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的摇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731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人的摇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育人的摇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育人的摇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育人的摇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育人的摇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育人的摇篮.docx

《育人的摇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人的摇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育人的摇篮.docx

育人的摇篮

育人的摇篮

诸暨市枫桥镇小简介

枫桥镇中心小学座落在浙东历史文化名镇、“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桥镇,现有35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70余位教职工。

学校占地面积40余亩,拥有标准电脑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智能广播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教育设施,一个250米的标准田径场。

学校交通便捷,设施一流,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特色教育文化。

学校全体同仁追求高尚的师德,精良的业务,无私的奉献,始终以振兴枫桥地方教育为己任,以“校荣我荣”为共同的团队价值,营造“高效”、“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学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

学校多次被评为德育工作、教育工作、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后被评为诸暨市“创新教育实验学校”、“优秀红领巾法制学校”、“优秀家长学校”、“素质教育实验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绿色学校”、“科技创新示范学校”,绍兴市首批“文明学校”、“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创安达标单位”,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公众形象优秀学校”、“小作家实验基地”、“农村示范性实验小学”。

学校始终着力于“第二课堂”和“特色学校”建设,以特色教学推动学科教学,以学科教学丰富特色教学,促使学生发展的科学化、学生价值的最大化,通过特色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组建小学生田径队、篮球队,指定指导教师,拨出专项资金,在系统合理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挖掘、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使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拼搏自强的精神,以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学校成立了硬笔、毛笔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兴趣小组,配备有专职指导教师。

在经常性的艺术活动中,学生们广泛地接受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逐步提高了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不断培养学生自身对伪文化、媚俗文化的批判意识,增强了的民族自豪感。

枫桥历史上曾经出现了陈洪绶、杨维桢、王冕等历史文化名人,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广泛搜集资料并精心研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出以介绍“枫桥三贤”成长经历、文化成就、精神品格为主的校本教材,配以图片,并且作为网络读本。

通过校本教材的使用、阅读,学生不断了解乡土知识,感受乡土文化,学习枫桥三贤“爱国正直”的人格和“求知励志”的精神,体验三贤在文化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学校开设第二特堂与特色教学,并不是为了掠新求奇,而是本着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几年来学校不断投入资金,更新教学设施,优化校园环境,达到了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诗化,校园内花卉如簇,树木葱茏,成为师生生活的花园,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被众多家长视为孩子们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继承和发扬“励志、勤奋、创新、奉献”的校风,秉承“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走“规范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之路,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教坛新秀、业务标兵为骨干,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有百余名师生的书画作品在市、省、全国获奖,学校师生的优秀作品在浙江电视台作专题报道;三笔字比赛每年有学生获诸暨市一、二等奖;文艺节目多次获诸暨市一、二等奖;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50多人次获全国一、二等奖。

学校连续五年代表枫桥镇参加诸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多次代表诸暨市参加绍兴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对抗赛,9次总分第一名。

2001年8月代表绍兴市参加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对抗赛,获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总团体分三个第一名,并且连续13年被评为省级体育达标工作先进集体。

今后,学校将继续弘扬文化育人、文化管理的办学理念,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以课程改革实验为核心,以教科研工作为切入点,以特色教学为依托,以“名师战略”为载体,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着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响教学品牌,提升学校品位,使枫桥镇中心小学成为领跑诸暨市小学教育的名校。

科学管理,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枫桥镇小教育质量管理侧记

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质量的优劣。

因此,学校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把提高教育质量视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减负工作的层层落实,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困扰学校、教师发展的一大难题,基于此认识,枫桥镇小确定了新的工作思路:

以“跳出枫桥看枫桥的眼光”重新审视学校的定位,探求新理念,立足高起点,寻求新突破。

在继续保持枫桥镇小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打造枫桥镇小的质量品牌,让枫桥镇小走出枫桥,走出诸暨,展示枫桥镇小作为省级示范小学的风采,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教师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

为了发挥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一些优师、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通过教学实践改革,有目的的教研活动,让更多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胜任教学工作;三是通过改变学校软硬环境,使教师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主动地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学校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事业上来。

一、抓新教师培养

为使每一位新分配的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氛围,加快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对进校后前三年的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使每位新教师皆能在三年内成为称职教师,具体要求如下:

