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5728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docx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实验讲义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2016年2月

实验一水箱液位数学模型测定

一般情况下,系统特性实验是属于开发性测试。

在用户现场一般不会再次进行,如果用户有兴趣可以抽取进行。

测试的对象实际包括控制系统。

单容系统测试和多容系统的编程和界面都一样,只是出水口和目标液位对象不同。

多容系统的特性时间更长。

5.1.1实验题目描述

阀门的开度,以及调速器、水泵的特性都可能影响到系统的传递函数,所以没有一样的传递函数,但是在一定的液位高度范围内和一定的开度下,系统时间基本是一样的。

阀门的开度会影响到传递函数,所以同学们测量的数据可能不同。

把系统作为一阶系统,传递函数G(S)=K/(TcS+1)。

对于单容水箱,如果考虑进行线性简化,可以认为它是一阶惯性环节加纯延迟的系统

由于纯延迟相对系统时间比较少。

可以不考虑纯延迟。

下面求出系统时间参数Tc和增益K。

直接在调速器上加定值电流,从而使得水泵具有固定的流量。

可以通过智能调节仪表手动给定,或者AO模块直接输出电流,调整水箱出口到一定的开度,等待稳定后,突然加大调速器上所加的定值电流观察液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液位数学模型,测试工艺如图5-1-1所示。

图5-1-1单容液位特性测量流程图

相关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

实验方案连线如表5-1-1所示。

表5-1-1实验连线

测量或控制量

测量或控制量标号

控制系统端口

水箱液位

LT101

AI0

调速器

U101

AO0

5.1.2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步骤如下:

1、JV12全开,JV16打开45度左右(由于开度不同,特性也有差异),其余阀门关闭。

2、将LT101连到AI0输入端,AO0输出端连到U101(手动输出)。

3、工艺对象上电,控制系统上电,调速器U101上电,启动P101。

4、启动组态软件,设定U101控制40%,等待系统稳定。

液位和流量稳定在某个值。

注意观察液面,不能太低,否则不算稳定。

5、设定U101控制45%,记录水位随时间的数据,到新的稳定点或接近稳定。

如果阶越太大,可能导致溢出。

6、抓图,修改U101控制量,然后获得一个新的稳定曲线。

7、可以修改JV16开度,重复4和6步。

8、关闭系统,分析数据。

5.1.3实验结果

单容水箱水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5-1-2所示。

图5-1-2单容测试飞升特性曲线

传递函数G(S)=K/(TcS+1)。

控制量从20%上升到25%,液位从27.1%上升到61.2%。

按照63.2%变动,则从54.6%高度画线。

从开始变化到70.6%变动范围时间Tc就是178秒。

增益K=(70.6-27.1)/(25-20)=8.7

传递函数G(S)=8.7/(178S+1)。

实验二液位PID单回路控制

同样的程序和界面,可以用于单容、水平双容、垂直双容和水平三容的液位控制。

只是管路有所不同,目标液位不同,我们选择单容来进行描述。

5.2.1实验题目描述

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流程图如图5-2-1所示,采用右边支路进行实验,左边支路也是一样的。

图5-2-1单容水箱液位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

测点清单如表5-2-1所示。

表5-2-1单容水箱液位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测点清单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用途

原始信号类型

工程量

1

U101

电动调速器

阀位控制

2~10VDC

AO

0~100%

2

LT103

压力变送器

水箱液位

4~20mADC

AI

3.5kPa

水介质由泵P102从水箱V4中加压获得压头,经由调速器U101进入水箱V3,通过手阀JV26回流至水箱V4而形成水循环;其中,水箱V3的液位由LT103测得,用调节手阀JV26的开启程度来模拟负载的大小。

本例为定值自动调节系统,U101为操纵变量,LT103为被控变量,采用PID调节来完成。

5.2.2操作步骤和调试

1、编写控制器算法程序,下装调试;编写实验组态工程,连接控制器,进行联合调试。

2、在现场系统上,打开手阀JV22,调节JV26开度(如果你希望控制量范围50-70%,则要开很大,否则开少一些),其余阀门关闭。

3、在控制系统上,将IO面板的水箱液位输出连接到AI0,IO面板的电动调速器控制端连到AO0。

注意:

