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701172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docx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建设

项目申报与建设规划书

 

专业名称社会体育

专业代码660303

所属专业大类文化教育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1

(一)专业建设现状1

1.专业建设措施1

2.专业培养目标4

3.人才培养模式5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

5.专业师资队伍13

6.专业教学资源17

7.专业课程22

8.专业研究23

9.专业管理26

10.人才培养质量29

(二)优势与特色32

1.强大的行业优势32

2.强大的行业支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34

3.教学设施完备,教学场馆一流35

4.师资力量雄厚35

5.产学研结合紧密,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37

(三)存在的主要差距39

二、专业建设规划40

(一)总体目标40

(二)建设项目40

1.专业培养目标40

2.人才培养模式41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2

4.专业教师队伍45

5.专业教学资源48

6.专业课程建设56

7.专业研究58

8.专业管理59

9.人才培养质量60

10.专业特色与示范作用61

(三)年度计划62

三、保障措施64

(一)行业支持64

(二)组织保障64

(三)制度与措施保障64

1.师资保证64

2.实验实训基地保证65

3.教材建设保证65

4.教学科研保证65

5.资金保证66

(四)师生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高66

四、附件材料67

社会体育专业是国家教委在体育学专业目录下设置的专业之一,专业设置名称科学、规范,专业目标定位符合教高字[2000]2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本专业的设置经过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并严格按照专业设置规定办理了申报审批手续。

本专业于2000年开始正式招生,已培养毕业生400余人,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湖南、北京、广东、辽宁、浙江等地。

现有在校学生309人。

本专业于2006年被确定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本专业根据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明确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面向大众健身行业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已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确保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现状

1.专业建设措施

(1)学校建设措施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学院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建设的工作,2005年12月制定了《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湘体职院教字[2005]5号),确定了“十一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并从加强分类指导、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2006年6月下发了《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关于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湘体职院教字[2006]10号),同年12月确定社会体育专业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湘体职院教字[2006]11号),并于2007年7月提出了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整改方案;2007年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公布了专业带头人名单;同年还启动了一系列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7年12月学院成立了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杨再辉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徐烈辉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并多次针对学院精品专业的建设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深入学习领会教育部、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仔细研究教育厅关于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的相关文件,对本院的精品专业建设进行规划,总结专业建设现状,确定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商讨具体的建设项目内容和主要措施,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目前的指导作用显著。

(2)系部建设措施

多年来,社会体育系非常重视精品专业的建设工作,在积极领会和执行学校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①成立了以行业专家为主的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加强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建设,我系于2007年5月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湖南中体健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忠为代表的行业企业专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指导。

②重视专业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专业建设研究

我系在秉承学院“育合格人才,创金牌效益;办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专业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专业建设研究。

由于专业建设卓有成效,社会体育专业于2006年被学院确定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同时,本专业密切关注国内社会体育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2004年开始,参加每一届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深入开展专业建设研究。

通过这种全国范围内的高规格的专业建设研讨,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对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和建设情况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使本专业的建设既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满足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要求。

③落实精品专业建设规划

我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的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国家、省和学院三级精品专业建设规划,积极组织立项,并建立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全面推进实施,通过精品专业建设推进其它专业的建设和学院教学工作的发展。

④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对精品专业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精品专业的建设。

通过精品专业立项,组织教师,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投身于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之中,同时认真贯彻和执行学院有关精品专业建设的政策。

(3)建设经费

为了保证精品专业的建设,学院设立了精品专业建设的专项经费,按照精品专业建设的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

同时为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对专项经费进行合理规划。

表1精品专业建设经费预算表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经费预算(万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小计

1

人才培养目标

0.8

0.8

0.6

2.2

2

人才培养模式

1.0

1.0

1.0

3.0

3

人才培养方案

1.0

1.0

0.8

2.8

4

专业教师队伍

5

10

5

20

5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50

200

50

300

6

校外实训基地

5

10

5

20

7

课程

5

8

5

18

8

教材、教学课件

6

14.5

9.5

30

9

专业研究

3

3

3

9

合计

76.8

248.3

79.9

405

2.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经营性健身场所和大众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体育健身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及休闲健身场所相关岗位。

实践表明,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符合当前社会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和大众健身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符合学院“立足湖南,面向世界,服务社会和体育行业”的办学定位,将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为“立足体育,服务社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

”人才培养规格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因地、因时、因势而定,既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层次,又能满足了当前健身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自创建以来,始终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宗旨,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成立了以健身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职业能力培训与考核方案等。