(一)第一年为“入门”阶段

1、一年内对学校的各岗位要求入门,对教育教学入门,依照学校要求和规章制度学着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在主管领导和老教师指导下,规范教学,年内达合格等次。

(二)第二年为“熟练”阶段

1、将学校对各岗位工作的要求熟记于心,学习独立钻研、备课,自觉按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巩固第一年规范教学的成果,课堂教学达合格以上要求。

(三)第三年为“自成”阶段

1、独立钻研、备课,能够驾驭课堂,科学安排教学各环节。

2、扬长避短,初见个人教学风格,课堂教学达良好等级。

为达到上述要求,学校采取了三项措施:

措施一:

主管领导负责主管学科青年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提高工作,每月至少听“家常课”二节,同时看教案,听自评,了解常态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指导,期末评定,考核。

每周二晚为青年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形式为自学和优秀教师指导结合,学习内容以专题为主(一般每月一个专题)。

措施二:

实行“青蓝工程”。

旨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具体细则如下:

1、师傅要关心爱护徒弟,徒弟要尊重理解师傅。

2、师傅要在备课、改作、课堂教学、学生辅导、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徒弟认真、细心地指导。

徒弟要积极主动虚心地向师傅求教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3、师徒双方要立足课堂教学,重视课堂艺术的探讨与交流。

师傅每月给徒弟上一堂示范课,徒弟每星期给师傅上一堂汇报课,倡导师徒双方“开门听课”,“带着问题听课”。

4、徒弟每学期要达到“三个一”:

上一堂校级以上的汇报课,有一篇论文在校级以上获奖或发表,指导2名以上的学生获校级以上奖励。

学校在期末举行考核。

5、学校对指导有方,工作负责,成绩显著的师傅给予表彰和奖励。

措施三:

为新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他们平时的点点滴滴,有利于追踪、对比、提高,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二、帮青年教师成长

这里的教师指工作三年以上,已达到学校“自成”阶段标准的青年教师,在巩固前三年学习、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不但能称职工作,而且经过努力达到优秀教师的标准,以适应新世纪对教师不断更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学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扬长避短,充分展示个人优势,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

2、能在学校及更大范围内开设观摩课或公开课,并且常获好评。

3、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并且有成果(即经常撰写案例、论文,所写文章能在镇、市、省级获奖或发表)。

措施一:

以年级组建设为阵地,增强青年教师发展的“内驱力”,紧紧抓住机遇,全力推出成功经验,推出名优示范课,确保我校的新课程实验在全市领先一步。

我们主要采取“合作+反思+引领”的做法。

1、合作。

年级组内教师相互学习,经常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特别是针对一些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要展开争鸣,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

最大限度的发挥年级组长的领头雁作用和教研组集体的力量。

在备课、开课、评课中逐一体现。

2、反思。

不断反思新旧教法,反思成功失败的点点滴滴,养成写反思性案例、教学片断、教后记的习惯,每周至少一篇上交年级组长,每学期文摘卡不少于20张。

3、引领。

学校邀请专家、名师来校指导,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上课,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提升理论素养。

措施二:

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促进青年教师发展的“外显力”

1、以教研组为单位,落实教研任务,成立学习型组织,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教研组长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统筹本教研组工作。

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创造机会展示才华。

2、要求组内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每学期撰写2—3篇教学案例、课堂随感,定期在组内进行交流,学校在期末结束前组织评比。

措施三:

主管领导负责主管学科青年教师的指导、提高和评价工作,每学期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精备几课,整理出精品教案,督促青年教师总结、提炼特色,帮助其发挥优势,促其脱颖而出。

本着“互利、互助、互进”的原则,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提倡和支持青年教师向校外专家及优秀教师拜师学艺。

三、促全体教师发展

加强对老师的引导,树立“终身学习”和“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理念,并想方设法将这一理念转化教师的内驱力。

积极探索新课程下学科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及教学评价问题。

措施一:

学校启动校级“名师工程”,主要采用“审查入围—学期考核—人员调整”的方法,对校级名师进行流动管理。

凡入围的名师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都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并享受一定的待遇。

通过这一工程,旨在充分调动名优骨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以片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措施二:

重视教师的进修学习,“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外出学习”是我们的努力的方向,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每一位教师与时代“接轨”,与新课程同步。

