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2041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docx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课题2溶解度》优秀教案

课题2 溶解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溶解度的含义,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4.知道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能利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实事求是的观点。

3.初步学习运用数据、表格、图象等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

3.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什么叫溶液?

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氯化钠溶液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氯化钠溶液是由溶质氯化钠和溶剂水组成。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提问】氯化钠溶液是由氯化钠加入水中搅拌溶解而成的,那么,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制地溶解食盐呢?

【过渡】要验证对实验的猜想大家就要动手亲自实验。

【探究】课件展示教材第33页[实验9—5]和[实验9—6]

1.取20mL水加入到烧杯中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g氯化钠,搅拌

再加1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下面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提出猜想:

能或不能。

读实验要求,每四人一组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表,将现象和结论填在教材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学生实验后,相互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总结】1.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水量影响氯化钠的溶解量。

2.在一定量的水中,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温度影响硝酸钾的溶解量。

【提问】如果不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能否说某物质在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呢?

(不能,因为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最大量受温度和溶剂量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要说明物质在溶剂中是否还能继续溶解,一定要说明其前提条件就是温度和溶剂的量。

我们把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相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课件展示】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提问】向你们在实验中得到的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的硝酸钾,能溶解吗?

【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饱和溶液是相对于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和某种溶质,再加入其他溶质仍能继续溶解。

2.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

【提问】如何通过外观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呢?

(通过饱和溶液概念分组讨论并发言回答教师问题。

总结: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从概念来看是判断溶液是否还能继续溶解。

从外观上来看如果溶液底部存在未溶完的物质,说明溶液在此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溶质,肯定是饱和溶液;如果溶液中不存在未溶完的固体,那么所得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过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当硝酸钾不能再继续溶解后我们怎样使后加入的固体又溶解了?

(回忆实验回答:

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提问】那如何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呢?

(交流后回答:

降低温度或加溶质。

有没有方法使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一些呢?

我们具体可以怎样来操作?

(回答:

能,蒸发溶剂。

【课件展示】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过渡】不饱和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能得到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如果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进行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会有怎样的现象呢?

同学们利用我们实验探究得到的硝酸钾溶液继续进行实验,看一看会有什么结果呢?

(动手实验: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

【师述】溶质在溶液中过剩,以晶体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叫蒸发结晶。

【引导】人们利用海水晒得食盐就是利用日光蒸发海水使海水中的氯化钠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播放视频】海水晒盐

【生】观看视频,了解我国的塘沽盐场。

(二)溶解度

【师述】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室温下,20mL水中所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就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化学上用溶解度来表示这种溶解的限度。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概念:

我们把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说明:

溶解度四要素:

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单位(克)

(举例理解溶解度的意义,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义。

【深化概念】由分析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

【过渡】当溶质和溶剂固定,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知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6~37页,学习表示溶解度的两种方法:

列表法和图象法。

(阅读教材,了解列表法和图象法。

【探究】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作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

【讲述】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有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如硝酸钾;有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如氯化钠;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应用与拓展】根据溶解度曲线,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并得到结论。

【课件展示】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表示点所对应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2)交点的含义:

表示交点所对应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相同。

(3)趋势:

曲线越陡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越大。

(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常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5)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过渡】溶解度可以准确地表示某物质某温度下溶解的最大量,而溶解性是粗略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概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6页,画出一条数轴表示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阅读教材内容并画出数轴。

3.气体溶解度

【提问】生活中气体溶于水的实例有哪些?

对比气体物质溶解度与固体物质溶解度有什么不同?

(举例:

①烧开水冒泡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打开汽水或啤酒时,能看到有大量的气体冒出,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总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情境激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体会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学生动手实验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加深对结晶的认识。

 

增加对蒸发结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建立溶解度概念。

巩固掌握溶解度的内涵。

 

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体会溶解度曲线来加深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理解更透彻,并能学以致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课堂小结

【说体会谈收获】学生按小组谈谈在今天学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通过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还学习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掌握了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体会收获的快乐。

 

【板书设计】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4.结晶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

我们把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说明:

溶解度四要素:

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单位(克)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

表示点所对应温度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2)交点的含义:

表示交点所对应温度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相同。

(3)趋势:

曲线越陡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越大。

(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常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5)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三、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问题驱动学生,得出概念、理解并应用概念。

本节课精设学生活动,发展学生能力。

通过饱和溶液的判断及方法的总结,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饱和与不饱和转化方式和结晶方法的总结,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

教学中要注意科研方法的总结。

在总结提升阶段,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分析法提炼出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又收获了研究方法。

(2)本节课教学主线明确,问题设计、活动探究等围绕主线展开,设计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教师连续提问,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得出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