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62968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docx

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教师版

2020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

地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19年12月,联合国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

茶叶已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下图为某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产量比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主要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B.非洲的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C.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茶产量最多

D.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最少

2.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

A.积极鼓励发达国家种植茶树,增加出口创汇

B.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

C.扩大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改变茶树生长习性,增加世界各国茶叶产量

3.作为传播茶文化的小使者,同学们可以()

①参观茶博物馆②了解制茶过程

③学习茶艺④掌握烹饪技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

下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A.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C.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小

5.红树林()

A.分布区域北界的纬度高于南界

B.集中分布于等温线密集的海岸地区

C.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D.广泛分布于大陆东岸的海岸地区

6.红树林被称为“消浪先锋”,其作用是()

A.保护海岸B.吸烟滞尘C.淡化海水D.涵养水源

下图为荷兰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油画《麦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景观反应的是()

A.城市聚落B.乡村聚落

C.工业生产D.林业生产

8.可以推断当地()

A.种植小麦B.地形崎岖

C.气候干旱D.地广人稀

9.聚落类型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方式不同B.平坦程度不同

C.房屋高矮不同D.道路宽窄不同

妈妈准备1月带阳阳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利浪岛等地旅游。

行前阳阳和妈妈一起做攻略。

读左图“马来西亚位置、气候、物产信息图”、右图“瓜拉丁加奴气候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被妈妈选定为旅行目的地,可能因为马来西亚()

①临近中国,节省往返时间和费用②地处热带,获得温暖的寒假体验

③人迹罕至,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④海岛众多,享受阳光沙滩的悠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在查阅网上的攻略时,阳阳建议妈妈考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

①丛林探险②山地滑雪③滨海潜水④草原骑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为方便参与海岛特色娱乐活动,利浪岛上酒店的选择最好是()

A.近码头视野开阔B.邻村庄交通方便C.靠海滩亲近大海D.居山顶生活便利

13.正当妈妈准备预定利浪岛上的酒店时,阳阳却在网上看到利浪岛的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3~7月。

读下图可知,原来在1月期间()

A.马来西亚地震频繁,安全性差B.利浪岛多风雨天气,影响登岛

C.马来西亚台风多发,延误航班D.利浪岛进入最热月,容易中暑

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

A.960万平方千米B.1060万平方千米

C.860万平方千米D.1260万平方千米

15.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6.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A.亚洲的西部、西临太平洋B.亚洲的东部、西临太平洋

C.亚洲的西部、东临太平洋D.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

17.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表现为

A.领土面积广大,东西、南北距离均超过5000千米

B.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海陆兼备

C.大小岛屿数千个,典型的群岛国家

D.轮廓似“雄鸡”,陆上边界、海岸线短

2020年1月24日晚8点,“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北京主会场与郑州分会场、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三地隔空联动,为观众们献上了一道精彩纷呈的精致文化大餐。

下图为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三地会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此时北京仍然寒风刺骨,而粤港澳大湾区却已入初春,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差异C.公转导致的季节变化D.自转引起昼夜更替

19.《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

以下诗词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乙区域——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C.丙区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D.丁区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成语“粤犬吠雪”出自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意为粤地(今南岭以南地区)之犬看到降雪现象而受惊狂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成语中的“粤”现为某省的简称,该省是

A.安徽省B.湖南省C.广西壮族自治区D.广东省

21.粤地罕见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B.临近海洋C.地处高原D.深居内陆

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四个省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广东B.新疆C.河南D.西藏

23.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

A.人口总量大B.增长速度快

C.老龄化严重D.地区分布不均匀

24.读我国某省(市)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 )

①总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 ③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④幼年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A.海拔较低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26.图中②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27.图中①地主要农作物与耕作熟制最有可能为()

A.小麦、油菜一年一熟B.水稻、甘蔗两年三熟

C.小麦、棉花两年三熟D.水稻、花生一年两熟

图为我国干湿地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28.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A.甘、青、藏B.陕、宁、川C.晋、冀、皖D.新、青、滇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区

分界线

B.秦岭﹣﹣淮河大致为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黄河和长江都流经从干旱到湿润的四个干湿地区

D.大兴安岭大致为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30.甘肃省()

A.年降水量在400到800毫米之间

B.全部位于西北半干旱地区

C.自东南向西北地跨四个干湿地区

D.年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31.图中闭合“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主要与()

A.地形有关B.海陆位置有关

C.纬度位置有关D.植被类型有关

下图为中国某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小明同学对该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到处都是热带雨林B.河流冬季无冰封期

C.夏季高温,冬季寒冷D.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33.该地最可能位于()