学校先后邀请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来校作新课程专题讲座,滨江小学的朱桂华老师来校作案例专题报告,市教研室、教科所的领导来校作教学工作指导。

同时,又外派大批骨干教师远到宁波、衢州、义务、杭州、新昌、嵊县等地听课,进修学习。

为了鼓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还专门出台了《教师实绩奖励制度》,对教师在校级以上所取得的成绩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每学期在这方面的支出就超过万元。

措施三:

充分挖掘本校内在基因,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通过举办教坛新秀艺术展示周活动,发挥校内骨干教师传帮带功能,从总体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措施四: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不同的层面制订教师专业发展书,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措施五:

为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传达活动的精神、亮点及体会并整理出文字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教学篇—蓓蕾初绽各呈异彩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搞好整体教学的核心。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课堂教学,长期的研究、思考、探索、反思……,使较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因此我校特别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从优化教学管理入手,以教育科研为依托,实行“三优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教学过程和教师素质整体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加强教学研究,可以把优化教学过程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结合点。

过去学校受应试教育绳索束缚,教学过程出现了一连串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错误做法,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出现了重智力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少数轻多数的现象,为了追求高分,许多老师不惜牺牲一切休息时间补课,他们总是课内不足课外补,课本不足资料补,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各种各样的作业题、练习册、复习资料通过不同渠道压给学生,加重了作业负担。

不得法的教育使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现象严重,致使师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教与学越来越呆板,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少。

因此,学校班子慎思全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尝试。

改革现行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发展需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校特别强调: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准超量布置作业。

要按时放学,不准大面积的、过长时间的占用课余时间。

要逐步做到每一个学生有一至几个特长,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另一方面,我们感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结合教学,狠抓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工作,突出抓教学过程中“备课”、“上课”两个关键环节。

抓集体备课就是加强教学研究,务求得法,要求做到“三研究”、“四备”和“三精心”。

“三研究”是注重教学研究工作,以科研武装教师,研究重点、难点;研究能力培养;研究教学方法,力求抓到要点,教之得法,学得有效;“四备”是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备教法;“三精心”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练习和提问、精心设计板书、作业。

抓上课,要求教师加强教研,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实现“三个转变”,即变只重视学习结果为注重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变教师注入式的满堂灌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变只重视知识传授为重视能力培养。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与学整体优化,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但实际上,重教轻学的问题长期存在。

我们知道,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同时也应该使学生学会学习,从“学会”到“会学”。

因此,我们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进行教育科研,提出了要科研,但更要课研的教学理念,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总体目标:

课堂教学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要求各位教师从备课到上课都要围绕教学总体目标认真深入研究,切实做到因课制宜设计好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要突出精心设计提问和潜心设计练习。

精心提问是把课堂教学搞活的一个突破口,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其素质的提高。

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

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只敲小锤,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提问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将丧失答问的信心。

潜心设计练习,要求练习目的明确、密度合理,每节课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减轻课外作业数量,争取达到优化、高效。

做到“文道结合,读写结合,讲练结合”,还给学生质疑、思考、讨论、练习的一片空间。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的,因此,我们学校在抓教学管理中,对各科课堂教学都要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动、议”,注意教学的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了这一点,就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热爱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欣赏,鼓励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抒发各自独特的感受,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

通过模式的研究,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把自己当作真理的代言人,也不再认为自己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唯一渠道,而是努力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将课堂让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这样一种教学状态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们必须研究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例如如何激发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如何利用问题学习中的矛盾和冲突,引发和组织学生研究和讨论,提高探究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学生学习中的障碍的敏锐洞察和对疑难问题的适时点拨,对关键问题的及时概括与升华,对于有效的学习研究方法的有意引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化大的气力,付出精力和时间,而且需要经常不断的总结。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和进步,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们把21世纪称作“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计算机教育、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发展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如果我们的教育技术水平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笔、课本加笔记状况,就很难适应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因此,我们除了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外,下大力气,投入资金改善教学设备,普及计算机教育。

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最大限度地作用于学生视听说多种感觉,声色并茂,生动形象,直观性强,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又有利于学生储存记忆,更便于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在声像配合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运用多种感观接受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提高教师制作、应用课件的能力,我们利用业务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有力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篇——姹紫嫣红相得益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