具体哪个通道连接指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依赖于控制器编程。

对于全连好线的系统,例如DCS,则必须按照已经接线的通道来编程。

4、打开设备电源。

5、启动计算机组态软件,进入实验项目界面。

启动调节器,设置各项参数。

启动右边水泵P102和调速器。

6、系统稳定后可将调节器的手动控制切换到自动控制

7、设置比例参数。

观察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曲线,待被调参数基本稳定于给定值后,可以开始加干扰实验。

8、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在纯比例的基础上加扰动,一般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实现,也可以通过支路1增加干扰,或者临时改变一下出口闸板的高度)。

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

9、减小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10、增大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

11、选择合适的P,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

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同样可以得到一条过渡过程曲线。

注意:

每当做完一次实验后,必须待系统稳定后再做另一次实验。

12、在比例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加入积分作用,即在界面上设置I参数不是特别大的数。

固定比例P值(中等大小),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不同Ti值时的超调量σp。

13、固定I于某一中间值,然后改变P的大小,观察加扰动后被调量输出的动态波形,据此列表记录不同值Ti下的超调量σp。

14、选择合适的P和Ti值,使系统对阶跃输入扰动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

此曲线可通过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由50%变为60%)来获得。

15、在PI调节器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入适量的微分作用,即把软件界面上设置D参数,然后加上与前面调节时幅值完全相等的扰动,记录系统被控制量响应的动态曲线。

15、选择合适的P、Ti和Td,使系统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阶跃输入可由给定值从突变10%左右来实现)。

5.2.3实验结果

测试结果如图5-2-2和如图5-2-3所示。

由于手阀的开度不同,有不同的控制情况,所以各个用户的测试数据不一定相同。

图5-2-2单容水箱液位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曲线1

图5-2-3单容水箱液位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曲线2

实验三流量PID单回路控制

5.3.1实验题目描述

流量调速器控制流程图如图5-3-1所示。

采用右边支路进行实验,左边支路也是一样的。

图5-3-1流量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

测点清单如表5-3-1所示。

表5-3-1流量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测点清单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用途

原始信号类型

工程量

1

FT102

电磁流量计

给水流量

4~20mADC

AI

0~3m3/h

2

U101

电动调速器

阀位反馈

2~10VDC

AO

0~100%

水介质由泵P102从水箱V4中加压获得压头,经由流量计FT102、调速器U101进入水箱V3,通过手阀JV26回流至水箱V4而形成水循环;其中,给水流量由FT102测得。

本例为定值自动调节系统,U101为操纵变量,FT102为被控变量,采用PID调节来完成。

上位组态,实验要求的组态流程图界面(要求复显),如图5-3-2所示。

图5-3-2组态流程图界面

组态控制点清单如表5-3-2所示。

表5-3-2组态控制点清单

名称

描述

数据格式

控制器中对应变量

U101

流量控制,PID百分比输出

FLOAT

PD9:

0.CVP

FT102

流量信号

FLOAT

F8:

0

SP

调速器设定值

FLOAT

F8:

10

P

PID比例

FLOAT

PD9:

0.KC

I

PID积分

FLOAT

PD9:

0.Ti

D

PID微分

FLOAT

PD9:

0.Ti

手/自动

手自动切换

BYTE

PD9:

0.AM

调速器输出

调节器手动状态下,点击则弹出输入对话框(改变调节器输出值),自动状态跟随调节器输出值。

FLOAT

PD9:

0.CVP

5.3.2操作步骤和调试

1、编写控制器算法程序,下装调试;编写实验组态工程,连接控制器,进行联合调试。

2、在现场系统上,将手阀JV22,JV26完全打开,其余阀门关闭。

水箱容器只是作为水介质流通回路的一个部分。

3、在控制机柜上,把IO面板的FT102流量计信号端子通过实验连接线连到AI0端,面板上的U101调速器控制端连接到控制器AO0端。

注意:

具体哪个通道连接指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依赖于控制器编程。

对于全连好线的系统,例如DCS,则必须按照已经接线的通道来编程。

4、打开设备电源,包括调速器,流量计电源。

接通水泵P102电源。

5、连接好控制系统和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电缆,启动控制系统。

6、启动计算机,启动组态软件,进入实验项目界面。

7、启动调节器,设置到手动状态,把输出值设定到比较大的状态,同时检测流量计的流量测量。

经过1分钟后,流量计测量准确后开始实验。

8、把调节器切换到自动控制。

9、设置PID控制器参数,可以使用各种经验法来整定参数。

5.3.3实验结果及记录

参考的控制曲线如图5-3-3所示。

图5-3-3调速器流量控制曲线

曲线中PI参数设定如下P=2,I=20,小数值D的影响不大。

实验四压力PID单回路控制

5.4.1实验题目描述

压力调速器控制流程图如图5-4-1所示,采用右边支路进行实验,左边支路也是一样的。

图5-4-1压力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

测点清单如表5-4-1所示。

表5-4-1压力调速器PID单回路控制测点清单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用途

原始信号类型

工程量

1

PT102

压力变送器

给水压力

4~20mADC

AI

150kPa

2

U101

电动调速器

调速器控制

2~10VDC

AO

0~100%

水介质由泵P102从水箱V4中加压获得压头,经由调速器U101进入水箱V3,通过手阀JV26回流至水箱V4而形成水循环;其中,给水压力由PT102测得。

本例为定值自动调节系统,U101为操纵变量,PT101为被控变量,采用PID调节来完成。

位组态要求,实验要求的组态流程图界面如图5-4-2所示。

图5-4-2组态流程图界面

组态控制点清单如表5-4-2所示。

表5-4-2组态控制点清单

名称

描述

数据格式

控制器中对应变量

U101

流量控制,PID百分比输出

FLOAT

PD9:

0.CVP

PT102

压力信号

FLOAT

F8:

0

SP

调速器设定值

FLOAT

F8:

10

P

PID比例

FLOAT

PD9:

0.KC

I

PID积分

FLOAT

PD9:

0.Ti

D

PID微分

FLOAT

PD9:

0.Td

手/自动

手自动切换

BYTE

PD9:

0.AM

调速器输出

调节器手动状态下,点击则弹出输入对话框(改变调节器输出值),自动状态跟随调节器输出值。

FLOAT

PD9:

0.CVP

5.4.2操作步骤和调试

1、编写控制器算法程序,下装调试;编写实验组态工程,连接控制器,进行联合调试。

2、在现场系统上,将手阀JV22,JV26完全打开,其余阀门关闭。

水箱容器只作为水介质流通回路的一个部分。

调速器打开一半。

3、在控制机柜上,把IO面板的管道压力(PT102)信号端子通过实验连接线连到AI0端,面板上的调速器(U101)控制端连接到控制器AO0端。

4、打开设备电源,包括调速器电源。

5、连接好控制系统和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电缆,启动控制系统。

6、启动计算机,启动组态软件,进入实验项目界面。

7、启动水泵P102电源。

8、启动调节器,把调节器切换到自动控制。

注意:

控制器必须是正作用的,因为要想压力增加,必须减少调速器开度,而不是增加调速器开度。

9、设置PID控制器参数,可以使用各种经验法来整定参数。

5.4.3实验结果及记录

参考的控制曲线如图5-4-3所示。

给定值跳变到60%,操作值逐步下降,控制量快速跟踪到给定值,没有什么超调量。

图6.4.3调速器压力控制曲线

实验五液位和进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

5.6.1实验题目描述

液位和进口流量串级控制流程图如图5-6-1所示。

采用右边支路进行实验,左边支路也是一样的。

图5-6-1液位和进口流量串级控制流程图

液位和进口流量串级控制测点清单如表5-6-1所示。

表5-6-1液位和进口流量串级控制测点清单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用途

原始信号类型

工程量

1

FT102

2#流量计

管路2流量

4~20mADC

AI

0-3m3/h

2

LT103

V3液位

测量液位

4~20mADC

AI

0-3.5kPa

3

U101

调速器

控制流量

2~10VDC

AO

0~100%

水介质由泵P102从水箱V4中加压获得压头,经流量计FT102、电动阀U101、水箱V3、手阀JV26回流至水箱V4而形成水循环,负荷的大小通过手阀JV26来调节;其中,水箱V3的液位由液位变送器LT103测得,给水流量由流量计FT101测得。

本例为串级调节系统,调速器U101为操纵变量,以FT102为被控变量的流量控制系统作为副调节回路,其设定值来自主调节回路―以LT103为被控变量的液位控制系统。

以FT102为被控变量的流量控制系统作为副调节回路―流量变动的时间常数小、时延小,控制通道短,从而可加快提高响应速度,缩短过渡过程时间,符合副回路选择的超前,快速、反应灵敏等要求。

水箱V3为主对象,流量FT102的改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反应到液位,时间常数比较大,时延大。

由上分析知:

副调节器选纯比例控制,反作用,自动。

主调节器选用比例控制或比例积分控制,反作用,自动。

副回路干扰量通过手阀J21的调节来实现,该阀门直接影响流量,而主回路的干扰可以通过J26来实现,或者直接打开J25一会,再关上。

流程图界面,如图5-6-2所示。

图5-6-2组态流程图界面

组态控制点清单如表5-6-2所示。

表5-6-2组态控制点清单

名称

描述

数据格式

控制器中对应变量

U101

流量控制,PID百分比输出

FLOAT

PD9:

0.CVP

LT103

液位信号

FLOAT

F8:

0

FT101

流量信号

FLOAT

F8:

1

SP

主调节器设定值

FLOAT

F8:

10

P

主调节器比例系数

FLOAT

PD9:

0.KC

副调节器比例系数

FLOAT

PD9:

1.KC

I

主调节器积分系数

FLOAT

PD9:

0.Ti

副调节器积分系数

FLOAT

PD9:

1.Ti

D

主调节器微分系数

FLOAT

PD9:

0.Td

副调节器微分系数

FLOAT

PD9:

1.Td

手/自动

主回路手自动切换

BYTE

PD9:

0.AM

副回路手自动切换

BYTE

PD9:

1.AM

主回路调节器输出

手动状态下可改写

FLOAT

PD9:

0.CVP

主回路调节器输出

手动状态下可改写

FLOAT

PD9:

1.CVP

5.6.2控制算法和编程

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5-6-3所示。

 

以串级控制系统来控制水箱液位,以支路流量为副对象,水泵直接向水箱注水,流量变动的时间常数小、时延小,控制通道短,从而可加快提高响应速度,缩短过渡过程时间,符合副回路选择的超前,快速、反应灵敏等要求。

水箱为主对象,流量的改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反应到液位,时间常数比较大,时延大。

将主调节器的输出送到副调节器的给定,而副调节器的输出控制执行器。

由上分析副调节器选纯比例控制,反作用(要想流量大,则调速器开度加大),自动。

主调节器选用比例控制或比例积分控制,反作用(要想液位高,则调速器开度加大),自动。

5.6.3操作步骤和调试

1、编写控制器算法程序,下装调试;编写实验组态工程,连接控制器,进行联合调试。

2、在现场系统上,打开手动调速器JV22。

调节JV26具有一定开度,其余阀门关闭。

3、在控制系统上,将流量计(FT102)连到控制器AI0输入端,水箱液位(LT103)连到控制器AI1输入端,调速器U101连到控制器AO0端。

4、打开设备电源,包括调速器电源。

5、连接好控制系统和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电缆,启动控制系统。

6、启动计算机,启动组态软件,进入实验项目界面。

启动调节器,设置各项参数,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控制。

7、启动水泵,工频运行水泵P101。

系统开始运行。

8、首先,利用主回路,做一个单回路液位实验。

确定P、I值(D=0)设定一个SP值A1,并记录稳定时的流量计FT101的测量值A2

9、调节JV21从90度变动到50度,并记录系统超调量。

10、将主调节器置手动状态,调整其输出为A2,将A2作为副调节器的SP值。

11、在上述状态下,整定副调节器的P参数。

调整整个系统至稳定(可有余差)

