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6231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docx

苏教版必修五《陈情表》word导学案1

语文:

苏教版必修5《陈情表》导学案

导学一:

创设问题、引领目标(知人论世设疑激趣)

问题导入一

同学们,“孝”是传统道德中根本性的美德,是一种沿袭已久的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也是一种权利和义务。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道”是从帝王到庶人都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

苏轼曾说: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同时李密的事迹被载入元代郭守正辑录的《二十四孝》,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当你读完《陈情表》后,一定会想:

《陈情表》为什么会成为孝文典范?

李密又是运用什么方式打动一向阴险多疑的晋武帝的呢?

材料链接

1.作者信息

中国历史上有多个李密,比较出名的,一个是隋末瓦岗山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还有一个是西晋武帝时的政治家、文学家。

那么哪个李密才是本文的作者呢?

当然是后者。

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晋初散文家。

武阳(令四川彭山县)人。

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

父早亡,母何氏改嫁,幼小的李密被祖母刘氏收养。

为人正直,颇有才干,长于《春秋左氏传》。

曾仕蜀汉侍郎。

蜀之后,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立太子,征李密为太子洗马。

晋武帝曾几次征诏,均辞命不从。

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背景回放

公元263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

当时东吴尚踞江左。

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

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

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

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

3.知识准备

关于表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一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文心雕龙·章表篇》: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

4.他山之石

晋武帝为什么要重用李密呢?

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

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

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

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

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供养祖母刘的问题,正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

第三,古人讲:

做官如履薄冰。

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草芥。

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

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

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导学二:

自学思疑、初探问题(自主学习十分重要。

问题导入二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说那些“别人成他之美,他却拒绝的人”是“不识抬举”。

李密被皇帝“抬举”,他竟然还是“不识”。

聪明的李密当然知道直接拒绝晋武帝意味着什么,所以他采取了委婉曲折的方式,以情动人,达到了自己不能应征的目的。

同学们读了课文后,你对作者的做法和本文的逻辑会有什么感受呢?

1.《陈情表》是由三个词组合起来的,若补充完整,就成了(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奏表,那么这里的衷情是什么情呢?

 

2.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肯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过李密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先喻之以大义?

 

3.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自主测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

同“悯”,忧伤

B.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吊:

安慰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慢:

怠慢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

寻找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④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疑点归纳

同学们,你初读《陈情表》后,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没弄明白?

对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掌握了没有?

对李密的两难处境是否了解了?

对李密的语言技巧是否领会了?

结合李密的身世和状况,你是不是可以想出比李密更好的说辞呢?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和同学、老师进一步探讨。

1.

 

2.

 

导学三:

合作互助、共析问题(训练合作能力,得到双赢目的。

问题导入三

同学们,要真正理解一个人,弄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好的办法是来个换位,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一下。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让别人理解自己,就要设想对方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会如果理解你的言语和行为。

那么如果你是李密,想说服晋武帝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怎么做呢?

试分析李密是怎样揣摩晋武帝的心理并做到成功的呢?

1.作者起笔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八个字概括了自己的坎坷命运,紧接着作者写出了“夙遭闵凶”的具体内容。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八个字有何作用?

请从结构和内容上两方面来说。

 

3.作者当时的确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辞不就职,终养祖母吧,又怕新朝疑忌,招致杀身之祸。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巧妙的说话技巧派上了用场。

同学们讨论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打动晋武帝的心的?

 

指导要求:

要读懂一个人物,知人论世是一个好的方法。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

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所以要查阅相关资料,对李密的身世、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有较多的认识,才能对李密及其文章做出合理的评价。

希望同学们在课余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并形成交流,做一个相对系统的研究。

导学四:

展示交流、探究问题(深入地探究,大方地展示吧。

问题导入四

同学们,经过分析理解,我们对李密的难处有所了解了。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人对李密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

你觉得李密的做法对吗?