新的课程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人们曾经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新的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成为不灭的火种,引燃学生求知的热情;成为涓涓的溪流,引领学生融入知识的海洋。

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采取恰当的方式评价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则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石和催化剂。

鉴于此,我校在对教师的评价上采取了发展性评价,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指导下,每一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

应当充分肯定教师本人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教师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深刻反思,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种认识和完善才是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最根本的动力。

一、开展教师自评

《纲要》明确提出,强调教师对自己叫许饿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倡导教师评价以自评为主。

让反思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重要手段,具体将采用以下措施:

1、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范围。

尤其帮助教师理解自评及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对教师自评工作的重视,以及科学进行教师自评的原则与工作程序。

2、帮助教师避免在自评中的两中错误倾向,一是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不足,因担心评价的后果而弱化或来粉饰自己的不足的方面。

二是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点和成绩。

3、尽可能避免将教师自评的结果与奖惩挂钩,而着重于教师未来发展的联系,真正关注教师公正、客观的参与,关注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

4、与他评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减少自评中“盲点”的发生,帮助教师发现被定势和习惯掩盖的问题。

在完善教师评价的同时,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也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在对学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技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品行爱好、兴趣特长等多元质量的提升。

一、对考试实行过程评价

考试是学校、家长、教师了解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发展性评价不是不要质量监控,而是要实施有效监控。

如何在小学阶段通过评价机制,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生成绩,又能使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探索的重点。

考试作为学业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必须的,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要不要考,而是为什么考,考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考,考试结果如何评价,评价结果如何使用,我们在学业评价中强调:

将闭卷考试与开放式考试相结合,将单一的知识考查与展示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查相结合,将考试的评价与平时的质量监控相结合,在具体操作中,可实行“借分制”、“奖分制”的方式方法,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习过程实行积极评价

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多种形式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教师以作业本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即时性评价,坚持通过“日常展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如充分展示学生的作业课外学习成果。

三、在低年级实行模糊评价

小学低年级儿童刚刚进入学习生活,富有一个心理适应阶段,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点明学习,接纳学习,我们认为低年级的学生评价与考试更应该成为儿童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

我们在一、二年级实施模糊评价,学生平时作业评价用“红旗”、“红花”、“五角星”等形象图形表示,并加上简单的批语。

期末考试则用“很好”、“不错”、“再努力”进行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科,分别采用创设宽松氛围的“游艺式”,尊重差异的“分项式”,突出主体的“自测式”等多种形式的考试,使生“乐考”。

四、进行“我能行”素质评价

这项评价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前,用一天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与特长。

展示时由同学当评委,内容不限,可以绘画、弹琴、唱歌、跳舞,也可朗诵、讲故事、做手工,还可以跳绳、踢球。

总之,每个同学都有可能在大家面前露一手。

这种考试在学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激励、扬长。

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次体验成功的机会。

这种展示,鼓励学生培养爱好、引导他们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去领略更广阔的天地,使童年生活更有趣、更生动、更有意义。

在具体评价中,我校的举措有四:

措施一:

弱化横向比较,倡导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努力,有提高就是成功,就应该受到表扬。

另外,设置了重考制度,允许考试后对成绩不满的同学重考,直至获得满意的成绩,这个过程,突出了考试不是为单一次分数,目的是帮助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措施二:

合理选择考试结果呈现方式。

我们认为百分制也好,等级制也好,仅仅是评价符号的改变。

应该将现代的评价观念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功效。

因此我校在低年级为使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实施等级制评价,在四至六年级使用百分制评价,在记入素质单时能使用等级制。

措施三:

加强适度的质量监控,适度的质量监控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有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学生辅导等),教师教学效果的监控(主导是通过对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考查测试),质量监控目的是教师有效反馈教学,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措施四:

采用成长记录袋。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关注个体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设计了学生成长纪录袋。

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作一个完整的记录,尊重了孩子本身,从而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们记录学生表现,收集学习成果,不断充实和完善档案袋,使其更具个性化。

通过建立成长档案袋,教师关注孩子的目光更多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更高了,孩子们也有了一面成长的镜子,不断确信着自己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这次,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培训,虽然觉得以前做得还可以,也有一定的经验,但作为校长却是深感不足,特别是办学思想和管理工作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核心的概念,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形成一个特色,以后的路怎么走,主要在两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