12、再将主调节器切换到自动状态,预置主调节器的P、I参数不变。

系统应仍然稳定。

13、调节JV21从90度变动到50度,并记录系统超调量。

副调节器:

一般纯比例(P)控制,反作用,自动,KC2(副回路的开环增益)较大。

主调节器:

比例积分(PI)控制,反作用,自动,KC1〈KC2(KC1主回路开环增益)。

14、通过反复对副调节器和主调节器参数的调节,使系统具有较满意的动态响应和较高的静态精度。

15、再次通过JV21增加副回路干扰进行测试,记录超调和稳定时间。

16、通过JV26的变动增加主回路干扰,记录超调和稳定时间。

5.6.4实验结果及记录

实验曲线如图5-6-4所示。

图5-6-4液位流量串级控制曲线

实验五水箱液位数学模型测定

一般情况下,系统特性实验是属于开发性测试。

在用户现场一般不会再次进行,如果用户有兴趣可以抽取进行。

测试的对象实际包括控制系统。

单容系统测试和多容系统的编程和界面都一样,只是出水口和目标液位对象不同。

多容系统的特性时间更长。

5.1.1实验题目描述

阀门的开度,以及调速器、水泵的特性都可能影响到系统的传递函数,所以没有一样的传递函数,但是在一定的液位高度范围内和一定的开度下,系统时间基本是一样的。

阀门的开度会影响到传递函数,所以同学们测量的数据可能不同。

把系统作为一阶系统,传递函数G(S)=K/(TcS+1)。

对于单容水箱,如果考虑进行线性简化,可以认为它是一阶惯性环节加纯延迟的系统

由于纯延迟相对系统时间比较少。

可以不考虑纯延迟。

下面求出系统时间参数Tc和增益K。

直接在调速器上加定值电流,从而使得水泵具有固定的流量。

可以通过智能调节仪表手动给定,或者AO模块直接输出电流,调整水箱出口到一定的开度,等待稳定后,突然加大调速器上所加的定值电流观察液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液位数学模型,测试工艺如图5-1-1所示。

图5-1-1单容液位特性测量流程图

相关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

实验方案连线如表5-1-1所示。

表5-1-1实验连线

测量或控制量

测量或控制量标号

控制系统端口

水箱液位

LT101

AI0

调速器

U101

AO0

5.1.2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步骤如下:

1、JV12全开,JV16打开45度左右(由于开度不同,特性也有差异),其余阀门关闭。

2、将LT101连到AI0输入端,AO0输出端连到U101(手动输出)。

3、工艺对象上电,控制系统上电,调速器U101上电,启动P101。

4、启动组态软件,设定U101控制40%,等待系统稳定。

液位和流量稳定在某个值。

注意观察液面,不能太低,否则不算稳定。

5、设定U101控制45%,记录水位随时间的数据,到新的稳定点或接近稳定。

如果阶越太大,可能导致溢出。

6、抓图,修改U101控制量,然后获得一个新的稳定曲线。

7、可以修改JV16开度,重复4和6步。

8、关闭系统,分析数据。

5.1.3实验结果

单容水箱水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5-1-2所示。

图5-1-2单容测试飞升特性曲线

传递函数G(S)=K/(TcS+1)。

控制量从20%上升到25%,液位从27.1%上升到61.2%。

按照63.2%变动,则从54.6%高度画线。

从开始变化到70.6%变动范围时间Tc就是178秒。

增益K=(70.6-27.1)/(25-20)=8.7

传递函数G(S)=8.7/(178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