三、“十三五”教育发展目标

(一)学前教育:

实施《禹城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学年一年入园率城区达到99%,农村达到9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80%,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山东省示范幼儿园水平。

学前教育教职员工中,学前教育专业达到70%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达到60%以上,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0%以上。

(二)义务教育:

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100%,残疾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

到2017年,实现所有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楼房化,城区中小学满足入学需求,班额标准化;力争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8所(市直初高中、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房寺中学、特殊学校),德州市规范化学校54所(市直学校、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每乡镇两所以上学区小学)以上,创建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到2020年,力争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0所(市直初高中、实验小学、步云小学、解放路小学、特殊学校、各乡镇中学),全部学校达到德州市规范化学校标准,确保2016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评估。

(三)高中教育:

到201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生升学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升入高中(中职)比例达到98%以上。

进一步加大优质高中教育建设力度,力争2016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达到15%,2020年达到20%,实现我市高中教学质量进入山东省先进行列。

(四)职业教育:

确保2016年职教中心完成全部基础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初三学生分流工作,实现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基本持平;进一步提升职教中心整体办学水平,社会各种培训每年30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每年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5%以上,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五)高等教育:

2016年,实现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升本工作,建立以本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协调发展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以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工科类专业为重点,形成应用性强、适应面广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

到2020年,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高职本科院校和示范高职院校。

(六)民办教育:

健全激励引导机制,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和谐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学前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增加对其业务指导,严把办学规范和教学质量,使其成为公立教育的有益补充。

(七)特殊教育:

提高教学及培训设施配备水平,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以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为目标,努力把学生培育成社会有用之才。

(八)民族教育:

开全民族教育课程,突出民族教育办学特色,推动十里望回族乡民族教育再上新台阶。

(九)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坚持“退一补一”,加大对偏远学区小学教师补充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加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培养,继续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大力深化师德建设工作,通过开展“禹城教育大讲堂”、“名师俱乐部”等一系列活动,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力争到2020年,校级骨干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30%;德州市教学能手占任课教师的15%;培养省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60人。

提高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到2020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70%以上的小学教师达到本科学历;初中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水平,其中75%以上达到本科学历;高中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5%以上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

(十)学校布局调整:

通过调整,到2020年,全市高等学校1处,普通高中2处,职业教育中心1处,初中12处(市区2处,乡镇10处),小学58处(市区3处,乡镇55处),教学点25处,民办学校4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共计104处。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领导,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要进一步健全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制。

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牢牢把握深化教育改革的机遇,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动向,超前谋划,积极作为,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规划,针对当前教育薄弱环节,加大投入,狠抓落实,把禹城打造成教育强市。

全市各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教育部门,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净化学校发展空间。

通过开展教育联合执法检查,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校园安全;通过进一步开展教育法法规的普及工作,提高教育行政依法治教的观念和能力,切实推动依法从教、依法治校进程。

(二)进一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一要优先增加政府投入。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立足实际,依法优先保障和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教育投入的增长机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保障机制。

努力做到我市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高于德州市平均水平。

二要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

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入机制。

三要加大教育惠民力度。

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零收费,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家庭学生补助标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公平接受教育。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及企业捐资助学。

(三)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化

一要抓学前示范教育。

进一步确立学前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公益性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形成公办幼儿园为骨干示范、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确立乡镇党委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提升公办幼儿园数量;坚持转岗聘任两手并举,着力破解“师资来源”难题;强化幼儿园房屋、活动场所、设施设备、饮食卫生、交通工具等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检查,杜绝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要抓义务均衡教育。

围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落实“三抓三化”措施。

抓投入,推进校舍建设标准化。

重点实施学校“改薄”工程。

大力推进农村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拆除2000年前缺陷校舍,完善中小学功能室,配齐配全教学设施,完成4.9万平方米农村小学校舍建设,实现农村小学校舍标准化;完成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乡教育综合发展PPP项目,到2016年完成所有乡镇中学和禹城一中、综合高中、齐鲁中学、山师附小禹城合作学校扩建项目,新建校舍17.1万平方米;加快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到2017年完成大禹实验学校、山师附小禹城合作学校、新湖小学、十里望龙泽实验学校迎、宾路小学、人民路小学等6所学校建设任务,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

