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0289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docx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5

职业素养课程系列

 

有效沟通技巧

(第一版)

 

XXXXXXXXX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目录

第1讲:

沟通的定义和影响因素1

1.1沟通不良的影响1

1.2影响正常沟通的因素1

1.3什么是沟通2

1.4沟通的方式2

第2讲:

有效沟通技巧3

2.1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3

2.2建立沟通的基础4

2.3收集信息——问的技巧5

2.4接收信息——积极聆听的技巧7

2.5发送、反馈信息——怎么说的技巧8

2.6有效利用非语言沟通8

第3讲:

如何与不同层级的人沟通18

3.1如何与上司沟通18

3.2如何与下属沟通23

3.3如何与同事沟通24

教材适用对象:

全体员工

第1讲:

沟通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1.1沟通不良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名调研对象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

“智力”、“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而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结果显示,在每500名被解雇者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的人占82%。

对于管理者而言,70%的时间是用在与他人的沟通上,因此每一个人,每一个管理者要想成功,就必须掌握好有效沟通的技巧。

可见,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沟通都是十分重要的。

沟通不良,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比如说人际关系恶化,家庭不和睦,个人情感孤独;团队缺少支持,工作难出成绩;身心疲惫,失去热情与活力;产生错误和浪费时间;降低自尊和自信,失去创造力等等。

1.2影响正常沟通的因素:

缺乏自信,主要由于知识和信息掌握不够

准备不足,没有慎重思考就发表意见

对于重点强调不足或条理不清楚

不能做到积极倾听,有偏见、先入为主

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而忽略别人的需求

信息干扰,大脑过滤、判断错误

自负,错误的期望导致不满;失去耐心,造成争执。

职位的差距、时间不足、情绪不好。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流程、环节过多等。

1.3什么是沟通?

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和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就叫沟通。

以下是沟通的模型:

1.4沟通的方式:

沟通方式有两种:

即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非常好的、有效的沟通方式。

语言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片或者图形。

在沟通过程中,语言沟通对于信息的传递、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传递而言更擅长于传递的是信息。

2)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主要指肢体语言,包括我们的手势、姿态、表情、眼神、声音、语调、语气等。

肢体语言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有这样一个公式:

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占38%)+动作、表情(占55%)+语言(占7%),由此可见,非言语沟通占据了不可替代、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只有能充分了解、掌握非言语沟通特点、规律及其作用,才能更好的利用非言语沟通这种交流形式,成为一个合格的沟通者。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一般说来,亲密距离的空间范围在0—0.5米之间。

这个距离只有在亲人、爱人、好友之间适用,对于刚刚认识不久或者刚刚认识的人,千万不要轻易越过这个距离。

  个人距离的空间范围一般在0.5—1.2米之间。

正常生活和工作交往中的人都可以进入这个范围,这是一个没有身体接触的中间距离。

一般熟人可以接近0.5米,而陌生人应该处于1.2米的位置比较保险。

  1.2—3.5米一般是社交距离的标准空间距离。

这样的距离范围一般适用于正式的社交活动、外交会谈、商务交谈。

  公共距离的空间范围在3.5—8.3米之间,这一距离不适合人际沟通,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爱德华的这种空间距离分类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设想。

现实生活当中,人与人的交往通常是不能以空间距离的远近来衡量其心理距离的。

第2讲:

有效沟通技巧

2.1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1)谈论行为不谈论个性。

谈论行为就是讨论一个人所做的某一件事情或者说的某一句话。

个性是对某个人好坏的评判。

我们发现有些职业人士在和我们沟通的时候严格遵循了这个原则,就事论事地和你沟通,显得有一丝冷淡。

其实这恰恰是专业沟通的表现。

我们经常在私下里议论:

某某同事非常的热情,某某同事非常的冷淡或者某某同事非常的大方等,这个都不是在沟通中要谈论的。

2)沟通目的要清晰,沟通内容要明确。

只有大家有了清晰的目标才叫沟通。

如果没有目标,那就不是沟通,是什么呢?

