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310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11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材通过学生春游时分面包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野营时分小鱼的活动,引出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无论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教材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分食品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得出结果。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加野营活动的情境,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除法竖式的写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分配:

   信息窗1—分食品                    2课时

   信息窗2——搭帐篷                  2课时

   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1课时

 

课时1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1—分食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有剩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

这一群小朋友春游时正在吃午餐,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

是怎样分的?

(出示挂图)

   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看到什么了?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

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

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

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

   (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师: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分?

(锻炼学生的思维)

   4)师:

用算式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9÷4=2(个)……1(个)读作:

9除以4商2余1 引导学生互相读算式

   5)师:

其他的食品怎样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2碗,还余2碗;11瓶饮料平均分给4人,每人2瓶,还余1瓶;

   师:

同位互相说说算式,独自观察,发现了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1题。

   学生先动手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3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读题,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适当进行补充)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

说出来听一听。

作业设计:

   认识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1(个)

读作:

9除以4商2余1

课后反思:

 

                                                                                                      

 

课时2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1—分食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有余数除法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2÷8=    14÷6=    45-5=  

   2×9=    3×9=      34÷5=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做题理由,重点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做法)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创设情境,让小组同学摆出自己的学具:

铅笔数、橡皮数;再数数小组的人数;把这些学习用品平均分,每个人应分多少?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

平均分成几分有剩余的情况。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完成自主练习。

   1)出示第1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集体评议时,要关注个别学生)

  2)出示第3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讨论: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

各剩几个?

   集体评议时强调有余数除法。

   3)出示第5题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说说,13个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

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出示第6题

   学生看图后想一想:

   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还能题什么问题?

   5)聪明小屋

   (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积极动脑寻找不同的规律。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

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

   进一步认识有余数除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

各剩几个?

14÷4=3(盒)……2(个)    16÷6=2(盒)……4(个)

课后反思:

 

 

课时3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2——搭帐篷

教学内容:

   第6页信息窗2,第7页你问我答。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

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

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注意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

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独立解决:

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三、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评议。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商方法。

   2、学生独立做自主练习2。

(把竖式写完整)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数位要对齐。

(特别注意商的位置)

   3、出示自主练习5

   25÷6=(   )……(   )

   44÷( )=(   )……8

   做一件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做(  )件

   鼓励学生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

   4、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9÷2=()……()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11÷4=()……()

   四、教师小结:

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2÷4=5(人)……2(条)

课后反思:

 

 

课时4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2——搭帐篷

教学内容:

   第8、9页的练习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

谁能举例说明?

指名回答。

   2、出示投影:

你知道余数它藏在哪里吗?

请你把它找出来。

             14÷4=3……2

             8÷5=1……3

             16÷3=5……1

             10÷4=2……2

  3、小组内说说算式的意义

   二、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4

   把余数是2的涂成红色。

   2、解决实际问题:

快乐的星期天。

   题目给了4幅图,分别画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据图画,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游戏:

蚂蚁躲雨

   27÷8   36÷6   22÷7   48÷9

   37÷4   48÷8   49÷7   33÷5

   想一想蚂蚁到哪去躲雨?

分组讨论

   

(1)没有余数的算式

   

(2)余数是3的算式

   (3)余数是1的算式

   4、把2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1)小组里分一分,统计有几种分法,填在表格里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2               5                           ----

    3                                            

    4                                            

    5                                                      

    6                                                      

   四、小结。

说一说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作业设计:

   回家与父母一起分糖果,记录分的结果,列出相应的算式;

   思考:

一堆苹果,如果6个6个地分,最后余3个,那么3个3个地分,最后余几个?

