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9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复习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评价其优越的位置。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发展方向。

3.结合地图归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特点,理解长江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4.运用地图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部门,分析长江为本区工业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基础知识·细解读◆

知识点一区位条件优越

知识详解

1.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东南丘陵以北,巫山以东,东临黄海和东海。

(2)范围: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分布,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2.地形和河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

该地区地河湖包括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湘江和赣江,以及鄱阳湖、洞庭湖和太湖等许多湖泊。

3.交通和资源

长江中下游平原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区际联系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黄海和东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通东西,江河湖海连为一体,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浪展具有强劲的

带动作用。

巧记借助河湖记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可以联系河湖记忆:

江汉平原是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洞庭湖平原位于洞庭湖附近,鄱阳湖平原位于鄱阳湖附近。

【思考】(判一判)

1.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

2.长江中下游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南海。

()

拓展归纳

我国的“弓箭型开发”

有人把我国经济发展形象地比喻成“弓箭型开发”:

弓背是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分别位于弓背的两端,京广线是弓弦,那

么长江就是

一只箭,箭头是长江三角洲,箭尾是重庆市,箭身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箭头通江达海,借助弓弦的力量,带动箭身和箭尾走向国际市场。

(公司14版八下人教版教材解读P83)

图表解读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

学考链接:

结合此图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组成、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河流和湖泊等内容。

读图指导:

(1)读图,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东南丘陵以北,北与华北平原连在一起,并没有清晰的界线。

(2)从图上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一系列串珠状平原组成,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平原上交错分布着低缓的丘陵。

(3)在图上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长江中下游平原跨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4)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主要河流、湖泊。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平原上还有长江的支流汉江、湘江、赣江等,主要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濒临黄海和东海。

知识点二鱼米之乡

知识详解

1.农业发展的优势

(1)气候: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从图上可以看出,以武汉为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气温高于0℃,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2)地形和河流: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主要农产品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此外,这里还盛产棉花、油菜、茶、柑橘和蚕丝等。

3.渔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面临的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矿企业的增多和城市面积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2)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严格限制占用耕地,还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促使农业生产向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思考】(想一想)

4.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刺绣自古有名,如“苏绣”、“湘绣”。

刺绣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5.长江中下游平原曾经长期是粮食的调出地区,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其原因是什么?

6.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图表解读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

学考链接:

结合本图考查长江中下游主要农作物、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耕地类型、耕作制度、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等内容。

读图指导:

(1)观察武汉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从图上可以看出,6、7、8月气温均超过25℃,4到8月的降水量均超过100毫米,5、6、7月超过150毫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高于0℃,除1月外降水超过50毫米,冬季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2)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分布图,这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茶叶和柑橘等。

对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图,柑橘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小麦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和棉花等作物。

(3)联系气候知识,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属于湿润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4)结合地形图观察图上的河湖,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水流缓慢,所以有利于淡水鱼生产。

此外,稻田可以养鱼、养蟹,与水稻生产相互促进,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

知识点三沿江分布的城市

知识详解

1.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往往是沿江发展起来的,水运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城市和作用

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是本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主要城市及职能

(1)长江中游: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2)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著名的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思考】(判一判)

7.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众多城市是铁路运输兴起后发展起来的。

()

8.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沪铁路交会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

()

9.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

()

10.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

图表解读

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

学考链接:

结合本图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特点、城市发展因素。

读图指导:

(1)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图,找出重要的城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苏州、无锡、长沙、南昌。

这些城市中,人口规模最大的是上海,反映了上海不仅是长江三角洲,也是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核心城市。

(2)观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城市分布特点。

上海位于江海交汇之处,其他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大多位于沿江地区,说明河流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3)结合中国铁路运输网图,可以看出,武汉、长沙位于京广线上,南京、上海位于京沪线上。

(4)长江三角洲是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人口规模特别大的城市很多。

知识点四沿江工业走廊

知识详解

1.主要工业基地

(1)有利条件

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沿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2)地位: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3)主要工业基地及其特征。

工业基地

主要特征

主要工业城市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综合性工业基地

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

武汉、黄石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长沙、株洲、湘潭

2.主要工业走廊

(1)工业走廊的形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城市沿江分布东西绵延,形成了多条“工业走廊”。

(2)主要“工业走廊”:

①“钢铁工业走廊”由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

②“汽车工业走廊”由上海、南京、武汉等汽车工业基地构成。

【思考】(连一连)

11.将工业基地与其地位连线

A以武汉为主心①电子信息、机械工业

B以长株潭为中心②综合性工业基地

C以沪宁杭为中心③钢铁、汽车、轻纺等

拓展归纳

长株潭城市群的差异发展

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湖南省东部,彼此相距仅约30千米。

三市自然条件很相似,发展特点却各不相同。

长沙科技、文化发达,株洲是重

要铁路枢纽,湘潭制造业和旅游业有优势。

所以,三个城市各有侧重,避免雷同,同时取长补短,加强协作。

以机械工业为例,长沙侧重工程机械,株洲侧重铁路机械,湘潭侧重电工机械。

再如,株洲发展有色冶金,湘潭发展钢铁,长沙则限制冶金业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矿产资源并不丰富

长江中下游平原矿产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的,经过多年开采,铁矿大多剩余可采储量不大,有色金属矿产贫矿多。

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煤和石油等能源矿产非常缺乏,能源缺乏成为制约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图表解读

沿江工业走廊

学考链接:

结合本图考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城

市、工业基地特征、工业发展的条件等内容。

读图指导:

(1)在图上找出三大工业基地及其主要城市:

沪宁杭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南通等;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有武汉和黄石;长株潭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有长沙、株洲、湘潭。

(2)利用图上的注记掌握三大工业基地的地位和工业部门: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主要发展钢铁、汽车、轻纺等工业,长株潭工业基地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工业。

(3)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工业的条件:

一是资源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铁矿等矿产资源,但矿产资源总体并不十分丰富;“黄金水道”长江东西横贯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处,航运便利。

知识点五保护“母亲河”

知识详解

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人口、城市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2.长江中下游平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本区必须坚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碧。

3.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1)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2)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

(3)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4)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思考】(想一想)

12.除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你还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哪种污染?

13.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与上游的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

拓展归纳

我国的三大酸雨区

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是华东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和西南酸雨区。

以长沙、赣州、南昌等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次是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酸雨区。

◆高频考点·巧突破◆

考点一区位条件与农业生产

例1.“鱼米之乡”是指(  )

A.东北平原B.成都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解析:

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地,所以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