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311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问题的能力。

结合地图认识三国鼎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比较、视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

自学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

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

(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官渡之战的时间、特点以及结果?

2)、赤壁之战的时间、结果、影响?

3)、魏国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4)、蜀国建立的人物、时间、都城?

5)、吴国建立的时间、都城、人物?

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

(10')

1.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自满必然失败;

2)、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3)、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4)、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2.三国鼎立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

赤壁之战

根本原因:

魏、蜀、吴三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

4.统一是历史的主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的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五、〔课堂小结〕:

(2')

六、〔当堂检测〕:

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

一、选择题:

1.“战争结束后,曹操豪迈地说:

‘这场战争决定了中国未来五百年的历史。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战斗打响前,曹操已经准备好了遗书。

那封遗书是为袁绍写的……”材料中的“战争”最有可能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之战

4.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士兵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5万人左右的孙刘联军,其相同的原因是(  )

A.骄傲轻敌 B.天意为之 C.借助东风 D.不习水战

5.下列著名战役属于以少胜多的有(  )

①涿鹿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一幅示意图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  )

7.据历史文献记载:

公元230年,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

台湾在三国时被称为(  )

A.大都  B.夷洲C.琉球  D.天京

二、非选择题

8.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开篇词

材料二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一中“浪花淘尽英雄”是说在那个历史年代曾有过许多的英雄。

请举出三位当时的“英雄”。

你最喜欢哪一位?

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他(她)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

材料二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其中的“周郎”指的是谁?

 

(3)试分析“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

 

(4)我们常说,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那么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B4.A5.C6.D7.B

二、非选择题

8.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9.

(1)

孙权、周瑜、刘备等。

略。

(言之有理即可)

(2)魏国、蜀国和吴国。

赤壁之战。

周瑜。

(3)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火攻曹军。

(4)进步。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

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经过及作用,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

2.知道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了解三国的发展情况。

3.正确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学习难点: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官渡之战:

_____年,_____和_____在________进行决战。

________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_____打下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

_____年,曹军同_____和_____联军在________对峙。

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________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_____,最终曹军大败。

赤壁之战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 

(1)1.形成:

______年,曹操的儿子________废掉汉献帝,在________称帝,国号魏。

______年,________在________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______年,________称吴王,。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发展: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_____。

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加强了_____与内地的联系。

蜀汉在丞相__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_____地区的开发。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交流,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

自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为什么?

 

●课堂练习:

1.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

”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

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2.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A.战火频繁,破坏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

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条件

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宋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200曹操袁绍官渡曹操统一北方

二.208孙权刘备赤壁黄盖火攻三国鼎立

三.1.220曹丕洛阳221刘备222孙权2.兴修水利卫温夷洲台湾诸葛亮西南

合作探究

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

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

从经济上看,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三国时期的历史是进步而不是倒退。

课堂练习

1.C2.C3.D4.C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知识点复习归纳及巩固训练

第16课《三国鼎立》知识点复习归纳及巩固训练

                  知识点复习归纳

一、官渡之战

(一)背景

1、东汉末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局混乱,州郡割据,战乱不已,东汉王朝形同虚设。

2、曹操势力的崛起

原因:

(1)政治上:

把汉献帝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并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

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有利于社会稳定,又筹集了军粮。

3、袁绍集团占据黄河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4、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5、时间:

200年

6、地点:

官渡进行决战

7、交战双方:

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

8、曹操采取的战术:

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绍军粮。

9、特点:

以少胜多

10、结果:

曹操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11、影响:

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

1、目的:

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时间:

208年

3、地点:

赤壁

4、战术:

孙刘联合抗曹,火烧曹营

5、大体经过:

约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曹军对峙。

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6、结果:

曹操大败

7、特点:

以少胜多

8、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

1、割据状况

(1)赤壁之战后,曹操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至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2、最终形成:

(1)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3)222年,孙权称吴王,吴国建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三国各自的发展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造船业,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强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巩固训练题

1、湖北的襄阳市因文化而立,必将因文化而兴。

昔日襄阳因历史悠久,才会有人杰地灵。

襄阳的古隆中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曹操B.刘秀C.孙权D.诸葛亮

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4、在中华民族的成语故事中有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

5、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6、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B.刘备和孙权C.曹操和刘备D.孙权和袁绍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这是什么时期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2、材料中的“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东汉的什么事件?

3、“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战役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

               巩固训练题答案

一、选择题。

1-6  DCABBA

二、材料分析题。

1、诸葛亮

2、州郡割据

3、官渡之战;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