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教案5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719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教案5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课程教案51.docx

学校课程教案51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折和钩的书写示范 

教学内容

 折和钩的书写

教学目标

 学习折和钩的书写示范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

折钩的书写

   (见图3—8)。

弧钩的书写规律——弹、弧、折、转

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人字头 

教学内容

 人字头的书写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人字头及例字的结构规律特点。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其实,老师让大家画撇斜线和捺斜线组成的鱼鳞,就是为了活动你们的手腕,方便写撇和捺。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由撇和捺组成的人字头。

(切换到电脑)

二、学写人字头

师:

同学们看(电脑出示人字头),人字头像什么?

要写好人字头,咱们得认真读帖,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才能下笔。

这个良好的习惯每个同学都必须养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写人字头要注意什么呢?

撇捺舒展、对称、撇细捺粗。

大家看看这位同学写的人字头,对照要领来评点一下。

虽然有一点小毛病,但老师发现,他很细心,注意到了撇捺的收笔位置,撇低捺高。

你们做到了吗?

对照字帖,再练两个人字头。

生练,师巡视指导,加圈。

再评一学生的人字头。

师:

这一次,他既做到了舒展对称,撇细捺粗,又注意了收笔的位置,撇低捺高。

真好!

加两个圈!

三、学写“全”

师:

下面我们来学习带有人字头的字:

全。

请看大屏幕:

(点击电脑,完成全字的书写)

它是上下结构,我们在写好人字头的同时,在上下宽窄上要注意什么呢?

(生答,师点击出示:

上宽下窄)

要写好上下结构的字,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答,师点击出示:

中心对正)下面看老师写一个“全”字。

(切换至实物投影)

在写人字头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说:

舒展对称,撇细捺粗

师范写人字头,边说:

撇的起笔尽量偏上,稍细,收笔在横中线以下,捺在撇的顿角处起笔,边行边按,稍转边行边提,捺脚写在横中线上。

下面我们写“王”了,横写在这儿(偏下)行不行?

为什么?

横靠上写,较短,竖稍粗,注意间距要匀,最后一横稍长,要平稳。

请同学们对照字帖练写两个。

生练,师巡视指导,加圈。

师评议。

请大家看一看这位同学写的“全”,人字头写得怎么样?

到位了吗?

是否做到上宽下窄,上下中心对正?

对照写字要点,让大家再评一同学的“全”字。

师:

再练两个“全”,争取写得更美观。

生练,师巡视指导,加圈。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匕首旁、戈字部 

教学内容

 匕首旁、戈字部 

教学目标

1、学习毛笔字匕首旁、戈字部的写法,掌握这些偏旁部首的运笔方法。

2、学习例字:

北、戏。

培养学习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匕首旁、戈字部的写法和“北”“戏”的写法。

2、难点:

“北”“戏”的写法。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1、板书:

第三课匕首旁、戈字部(读题)

2、导语: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笔字匕首旁、戈字部的写法。

二、出示偏旁,讲解要领。

1、出示:

“匕”(挂图)。

2、讲解:

匕首旁,与“匕”字相对,要瘦一点,撇不要出头。

3、示范。

4、同法教学“戈”。

三、练写偏旁,交流校正。

1、学和练习写偏旁。

2、全班交流校正。

四、学写例字,教师示范。

1、学写例字“北”

(1)分析结构:

独体字,与左右结构的字相似。

(2)分析字的变化:

起笔是短横,不是点

(3)分析字的运笔

2、教师范写“北”,分析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3、小结。

同法教学“戏”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导。

1、学生练习。

2、教师巡导。

六、班级交流,作业展示。

1、交流本班学生的作业,指出写的好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

2、反馈矫正强化练习。

七、总结本课,布置练习。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练习作业:

下节课练习写的匕首旁、戈字部的字。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贝字旁写法写字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贝字底、月字底的写法。

2、体会这两种字底的字的特点。

通过学生观察上下字型、笔画轻重、长短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从而体会汉字的形态美和线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两种字底写法,体会上下结构的字的结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结字,安排好上宽下窄及上窄下宽的字的字型结构。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贝字底

1、复习贝字的写法:

出示“贝”字

观察:

贝字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还记得写好它应注意什么吗?

(字型修长,两竖画用笔左轻右重、左短右长,撇、点时左右要对称。

出示反例学生观察分析巩固练习

如果贝字变成贝字底,大家看一看有没有变化?

还具有贝字的书写特点吗?

你能说一说贝字底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吗?

(出示贺字,说一说,教师小结)

2、分析贝字底的字

出示贺、贤、贾、贞四个字学生观察后回答。

(出示反例加以引导)

(一般将贝字底写得比上部分略窄、稍长,下部居中。

个别的除外)

 

(二)分析月字底

1、复习月字的写法:

大家还记得要把月字写好应注意什么?

出示:

“月”字

2、看看月字变成月字底有什么变化?

出示有字

学生观察比较(竖撇变为竖)为什么?

