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4968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 Word版含答案.docx

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完整版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期中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满分54分)

1.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Fe(OH)3中含有少量Al(OH)3可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洗涤烘干

B.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C.Fe(NO3)3溶液中混有少量Fe(NO3)2的杂质可通入过量的氯气将其除去

D.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

2.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3.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固体

B.分别含有Mg2+、Cu2+和Na+的三种盐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鉴别

C.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可溶物的操作步骤:

溶解→过滤→蒸馏

D.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量取16.80mL的Na2CO3溶液

4.自来水一般是用少量的氯气消毒。

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配制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明显会导致药品变质。

下列哪些药品不能用自来水配制()

A.Na2SO4B.NaClC.AgNO3D.KNO3

5.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前要先检漏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呈紫红色

D.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及粒子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12C

C.1molCO2中含有1mol碳和2mol氧

D.1molH含有6.02×1024个质子

7.摩尔质量为Mg·mol-1的气态化合物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溶于mg水中,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密度为ρ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可表示为

B.c可表示为

C.ω%可表示为

D.ρ可表示为

8.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KOH溶液B.Fe(OH)3胶体C.盐酸D.NaNO3溶液

9.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其中错误的是()

A.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B.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C.盐酸和食醋都属于混合物D.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10.下列操作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钠投入冷水:

2Na+2H2O==2Na++2OH-+H2↑

B.过氧化钠投入水中:

2Na2O2+2H2O==4Na++4OH-+O2↑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2OH-+SO2==SO32-+H2O

D.CO2通入氯化钡溶液:

Ba2++H2O+CO2==BaCO3↓+2H+

1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CaCO3+2H+=Ca2++CO2↑+H2OB.2Fe2++Cl2=2Fe3++2Cl-

C.HCO3-+H+=CO2↑+H2OD.2Na+2H2O=2NaOH+H2↑

12.在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质量比是()

A.1:

1B.3:

5C.5:

3D.2:

8

13.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FeS2中,Fe为+2价)4Cu+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权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14.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时,生成H2的质量与消耗金属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此金属可能是()

A.纯锌B.纯铁C.镁铝合金D.铜铁合金

15.向含0.2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了一定量的1mol/L的NaOH溶液后,生成了7.8g的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150mLB.200mL

C.300mLD.400mL

16.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和Na2SO4

B.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与FeCl3溶液

D.用氯化钙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

17.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线段BD表示Fe3+物质的量的变化

B.原混合溶液中FeI2的物质的量为1mol

C.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

n(Fe2+)∶n(I-)∶n(Br-)=2∶3∶1

18.Wg含有Fe2O3·xH2O杂质的Al2O3样品可完全溶解在100mLc(H+)=0.1mol/L的稀H2SO4中,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氨水,恰好得到的沉淀质量最大,则所加氨水的浓度为()

A.0.05mol/LB.0.1mol/LC.0.15mol/LD.0.2mol/L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46分)

19.有一包粉末可能含K+、Fe3+、Al3+、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人稀硝酸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

(2)向

(1)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用HNO3酸化后再滴人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取

(2)中的有色沉淀加人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

(4)重新取少量固体加人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5)向(4)的溶液中加人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

往得到的沉淀中加人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

根据上述实验,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来进一步确定该离子。

20.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40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倒转摇匀 ⑤转移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⑧⑤__________。

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一定量的NaOH固体,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_g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且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1.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CH4是否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CuSO4逐渐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现象,则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研究小组将CH4通入溴水时,发现溴水逐渐褪色,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结论(用文字表示,不必画实验装置图)________________。

II、

(1)工业上用电石-乙炔生产氯乙烯的反应如下:

CaO+3C

CaC2+CO

CaC2+2H2O

CH≡CH+Ca(OH)2CH≡CH+HCl

CH2=CHCl

电石-乙炔法的优点是流程简单,产品纯度高,而且不依赖与石油资源。

电石-乙炔法的缺点是:

、。

(2)已知ClCH2CH2Cl加热分解得到氯乙烯和氯化氢。

请设计以乙烯和氯气为原料制取氯乙烯的方案(其他原料自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参考答案

1.C

【解析】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溶于NaOH溶液中,Fe(OH)3不溶,然后过滤烘干即可,A正确。

B、NaHCO3比Na2CO3不稳定,加热可以分解生成Na2CO3从而除去NaHCO3杂质,B正确。

C、氯气可以将Fe2+氧化为Fe3+,同时Cl2被还原为Cl-,带入新的杂质,正确的应该是加入适量的硝酸,C错误。

D、铝粉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从而除去铝粉,然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可得到铁粉,D正确。