(鼓励学生回家先用小棒摆一摆,还可以与父母一起进行,最后再回答)

板书设计:

27÷8   36÷6   22÷7   48÷9

37÷4   48÷8   49÷7   33÷5

课后反思:

 

 

课时5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第10页信息图及“丰收园”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形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阶段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投影出示:

口算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57÷8     50÷7      64÷8

    41÷6     72÷9      46÷9

  2、看图填算式。

   

(1)9÷4=(盘)……(个)

        9÷2=(个)……(个)

        20÷3=(个)……(个)

        20÷6=(束)……(个)

   

(2)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

   二、教学:

我学会了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仔细读题目的要求,先自己进行探索。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对自己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自我检测。

   (先回想学过的知识,在根据要求思考题目)

   

(1)二年级有46个学生来看足球赛,至少需要乘几辆车?

   师: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鼓励学生说一说)

   这些数学信息你是怎样知道的?

   有46人      每辆车限乘8人

   46÷8=5(辆)……6(人)  需要6辆车。

   

(2)50元最多能买多少张c区的票?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这些数学信息你是怎样知道的?

   鼓励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3)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鼓励学生从多具角度进行观察,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给与肯定。

   3.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与回顾,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表现和主要收获。

学习了本单元,你有什么收获?

丰收园里的果子,你能摘到几颗?

作业设计:

   将自己的收获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丰收园

我知道生活中经常用到有余数的除法;

我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积极、合作、会想、会问、会用)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信息窗1:

来到城市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

它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农村学生进城后的所见所闻。

情境图分别呈现了下火车的人数,停车场停放汽车的数量、住宅楼的户数及花坛中花盆的数量。

借助“一千是多少?

”及“怎样写一百二十五呢?

”引入计数单位千的认识和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材内容选择联系城乡的现实性素材,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大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

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

师适时小结:

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   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

谈话:

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

请你数一数。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提问:

我们是怎样数的?

(学生可能回答:

一个一个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一]

继续提问:

我们还可以怎么数?

(学生可能回答:

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2)   出示一堆方块(100)

谈话:

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

(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

课件演示:

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

提问:

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

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

10、20、30……90、100

(3)   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

谈话:

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再次进行估计)。

课件演示:

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提问:

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

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

板书[百]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

100、200、300……900、1000

(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请学生回忆并提问:

刚才我们在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

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

(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

l       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l       一百一百地数,再从1000数回100

2、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提问:

同学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

(学生自己尝试拨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继续提问:

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认识千位)

3、活动体验。

一千到底有多少呢?

 

(1)[出示一本笔记本]

谈话:

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签]

提问:

这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

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牙签是1000根。

教师呈现1000根的牙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3)[出示一本书]

提问:

书上的这段文字大约多少?

请你估计一下。

一页大概有多少字?

1000字有这样的几页呢?

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

(4)生活中感知:

提问:

l       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

l       我们班同学40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

l       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

4、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

(1)从195数到204。

(2)从407数到414。

(4)从989数到1000。

5、学习写数:

谈话:

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

写125。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

练习写数。

谈话:

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

(学生自己试写)

如果个别学生将八百零八写错,引导学生仔细想一想,八百零八里面有几个十,(一个十也没有),在十位上应该写几?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谈话: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

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

1、谈话:

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出示:

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

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

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

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请学生自己先读,并且在小组中交流。

3、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你们也搜集了不少吧,请你们相互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数。

4、猜数游戏。

(以“幸运52中猜价格”为形式)

(1)吸尘器150元。

(提示语以“少了”或“多了”为标准,如:

生说100,师说少了,生说200,师说多了等,直到猜中为止。

(2)羽绒服789元。

(方法如上。

(3)消毒柜999元。

(改题提示为:

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相同。

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1000非常接近,请学生以此为例进行猜测。

5、拓展游戏活动:

谈话:

有两个小朋友在做一个转盘游戏,我们来看看:

转盘转到了3、6、9,这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们把它们写出来。

学生交流结果(369、396、639、693、936、963。

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

谈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认识了比百大的数——千以内的数,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身边的数学,认识千以内的数。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

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到农村的广阔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农村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先进文化。

教学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

然后,在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2、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

让学生数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随便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应当采用多种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运用的时候也不是说一根一根数完就两根两根数,十根十根数完就一百根一百根数,什么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