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7472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普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docx

《普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docx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

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2.无意识现象。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对个体来说,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就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四.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普通心理学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

5.医学心理学

6.工程心理学

7.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

2.系统性原则: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3.教育性原则:

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研究。

4.发展性原则:

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5.个案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萌芽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心理学的发展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一)构造主义

(二)机能主义创始人

(三)行为主义

(四)格式塔心理学

(五)精神分析学派

(六)认知心理学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三、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一)生理心理学研究: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三)心理分析的研究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五)当代心理学发展走向: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三)1949年以后的中国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在大脑中产生的)

1.从物种发展史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2.解剖学的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与发展

心理过程

第一节认知过程

一、什么是感觉

1.定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分类

(一)外部感觉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二)内部感觉内脏感觉;本体感觉

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1.绝对阈限:

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2.绝对感受性:

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差别阈限:

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2.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二、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1、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联系:

(1)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2)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

(3)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2、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三、记忆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或者说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环节。

四、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2.间接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五、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image)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信息加工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三)表象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是从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3.表象是想象活动的前提

4.表象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

5.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六、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式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1.区别

(1)表象:

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

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

想象:

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3)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

2.联系:

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

 

(三)想像的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四)想像的综合过程

1.粘合2.夸张3.典型化4.联想

(五)想像的种类

1.无意想像:

2.有意想像:

(1)再造想像

(2)创造想像

(3)幻想

第二节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

④从强度和外部表现看,一般说来,情绪的强度相对较大,外部表现较明显;情感的强度一般不如情绪强烈,外部表现也不如情绪强烈。

但这种区只是相对的。

联系: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①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又能表现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

②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可能由所赋于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从而表现为情感。

③具有高级社会内容的情操,即可表现为情绪,又可表现为情感。

(三)情绪、情感与情绪和需要的关系

1.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2.在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

(四)情绪情感与认知

1.情绪总是伴随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

2.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

(1)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情绪情感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2)一般说来认识过程无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比较明显.

3.情绪情感反作用与认识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二)动机功能

(三)组织功能

(四)信号功能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我国传统分类

2.伊扎德分类法

3.克雷奇分类法

4.罗素的环形情绪分类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三)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四、情感的品质

1.情感的倾向性

2.情感的深刻性

3.情感的稳定性

4.情感的广阔性

5.情感的效能

第三节意志行动

一、意志概述

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它具有三个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意志和认识的关系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2)意志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意志和情绪的关系

(1)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2)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准备阶段

(二)执行阶段

主要困难:

(1)与目的不符的各种动机出现。

(2)行动中出现意外情况。

(3)个性原有的消极品质:

懈怠、保守、不良习惯、行动;环境带来的不愉快的体验。

三、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

(一)心理冲突的类型

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

(二)冲突的结构模型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1935)提出于冲突的结构模型。

这些模型包含了四个重要的概念:

1.效价2.向量3.运动4.生活空间或场

四、意志的品质

(一)独立性(自觉性)

(二)果断性(三)定性(四)自制力

第四章个性心理特

一、能力

(一)定义:

能力是人顺利地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特征。

(二)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也有人说到40岁)。

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

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稳步上升.

4.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差异

3、能力类型的差异

(四)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1.遗传的作用

2.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实践活动的影响

二、人格

(一)概念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

(二)特征

1.独特性2.稳定性3.统合性4.复杂性5.功能性

(三)人格的结构

1、气质与性格

气质: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a性格侧重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气质则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b气质是以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生理基础的,而性格则以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为生理基础的。

c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性格则有好坏之分。

d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

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首先,一定的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

其次,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

再次,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和超我。

1.本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2.自我: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3.超我: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第二节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

他认为,人格理论应有能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

这种单元就是特质。

多种特质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共性特质)和个人特质(个性特质)两类:

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所以,他认为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他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三)现代特质理论

1.“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这三个因素是:

(1)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2)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3)精神质这一维度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等(1961)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

这五种人格特质是:

外向性:

表现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开放性:

表现为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

表现为谨慎性:

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等特质;

宜人性:

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这五种人格特质也被称为"大五人格",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可以通过“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量表”(NEO—PI—R)来测量.

3.“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等(1987)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了7个因素,构成了七因素模型。

这七个因素是:

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与“五因素模型”相比较,“七因素模型”增加了正效价(如优秀的)和负效价(如邪恶的)两个因素。

人格特征量表(IPC—7,1991)是“大七人格模型”的有效测量工具。

二、类型理论、

(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

(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

法利认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

依据冒险行为的性质(积极性质与消极性质),法利又将T型人格分为T+型和T—型两种。

在T+型人格中,又可依据活动的特点进一步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

(二)对立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1.A—B型人格

福利曼和罗斯曼(1974)描述了A--B人格类型,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的关系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

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人格。

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5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好,他们属于较平凡之人。

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只占患者的三分之一。

2.内一外向人格

瑞士著名人格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一外向人格类型学说。

荣格认为,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倾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人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向人格。

在荣格看来,任何人都具有外向和内向这两种特征,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

还有一类人兼具两种心理机制,哪一种都不占优势,属均衡型人格,我们将其归类为中间型。

(三)多元类型理论

1.气质的学说:

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2.性格的类型

(1)按照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性格结构中认知、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哪种占优势,可以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2)按照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是否外露,可以将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3)按照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划分性格的类型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将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的构成可以用四层次来表现.

第—层次是特殊反应,许多扫常生活中衰现出来的可观察到的行为即为特殊反应。

第二层次是习惯性反应模式,表示一类较固定的特殊反应,比如:

不喜欢聚会,不愿意冲动行事等

第三层次是特质,比如:

害羞,刻板等等,这是更为稳定和一致的特性。

第四层是类型,比如:

内倾、外倾等。

这一层次是最高层次,实际上就是人格的“维度”,即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抽取出来的因素.

第三节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对遗传的作用的一致看法:

1、遗传是人格因素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

3、人格的发展受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对人格影响的程度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社会对成员顺应的要求要求越严格,影响力越大。

(2)行为的社会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越大,行为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越大。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子女人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上。

三类教养方式:

1、权威型:

对子女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控制。

孩子表现通常是:

消极、被动、依赖、服从、做事缺乏自主性。

2、放纵型: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甚至达到失控状态。

孩子表现通常是:

任性、幼稚、自私、无礼、独立性差

3、民主型:

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正确指导。

孩子表现通常是:

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善于交往、富于合作。

综合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2.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3.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四、早期童年经验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个性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健康发展,不幸的童年会引发儿童不良性格的形成。

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个性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2.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个性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个性。

3.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个性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五、自然物理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表现为:

1.自然环境对人格没有决定性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

2.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