是闲聊天。

同时在沟通中要关注与目标紧密联系的每一个细节,以便能够在主观和客观环境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合理的调整目标,以适应沟通的环境,确保至少能够达成一个目标,而不至于使沟通成为闲聊。

沟通内容要明确,就是在沟通的过程中,你说的话要让对方有一个准确的唯一的理解。

在沟通过程中有人经常会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就像经理会拍着你的肩膀说:

“某某,你今年的成绩非常好,工作非常努力。

”好像是在表扬你,但是接下去他还说一句:

“明年希望你要更加地努力”。

这句话好像又在鞭策你,说你不够努力。

这就使人不太明白,沟通传达给我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沟通中一定要明确,努力了就是努力了,缺乏努力就是缺乏努力。

3)沟通是双向的、双方是平等的。

良好的沟通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你说我听。

良好的沟通一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双方的感受都较愉快。

尽管一方可能不完全赞成另一方的意见,甚至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但谈话是建设性的,不含敌意,能让双方都感到比较愉快,起码这会为下次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建立沟通的基础:

有了认同,才会产生信任;有了信任,才能实现沟通;有了信任,沟通可能成功!

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当对方把你放在对立面时,你的沟通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就是接受失败。

在工作中与同事接触时,有些人沟通起来非常通畅,而有些人就很难沟通。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和不同人之间的信任度不一样。

如果缺乏信任,沟通效果就不好,难以解决问题。

因此,请记住,信任是沟通的基础。

 

2.3收集信息——问的技巧:

2.3.1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是可以用“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没有”,“对”或者“不对”等简单词语进行回答的提问。

如“你现在心情好吗?

”“你感到紧张,对不对?

”这类问题通常用“对不对”、“会不会”、“要不要”

等形式提出,旨在缩小讨论范围,获得特定信息,澄清事实,或使会谈集中于某个特定问题。

2.3.2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指咨询者运用包括“什么”、“怎么”、“为什么”、“能否”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让当事人对有关的问题、事件给予较为详细的说明。

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提问技术,它可以引导当事人更多地讲出有关的情况、想法、情绪等。

开放式提问常常要求对方作出一段解释、说明或补充资料的提问,无法用简单的“是”或“否”来作答,如:

“你认为他对你很好的原因是什么?

”“你为什么要自责呢?

”以下是二种提问方式的对比例子: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1、会议是如何结束的?

会议结束了吗?

2、你喜欢你工作的哪些方面?

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3、你有什么问题?

你还有问题吗?

4、以你看,如果我们实行这个计划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你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吗?

2.3.3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

1)封闭式问题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封闭式问题可以节约时间,容易控制谈话的气氛。

不足:

封闭式问题只是确认信息,确认是不是、认可不认可、同意不同意,不足之处就是收集的信息不多;同时,用封闭式问题提问的时候,对方会感到有一些紧张。

2)开放式问题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谈话的气氛轻松,使询问者更深入地了解被询问者的行为、感受和想法,激发被询问者交流的愿望,使被询问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易于获取真实的、全面的信息,也有助于帮助分析对方是否真正理解你的意思。

不足:

浪费时间,谈话内容容易跑偏,离开了最初我们的谈话目标。

2.3.4提问技巧:

通常开始沟通时,我们希望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这时适合问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当发现话题跑偏时可问一个封闭式的问题;当发现对方比较紧张时,可问开放式的问题,使气氛轻松。

在会谈中,封闭式提问是必要的,但不宜多用。

因为它限制了对方进

行内心探索,限制了自由表达;而且,一连串的封闭式提问会使对方变得被动、疑惑、沉默。

2.3.5几个不利于收集信息的提问:

◇少说为什么。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少说为什么,用其它的话来代替。

比如:

你能不能再说得详细一些?

你能不能再解释得清楚一些?

这样给对方的感觉就会好一些。

◇少问带有引导性的问题。

难道你不认为这样不对吗?

这样的问题不利于收集信息,会给对方不好的印象。

◇多重问题。

就是一口气问了对方很多问题,使对方不知道如何去下手。

这种问题也不利于收集信息。

2.4接收信息——积极聆听的技巧:

其实在沟通中听比说更重要。

大多数人都更喜欢说,我们常常表面上在听,却并没有真正听进去对方所说的话,导致沟通失败。

因此,要十分注重沟通中的聆听。

1)表示出你的专注。

当听对方说话时,要显示你给予对方充分的注意,比如说身体前倾,注视对方的眼睛,对不清楚的问题进行沟通确认,提出相关的问题询问对方,表达感受,强调重复对方的话,归纳总结对方的话等。

在聆听时不当的表现有东张西望,身体后仰,翘起二郎腿,发出很重的鼻音,不断地打断对方等。

2)要适应讲话者的风格,把话听完,不要过早下结论。

每个人发送信息的时候,他说话的音量和语速是不一样,你要尽可能适应他的风格。

比如说语速较慢的人,要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最好不要提前说出其想要说的话,让对方感觉比较窘迫,从而沟通时分心;也不要过早臆断结论。

