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14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docx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

  篇一: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

战争中的西南联大读书心得)  我不是个喜欢在历史中寻根究底的人,但却更厌恶无知和被蒙蔽。

  联大话题近年升温,所阅资料中印象最深的偏偏是两册讲故事的读物:

吴讷孙的《未央歌》像是一出披着抗战和联大背景的青春剧,而何兆武的《上学记》则近乎以个人视角拍摄的纪录片。

然而易社强这本看似严肃的大部头却更像——打个极不恰当的比喻——一部全景式的“商业大片”。

这一比喻绝非贬义,而是指它既有着“传奇故事”般的叙述,又有着至为精良的制作。

当然,三十年选材,慢火精熬的耐心是任何一部大片都无法比拟的。

虽然此书问世逾十载方才有中文译本正式出版,但对于追逐传奇故事和渴望深究史实的两类人群,仍属必选。

  联大史难写之因起码有三:

一是涉及人物众多,写来有琐话之嫌;二是与当时抗战大势相校,偏处西南一隅之大学其实并无太多惊骇事件可写;三是联大八年于学术史甚至家国发展史究竟有何影响未有定论。

此书读毕,三个问题一并得到解决。

“长征”和编年部分利用史料步步推进,而分学院介绍教学状况之部分则大有“清明上河图”的感觉,环境铺陈完全,人物多而不乱,不知学术著作中是否多见此种“传奇故事”笔法,反正作为读者完全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甄选史料时的精心——当然,有时的确有引述过多的问题存在。

然而它最终成为一部“严谨的传奇故事”的原因不仅在于这种不故作高深的态度,还在于作者从不盲目拔高事件和颂扬所谓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史料摆脱臆测的假语村言,毫不避讳地宣扬着自由精神可贵之观点,——这自由包括学术的,意识形态的和人身的——并且简洁有力地指出这种精神被后来者抛弃,污染,甚至利用,直至和平年代完全失去生存的土壤。

  虽然作者在书末给“联大精神”在未来的历史中留了一方位置,并且善意地认为“学者别无选择,只能做出驯顺的姿态”,可事实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眼中所见之多数“学者”已经完全没有了选择的意愿和能力,虽然他们仍然对“政治学习感到厌倦”,但不再认为这种无聊无趣的东西“无关紧要”,他们生存和爬升的资本不再是独立的人格、思想和成果,他们不配被称为学者或者没有定语修饰的知识分子。

  生于乱世虽然多了几分家国流离甚至人间失格的可能,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乱世却意味着夹缝求存和追逐学术自由的无限可能性。

  我悲观地等待着明天也许会有更多人被这类曾经光辉的校史唤醒,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时代里,醒来的人无处可去。

  篇二:

西南联大的力量

  西南联大:

一所消逝66年的大学

  记者孙强

  这是一所已经解体消逝了66年的大学,但她始终存于很多人的心中——一部分人是曾在这所大学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日子,如今垂垂老矣,却念念不忘;另一部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所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起来,因抗战被迫迁至“西南”的大学,空前绝后。

在持续8年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在这里传承中华文化,在泥墙陋室里保持知识明灯不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时,蒋介石邀请了众多知名人士在庐山举行国是谈话会。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都在庐山开会。

  事变的消息传开,几位校长都接到了学校发来的加急电报,要求他们迅速回校应变。

平津告急,学校危在旦夕。

  10天后,梅贻琦致电清华教务长潘光旦,“今早重要会议,当局表示坚决,并已有布置”,国民政府决定将三校迁往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当年年底,南京陷落。

临时大学被迫再迁云南。

但是有600多学生退学参战或转学、回家乡,还有820名学生表示愿意前往昆明。

第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至1946年7月。

  南迁

  蓬乱的头发,黑黢黢的皮肤,草鞋和裤腿上满是泥巴。

没有人相信他们曾是衣冠楚楚的白面书生。

  当时的中国,北大、清华和南开的迁移并不是特有现象。

随着战火逐步蔓延到华北各地,北方和长江下游的一所所大学纷纷迁往内陆。

到1941年初,战前的114所大专院校中,已有77所迁移。

  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分为3路,于1938年2月起程,一路到广州,经香港乘船到越南,再到昆明;一路到广西,再经越南到昆明;还有一路组成湘黔滇旅行团徒步,历时68天、行程1663.6公里,横跨3省到昆明,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

  能加入旅行团徒步到昆明的学生是经过挑选的,最终有244名体格健壮的男生被选中,11位教师参加了步行,其中有中文系教授闻一多、教育学系教授黄钰生、生物学系教授李继侗和化学系教授曾昭抡。

  即便有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委派的中将黄师岳担任旅行团团长,这一路也充满了艰险:

师生们在湘西遇到土匪,在贵州穿过公开售卖鸦片的集市,夜晚要么是露宿,要么睡在曾经吊死过女人的屋子里……

  但一路走来又是有趣的。

学生们在教授指导下,社会学系的调查农村状况,经济学系的采集当地生产生活资料。

黄钰生听见老乡唱山歌就很兴奋,两个多月行程结束,他采集到2000多首民歌。

而昆虫学家毛应斗一边走,一边用网子抓蝴蝶做标本。

吴征镒则是采集树叶——他是植物学家。

  曾昭抡教授从不抄近路,宁愿绕行著名的二十四盘。

联大教师、后来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征镒在《长征日记》中记载,曾先生走路一丝不苟,“每上下坡必沿公路走之字折,因此大约是全团走路最多的。

”而每当步行结束,不管走得多累,曾昭抡都会写段日记。

  最独特的是学生查良铮,他带着一本英汉字典出发,每天记几页单词,然后就撕去那几页,到昆明时,字典已化为乌有,单词都装进脑子里了。

  走累了,闻一多会用英语唱一曲风行一时的美国歌《胡安妮塔》和《桑塔·露西亚》。

有的学生则热衷于打桥牌。

他们匆匆赶完别人要花两倍时间才能走完的路程,然后找一处地方打牌,等别人追上来都走远了,就赶紧撵上去,再跑到前面去打牌……

  终于走进昆明的金马碧鸡坊时,当地人看到的是一群年轻的小伙子,蓬乱的头发,黑黢黢的皮肤,草鞋和裤腿上满是泥巴。

没有人相信他们曾是衣冠楚楚的白面书生。

  跑警报警报一响,师生一起跑出去,敌机飞到头上,大家一起趴下,过后学生抬头一看,哦,原来是某某老师啊,相视一笑,拍拍土,又回去上课了。

  在昆明的日子并不太平。

社会学教授费孝通后来在一篇名为《疏散》的文章中说,跑警报成了日常的课程。

“经验丰富之后,很能从容应付。

  战火的不断蔓延,使得警报几乎天天有。

年轻的费教授就把翻译《人文类型》当做早课。

“因为翻译不需要有系统的思索,断续随意,很适合警报频繁时期的工作。

  大家慢慢摸索出早上十点多最有可能来警报,费孝通想,一跑就得三四个钟头,要下午一两点才能回来,于是一吃过早饭,他就让“太太煮饭,警报来时,饭也快熟了,闷在锅里,跑警报回来一热就可以吃了。

  一路上遇到跑警报的,多是联大的熟人,跑警报于是就成了朋友们聚谈的机会。

“警报帮助了不少情侣,有警报的日子天气也必然是特别晴朗的,昆明深秋和初冬的太阳是别外的可爱,风也温暖。

在这种气候里,谁不愿意在郊外走走。

  1940年9月的一天,日军轰炸联大,费孝通踏着砖堆找到屋子,“整整齐齐一个院子,现在成了一座破庙,全都压在一寸多厚的灰尘下。

我房里的窗,玻璃全碎了,刷去桌上的灰,一叠稿子还好好的,所损失的只是一个热水瓶。

  “到厨房里端出一锅饭菜,饭上也有一层灰,把灰夹走,还是雪白的一锅饭,我们就在院子里坐下来,吃了这顿饭。

  联大的师生们都经历了战火洗礼。

经济学家陈岱孙回忆说,警报一响,师生一起跑出去,敌机飞到头上,大家一起趴下,过后学生抬头一看,哦,原来是某某老师啊,相视一笑,拍拍土,又回去上课了。

  早年在清华读书时因为踢足球意外失去一条腿的潘光旦教授,拄着拐杖跑警报,一边跑一边自嘲说,看,我跑警报不比你们慢吧。

  那些远去的大师有人说联大的学生都是天才,这不见得,他们还是一般的学生,一般人在某种条件下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主要是联大的学风使他们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8月下旬,昆明。

记者探访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如今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收藏有大量文献实物的纪念馆记载,联大当时有5个学院,26个系,2个专修科,一个先修班,最多时拥有近3000名学生,是战时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不只是学生众多——更多的是那些大名鼎鼎的教授。

冯友兰说,我们遭遇了与南宋同样的命运,被异族驱逐到南方,但我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哲人、学者,济济一堂。

  这是联大教授的学术丰产期。

还在长沙临时大学时,汤用彤就完成了《中国佛教史》第一卷,金岳霖的《问道》也问世了,冯友兰著名的“新六书”之一《新理学》也杀青。

  而有名的也不仅是教授们——联大的通才教育将课程设置口径放宽,让学生自由选择。

文法学院学生必须选修自然科学,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数理化概论,每课都由两三位教授同时开课。

有一年,闻一多、游国恩和罗庸各自讲授《楚辞》,学生旁听,激发独立思考。

  陈寅恪有次讲隋唐史,第一堂课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联大教授很少有人年复一年照本宣科,以开创闻名。

  于是,学生们像追星似的去听优生学家潘光旦的社会学讲座,红学大家刘文典关于红楼梦的专题,钱穆的中国通史即便是在早晨六点到七点开课,仍然很受欢迎。

其实,选修钱穆中国通史的不过数十人,旁听者多达数百人,站着听课是常事。

  想想都使人兴奋:

闻一多讲《诗经》,许维遹讲《左传》,刘文典讲《庄子》,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老师各展所长,学生大饱耳福。

  商学系教授陈岱孙后来评价说,有人说联大的学生都是天才,这不见得,他们还是一般的学生,一般人在某种条件下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主要是联大的学风使他们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自由的学风并不意味着散漫。

由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1996年编辑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记载,1937年至1946年,共有8000名学生通过了联大的入学考试,最终联大学籍毕业的本科生近2500名、专科生约200名;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学籍的本科生1280名、研究生74名——总计毕业约4000名,既是当时中国毕业生最多的高校,又可见其严格。

  被迫的最佳选择

  因为有了联大,使得战争未能打破文化传统,教育得以延续,使学生能够在虽然艰苦但精神仍存的环境里从事学业。

  1994年《读书》第12期刊载了学者谢泳的《西南联大的启示》。

较之于此前有些文章只限于对联大历史的追忆,谢泳认为,联大的成功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应将其视为知识分子群体合作的典范。

  从历史表象上看,三校南迁,设立西南联大,有一定的偶然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但随着1937年抗战的全面爆发,三校南迁对当时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来说,也是唯一的最佳选择。

  因为有了联大,使得战争未能打破文化传统,教育得以延续,使学生能够在虽然艰苦但精神仍存的环境里从事学业。

这种联合确是被迫的选择,但也体现了某种优势。

  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完成历史使命,于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复员北返,至当年7月31日宣告结束。

为感谢云南人民的支持,联大将师范学院留在昆明,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1946年5月,梅贻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中最后一句感慨道“本校之存在……与抗战相始终,而实将与国同休,永垂无极也。

  (本文写作参考《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联大教授》、《联大八年》、《中国的大学》等书)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但是好教授,决不是一朝一夕所可罗致的。

”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阐释了他的另一句名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而西南联大,可谓大师云集。

  在当年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大师们坚持学术研究。

1943年3月,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访问联大后称赞说,中国科学工作者在边远地区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勇气。

  8月下旬,记者在云南西南联大纪念馆采访时,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整理出当年西南联大教师部分科研论著。

  有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使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在那个时候,他就是知名教授了!

而有些教授的姓名,又让人很是陌生。

从标题看,他们的研究论著也似乎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太远,但只要想一想,在那样困难的战时环境中,这些教授延续着研究

  型大学的传统,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这些研究就显得格外难得,透着一种特有的精神气质。

  篇三:

西南联大研究述评

  西南联大研究述评

  摘要:

对于西南联大的研究,已有4部著作、16篇论文面世。

综览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就会发现,在西南联大研究中,但仍存在着视野不够开阔、方法单一、重要问题没有获得圆满解决等问题。

因此,要进一步推进西南联大研究,应从拓宽视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彻底解决重要问题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视角;方法;问题

  抗日战争期间的高等学校大规模向内地迁移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它对于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的命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关乎学脉之续断与国运之兴衰。

因此,担当这一重任众的众多高等学校不断吸引后来者的视线,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西南联大作为它们的优秀代表,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西南联大的言说甚多。

但遗憾的是,在如此的众声喧哗中,绝大多数不是回忆性的叙述,便是文学性的夸张,真正称得上研究者的数量并不多。

从目前笔者的搜检来看,可见的有著作4部,论文16篇。

这4部著作分别为:

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集体编撰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1]、谢泳的《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2]、姚丹的《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3]、赵新林与张国龙合著的《西南联大:

战火中的洗礼》[4]。

至于论文,则散见于《读书》、《高等教育研究》、《江苏高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等刊物。

在此,不一一具列。

下面,让我们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一检视,以明西南联大研究的得失。

  让我们先从著作来看。

《西南联合大学校史》是以为西南联合大学“立传”为目的的,这就决定了它的粗线条勾勒西南联大全貌的风格。

其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是西南联大从内迁昆明到复员北返的完整历史过程;二是西南联大的各方面情况,如校舍、组织机构、制度、校训、校歌、校庆、课外生活、民主运动等;三是各院系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毕业学生等;四是西南联大的大事记。

这本书的优点是面面俱到、条理清晰,让人一读之下,便对西南联大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从研究的立场上来看,它的缺点是言事而不言理,只是条分缕析地交代西南联大是怎么做的,对为什么这么做缺乏理性的分析。

另外,在一些大问题上也有所遗漏。

如通才教育、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思想与实践,是关系西南联大生命的一些重要问题。

把这些问题排除在校史撰写者的视线之外,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西南联大:

战火中的洗礼》则是杨扬主编的“知识分子群体研究丛书”中的一本。

它是把西南联大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聚居的部落来看待的。

它把这一知识分子群落置于抗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中,力图去透视这一群落的文化气质、精神面貌。

该书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内容组成:

一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师生在从北方到长沙,再从长沙到昆明的数千里跋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忍的精神;二是西南联大在战乱与饥饿中为国育才的满腔热忱、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