正确答案为C

2.D

【解析】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高,正确,不选A;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正确,不选B;C、合金的物理性质会与各成分金属的不同,正确,不选C;D、合金的化学性质和各成分金属的性质相同,选D。

3.B

【解析】A、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选项A错误;B、Mg2+、Cu2+和Na+的三种盐溶液分别与NaOH混合的现象为:

白色沉淀、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鉴别,选项B正确;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混合物中含KCl和二氧化锰,只有二氧化锰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则分离出可溶物的操作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选项C错误;D、量筒只能准确到0.1mL,量取16.80mL的Na2CO3溶液必须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4.C

【解析】由于氯水中含有氯分子、氯离子、HClO分子等,所以不能用来配制AgNO3溶液,自来水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配制溶液失败,配制Na2SO4、NaCl、KNO3溶液均不受影响,答案选C。

5.B

【解析】A.使用分液漏斗前要先检漏,A正确;B.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所以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B错误;C.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呈紫红色,C正确;D.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正确,答案选B。

6.B

【解析】A、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A错误;B、0.012kg12C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含有约6.02×1023个12C,B正确;C、1molCO2中含有1molC和2molO,C错误;D、1molH含有6.02×1023个质子,D错误,答案选B。

7.D

【解析】A、溶质的质量为VM/22.4g;溶液的质量为

g,根据质量分数的定义,

,解得M=22.4m×ω%/[(1-ω%)V],故A错误;B、溶质物质的量为V/22.4mol,溶液的体积为

,根据c=n/V,则c=1000Vρ/(VM+22.4m)mol·L-1,故B错误;C、根据A选项分析,故C错误;D、根据c=1000ρω%/M,推出ρ=cM/1000ρω%g/cm3,故D正确。

8.B

【解析】A.KOH属于溶液,用光束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Fe(OH)3胶体属于胶体分散系,用光束照射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B符合题意;

C.盐酸属于溶液,用光束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NaNO3溶液属于溶液,用光束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

B.

9.B

【解析】A.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故A正确;B.纯碱是盐,故B错误;C.盐酸和食醋都属于溶液,都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豆浆和雾都是胶体,故D正确。

故选B。

10.D

【解析】A、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A正确。

B、过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B正确。

C、氢氧化钠与少量SO2反应生成Na2SO3,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C正确。

D、H2CO3的酸性小HCl的酸性,所以CO2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不会反应,D错误。

正确答案为D

11.B

【解析】A.C.D.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B。

12.C

【解析】5NH4NO3=2HNO3+4N2↑+9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反应可知,5molN失去电子与3molN得到电子相同,则氮原子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质量比等于物质的量比,为5:

3,故C项正确。

13.C

【解析】A.Cu2S只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5molFeS2发生反应,由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可知,有3mol×[6-(-1)]=21mole-转移,故B错误;C.S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由硫酸根离子守恒可知,17个硫酸根离子中有3个SO42-是氧化产物,故C正确;D.CuSO4是氧化剂,FeS2既是还原剂又是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C。

14.D

【解析】从图象读出:

30g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1g,生成氢气电子转移2×1g/2g·mol-1=1mol,金属混合物平均电子摩尔质量=30g/1mol=30g·mol-1,A、纯锌摩尔电子质量=65/2=32.5,不能平均到30,故A不符合;B、纯铁摩尔电子质量=56/2=28,不能平均到30.故B不符合;C、镁铝合金,镁摩尔电子质量=24/2=12,铝摩尔电子质量=27/3=9,不能平均到30,故C不符合;D、铜于盐酸不反应,相当于大30,铁摩尔电子质量为28,可以平均到30,故D符合;故选D。

15.C

【解析】AlCl3溶液中氯化铝的物质的量=0.2mol,若Al元素都转化为氢氧化铝,则氢氧化铝沉淀的质量=0.2mol×78g·mol-1=15.6g>7.8g,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沉淀不完全,只生成Al(OH)3沉淀;另一种情况是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2,n(Al(OH)3)=7.8g/78g·mol-1=0.1mol,①若碱不足,由Al3++3OH-═Al(OH)3↓可知,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3mol/1mol·L-1=0.3L=300mL;②沉淀部分溶解,既生成Al(OH)3沉淀,又生成NaAlO2,则:

Al3++3OH-═Al(OH)3↓

0.2mol0.6mol0.2mol

Al(OH)3+OH-═AlO2-+2H2O

(0.2-0.1)mol(0.2-0.1)mol

则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为0.6mol+(0.2-0.1)mol=0.7mol,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0.7mol/1mol·L-1=0.07L=700mL;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00mL或700mL。

故选C。

16.A

【解析】A项,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片呈紫色的为KCl,焰色反应呈黄色的为NaCl、Na2SO4,用焰色反应不能鉴别NaCl和Na2SO4,错误;B项,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过量NaOH溶液的为Mg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溶于过量NaOH溶液的为AlCl3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正确;C项,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FeCl3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正确;D项,加入CaCl2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CO3溶液,加入CaCl2无明显现象的为NaHCO3溶液,现象不同可鉴别,正确;答案选A。

17.D

【解析】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氯气先和还原性强的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从图分析,消耗1摩尔氯气,碘离子为2摩尔。

然后氯气与亚铁离子反应,消耗2摩尔氯气,亚铁离子4摩尔,最后溴离子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分析,溶液中的溴离子为4×2-2×1=6摩尔,则消耗3摩尔氯气。

A、BD阶段是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正确,不选A;B、原来溶液中碘化亚铁物质的量由碘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为1摩尔,正确,不选B;C、当通入2摩尔氯气时,反应了2摩尔碘离子和2摩尔亚铁离子,所以离子方程式正确,不选C;D、原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4:

2:

6,错误,选D。

18.B

【解析】稀H2SO4中c(H+)=0.1mol/L,则c(H2SO4)=0.05mol/L,含有Fe2O3•xH2O杂质的Al2O3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铝,再向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沉淀最大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H4)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n[(NH4)2SO4]=n(H2SO4)=0.1L×0.05mol/L=0.005mol,根据N元素守恒n(NH3)=2n[(NH4)2SO4]=0.01mol,故氨水的浓度为0.01mol÷0.1L=0.1mol/L,故选B。

19.(8分)SO42-、CO32-,Fe3+、Al3+、Cl-,K+,焰色反应。

(每空2分)

【解析】

(1)加入稀硝酸无气体放出,说明原溶液中无CO32-;

(2)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可能含有SO42-,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3)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说明沉淀中不含有硫酸钡,即原溶液中不存在SO42-;

(5)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含有Fe3+、Al3+;

因此,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SO42-、CO32-;肯定含有的离子是Fe3+、Al3+、Cl-;因实验没有涉及到K+,则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K+,可通过焰色反应进行鉴别;

20.②①③⑥⑦④250mL容量瓶27.410.0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

(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倒转摇匀,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240mL溶液应选用250mL容量瓶。

(2)砝码为30g,游码为2.6g,由于砝码在左盘,烧杯在右盘,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0g-2.6g=27.4g。

应称出m(NaOH)=1mol/L

0.25L

40g/mol=10.0g。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4)根据公式cB=

分析实验误差。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且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④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引起浓度偏低的是①②④。

21.I、

(1)CH4+4CuO

CO2+4Cu+2H2O

(2)溴单质与甲烷发生了取代反应;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明显变小,则表明二者发生了取代反应(或:

溴单质被甲烷气体带走;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没有明显变化,则表明溴单质被甲烷气体带走)

II、

(1)反应温度高,能耗大使用的催化剂毒性大

(2)CH2=CH2+Cl2→CH2ClCH2Cl;CH2ClCH2Cl

CH2=CHCl+HCl

【解析】I

(1)五水合硫酸铜为蓝色,无水CuSO4逐渐变蓝,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原子守恒,CH4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4CuO

CO2+4Cu+2H2O;

(2)CH4通入溴水时,发现溴水逐渐褪色,说明溴参加了反应或溴被带走,因甲烷为饱和烃,所以溴单质可能与甲烷发生了取代反应或溴单质被甲烷气体带走,假如发生取代反应,必有溴化氢产物,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明显变小,则表明二者可能发生了取代反应,若溴单质被甲烷气体带走,溴单质溶于水显酸性,用pH试纸检验反应前后溶液的pH,如果pH没有明显变化,则表明溴单质可能被甲烷气体带走;

II

(2)工业在高温下生产电石,用电石生产乙炔,耗能大,由于乙炔与HCl的反应在氯化汞的作用下进行,使用的催化剂毒性大,污染环境;

(4)以乙烯和氯气为原料制取氯乙烯,可由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乙烯,涉及反应有CH2=CH2+Cl2→CH2ClCH2Cl、CH2ClCH2Cl

CH2=CHCl+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