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3598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8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4•达州)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1、F2是一对平衡力

2.(2013•宜宾)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1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3N

3.(2014•潍坊)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放一小球(不连接),如图所示,向容器中缓慢倒入水,使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可能受(  )

A.重力、浮力、弹力和压力B.重力、浮力和拉力

C.重力、浮力和弹力D.重力和浮力

4.(2014•眉山)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5N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

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500J

5.(2014•南宁)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6.(2014•安顺)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5NB.10NC.20ND.40N

7.(2006•大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

A.

B.

C.

D.

8.(2014•绥化)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

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一直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9.(2014•济宁)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10.(2015•澧县模拟)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11.(2014•河南)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

A.A上升B.A下降C.A、B均静止D.无法判断

12.(2015•绵阳校级自主招生)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均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B.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

C.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D.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16•重庆校级模拟)小丽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当她用20N的水平推力使购物车以1.5m/s速度沿直线匀速前进时,购物车所受摩擦力为      N;突遇情况想尽快站住,于是她用8N的水平拉力反向拉车,在拉力反向的瞬间,小推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N.

14.(2016•长春模拟)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60N,被50N的水平拉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N.

15.(2016•安徽模拟)如图所示,用F=50N的力将质量为1kg、边长为10cm的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若该物体匀速下滑,则该物体受到竖直墙壁的摩擦力是      N,该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强是      Pa.

16.(2016春•郑州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图甲中文文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第      次大.

17.(2015•南京)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的质量m甲和m乙的大小关系是m甲      m乙;两次排开水的体积V甲和V乙的大小关系是V甲      V乙;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      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      p乙.

18.(2014•桂林)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

ρ甲      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      m乙(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19.(2015•松江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的密度大小相比较为ρ甲      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大小相比较为p甲      p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F甲      F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015•广州)小球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沿无摩擦轨道运动.

(1)如图1所示,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是否为零?

      .

(2)将轨道BC段改为水平,如图2所示,小球仍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经过M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其在A点的机械能?

      .以小球经过M点时为计时起点,大致画出小球在MN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21.(2015•玉林)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2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2.(2015•黑河)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      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      .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D.杠杆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2014•荆州)如图所示,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

24.(2009•攀枝花)如图所示,一质量为40g、体积为50cm3的铁制小球放入盛水的薄玻璃容器中,在玻璃容器下方有一已经接入电路的螺线管,小灯泡标有“6V3W”字样,通过螺线管的电流I与螺线管对铁制小球的作用力F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本题中,g=10N/kg,灯丝电阻保持不变,不考虑小球与螺线管距离的远近对力F的影响.

I/A

0.1

0.2

0.3

0.4

0.5

F/N

0.05

0.1

0.15

0.2

0.25

(1)断开开关,铁制小球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大?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铁制小球能够悬浮在水中,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多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当铁制小球静止时,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大?

25.(2015•潍坊)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10﹣3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0.5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5.0×10﹣5m3的物块(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求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块的密度;

(3)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求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6.(2014•金凤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比较c、d图实验,说明      ;

(4)比较d、e图实验,说明      ;

(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是否相等,他应如何操作,说出你的方法:

      .

(6)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g=10N/kg),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      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      Pa(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为28mm),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

27.(2013•聊城)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28.(2014•金华)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如图),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蒸发和温度影响,ρ冰=0.9×103kg/m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台秤的示数将      .

29.(2016•通辽模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小轿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前不久,小明家也新买回来了一辆小汽车,好奇的小明找出了小汽车如下表列出的有关数据:

(g=10N/kg,1L=10﹣3m3)

小汽车的质量1200kg

小汽车的额定功率90kW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500cm2

100km耗油量10L

汽油的密度0.71×103kg/m3

汽油的价格6.25元/L

求:

(1)该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若该小汽车行驶100km,则需耗油多少千克?

(3)小明发现该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运动的速度是72km/h,请计算该车行驶100km牵引力所做的功.

(4)假如小明还想知道小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效率大约是多少,则小明还需查阅的信息有哪些?

30.为了营救落入井中的叶子姐姐,小雨通过如图滑轮组将一只底面积为0.2m2的圆柱形空木桶匀速缓慢地放入井中,在这一过程中他施加在绳子上的拉力为65N(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空木桶放入水中漂浮时,桶底所受水的压强为500Pa,请计算:

(1)动滑轮多重?

