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8544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docx

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情况汇报元坝一小222

 

广元市昭化区元坝一小

教师专发展基地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而

 

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校以为办学理念;以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发展战略。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

 

设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了学

 

校的文化品质,还形成了一种问题、读书、行动、反思、改进为

 

基本模式的教师成长途径。

积极开展了校本研修,组本研修和名

 

优骨干教师培养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促进了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学者型转变发展。

 

一、学校基础条件

 

1、学校发展水平。

我校确定了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目标,构建教师“以校为本”继续教育机制,以研修带动教师

 

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发展规划的制定中,我校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了学校整体规划,制订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针对岗位为每

 

位教师制定了年度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每位教师都建有个人成长档案,并实现了网上动态管理。

近三年来,我校连续两年获得昭化区素质教育质量考核第一名,一年第二名。

 

同时被评为:

 

2、组织领导保障。

学校成立了有较强业务素质人员组成的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机构。

实行校长负责亲自抓,副校长分管具体抓,教科室开展日常活动。

做到了管理有序,资料健全,归

 

档合理。

完善了“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教师管理、评价机制,打造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探究能力的教师队伍。

 

3、设施场所环境。

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藏书丰富,人文读

 

本、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书籍充足,同时学校每年还为每位管理人员和教师订阅专业期刊,满足教师学习和教学需要。

学校宽带接入互联网,学校共有台式电脑台,笔记本电脑部,打印机9台,速印机一台,摄影照相机台,保证了人手一台电脑办公

 

学习。

我们还开发了满足教师远程学习、研修需要的网络支持平台,真正实现了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备课、学习、研讨、交流,学校各处室还建立了多个校内校外业务学习交流QQ群,大力推

 

进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宽带网络校校通”。

每个教室均

 

装有电子白板和多媒体,基本实现了教学资源“班班通”,学校有容纳45人的多媒体教室和容纳70人的多功能会议室,设备齐全,能够满足全校教师集会和培训,并多次为我区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提供场地。

 

4、研修经费到位。

学校将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

校长为了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教师参加各种级别、形式的

 

业务培训。

教师每一次外出培训返校后,都及时进行二级培训。

教师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借鉴教学经验、方法等方式,自

 

身的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二、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队伍情况

 

我校45岁以下教师专科学历率达到了100%,本科学历比率

 

达60%。

学校每期通过组织优质课、说课、教学设计、论文等评比活动,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中年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的展示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了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了省、市级骨干教师,扩大了示范性学科及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校拥有由3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名市级骨干教师,名区级骨干教师,20名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

 

2、个体发展

 

(1)名师工程

 

在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中,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即:

 

建设一支在我区具有影响的骨干教师队伍。

因此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努力实现“校内培名师,名师促名校”的战略目标。

 

前我校已形成了由“1名市首批名师,4名区级名师,2名区级科技拔尖人才,7名名师培养对象”组成的名师团队,通过名师的引领、互助和辐射作用,已成为我校提升教师队伍、成就一大

 

批骨干教师的关键。

通过开展学术沙龙、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智慧,资源共享;通过“做讲座”、“做导师”等活动,扩充知识背景,显示才能;通过撰写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风格,崭露

 

头角。

特别是名师、骨干教师的展示课,使老师们听有所思,思有所获,不仅大大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同时使得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落到了实处。

 

(2)青蓝工程

 

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使青年教师努力缩短“适应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尽早实现由新手向能手的转化,学校坚持实施“青蓝工程”。

 

①搭梯子促成长(骨干教师点对点工程)

 

如何使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在教师群体中起表率作用,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起指导作用,在学校发展中起支撑作用,我们开展了“骨干教师点对点”活动,即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教育教

 

学合作伙伴关系。

青年教师通过与师傅共同备课、互听推门课、交流管理方法等方式较好地学习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敬业精神。

在不断地摸索中,我们总结出了“点对点”活动的模式,即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骨干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再上汇报课的双向互动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得到了青年教师的普遍欢迎。

青年教师唐颖屏、曹慧敏、王澜在参加了“点对点”活动后,成长

 

迅速,均多次获得了市区优质课比赛的一、二等奖;“点对点”活动既是对骨干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一次提升,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观摩学习的平台,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学习契

 

机,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互动成长,近三年来被认定为区级以上骨

 

干教师共5人,占青年教师比率达45%。

 

(3)特色教师培养

 

近年来,在我校浓浓的校本研训氛围中,涌现出了市级语文名师徐月萍,省级英语骨干教师罗琴贤,省级数学骨干教师杨桂华等一批学科见长、教法独到、带教有方的领衔教师。

又一批如丁华兰、唐颖屏、张怡等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教有特长的学科教师

 

