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上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简析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2、地位及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都不会感到困难。
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并且连续进位,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错误率要高一些。
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要提出的是乘法估算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求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学生还是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什么时候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一些,这就要教师为学生提高大量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应视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去近似值。
另外在计算教学中,学生会感觉比较枯燥乏味,教学中可将计算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乘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总结、归纳、比较、抽象的思维方法。
2、掌握一个因数时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3、总结归纳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乘法估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谨慎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
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联成一体。
。
3.以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练习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中数值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尝试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单元重难点
1.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建立数量关系式,增强估算意识。
2.建立数量关系式,应用这种关系正确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课时安排
1、《口算乘法、笔算乘法》.........................1课时
2、《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1课时
3、《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1课时
4、《积的变化规律》...............................1课时
5、《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1课时
6、《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1课时
7、单元测试......................................2课时
课题:
笔算乘法
主备教师:
郭晨露审核组长:
审核领导: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1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能 力:
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过 程 与 方 法:
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初步培养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的算理。
解决难点办法:
小组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通过对算理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计算中正确的对位方法。
教具准备:
题卡
教学课时:
1课时(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因此,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
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次备课
1、目标解读,以标导航
1、口算:
152×2=231×4=321×2=
415×3=298×3=523×3=
2、笔算
24×12=44×59=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2.师:
前面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来学习新的笔算乘法。
2、预习检测,以测促学
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笔算乘法吗?
有什么特点?
(师板书: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3、小组合作,互学解疑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
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12
-------
290
145
-------
1740
问:
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4、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5、有效检测,以练达标
1、书后做一做
134×12=176×47425×36
237×82
2、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6、师生互动,总结拓展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7、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完成大练习册相关课时练习。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学生说一说。
145×12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说出估算的方法150×10=1500,150×2=300,比1800米少一些。
可以用口算的方法。
用笔算比较准确。
学生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先算145×2,再算145×10
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想加便的结果。
用学过的计算工具,计数器来验算。
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后,用计算器自行检查。
独立完成后,展示过程。
板书
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45×12=1740
145
×12
-------
290.........145×2的积
145..........145×10的积
-------
1740
课后反思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
主备教师:
郭晨露审核组长:
审核领导: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能 力: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解决难点办法:
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课时:
1课时(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分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次备课
一、目标解读,以标导航
1、口算
40×72=600×300=30×23=
20×20=40×90=502×7=
608×5=908×4=400×50=
2、笔算
708×6=790×8=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预习检测,以测促学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与上节课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三、小组合作,互学解疑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
问: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
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问:
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
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五、有效检测,以练达标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六、师生互动,总结拓展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练习八第3、4、7题.
(2)大练习册相关课时练习。
学生口答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说一说
160×30=106×30
学生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汇报:
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
或: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