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9832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合训练(七)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资治通鉴》记载:

“(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恒荣为五更。

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儒学为卑,排斥了其他学说

B.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________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2.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井行以少长之礼:

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

”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抽责佃户”。

这说明()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

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

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法家的集权思想

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

4.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

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可派100名学生留英.据此可以推断()

A.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

B.美田试图以教育为工其增强对华影响力

C.列强对《辛丑条约》贴欲的分配有分歧

D.该规程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

5.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

“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

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幼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

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

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6.读下图,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表述准确的是()

A.中国与①的外交谈判中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与②的交往中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③是首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成同盟的国家

D.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为解决④的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7.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

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

”这段咨文主要表达的信息是()

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8.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

”他还论证说:

“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

9.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

由此,英国()

A.颁布了《航海条例》_________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

10.下边的地图反映出某一历史时期的欧洲状况,从图中深色区域的国家分布判断,这张地图的主题应是()

A.法西斯在欧洲的局部扩张B.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受援田

C.北约军事组织最初的成员D.欧洲共同体最初的成员国

11.俄共(布)代表大会通过一项重大决议,决议一经公布,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英法等国家认为: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中的“这一招”是指()

A.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________B.准许美国人赴俄建厂

C.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___________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12.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②③______________B.②④____________________C.①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

大哉乾乎!

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顺德,集小以高达。

——《周易大传》

材料二朱熹《玉山讲义》载:

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张载在《西铭》中提到: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

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

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

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

——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

14.材料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的关系问题的争论。

梁启超强调: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

无新政府?

无新国家?

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孙中山则主张: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

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

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

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曰中国第一急务》《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探讨国民素质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说明:

可以就材料中某一观点进行探讨,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其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产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的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文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

1935年11月3日,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

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

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一一摘编自历史博文《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一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l)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调整金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起到的积极作用。

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1405—1433年,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七次远涉重洋,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海洋与国家兴衰的内在逻辑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逐步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的海洋思想。

他认为,若要“统御万方”,“教化四夷”,就必须“巡弋异域”,慑服敢与中国抗衡者,生擒蛮王之梗化不恭者,殄灭寇兵之肆暴掠者。

……尤其是当明皇朱高炽决定解散宝船队时,年近花甲的三保太监大声疾呼: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出行过程中,郑和携带大批货物绝非仅仅对各国君臣进行赏赐与馈赠,还有着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使命。

同时,郑和并不禁止随行官兵携带中国货物出售谋利。

……针对东南亚各地航道不宁、海盗不禁的严峻现实,郑和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果断消灭了旧港海盗头目陈祖义,从而保证了海上通道的畅通无阻。

——摘编自高子平《郑和海洋思想与我国21世纪海洋战略的构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2)根据材料,概括郑和的海洋思想并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