3)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倾听,控制自己的偏见和争论的冲动。

当听到对方的意见和自己相左时,我们往往会直接打断对方,和其进行争辩;或者,直接用自己的偏见来否定对方的说法。

这样,常常会使双方产生矛盾,让沟通无法进行下去。

这时,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这种冲动,强迫自己以一种客观公正的立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将有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4)善于抓住重点和基本观点。

有的人说话比较委婉,因此在听时一定要剔除一些铺陈语言的影响,抓住一段话的落脚点,才能真正把握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5)学会用眼睛观察。

听只是语言方面的信息,仅凭语言有时并不能准确地把握对方要传达的意思。

因此,在听时一定要学会用眼睛观察。

只有结合对方说话时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6)提醒自己沟通的目的。

有时,在聊的过程中,很容易忘掉自己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因此,要在听的过程中,提醒自己沟通要达到的目的,才能指导自己下一步要说什么,让沟通围绕自己的目的展开。

2.5发送、反馈信息——怎么说的技巧:

2.5.1发送信息注意事项:

1)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途径,如电话、邮件、面对面的沟通、会议等

2)选择恰当的时机。

如对方此时的情绪、工作是否繁忙等。

3)言辞准确恰当,多用简短、正面的词语。

4)使用对方易懂的语言,只有在大家都理解的情况下才使用专业术语。

5)与对方语言同步调(语音大小,语速,语调等)

6)如有可能,适当强调、总结。

2.5.2说服别人答应要求的几种方法:

1)利用趋利避害的心理特点。

每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

要对方做某件事时,可以将做或不做这件事产生的利害关系与对方联系起来,更能引起对方的重视。

2)强调目的和利益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在你和要说服的对象较量时,对方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尤其是在危急关头。

这时候,要想使说服成功,你就要注意消除对方的防范心理。

那么消除防范心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复给予暗示,表示自己是朋友而不是敌人,强调目的和利益的一致性,嘘寒问暖、给予关心,表示愿给帮助等等。

3)强化弱化信息。

比如说,我们对未知的事物,会放大对它的恐惧感而不敢作为。

这时,可以用弱化其可怕性的方法进行说服等。

4)顺承对方,摆出困难,让其知难而退。

5)称赞对方的能力或者赋予对方重任。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当对方获得称赞后,心情会比较开心。

在高兴的状态下,提出的要求对方会容易接受。

如果强调某件事非常重要,对其他人都不放心,让对方去做,对方也会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感觉而欣然接受。

6)突出与对方的密切关系,让他感觉到这是他义不容辞的义务。

7)摆出危急的形势,博得别人的同情,从而以弱克强,达到目的。

8)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

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的技巧。

【案例】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风尘仆仆地赶到事先预定的旅馆时,却被告知当晚因工作失误,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中竟没有热水。

为了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

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

但大家满身是汗,不洗澡怎么行呢?

何况我们预定时说好供应热水的呀!

这事只有请您来解决了。

经理:

这事我也没有办法。

锅炉工回家去了,他忘了放水,我已叫他们开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洗。

领队:

是的,我们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50元一晚是有单独浴室的。

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到统铺水平,我们只能照统铺标准,降到15元付费了。

经理:

那不行,那不行的!

领队:

那只有供应套房浴室热水。

经理:

我没有办法。

领队:

您有办法!

经理:

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

您有两个办法:

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

当然我会配合您劝大家耐心等待。

这次交涉的结果是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40分钟后每间套房的浴室都有了热水。

威胁能够增强说服力,但是,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态度要友善;讲清后果,说明道理;威胁程度不能过分,否则反会弄巧成拙。

9)投其所好,从对方的关注点上下功夫,以心换心。

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他人一种为他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常常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要做到这一点,“知己知彼”十分重要,惟先知彼,才能了解对方真正担心和关注的地方在哪里。

比如说,对方感觉做某事力量单薄,我们可以说会支持他等。

10)先努力保持与对方一致,激发对方的兴趣,然后寻求对方的认可。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说服的人,经常会处于“不”的心理状态中,所以自然而然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

对于这类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问题,绝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

所以,你得努力寻找与对方一致的地方,先让对方赞同你远离主题的意见,使之对你的话感兴趣,而后再想法将你的主意引入话题,最终求得对方的同意。

2.5.3如何委婉地表达你的意思:

在日常语言交流中,直言不讳、又准又快地交流信息固然不错,但实际生活是错综复杂的,简单爽快的语言有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反,委婉含蓄的说法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变换人称,扩大所指范围。