如果你是晋武帝,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

1.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作者的思路是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若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互换一下,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归纳总结

同学们,我们对《陈情表》一文做了比较细致的解读,鉴赏了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风格,并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请你对本课所学内容做一小结。

 

 

导学五:

应用演练、再生新疑(能力从训练中获得,水平在置疑中提高。

分层演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险衅(xùn)闵凶(mǐn)门衰祚薄(zuò)凭几学书(jǐ)

B.期功(qī)盘桓(huán)茕茕独立(qióng)更相为命(gèng)

C.矜育(jīn)希冀(jì) 猥以微贱(wěi)强近之亲(qiǎng)

D.陨首(yǔn)逋慢(bū)宠命优渥(wū)逮奉圣朝(dài)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及、至)沐浴清化(蒙受)

B.察臣孝廉(观察)辞不赴命(致辞)

C.拜臣郎中(拜访)寻蒙国恩(寻求)

D.刘病日笃(病重)告诉不许(告知)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C.而刘夙婴疾病,长在床蓐

D.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终鲜兄弟(少)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九岁不行(走路)

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5.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例: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圣朝以孝治天下

6.下面对《陈情表》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尽孝为中心,巧辞做晋官,这一点可以看出李密固执前朝,厌弃当朝。

B.先写早年孤弱,再写朝廷举荐,三写圣朝孝治,最后“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

年”,完成抒情。

C.修辞巧妙,语气委婉,语言多用重叠,更见真挚感情,也使作者感情得以淋漓抒发。

D.全文写作没有提到“我祖母”如何,不是用“祖母刘”,就是“祖母”,让人倍感亲切,

这是作者站在刘氏角度上来抒情的。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3)臣欲奉诏奔驰,;欲苟顺私情,: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4)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陈情表》的语言,不仅有形,有声,更有情。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

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含笑背后的恼怒,臣子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两个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准确恰当的词语填空:

针对韩美一系列的联合军演,中国外交部多次①____(a申明b声明),中方在韩美联合军演问题上的②____(a立场b观点)是明确的,“我们③(a敦促b督促)有关各方保持冷静④____(a控制b克制),不做⑤(a加剧b加速)地区局势紧张的事。

我们坚决反对外国军用舰机到黄海及其他中国近海⑥____(a作出b从事)影响中国安全利益的活动”。

10.阅读下面的漫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个字。

                      

                 

【阅读拓展】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

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

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

……

帝览之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①,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②。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晋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五十八,略有删改)

注:

①服阕:

古代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

②虫流:

指人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1.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密奉事为孝谨闻奉:

奉命

B.吴人称之称:

称职

C.是知成败一也是:

表判断

D.乃迁汉中太守迁:

升官

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刘氏有疾。

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③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忠后尽孝的诺言。

4.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

年二十始读书。

家贫,燃薪代烛。

耕陇上,辄挟册以诵。

兄为吏,忤知县系狱。

爵投牒直之,并系。

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

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

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

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

“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

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

”奏入,被俞旨。

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

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

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

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

二十年元日,微雪。

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

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

逾月乃上书极谏。

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

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

“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

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

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

”帝大怒,下相诏狱拷掠之,复杖于廷,谪韶州经历。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

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

帝震怒,立下诏狱搒掠,血肉狼籍,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

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

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

屡滨于死,处之泰然。

既而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以救爵,先后棰死狱中,自是无敢救者。

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

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

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

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

帝怒曰:

“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

”复令东厂追执之。

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

与共麦饭毕,即就道。

尉曰:

“盍处置家事?

”爵立屏前呼妇曰:

“朝廷逮我,我去矣。

”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

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

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

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居家二年,一日晨起,大鸟集于舍。

爵曰:

“伯起之祥至矣。

”果三日而卒。

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卿,任一子。

万历中,赐谥忠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爵因使王府还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以母老乞归养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逾月乃上书极谏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果三日而卒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爵也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

①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保补老赢饥寒之众

②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

逾月乃上书极谏

③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

④帝震怒,立下诏狱榜掠

⑤屡滨于死,处之泰然

⑥左右观者为泣下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③④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爵少年时就因为为兄长鸣冤而被答为“奇士”。

后来中进士后被授官行人,出使王府回来后向皇帝上奏章,得到同意。

B.因为杨爵上疏诋毁符瑞,嘉靖帝大怒,下令锦衣卫将他下狱进行刑讯。

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不准家人给杨爵送饭,因而杨爵几乎死去。

C.在扶乱时,嘉靖皇帝被神言感动,下令释放杨爵等三人,但后来又命令东厂追捕他们。

杨爵被捕时非常镇定,围观的人对此感动流泪。

D.嘉靖帝因火灾在露台祈祷时,听见火光中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虽然很不情愿释放他们,但因怕神降罪,所以就把他们放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

(2)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

(3)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人。

客貌魁伟,有筹策。

和桥之战,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

时陷阵既深,从者死尽,思政被重创闷绝。

会日暮,敌将收军。

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有账下督雷五安于战处哭求思政,会其已苏,遂相得。

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方得还。

  十二年,加特进、荆州刺史。

州境卑湿,城堑多坏。

思政方命都督蔺小欢督工匠缮治之。

掘得黄金三十斤,夜中密送之。

至旦,思政召佐吏以金示之,日:

“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颖川。

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

岳恃其众,谓一战可屠,乃四面鼓噪而上。

思政选城中骁勇,开门出突。

岳众不敢当,引军乱退。

岳知不可卒攻,乃多修营垒。

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

飞梯火车,昼夜攻之。

思政亦作火攒,因迅风便投之土山。

又以火箭射之,烧其攻具。

仍募勇士,缒而出战。

岳众披靡,其守土山人亦弃山而走。

齐文襄更益岳兵,堰洧水以灌城。

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慕客永珍共乘楼船以望城内,令善射者俯射城中。

俄而大风暴起,船乃飘至城下。

城上人以长钩牵船,箭弩乱发。

绍宗穷急,投水而死。

丰生浮向土山,复中矢而毙。

生擒永珍。

  齐文襄闻之,乃率步骑十一万来攻。

自至堰下,督励士卒。

水壮,城北面遂崩。

水便满溢,无措足之地。

思政知事不济,率左右据土山,谓之日:

“吾受国重任,本望平难立功。

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

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因仰天大哭。

左右皆号恸。

思政西向再拜,便欲自刎。

  思政初入颍川,士卒八千人,城既无外援,亦无叛者。

恩政常以勤王为务,不营资产。

尝被赐园地,思政出征后,家人种桑果。

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命左右拔而弃之故身陷之后家无畜积。

(选自《周书·王思政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踣:

仆倒

B.悉封金送上悉:

全部

C.齐文襄更益岳兵益:

更加

D.今力屈道穷穷:

穷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B.因迅风便投之土山(孙权)因拔刀斫前奏案

C.令善射者俯射城中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唯当效死,以谢朝恩作《师说》以贻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思政忠勇的一组是()

①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

②思政久经军旅,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③日:

“人臣不宜有私”,悉封金送上

④思政选城中骁勇,开门出突

⑤思政西向再拜,便欲自刎

⑥思政初人颖川,士卒八千人,城既无外援,亦无叛者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桥之战,王思政奋勇杀敌,身负重伤,以至气绝。

幸运的是老天和他的穿着让他躲过一劫,苏醒过来后被帐下督雷五安找到。

B.高岳等人攻打颖川,倚仗人多势众,四面围攻,王思政选择勇士,突袭敌军,高岳军队溃散逃窜,高岳、大将刘丰生也在此时中箭身亡。

C.齐文襄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颖川,由于水势迅猛,颖川北面城墙坍塌,堰水漫进城里,王思政率军占领土山,决心以死殉国。

D.朝廷赐给王思政一片园地,他出征后,家里人种上了桑树和果树,等到他归来,大为生气,命身边的人拔出树苗丢弃了。

5.翻译和断句。

(1)翻译:

①每战唯著破弊甲,敌人疑非将帅,故免。

②岳知不可卒攻,乃多修营垒。

又随地势高处,筑土山以临城中。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及还见而怒曰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命左右拔而弃之故身陷之后家无畜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契诃夫轶事

(俄)布宁

(一)

他的自尊感和独立性都很强。

但他没有特别地表现它,因为它就像镭一样从他身上放射出来。

他虽然尊敬很多人,却不畏惧他们,而仅仅畏惧托尔斯泰一个人,就像人们害怕他们所热爱的,或者所崇拜的人一样。

有一次,他为了去见托尔斯泰,花了几乎一个钟头的时间来决定穿什么样的裤子。

他从卧室里进进出出,一会儿穿这条裤子,一会儿又穿另一条。

“不,这条裤子窄得不像话!

”他说,“他会以为我是个下流作家。

于是他进去换了一条,又走出来,笑着说:

“这一条又宽得跟黑海一样!

他会想我是个无赖…….”

(二)

我在雅尔达住了很久,几乎是全部时间都在他家度过。

我常常在他那儿坐到深夜才离开,他还说:

“明天您早一点儿来。

”我有时会拒绝他的邀请。

这时,他会摘下眼镜,把手按在胸前,一字一句地重说一遍,苍白的唇上露出隐约可见的微笑:

“布吉尚(契诃夫对布宁的戏称)先生,我恳切地请求您来!

您要是觉得和我这个‘被遗忘的、老朽的作家’在一起太无聊的话,那您可以跟我妹妹玛莎,跟我的妈妈(她非常喜欢您)或跟我的妻子――匈牙利女人克尼普西茨坐坐。

我们可以一起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