抓队伍,推进城乡师资均衡化。

在教师补充上,坚持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联盟,加强校际、城乡交流,促进名校名师下乡,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抓政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严格落实招生政策,合理控制农村生源进城,全面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

逐步消除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实现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均等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三要抓高中优质教育。

通过加强教学研究,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深化中考招生政策改革,合理划分生源,建立两所高中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提升高中教学活力。

四要抓职业提升教育。

认真落实初三学生分流工作,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职业教育补助、实行与高中“学分互认”等措施,吸引初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

千方百计加强与企业和地方支柱产业结合,努力打造好一批优势品牌专业和具有我市传统特色的专业;实行定单招生,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五要抓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通过扩建禹城一中、综合高中、齐鲁中学等市直学校,新建6所解决“大班额”项目学校,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紧张局面。

对农村学校进行整合,将农村小学(含市中办、高新区)由原来94处,调整为80处(含25处教学点);农村初中由原来12处,调整为10处(撤并来风中学,袁营中学),并依托新农村社区建设及时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根据社区建设情况计划在3-5年时间将13个教学点逐步撤并,实现教育设施用地的精简化、集约化、园区化。

(四)进一步优化教育队伍,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一是改革教育干部用人体制。

教育干部用人,必须按照“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原则选拔,坚持重用敢于创新教育新思路,勇于探索办学新道路的专家型教育干部;要继续完善校长考核机制,坚持实施校长“千分制”考核,推进学校领导班子民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用科学的选拔机制任用校长,用公平的监督机制管理校长,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校长队伍。

二是完善教师培养体制。

要把教师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完善教师招考、培训机制,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健全教师内部管理机制,完善“三名”工程实施办法,立足提素质、助成长、创业绩,打造更多的发展平台,让更多的名班主任、名教师脱颖而出;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奉献基层,使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三是构建教师成长平台。

坚持完善“禹城教育大讲堂”,实现每月都开新讲堂,每月都有新课题,拓宽干部教师的教育视野,学习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知道我市的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广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基本功比赛、赛课等活动,通过举办学科教学研讨会,征集学科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组织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成功经验等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是扎实科研兴教战略。

指导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科研工作,大力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深化教育科研工作的“四个一工程”,即抓好一批重大科研课题研究,建立一批重点科研实验基地和示范学校,培养一批教育科研骨干人员,推广一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对有优秀科研成果的教师,要在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方面考虑。

(五)进一步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科学发展水平。

一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常规,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落实各项教学常规,不断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课堂课堂效果;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评估机制,形成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教师综合提高、学校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每年逐级开展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评估。

二要推行政务、校务公开,加强各级班子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健全以教代会制度为主体的学校民主管理机制,推进学校科学管理进程,切实实现依法治校。

三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进一步完善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主动协调家庭、社区和有关部门,把德育渗透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深化法制、环保、禁毒、反邪教等专题教育,推进学生公民道德意识培养,提高综合文明素养;严格落实素质教育有关各项要求,开齐开全各类课程,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广泛开展“两节四赛”(体育节、文化节、书画大赛、体育大赛、读书大赛、科技大赛活动)、晨说午写、社团活动等各项特色活动。

(六)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好师生安全

一要强化师生安全教育。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每周要安排一节安全课,每月要开展一次安全逃生演练;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学校领导、教师、保安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

持续开展消防、交通、饮食卫生、危险化学品、用水用电等隐患的排查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要落实校园安全责任体制。

抓牢“一岗双责”机制、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安全督查机制和安全事故防范预警机制四项机制,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学校一把手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坚持“日查、周结、月报”,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一起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三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推动建立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动机制。

健全定期研究、分析评估、预警报告工作制度,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校园周边治安、交通、商业、文化娱乐环境。

加强校园及周边巡查,防止不法分子和社会闲散人员滋扰校园、侵害师生。

禹城市教育局

2016年1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