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535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docx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验测试

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

A.甲B.乙C.丙D.丁

2.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

农业雇工日工资年均增长率/%

工资年均增长率非农产业雇工月

/%

粮食种植

15.1

制造业

10.5

棉花种植

11.7

建筑业

9.8

规模养猪

21.4

服务业

10.2

2012年春节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仍出现“民工荒”现象。

下表为“我国2005-2010年部分产业工资年均增长率表”。

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农民工工资增长慢,农民收入增长快②流人区经济发展快

③中西部经济发展,部分农民工就近打工④流出地就业机会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行业主要集中在(    )。

A.重工业B.高新技术企业C.医疗、卫生行业D.劳动密集型企业

“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5-6题。

 

5.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6.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读下面“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7-9题。

 

7.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寿命的延长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C.省际人口的迁移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8.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份    ④经济欠发达省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这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可暂时缓解老龄化B.造成性别比失调

C.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D.人均GDP快速增长

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问题。

10.从1982年到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  )

A.1000万B.1500万C.2000万D.2500万

11.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 )

A.abcB.acb

C.bacD.cab

13.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 )

A.劳动力过剩B.自然增长率上升C.人口出生率较高D.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

下图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不计人口的机械增长),读图完成14-15题。

14.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北京年净增加人口最多

B.宁夏死亡率最高

C.上海死亡率比北京高

D.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

15.从图中可以看出(  )

A.西藏、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下图是某国1960-3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年-1972年B.1975年-1986年C.1985年-1990年D.2000年-2010年

17.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8-19问题。

18.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高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低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19.由信息可知,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B.意味着社会已经步入老龄化

C.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D.已经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数(0~14岁)的相对比值。

指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

读下表回答20-22题。

2015-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数预测表

 

20.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5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乡、镇、市

B.乡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乡新一轮生育高峰

C.乡人口老龄化指数增高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D.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21.应对乡人口老龄化的合理措施有( )

A.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B.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C.严格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D.让全部乡村老人都住进城市

22。

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

国家

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

15

87

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

15

107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

 

23.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

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

24.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②交通③科技④水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5.日本地狭人稠,以下属于对其环境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是(  )

①资源②科技发展水平③对外开放程度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

读图回答26-27题。

     

26.左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

27.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劳动力数量较少B.劳动力比重较大C.性别构成较合理D.年龄构成较轻

二、材料分析题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材料二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负担系数。

它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是:

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非劳动年龄人口指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指15—64岁人口。

抚养比又分为儿童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x100%,儿童抚养比=(0—14岁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总抚养比=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

 材料三 我国生育率和抚养比变化示意图。

 

 

(1).人口学家认为人口红利期是指总抚养比不断下降的时期,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红利期约持续多少年;将在哪一年结束?

(2)读图分析1965年之后人口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3)通过对中国人口现状的研究,某地理兴趣小组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继续维持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观点二:

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

你同意哪个观点?

试说明理由。

 

29.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5年2月19日(正月初一)凌晨两时左右,双峰县永丰镇爱心养老院(民办)护工罗仁初(男,64岁)持红砖在院内行凶,当场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

5月25日20时左右,河南鲁山三里河村的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4人轻伤,2人重伤。

6月1日约21时28分,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船上载有450余人,仅14人生还。

短短四个月,三起震惊中外的大事故,中国老人突然成了世界新闻的焦点。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12%,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人比重将达到30%。

材料二:

2015年9月9日,在全球老龄工作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国际助老会发布《2015全球老龄事业观察指数》报告。

报告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约9.01亿,占世界人口的12.3%。

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6.5%。

在全球范围内,60岁以上的人口数如今已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人口数,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数。

报告称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数最多的国家,有2.09亿。

材料三: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存在的__________问题

(2)最近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延迟退休的方案,但遭到了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反对,你认为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20年后再实施这一方案,反对的声音一定会少了很多,你认为那时候许多企业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不良影响有__________。

(4).当前很多大龄女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愁坏了日渐年老的家长,以至于电视相亲节目异常火爆,这种现象与材料二有关吗?

有人提出半年工作半年培训或休假的方式来解决我国目前就业困难和找对象难的问题,你认为是否可行?

简述理由

 

30.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1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以及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人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31.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2).简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影响。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DBDB6—10DCDAC

11—15DADCB16—20CDCDC

21—27BBACDDC

二、综合题:

28:

答案:

(1)50年。

2015年结束。

(2)1965年到2000年,人口生育率急剧下降;

2000年之后,人口生育率稳定在较低的水平。

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实行了严格的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

(3)观点一:

①虽然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人口数量仍以800万-1000万的速度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能放松

②仍有部分人口未脱贫;

③人口素质整体较低。

观点二:

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供应紧张,社会负担加重;

社会养老制度不完善,家庭养老仍不可替代;

科技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29、答案

(1)人口老龄化;

(2)就业困难也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延迟退休会增加年轻人找工作的难度;20年后,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供应不足

(3)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稳定;

(4)无关可行;

年轻人将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活动,增加对同异性的接触,从而提高找对象成功的机率。

 

30、答案

(1)相同点:

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

获得更高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

  

不同点:

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

土地压力大,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等。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口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大;

农民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

31、答案

(1)A国少年儿童比重大B国人口严重老龄化;

(2)A国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快,导致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社会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B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回升,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劳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甚至国防兵员不足;

(3)A国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

B国鼓励生育或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