建立了1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利用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分批到健身俱乐部或健身场馆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专业见习,对将来的就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在第五个学期集中组织学生到协议健身俱乐部进行专业实习,由俱乐部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安排经验丰富的私人教练、会籍顾问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在完成专业实习教学任务的同时,按照俱乐部新员工的培训计划进行入职培训和考核,根据俱乐部的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培训考核情况择优录取。

在第六个学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顶岗带薪实习。

其次,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让这些行业能手直接参与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设部分健身项目课程的教学,充分挖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弥补自身教学条件的不足,实现校内外教学条件资源共享。

第三,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广泛挖掘社会资源,与健身行业的相关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把教学、科研、企业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注重专业教学效益,而且注重社会教学效益,依托专业兴办相关健身产业,建立了校内模拟健身俱乐部,如健美操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网球俱乐部等,开展了相关的培训与比赛工作,初步形成“专业+公司+师生员工”专业建设模式,特别是在国家一级健美操指导员培训与考核、健身舞蹈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另外,本专业根据各协议健身俱乐部的需要,按照专业对口、保证专业培养规格的基本原则,与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健身俱乐部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已成功地与湖南中体健身有限公司、北京浩沙健身俱乐部、长沙市第七大道健身俱乐部等知名健身企业实施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了较长时间紧密联系岗位实际工作的专业实践,毕业时都能够达到专业培养规格和企业岗位要求,做到零距离上岗。

而且在短短的时间里都成为了俱乐部的业务骨干,如在湖南中体健身有限公司就业的李祖华已成为教学部助理,在北京浩沙健身俱乐部的蒋博阳、刘伟、杜娟、李小芳已成为俱乐部的明星教练,章庆已经成为北京浩沙健身俱乐部的会籍主管,李航标则是北京浩沙健身俱乐部的巡场教练主管等。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流程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流程如下:

由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针对长沙市健身行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和素质要求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形成了完整、严谨、针对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论证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系部初审后,由教务处二审、院学术委员会三审、院长终审并签字颁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符合相关要求。

(2)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并形成专业特色

我院社会体育专业根据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对应的行业资格认证证书体系设置以“职业技能模块”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突出了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社会体育专业特有的专业培养方案。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紧紧依托社区、沿海各人才市场和相关外向型企业、历届毕业生等开展市场调研,随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并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不断对课程体系加以调整,以突出市场需求的相关岗位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主要面向健身行业培养掌握现代健身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营销人才。

(4)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本专业根据健身行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确定了本专业的课程和课程结构,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以健身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的“三块一辅”,“二层深入”的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专才”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块”即“主干课程模块,实习实践模块,职业能力证书模块”,三块同步要求,同步进展,主干课程强调专业能力基础,尤其在技术技能课程教学进程中以取得相应能力证书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使理论课、实践、证书环节紧扣,将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程。

“一辅”即“以一专多能为目标”,以专业必修课程为主,以选修课程为辅,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多种职业技能,拓展职业选择空间。

“二层深入”即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并提高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初步形成职业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5)重视实践性教学,实施“双证书”教育

按照高职教育的要求,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在专业教学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早实践、多实践、交叉实践、全程实践”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并构建“一体两翼”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指由专业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所组成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习实训教学。

两翼是指培养学生一般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以学生获得就业准入资格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和生存发展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本专业实践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各科的实验课,专业技能课各科的实践与实训课,实践性课程(主要指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社会体育专业总时数为2442学时,实践教学时数达到1431学时,占课程时数比例的58.60%。

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专业基础实验课按照教学进程在学科课程理论教学中穿插进行;

专业技能的实践与实训课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校内各相关学科实践与实训场馆,通过各学科课程教学完成;二是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利用实习基地的师资与教学条件完成;

实践性课程中的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主要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主要在省内外的合作教育单位如各健身俱乐部、健身场馆及一些准用人单位进行。

无论是专业实习还是顶岗实习,均由实习单位根据实习生的表现予以评价。

毕业设计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由相关的指导老师通过集中和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最终以毕业作品的形式予以评价。

同时,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本专业学生需参加国家二级(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证考试,并获得国家二级(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参加国家二级裁判员考试,至少获两项国家二级裁判员证,可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参加一项国家一级裁判员或健美操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考证。

(6)重视毕业实践环节,强调“零距离”就业能力的形成

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在将“模拟岗位实训”与“专业实习”两个子模块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培养“零距离”就业能力为主的一个层次,从而凸显毕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的同时,形成了以来源于生产、服务现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作品为主,以实习日志、对所在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的体验与研究、毕业设计为辅的毕业实践教学与考核制度,精心组织并实施毕业实践环节。

为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在专业实习中每名教师指导学生均未超过15人,而且指导教师中有50%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的现场专家参与毕业实习、设计或论文、答辩指导。

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行业与实习基地企业的资源,在年龄合法、专业对口、工作岗位符合劳动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开展了顶岗实习。