(要支撑住上边,变为竖会使人感觉挺拔有力增加字的美感。

想一想:

说一说月字底在书写时还具有月字的特点吗?

月字底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撇变为竖,字型瘦长,两竖画用笔左轻右重、左短右长。

2、分析月字底的字的特点。

教师示范毛笔字

 

(三)学生练习毛笔字,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展示优秀作业,对问题突出地给于纠正并示范

四、       展示学生作业

五、总结宣布下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贝字底和月字底的字,大家学得都很认真,知道了写好这类字,上面要稍微宽些,下面要略微窄些。

下面要支稳上面。

回去后,大家还要认真练习,细心体会,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这些字写好。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教学内容

点——垂露竖的浓缩

左点——右短竖的浓缩

撇点——短斜撇的浓缩

提点——提的浓缩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点——垂露竖的浓缩

左点——右短竖的浓缩

撇点——短斜撇的浓缩

提点——提的浓缩

这些点是这五个对应笔画的缩写——去中间行笔,接两头起笔和收笔。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

教学内容

 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长横除了按起、行、收笔的一般规律书写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拱形造型。

左半段略向上倾斜,与水平线的夹角在5°左右,右半段在行笔刚过左半段及时压平,收笔时自然有拱形造型。

2、中段略细。

行笔时笔锋略提,笔画自然变细,但不可太细,否则成为“蜂腰”横病笔。

3、收笔上方下圆。

收笔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横神采顿生;最后“转”一定要圆,与方角形成对比,即和谐又有变化。

二、左尖横1、起笔写点要水平左要尖。

笔锋调好后沿水平方向由轻到重顺锋而下(手指执笔的轻重感要敏锐),略拉长形成左尖右圆的杏仁点。

2、收笔仰势上抬。

反弹转换笔锋提起后,提锋由下边沿向前向上延伸,再左上折与起笔下边保持平行,最后从上边收锋。

3、笔画左低右高。

与长横略斜带笔相同,带笔后保持斜向直接行笔(由于平点起笔笔锋指向已达到横的中锋运笔要求,故省略转笔调锋这一步而直接行笔),收笔后必然左低右高。

三、悬针竖1、收锋要在正中。

收笔完成时,笔锋要在笔画的中轴线上,这就要求起笔转笔时要到位,保证笔锋的方向指向正前方且在笔画正中央。

2、笔画要饱满。

铺毫行笔要写到整个笔画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方可提笔收锋。

3、收锋动作小。

反弹转换动作幅度要小,写出的笔画才能精致利索。

四、短平撇1、角度要平取决于带笔方向所以点之后要向左平缓带笔,而不是斜下带笔。

2、转笔变大。

随之而来的是转笔幅度加大,笔锋由向左前转为向右,写成的撇自然是较平的(不需要绝对水平)。

五、竖弯撇

1、转弯幅度大。

由起笔的垂直向下到收笔的水平向左,靠腕的灵活转动控制笔锋转弯

2、锋向要跟踪。

由于转弯幅度大,所以转弯时笔锋指向也要用手指顺时针捻动笔杆跟踪调节。

否则写撇拐弯时笔画变粗而不协调。

3、手腕转动和手指捻动要同步进行。

六、斜捺

1、捺脚拐弯处下方上圆。

此处用长横起笔的带、转法,即换向时保持原来的按笔力度水平向右带笔,形成下方上圆的效果。

2、捺脚即饱满又锋正。

刚才讲的换向带笔也是达到饱满的关键一步单人旁的写法指导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笔画接笔规律

教学内容

 笔画接笔规律

教学目标

知道笔画接笔规律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相接法

1、实接法:

一笔画起笔或收笔被另一笔画所掩盖。

这一方法像木匠接榫头一样,要把两根木头接得严丝合缝,牢固无比,做成的家具才结实耐用。

2、虚接法:

一笔画起笔或收笔的笔锋与另一笔画相搭。

写出来的效果有空灵之感。

这一方法为相接法中的重点技巧,因为绝大多数习字者都不善于运用此法来表达书法的较高层次的美。

掌握这一方法必须要掌握笔画的尖锋轻起和露锋收笔两种技巧。

3、相交法:

两笔画相互穿插交叉。

这一方法较为简单。

不需专门练习。

二、相离法

两笔画相互分离,但笔断意连。

很多人只注意笔断,忽视了意连。

殊不知没有意连的笔断是一盘散沙,写出的字没有凝聚力,缺乏整体感。

这一方法需要在书写时做到意在笔先,一气呵成,切忌边写边想,犹豫迟疑

 

小嶝小学学校课程教案

课题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

教学内容

 组合点的用法及写法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1、两点水:

用作左偏旁。

上为斜点,下为提点。

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

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

2、三点水:

用作左偏旁。

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齐,道理同上。

3、相向点:

用作字头。

左为斜点,右为撇点。

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

4、顺三点:

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

5、相背点:

用作字底。

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齐。

6、隔三点:

用作字头。

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7、四点底:

用作字底。

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

8、向心四点:

用在字的两边。

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斜点。

右下部斜点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