涉及贬抑的内容时,直接以“你”作为主语,会给对方的打击较大。

有时,出于维护对方自尊心的考虑,同时又指出不足,让对方有所感觉,可以将主语“你”说成是“你们”,把对方的不足含蓄地表达出来。

举例:

“这件事情你做的太不认真了。

”可以说成是,“这件事情你们做的太不认真了。

2)肯定式转换为否定式表达或不确定式表达。

在表达我们对某些事情不好的看法时,如果直接用“很差”、“很落后”“很坏”等,对方往往会较难接受。

这时,我们可以转换为否定式进行表达,比如说,“很差”可以说“不太好”,“可能有问题”;“很落后”可以说“不太先进”,“好象行不通”等等。

这样,语气相对平缓些,对方也更易接受。

3)肯定语气转换为疑问语气表达。

有时,直接用肯定式表达我们的观点时,会给对方一种强迫感,特别是性格比较固执比较自负的人。

这时,如果转换为疑问语气,则既表达了我们的不同意见,又易于让对方接受。

比如说,“这个制度推行下去,肯定要增加人员。

”可以改变说法为,“这个制度推行下去,会不会增加人员啊?

”这句话会引起对方对是否增加人员问题的思考,并重新评估制度的可行性。

4)利用假设条件句式。

沟通双方有时候不可避免要向对方提出建议、劝告、请求、命令甚至拒绝与抗议等,为了减轻对方面子受损程度,可以使用假设和虚拟的语气句式来委婉、温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

“假如不是市场的突然变化,我们对你公司的报价还是相当满意的”,“假如我们就目前的条件签订合同,我公司在未来的运营将遇到很大的资金困难”等等。

5)引用他人的有关话语或讲故事。

在特定的环境中,当直说不合适或不可能时,可借他物、他事、他言、他行等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6)保持一定的弹性,不要迅速把话说死。

比如,快下班的时候同事问道:

“今天晚上有没有空?

”这其实是发出一起去玩的邀请。

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有空,或确定没空,才可以给出明确的答复。

其它情况下,就要注意语言的弹性。

可以先不回答,问对方有什幺事情;也可以回答说有一点事情,看能不能退掉;还可以说现在有空,但一会儿不知道经理会不会找等等。

 

2.6有效利用非语言沟通:

2.6.1察言观色、洞察心灵。

案例:

天津卫卖茶汤的老板杨巴,他卖的“杨家茶汤”,风味独特,成为当地小吃的一绝。

有一年,李鸿章到天津巡游,知府大人为讨好上司,就命令杨巴为中堂大人献上茶汤。

李鸿章正要品尝,一看那汤,忽地眉头一皱,面上顿起阴云,一甩手将茶汤打落在地。

杨巴一下子便从李鸿章的面部表情猜到,他因为以前没有喝过茶汤,所以误以为浮在上面的碎芝麻是掉进去的脏土。

如果直接解释明白,那就等于骂李鸿章孤陋寡闻、没有见识,势必要惹更大的麻烦,但不解释也不行。

而眼下最要紧的是不能让李鸿章说出那是脏东西,大人说话是不肯改口的。

因此,杨巴抢在李鸿章说话之前赔罪道:

“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惹恼了大人。

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李鸿章从内心里也不得不佩服杨巴的聪明,既让人明白那不是脏东西,又给人面子,于是便说:

“不知者无罪。

虽然我不喜欢吃压碎的芝麻,但你的茶汤名满津门,也该嘉奖。

来呀,赏银一百两!

杨巴聪明,就聪明在能够通过面部表情推测出对方的心意,从而据此巧妙解释。

人在职场,每天接触的人很多。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在对职场交际成功起着决定作用的一切能力中,察言观色乃是最必要和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所谓“察言观色”,就是琢磨对方的言语,观察对方的脸色,以推测对方心意。

之所以需要察言观色,是因为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言为心声”),面部表情能让我们窥测他人内心(“心灵的每一颤动,都书写在面部表情上”)。

因此,善于察言观色,此乃职场制胜的核心技能。

正因为如此,柴斯特·菲尔德说:

“在世界的知识中,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

2.6.2注意非语言暗示:

与他人进行沟通时,在仔细听对方的语言信息时,要注意观察对方身体表露出的各种非语言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暗示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不断变换调整自己的沟通语言和对策。

同时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可以适当的运用非语言暗示,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

1)视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谓“含情脉脉”、“暗送秋波”、“眼睛会说话”都表明,视线或眼神能表达一定的意义。

情所表现最显著、最难掩的部分,不是语言,不是动作,也不是态度,而是眼睛,言语动作态度都可以用假装来掩盖,而眼睛是无法假装的。

在交际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方眼神沉静,显示他对你着急的问题,早已成竹在胸,定操胜算。