脱颖而出。

学校不惜花血本支持他们到北京、广州、浙江、成都、南充等地学习研修,让他们学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返校后办讲座,上示范课,给年青教师当导师,推动了我校教师整体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快速发展。

 

三、教学教研能力

 

1、优势学科建设

 

我校在申报“广元市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所申报学科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这些学科均有学科建设五年规划,在规

 

划中明确了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制定了研究方法和措施。

其中,英语学科针对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

 

与研究,省级英语名师课题《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实践与

 

研究》2014年已顺利结题。

语文学科。

数学学科

 

这三个学科领域都有省、市、区级名师、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来开展个学科的教科研活动。

 

2、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十年来一直位居我区前二名,2013年居

 

全区第二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居全区第一名。

2013年在全市义务教育抽测中教学成绩居全市第三名,仅次于东城实验小学。

2014年在全市抽测中教学成绩居全市第?

名。

3、教研教改能力

(1)研训一体化。

一是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校把“树根理论”作为提高“组织学习力”的有效途径,以岗位大练兵为契机,开展

 

学年团队的集体备课、学科团队的教学研讨等活动,发挥团队力量,使教师们在团队中共同成长。

近年来,我校语文、数学和英

 

语团队分别在市区级教学大比武中获得9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

 

学校开展了“书香进校园”活动,师生共同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校园内处处飘溢着书香之气。

教师每月阅读一本专业理论知识书

 

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学月刊》等专业书籍已成为每

 

位教师的必读书目,同时每周每位教师还要写下本周的自学笔

 

记,学校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月活动,使教师们在读书中提高,在

 

读书中成长。

同时,要求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向全国的名师在网上

 

听课、学习。

二是深入开展校本培训。

每周学校都会安排学科培

 

训活动,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形式。

集中培训是针对当今

 

教育形式、学校现状等开展的理论性学习;而分散培训则是以学

 

科团队为单位开展的小型研讨活动,学科团队根据自己学科特

 

点,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是以课堂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

2014年7月,我校成功举办了“昭化区中小学教学大比武”,根据区教

 

研室指导,以我校的市级科研课题为主题,以“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倡导“阳光课堂”,在教学中实施“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对我校课堂教学的一次重要改革。

“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试行近二年,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使教师的备课真正实现有效

 

性,一方面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

集体备课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进行全员参与交流,在集备活动中,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提出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统一的通案——精品学案。

另一方面,为了给教师营造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倡教师写个性化、创新型学案。

建立多种授课、听课、评课制度。

一是坚持示范课评课制度。

每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出示范课,并进行听课、评课,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促使广大教师在学习观摩中提高,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二是坚持优质课评比制度。

每学期名师献课后,要求每位教师精选课题,充分准备,积极参与,每人出一节精品课,完成一个精品教案,促进教师授课

 

水平的提高。

三是坚持外出学习汇报听课评课制度。

为了把外地先进的经验学到手,使广大教师受益,教师凡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必须汇报,写一份精品教案,上一节汇报课,供全体教师学

 

习和借鉴。

四是坚持跨学科的全员参与的推门课制度。

要求每一

 

位教师时刻研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随时接纳领导和教师深入自己的课堂。

五是建立授课、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

年轻教师上公开课、研究课,新到教师上见面课、汇报课,外出学习教师上交流课和学习内容分享,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热难点问题组织教师研讨交流。

 

(2)、交流多向化。

近年来,学校主动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搭建各种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多次组织全校教师参观广元市实验小学、南鹰小学、天立等学校,与名校教师近距离的交流和学习,并形成长期友好的联系,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每位年轻教师都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同时,在张绍迁校长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协调下,学校每学期都会定期邀请市、区教研室的专职教研员们亲临课堂听课、指导教学。

 

3、智力支持系统

 

四、展示示范辐射

 

作为全区的龙头学校,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学校健

 

康发展的同时,我们与张家小学结对子,并多次送课下乡,还为

 

全区近百名骨干教师提供了学习培训机会,对昭化区区教师的专

 

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得到了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

特别是我们与张家小学互派教师,深入到对方学校,全程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这种异地合作,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

通过支教骨干教师的帮扶、以

 

及受扶教师到我校的见习,从而实现了帮扶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共同发展,实现了双赢。

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素质,也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先后被评为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学校中近30位教师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及教学评优课在区、市、省、国家级评比

 

中获奖,有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因为有

 

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深化了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了学

 

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我校学生在省市区各级竞赛中、艺术作

 

品、美术作品、电脑制作、科技小制作等评比活动中每年都获得

 

了大量的奖项。

三年来,学生获省级奖励人,市级人,区级

 

奖励人。

 

回首昨天,在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探索路上,留下了我们跋涉的足迹,凝结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也展示了我们的智慧和才华。

