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46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项目.doc

+

辽宁比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10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

总成系统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威海市工程咨询院

二○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

1.3项目建设地点 1

1.4项目建设期 1

1.5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

1.6项目建设性质 4

1.7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

1.8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4

1.9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与范围 4

1.10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5

1.11研究结论 6

第二章市场预测 7

2.1产品市场供应与需求 7

2.2产品价格 7

2.3市场竞争力分析 7

2.4市场风险 9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0

第四章厂址与建设条件 11

4.1建设厂址 11

4.2建设条件 11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14

5.1技术方案 14

5.2设备方案 18

5.3工程方案 20

第六章原材料与燃料供应 23

第七章节能 24

7.1研究依据 24

7.2能耗指标分析 24

7.3节能措施 24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26

8.1设计依据 26

8.2设计原则 26

8.3项目的污染源及污染物 27

8.4控制污染治理措施 27

第九章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28

9.1职业安全卫生 28

9.2消防 29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31

10.1组织机构 31

10.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32

10.3工作制度和年时基数 32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和工程招标 33

11.1项目实施计划 33

11.2工程招标 33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7

12.1投资估算的编制依据和方法 37

12.2投资估算及投资构成分析 38

12.3资金筹措 39

12.4资金使用计划及贷款偿还 39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40

13.1基础数据 40

13.2财务计算及经济分析 41

13.3社会效益评价 43

13.4财务评价结论 44

第十四章研究结论 45

附表:

附表1财务指标汇总表

附表2资产负债表

附表3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4项目还本付息计划表

附表5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6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表

附表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附表9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10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11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附表1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13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附图:

1、区域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图

3、一层工艺平面布置图

4、二层工艺平面布置图

5、三层工艺平面布置图

辽宁比科新能源年产10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年产10万套汽车用动力锂电池(组)总成系统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公司规模

辽宁比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职工220人,公司总占地面积235亩,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

公司主导产品:

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总成系统。

产品应用领域:

电动商用车、乘用车及各类锂电池储能装置,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及完善的产品服务。

2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1)比科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动力总成系统的产品研发、制造、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

公司建有国内一流的动力电池研发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集成技术。

2)比科公司现有管理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80%以上。

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拥有专职研发人员80余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5人,硕士20余人。

3)比科公司与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活动,先后与苏州大学、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建立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战略联盟。

4)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2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占申请总量的60%,并已有7项获得专利权。

5)产品创新点

(a)发明了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将易于制造且稳定的单体电池进行组合,形成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组,以满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高电压与大容量的要求,便于制造、成本低,且稳定可靠。

(b)发明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制造方法,使电池包内部热量快速达到均衡,电池模块内各单体电芯的工作电压均衡,同时电池包具有良好的散热、防震效果。

(c)建立一套通用型电池数学模型,采用安时积分法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相融合的算法动态估算SOC、SOH最优值,消除电池电压低端和高端状态估算的不准确性。

(d)建立云平台电池数据分析系统,为整车厂提供实时运行数据,建立电池SOH评价体系,提高整车续航里程及电池寿命。

(e)发明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自动充放电均衡设备,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用户日常维护电池组均衡,又可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厂家批量对锂电池组进行均衡。

该设备同时适用于锂电池梯级利用领域,该设备具有操作简单、人机界面友好、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f)发明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箱及由其组成的电池包,解决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芯膨胀导致的位移问题;设计了一种电池组装框架,可以灵活地根据需求拼接出理想的电池组合模块,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热与汇流性能。

实现了模块化设计与组装,适用性强,生产成本低。

(g)发明了一种液冷板与导热板组成的耦合导热系统,具有热导率高,均温性能好,结构紧凑,便于扩展与安装的特点。

3项目负责人的从业经验

项目负责人:

王宏栋,职务:

比科总经理。

199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后任职于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为山东省新能源联盟专家组成员,主要致力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研究,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了2个国家项目,3个省级项目;创建了山东省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与十余家汽车企业进行电动汽车电池系统技术合作,并有2款车型取得工信部公告。

目前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2015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名称:

高性能磷酸铁锂及其动力电池模块应用技术),2015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名称:

一致性增速放电电池单元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项目技术专家:

李德成博士

1995年毕业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日本国立佐贺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2004-2006年在神奈川大学高技术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人员;2006-2007年任日本索尼公司能源事业本部第三研发部项目经理;2007-2009年任日本神奈川大学工学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至今任苏州大学教授。

李德成博士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特别是能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产业化与科学研究方面都具有深厚的积累。

在日本索尼公司能源事业部工作期间,主持磷酸铁锂材料的产业化,同时参与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研制工作。

2007年10月起作为神奈川大学客座研究员与日本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一起承担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资金资助,共同承担新一代自动车用蓄电池系统技术开发/要素技术开发/高容量电池技术的开发项目。

研究工作曾被日本《日刊工业新闻》报道。

已经在本领域发表SCI文章4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授权9项。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科技部专项基金1项。

1.3项目建设地点

辽宁省昌图县老四平工业园区,光明路西侧,光明大街南侧,光明南街北侧。

1.4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2年,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

1.5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5.1项目提出的背景

能源与环境保护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我国很多地区、城市频繁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已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为此国家、地方有关部门已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

如北京市,在《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2013年再次推出《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措施之一是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提出到2017年底,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力争达到20万辆。

上海市也推出《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底实现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普遍欢迎,日益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关注的焦点、各国竞相扶持和鼓励的产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电动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积极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以期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2009年启动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新能源汽车发展由科技研发进入到示范推广阶段。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2014年,国务院、交通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发布多项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的元年。

未来10年,将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新能源电动汽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辽宁比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多项国际和国内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创新能力,着眼于新型锂离子电池在国内电动车、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巨大需求,拟投资建设该新型正极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同时为适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公司未来将进行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

废弃的锂电池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且经济价值高的金属资源,如钴、锂、镍、铜、铝等,有效地回收废弃或不合格的锂电池并进行处理,不仅能减轻废锂电池对环境的压力,还可以避免造成钴、镍等金属资源的浪费。

1.5.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能源和新 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通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该项工程是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国家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全新设计开发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及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2)项目建设是保护环境,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发展使用电能的新能源汽车,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可以起到诸多积极的作用:

减小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有益于环保;电力驱动汽车使得交通运输能源多样化,降低国家对石油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