A.海南岛B.鄱阳湖平原C.准噶尔盆地D.内蒙古高原

34.该地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B.地震C.冰雹D.台风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主要山脉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5.暑假期间,小明要去位于天山脚下的吐鲁番盆地,看火焰山神奇地貌。

莉莉却想去黑龙江的五大连池,观赏火山喷发形成的湖泊。

请帮助他们选择要去的省级行政区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6.图上代表祁连山脉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7.下列关于省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①省区全部位于内流区B.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南昌

C.③省区与蒙古国相邻D.④省区四季如春

“满目黄金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金灿灿的油菜花,是春姑娘给予人间的悦目之礼,也是农民增收厚望的希望作物。

下图是“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8.甲地油菜开花的日期最可能是

A.2月18日B.3月18日

C.4月18日D.5月18日

39.造成甲、乙两地油菜开花日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经度因素

40.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世卫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4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突破108万例(图)。

当中国的疫情最严重时,中国收到了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的物资;当世界疫情蔓延时,中国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等提供援助,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加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1)读上图,截止到2020年4月4日,除中国以外,东半球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是地区和西亚地区;西半球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是。

除南极洲外,各国确诊人数都较少的大洲是。

(2)疫情的蔓延和人口的集聚有关。

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纬度位置)地区。

武汉爆发疫情后,伊朗和意大利都曾对中国提供过援助。

2020年3月,当我国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就立即应邀向伊朗和意大利派出了医疗专家组,驰援抗疫。

(3)请你结合下左图及所学地理知识,为奔赴两国的医疗专家提供一些出行建议,并判断中国专家在当地可能看到的景观,将图中卡片序号填入相应位置。

42.《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是某综艺节目,节目中的拍摄地张壁古堡(112°E,37°N)、雨补鲁村(105°E,25°N)和东庠岛(119°E,25°N)较有特色。

下图为中国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为三个拍摄地,根据三地的经纬度判断,图中____地是张壁古堡,位于____省,简称____。

(2)图是沿甲地到乙地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图中①是____(山脉名称),②是____(地形区名称)。

(3)从甲地到丙地的年降水量变化特点是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乙地所在省区经济落后,以下是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请找出一条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____(填写序号)。

①水运便利②夏季凉爽③旅游资源丰富④地形崎岖

4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

读图,尝试探究下列问题。

(1)探究一: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

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___。

(2)探究二: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水量____(大于或小于)以南的河流。

(3)探究三:

植被对河流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mm,湿润地区,植被____(茂密/稀疏),河流含沙量____(大/小)。

由此可知,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而这些河流特点与____、____和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4)经过探究,得出“河流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上图为“我国松花江、黄河、珠江和长江的流量图”。

图中四条河流,若按照从高纬向低纬的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

(写河流的序号)

(5)上图

四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_(写河流的序号),这两条河的汛期都在____季节;流量小的是____、____(写河流的序号),由于流域内雨季较____(长/短),所以流量小。

(6)四条河流中,有结冰期的是____和____(写河流名称)。

2020北京101中学初二(上)期中地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答案】1.A2.B3.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产茶量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世界产茶量95%以上产在发展中国家,因此主要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A正确;图中显示,产茶量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8个国家在亚洲,肯尼亚在非洲(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以上),阿根廷在南美洲(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86%以上),因此,世界各大洲相比,非洲的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B错误;图中显示,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茶产量居世界第二,中国最多,C错误;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居世界第八,是南美洲茶产量唯一进前十的国家,因此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最多,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

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将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推动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维护茶农利益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减贫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B符合题意;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环境不太适合茶叶种植,且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而种植茶叶需要劳动力多,发达国家大多没有种植茶叶的优势,因此,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不是为了积极鼓励发达国家种植茶树和增加出口创汇,排除A;茶树种植区一般是常绿阔叶林区,扩大世界茶树种植面积,对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大,因此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不明显,因此,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不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排除C;改变茶树生长习性,有可能改变茶叶的品质,由于区位条件不同,生产分工不同,没有必要增加世界各国茶叶产量,排除D。

故选B。

【3题详解】

作为传播茶文化的小使者,同学们可以通过参观茶博物馆,了解茶文化,传播茶文化,①符合题意;同学们了解制茶过程,理解茶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播茶文化,②符合题意;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茶艺,体验茶文化,传播茶文化,③符合题意;烹饪技术不属于茶文化范畴,因此掌握烹饪技术与传播茶文化关联度小,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点睛】国际茶日“于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时间为每年5月21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

将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推动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维护茶农利益。

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减贫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4.C5.C6.A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区有的海洋比陆地气温高,有的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大。

故ABD不正确。

在地球上海陆面积之比是7:

3,无论怎样划分成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故C正确。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树林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分布区域南界的纬度高于北界,集中分布于等温线稀疏的海岸地区,大陆的东西岸都有分布。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题详解】

红树林位于海岸附近,对海浪有消减作用,避免了海浪对海岸的直接冲击,所以有保护海岸的作用。

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和红树林的分布和作用,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7.B8.A9.A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农业中的种植业,地域广阔、房屋稀疏、交通不便,是乡村聚落,故选B。

【8题详解】

由题目可以推断出该地区进行的生产活动是种植小麦,地形平坦,气候较湿润,人口较为稠密,故选A。

【9题详解】

聚落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进行的是工商业活动,乡村聚落进行的是农业生产活动,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聚落有关知识。

【答案】10.B11.A12.C13.B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马来西亚之所以成为我国热门旅游目的地,这是由于临近中国,节省往返时间和费用;地处热带,获得温暖的寒假体验;海岛众多,享受阳光沙滩的悠闲;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故选B。

【11题详解】

马来西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在当地可以体验到丛林探险和滨海潜水,不可能体验到山地滑雪和草原骑马,故选A。

【12题详解】

为了方便参与海岛特色娱乐活动,利浪岛酒店的选择最好是靠近海滩亲近大海,其余三个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故选C。

【13题详解】

利浪岛的最佳旅游时间是3-7月,这是由于这段时间降水少、多晴朗天气,而1月份时多风雨天气,影响登岛,与地震、台风关系小,1月份是当地最冷月,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马亚西亚气候特点及旅游业。

【答案】14.A15.A16.D17.B

【解析】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14题详解】

我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故选A。

【15题详解】

我国南至4°N,北至53°N,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东至135°E,西至73°E,全部位于东半球,故选A。

16题详解】

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长18000千米,陆地疆界长22000千米,故选D。

【17题详解】

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表现为领土面积广大,东西跨距5000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海陆兼备;大小岛屿数千个,但群岛面积狭小,所占的比重十分小;轮廓似“雄鸡”,陆上边界、海岸线长,故选B。

【答案】18.A19.B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1月24日这一天北京寒风刺骨,而粤港澳大湾区却却已入初春,这是由于北京与粤港澳大湾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北京的纬度高、气温低,而大湾区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

【19题详解】

甲区域是东北地区,这里冬季时是冰天雪地的景观,故A错误。

乙是南方地区,有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景观,故B正确。

丙是西北地区,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观,故C错误。

丁区域是青藏地区,有冰川广布、雪山连绵的景观,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有关知识。

【答案】20.D21.A

【解析】

【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20题详解】

成语中的“粤”是广东省的简称,行政中心是广州;故选D。

【21题详解】

广东省罕见降雪的主要原因是该省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广东省的概况及气候。

【答案】22.A23.D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人口密度是由当地的人口总数除以当地的面积,以上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广东省,新疆和西藏的人口密度小,河南的人口密度要比广东省小,故选A。

【23题详解】

图中信息反映了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存在东部稠密、西部稀疏的特点,不能看出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和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4.【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该省从1990年到2020年人口总数在逐年增加,①错;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逐年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数量在增加,②对;壮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开始上升,后来下降,说明壮年人口总数开始增加,后来减少,③错;幼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逐年下降,说明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对。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数量的变化。

【答案】25.D26.B27.C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可知,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受秦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故选D。

【26题详解】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如图,②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均属于亚热带气候。

故选B。

【27题详解】

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如图,①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与耕作熟制最有可能为小麦、棉花两年三熟。

故选C。

【答案】28.A29.B30.C31.A

【解析】

【分析】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甘(甘肃省)、青(青海省)、藏(西藏自治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不经过川(四川省);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不经过皖(安徽省);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不经过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滇(云南省)。

故选:

A。

【29题详解】

读图可得,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为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故A错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为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该线大致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故B正确;图中所示长江和黄河都不流经干旱地区,故C错误;大兴安岭大致位于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上,故D错误。

故选:

B。

【30题详解】

甘肃省地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从东南向西北跨越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年降水量在东南地区为800毫米以上,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

故选:

C。

31题详解】

图中闭合“年等降水量线”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该地是盆地地形,受周围山脉阻挡,湿润空气难以进入盆地内部,故气候干旱,且“年等降水量线”闭合。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读图解答即可。

【答案】32.B33.B34.A

【解析】

【分析】

【32题详解】

由图中气候类型可以看出,该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

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河流冬季无结冰期,故B正确。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故C错误。

位于我国的第二或第三阶梯,第一阶梯是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故D错误。

故选B。

【33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该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鄱阳湖平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准噶尔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