这其中,有欢乐也有遗憾,有成绩也有偏颇,但我们成

 

就了学生,成就了教师,更成就了学校。

放眼未来,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步履坚实,依然豪情满怀,信心满

 

怀,,

 

3、团队发展

(1)借活动练队伍

学校近一年来先后迎接省市教育、教学督导评估等大型检查工作,在这些活动的筹备、落实

过程中,全体教职工达成了共识,把这些检查、评估活动不仅仅看作是上级领导对学校办学

情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把它看作促进团队和个体双方面共同发展的有力契机。

通过听评课

活动、教师论坛活动、教师成长汇报会活动、说课活动、教师粉笔字、朗读比赛、教师才艺

展示活动等,带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2)借竞赛增阅历

在一系列的教学竞赛中,

我校教师得到了锻炼。

崔向荣老师在第五届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

合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同年她还获得了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的一等奖;

冯健辉老

师在第六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

蔡玉彤老师在第七届信息技术

与小学数学整合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

孙雪静老师在第八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优质

课比赛中获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对年轻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苏朝伟老师

在2010年唐山市小学体育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将代表唐山市参加河北

省的比赛;马会君老师在第二届全国电视公开教学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由杨老师经过市里的

选拔她执教的品德与社会录像课《团结合作》被推荐到省里参评;郭荣老师在

2010年唐山

市小学语文素质大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11月25日她在光明实小进行了中段语文教学的课例

展示,并为全市教师做了语文课标的指导。

王秀静老师在开平区首届班主任素质大赛中获得

特等奖,并将代表开平区参加唐山市的比赛。

比赛的过程,实际就是一次积极的学习过程,他们在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一种超越。

(3)借校本课程的开发强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成为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

者,更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既是学校文化创造、

重建的

过程,也是教师重建自己文化结构、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个性品质逐步完善的过程。

我校许多教师都踊跃地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赵霞老师、王志宏老师、任静波、李月

辉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本组教师开设出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

《巧手学粘

贴》、《盘画》、《软式排球》、《腰鼓》等校本课程。

特别是球操和腰鼓表演已初具规模,成为

我校的一大特色,得到了市“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检查组领导的高度好评。

(4)加强教研组建设,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校加强教研组文化氛围的营造,

创建了组内成长档案袋,加强了教研组的管理,倡导组内

合作学习,鼓励教师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

围绕问题进行合作交流,

使教研组成为最重要最

基本的学习团体。

我校每学期都要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并在物质上进行奖励。

六年级教研组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唐山市优秀教研组。

六年级的李金凤老师今年第一次教六年

级,缺乏经验,组长杨爱军、组内老教师韩春玲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主动邀请李老

师去听课,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李老师。

在杨老师、韩老师的

帮助下,她已经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了,

并逐步走上了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正轨,

学生

成绩迅速提高,从刚开始平均分相差

5分到期中抽测只相差0.5分,她进步的背后是教研组

老师精诚合作、大量心血的付出,,

其实这只也是我校教研组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

 

(5)以师德建设为中心,让师德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

一名缺乏渊博知识的教师,

可以用高尚的职业道德来弥补;

一名职业道德有缺陷的教师,无

法用渊博的知识来弥补”。

因此,我校狠抓师德建设,每年都举办师德辅导讲座,并定期组

织教师观看全国师德报告会,

包全杰、霍懋征、黄静华等老师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老

师,老师们经受了一次次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思想洗礼,

并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确了前进的

方向。

老师们通过学习和研讨,确立了我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即

“十心立师德”,十心指

“爱心、忠心、虚心、清心、匠心、恒心、痴心、良心、童心、雄心”

,我校教师时刻铭记

自己的职责,恪守职业道德,不断完善自我。

学校还试行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

1—3—1”

模式,即“给学生1个爱的态度,表扬学生3个优点,对学生提出

1个不足”;和学生交流

的模式:

创:

创造亲切的环境;赞:

赞美学生的优点;入:

指出问题的后果;信:

树立学生

的信心。

此举一经推出,得到了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强烈支持,

都称赞我校将师德建设真正落

实到了具体的工作中。

学校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列为评优的首要条件。

多年来,学校坚持

年年评选师德标兵,

并召开事迹报告会,这些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为教师专业理想的

提升,专业发展意识的增强奠定了基础。

刘琪、宋雅静、黄玉梅等一大批老师用她们无私的

爱深深地感染、教育着每一个孩子,她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赞扬,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口碑。

 

四、。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人

 

仍旧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

 

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是爱尔兰作

 

家萧伯纳的名言,说的是交流的重要,多向交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必由之路。

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

 

努力下,我们元坝一小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也更深刻地认

 

识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只有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

 

使顺元坝一小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元坝

 

人大胆创新的精神,向着明天的辉煌大踏步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