如果他不肯明说,这是因为事关机密,不必多问,只静待他的发落便是。

2、对方眼神散乱,显示他也毫无办法,徒然着急是无用的。

你得平心静气,另想应付办法,不必再多问,这只会增加他六神无主的程度。

3、对方眼神横射,仿佛有刺,显示他异常冷淡,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的,退而研究他对你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4、对方眼神呆滞,唇皮泛白,显示他对当前的问题惶恐万状,尽管口中说不要紧,也的确还在想办法,但一点也想不出所以然来。

5、对方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认为你的话有听的必要,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不差,你的办法可行,他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6、对方眼神上扬,便可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不如奚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

7、一旦被别人注视而将视线突然移开的人,大多怀有相形见绌之感,有很强的自卑感。

8、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并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多半属于内向性格。

9、视线活动频繁且很有规则,表明其在思考。

2)头部动作。

身体挺直、头部端正,表现的是自信、严肃、正派、有精神的风度。

头部向上,表示希望、谦逊、内疚或沉思。

头部向前,表示倾听、期望或同情、关心。

头部往后,表示无兴趣、惊奇、恐惧、退让或迟疑。

点头,表示答应、同意、理解和赞许。

头一摆,显然是表示快走之意。

另外,听别人讲话时,频频点头,却不将视线集中在谈话者身上,表明其对对方所谈的话题不感兴趣。

3)面部表情。

脸上泛红晕,一般是羞涩或激动的表示。

皱眉表示不同意、烦恼,甚至是盛怒。

扬眉表示兴奋、庄重等多种情感。

眉毛闪动表示欢迎或加强语气。

眉毛扬起后短暂停留再降下,表示惊讶或悲伤。

4)手部动作。

手与鼻子的触摸——感到犹豫,无从回答或者无从决定,也有可能表示怀疑;

手与嘴的触摸——有戒心,表示怀疑,掩饰内心,掩藏本意,撒谎;

手与下颚的触摸——男性,表示对事物正在作出评估、在思考;

手与脸颊的触摸——犹豫、困惑或为难的动作,动作的快慢及上下方向会有强弱不同的效果;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典型的防卫姿势,但其含意随着手的姿势变化而有差异;

双手叉腰——基本意义在于尽量扩大个人势力圈,借以取得心理的优势;

双手抱肩、双手报膝——都是缩小个人势力圈的动作;

双手背在身后,两手相握——可以起到“镇定”的作用,也表示地位较高,内心至大,不易相处;

双手背在身后,一手握住另一手的腕、肘、臂,则表示沮丧不安,并在竭力自行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行为,暗示了当事者心绪不宁的被动状态。

而且,握的部位越高,沮丧或不安的程度也越高。

5)握手时的含义。

握手是见面打招呼的常见礼仪,握手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1、有力地握住对方的手的人,具有主动、进取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自信心。

2、无力地握住对方的手的人,具有被动、脆弱的性格特点。

3、握手时掌心向上,往往诚实、谦逊、屈从,不带威胁性的表示。

4、握手时掌心向下,往往是压制,作指示的表示,带有强制性,容易引起抵触。

5、软弱无力,几乎将手掌全部交给你,无情无意,态度消极,受到冷落,不如不握。

6、轻轻的捏住对方的指尖,女性常用,给人十分冷淡的感觉,其用意可能是要保持与对方的间隔距离。

7、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手背,双手夹握——热情真挚,诚实可靠。

但初次见面者慎用,称为“政治家的握手”。

8、右手与对方握手,左手伸出握住对方的手腕——传递真挚友好的情感,从手腕开始,部位越往上,越显得诚挚友好,肩部最为强烈。

6)坐姿。

坐的姿势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典型又常见的坐姿有以下几种:

1、在椅子上深坐且双手合在一起成尖塔状的人,表明其此时十分悠闲、安宁、信心十足。

2、在椅子上浅坐或坐在椅子的边沿并将双手搁在膝盖上的人,是表示对对方的恭敬,也表示其对对方的话题感兴趣。

3、坐在房间的最里边并注视房间入口处的人,多半怀有强烈的权力欲。

背对入口处或坐在边角位置上的人,一般较自卑。

居中而坐则是有自信心的表现。

非语言信号并非仅有以上几点,还有诸如腿、脚的姿势、整个上身及整个下身的动作姿态等等,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在交往中,要将各种非言语的信号结合起来看,要善于把握一组信号或一种姿态所代表的意义。

第3讲:

如何与不同层级的人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