(7)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行现代教育技术

本专业在教研教改活动中特别重视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充分发挥课堂90分钟的效率。

具体如下:

对专业课程的教学突出指导、服务、互动三个方面的要求。

要求教师树立为“学生顾客”服务的意识和职业态度,把“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发展”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

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淡化教师的“管理控制者”角色,突出“指导、服务和支持”的角色。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帮助学生清理学习目标、活动计划、学习资源来源、行为表现目标和考核方式,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我要学生学”为“学生我要学”。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实际操作、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主干课程模块、实习实践模块和职业能力证书模块,三块同步要求,同步进展,主干课程强调专业能力基础,尤其在技术技能课程教学进程中以取得相应能力证书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使理论课、实践、证书环节紧扣,将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程。

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

例如:

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年来国内外的重大赛事,特别是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全运会等比赛,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技、战术和裁判规则的教学,体现出案例教学法直观性强的特点,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在器械健身指导方向和健身舞蹈方向课程教学中利用现场教学法,利用校内模拟健身俱乐部和健身企业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本专业要求各专业课尽量安排相应的实践和实训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来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如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相关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人体体质监测与评价和运动处方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进行科学健身咨询与指导方面的训练;在器械健身指导方向、健身舞蹈方向和运动项目健身指导方向,则提出真实的任务,如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和不同水平的人群制订相应的健身方案。

与此同时,分批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见习,现场观摩真实的工作情境,并进行亲身体验,了解各项专业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

这种灵活多样的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手段上要求各门课程尽可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效果的生动化、逼真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

目前,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有电子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

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还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8)改革考核与评价方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为了配合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我们对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卷面考试加以了大胆的改革,形成了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全面的专业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

①各类课程均建立了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考核标准,并将其对学生公布,使学生知道各门课程对其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②根据专业特点与不同课程类型采取了灵活的考核形式,并在专业能力考核上有所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a.必修课课堂教学部分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课内实训成绩以平时成绩的方式计入期末成绩;尤其是一些实践性课程,要求必须使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不仅是考核个人技术水平,更主要的是考核技能的应用能力。

如:

健美操的考核必须考核规定的套路动作和教学技巧中的口令、手势、指导能力等。

b.选修课课堂教学部分的考核采取了灵活的方式。

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取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而对实践性较强的部分课程,则采取以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考核方式为主的考核方式。

c.对“职业技能模块”层次中的行业认证、职业资格证等认证课程,只要通过认证考试的,其成绩界定以认证的级别或成绩为依据。

(9)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作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的“综合职业素质模块”层次,以强调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通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社会体育导论》、《人体体质监测与评价》、《运动处方》、《田径》、《网球》、《健美操》、《篮球》、《跆拳道》和《健身武术》等课程教学构建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健身指导、运动项目等方面的知识结构;通过《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通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其它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和第二课堂活动之中。

根据社会体育领域的发展适时进行专业教育讲座,树立专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

还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现代就业意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理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紧密联系职业岗位实际,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另外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教学、互联网与图书馆资料查阅、专题讲座、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职业资格考核、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班团活动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健身指导技能、科学健身咨询、体育健身组织与管理等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积极开展时事政治的学习和文化、体育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定期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报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政治素质。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辅导,训练和培养学生健康和健全的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革各专业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将职业精神的考核纳入了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更加重视学习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形成。

5.专业师资队伍

本专业有一支实力较强、知识新颖、结构合理、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师德、能够胜任高职教育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24人,兼职教师18人。

(1)专业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

本专业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17人(教授5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5人、副研究员2人、国家级教练3人)占40.5%,中级职称22人占52.4%,初级职称3人占7.1%;博士学历4人,占9.5%,硕士学历10人,占23.8%,硕士在读2人,占4.8%;45岁以上的教师有13人,35岁—45岁的教师有18人,35岁以下的教师有11人;本专业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教学、训练与科研的骨干队伍和梯队结构。

(2)专业教师队伍学缘结构

本专业专任教师毕业于全国各地有名的体育专业院校、医学院校和师范院校等9所高等院校,涉及多学科、多专业,优势互补。

而且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根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又有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历年反映良好。

(3)实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情况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师素质教师达70%。

有实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25名,都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

其中唐辉、张绍臣、林织、彭卫国、谢逢森等都是国家级教练,培养了一批著名的世界冠军,专项运动训练实践经验极其丰富;刘锡梅老师是国家级田径裁判员和我国首批体育特有工种职业鉴定健美操项目考评员;唐焕老师是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王建平老师是国家一级健美操指导员、国家一级健美操裁判员和啦啦操评判员;黄新年老师是排球专业队中级教练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