(2)叶子姐姐爬进木桶中,为了安全起见,小雨用力F拉着绳子使木桶保持静止,此时木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0.25m.小雨用力将木桶拉出水面后,用力F′使木桶在空中匀速上升,

=

,求木桶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16年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4•达州)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1、F2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

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3N;

因为F1、F2方向相反,都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且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所以F1、F2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D.

 

2.(2013•宜宾)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1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3N

【解答】解:

A、B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和A给它的右向的摩擦力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得:

B受到的摩擦力f=F=3N,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

B、由图可知,F作用在动滑轮上,所以动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绳端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物体A的移动速度为0.2m/s,所以动滑轮的移动速度为0.1m/s,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滑轮为动滑轮,绳子拉力为F的一半,是5N,P=

=

=Fv=5N×0.2m/s=1W,故C错误;

D、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运动过程中,若拉力增大到12N,由于B和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D正确.

故选BD.

 

3.(2014•潍坊)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放一小球(不连接),如图所示,向容器中缓慢倒入水,使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可能受(  )

A.重力、浮力、弹力和压力B.重力、浮力和拉力

C.重力、浮力和弹力D.重力和浮力

【解答】解:

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重力,也可能等于重力.如果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则小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如果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小球除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外,还受到弹簧对它弹力的作用.

故选:

CD.

 

4.(2014•眉山)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5N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

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500J

【解答】解: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

n=3,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效率:

η=

×100%=

×100%=

×100%,则f=nηF=3×80%×5N=12N,故B正确;

C、拉力的功率P=

=

=

=nFv物体=3×5N×1m/s=15W,故C错误;

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用功W=fs=fvt=12N×1m/s×10s=120J,故D错误;

故选:

B.

 

5.(2014•南宁)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解答】解:

如图,长木板长为L,则动力臂为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F′=G,阻力臂为L2,

∵杠杆平衡,

∴F×L=F′×L2=G×L2,

∴F=

由此可知,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L2变小,F变小.

故选A.

 

6.(2014•安顺)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5NB.10NC.20ND.40N

【解答】解:

金属杆重心在中心上,力臂为L1=0.8m,取图象上的一点F=20N,L2=0.4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GL1=FL2

G×0.8m=20N×0.4m

解得:

G=10N

故选B.

 

7.(2006•大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

A.

B.

C.

D.

【解答】解:

①不计摩擦和绳重,由两股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F=

(G物+G动),故A正确;

②设物体升高的高度h,可求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2h,

提升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

W有=G物h,

∵η=

拉力做的功为总功:

W总=

=

又∵W总=Fs,

∴拉力的大小:

F=

=

=

,故B正确;

③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

W额=G动h,

W有=W总﹣W额=Fs﹣G动h,

∵η=

=

∴拉力的大小:

F=

,故D正确;

根据C中结果反推导,发现η=

,不符合机械效率的定义,故C错.

故选A、B、D.

 

8.(2014•绥化)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

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一直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动力F1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L2<L1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L2>L1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

故选B.

 

9.(2014•济宁)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

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解答】解: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拉,若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

故选:

C.

 

10.(2015•澧县模拟)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AB、由图知n=3,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F=

G,AB图中的拉力相等,等于

G;

C、如图,OC:

OD=OA:

OB=3m:

4m=3:

4,

∵F×OD=G×OC,

∴F=

×G=

G,

D、∵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Fs=Gh,

∴F=

G=

G,

由上述分析可知,利用斜面动力最小.

故选D.

 

11.(2014•河南)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  )

A.A上升B.A下降C.A、B均静止D.无法判断

【解答】解:

B所在的滑轮为动滑轮,动滑轮省一半的力,A所在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A与B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将B拉起只需A重力的一半即可,所以A下降,B上升.

故选B.

 

12.(2015•绵阳校级自主招生)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均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B.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

C.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D.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解答】解:

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船的重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都将减小一半;

所以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但由于浮力也减小,故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故选A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3.(2016•重庆校级模拟)小丽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当她用20N的水平推力使购物车以1.5m/s速度沿直线匀速前进时,购物车所受摩擦力为 20 N;突遇情况想尽快站住,于是她用8N的水平拉力反向拉车,在拉力反向的瞬间,小推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28 N.

【解答】解:

(1)因为购物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购物车受力平衡,地面对购物车的阻力:

f=F=20N;

(2)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因此购物车向后受到大小为20N的摩擦力和大小为8N的拉力作用;

因为二力方向相同,所以F合=20N+8N=28N.

故答案为:

20;28.

 

14.(2016•长春模拟)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60N,被50N的水平拉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 60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40 N.

【解答】解:

(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甲=G甲=6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