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6242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docx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一中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第一中学

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请在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四(实用类文本)中任选一题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

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万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

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

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的呢?

唐代中后期农业税约2000万贯。

宋太宗时年收入约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65%,工商税占35%。

真宗时年收入约6000万贯,农业税占48%,工商税占52%。

神宗时年收入7000万贯以上,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

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农业税。

在土地政策上,宋朝“不抑兼并”,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

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措施——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

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

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积贫”。

但是,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看城门的士兵。

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

?

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文明的元大都城时,感觉身处人间天堂。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明朝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却被北方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

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原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戛然而止。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采用“抑兼并”“重本抑末”等基本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强力干预的王朝陷入了经济泥潭,反倒是“不抑兼并”,放任被看做是末节的工商业发展的宋朝取得了成功。

这不正合了亚当?

?

斯密的论断,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比看得见的手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

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根据原文,下列对宋朝经济的认识无误的一项是    (  )

   A.宋朝财政收入大增,主要是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可见,宋朝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无关。

   B.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C.宋朝的土地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应的国家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

   D.宋朝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被称为“积弱积贫”的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

   B.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遍采用的是“重本抑末”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宋朝迥然不同。

   C.宋朝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是由长期大量募兵带来巨大的军费开支所造成的。

   D.文中提到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朝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根据原文,下列对宋朝工商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工商业税收在宋朝经济收入中一直占居第一的位置,所以说,工商业是宋朝经济的基础。

   B.宋代工商业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大增,这使得工商业曾经一时成为宋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

   C.从宋代来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就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超过农业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实行了土地集约化经营。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共19分)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

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

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

“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

”遂相过其家,使赋诗。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

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

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

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

“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

尝叹曰:

“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

”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

“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

“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

”居顷之,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

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

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

弥年绝迹。

乃诘之,曰:

“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

”今存十之四五。

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

“其进锐者其退速。

”信然。

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

天夺之速,岂吝也耶!

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今兹惜哉!

  (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

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

接受

  B.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

推荐、选用

  C.孟子曰:

“其进锐者其退速。

”信然  信:

果真、的确

  D.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

授予、给予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3分)

  ①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贺是唐朝宗室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时诗文便震动京城。

  B.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着总角发、穿着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传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

(6分)

  译文:

  

(2)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凤栖梧  王庭筠①

衰柳疏疏苔满地。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②。

南去北来人老矣。

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

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

王粲登临寥落际。

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

①王庭筠,金代书画名家,善诗文。

官至翰林修撰,金章宗承安元年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御判官。

②语出唐代张祜《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抒发宫女离家别亲,禁锢深宫的痛苦之情。

8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词,说说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有哪些。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本词景与情是如何结合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⑴             ,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⑵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⑶           ,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

(司马迁《报任安书》)

⑷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⑸众里寻他千XX,               ,               。

(辛弃疾《青玉案》)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掐辫子

刘心武

一对白领情侣长假携游,去到一处近年开发出的山野景点,见到瀑布深潭,她高兴得跳起来欢呼,山风掠过,将她草帽吹落潭中,她还没回过神来,他已经跃入潭中,捞起草帽,游回潭边,跃到岸上。

她还没做出反应,周边的游客已经响起掌声,还有人说:

“跟电影镜头似的!

他们躲到僻静处,他把上衣脱下,晾到灌木上。

她说:

“吓死我了。

知道你要表达,可也犯不着这么冒险。

”他说:

“除了对你表达,其实,还有另外的内心秘密。

”她狐疑了:

“什么另外的秘密?

”他告诉她,掉在潭里的,是草帽。

草帽是用什么做的?

她随口说:

稻草。

他告诉她,不,是麦秸。

把麦秸用水泡过,然后用双手编成辫子,他们老家妇女几乎一年四季都会在做完别的活计后,来顺手干这个,叫做掐辫子。

一挂辫子大约弯成五圈,近年来的收购价,是一挂一元钱,一个能干的妇女,一天掐辫子能出五六挂……

她听到这儿放心了,明白他内心里,有区别于她这样的城里生城里长的人的眼光和心思,草帽对她来说,不过是一种便宜的遮阳物品,可是对他来说,是他到城里来上大学以前,奶奶、妈妈、姐姐们日常掐辫子变化成的产品。

她引他聊得更多。

他细细叙说。

他告诉她,他们那个家乡,离交通枢纽远,历史上属于兵家必弃之地,如今则属于商家缓争之处,无山无水,开发不成旅游区,离最近的一处古迹也还有百里之遥,他也曾苦苦查阅过,竟找不出自古到今各方面的名人有出生在他们那个地方的,总之,那是一处平凡、平淡、平庸的所在。

但是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城市化的浸润,离得还远,村庄虽然盖起了新房,却仍有古朴风貌,有人问城市膨胀耕地减少,为什么粮食还有得吃?

他说,那就是因为还有他家乡那样的存在,每年还种大片的小麦,小麦收过种大片的玉米。

而大田劳作之余,妇女们就维系着久远的传统,掐辫子。

她在秋阳下听他讲家乡,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

他没想到她爱听这些。

他进一步告诉她,他大学四年的费用,学费是爸爸供,生活费呢,全是奶奶、妈妈和姐姐掐辫子掐出来的。

她把玩着那渐渐变干的草帽,忽然觉得,那是有生命的东西,她把草帽像宠物般拥在胸怀。

他们原来的计划,是顺那山谷跋涉到最深处,据说那谷的尽头有更高更奇更美的瀑布,那里有开发出的农家院接待游客,在那里可以吃到若干特别的鲜鱼山蔬。

但是,她提议改变行程,转而去他的老家,她说她想看掐辫子,甚至想学着掐辫子。

他很高兴。

他们交往并不久。

这是他原来幻想过却不敢贸然提出的。

是的,这个假期很长,他们完全来得及转换目的地。

她随他前往他的家乡。

绝对距离并不远,却要先坐火车,慢车站票,熬过一夜,再换长途汽车,再换三轮摩托,车载的终点是一处大集,从那大集镇再徒步一小时,才到他家那个村子。

确实无特点可言,就是不多的树,模样雷同的房舍,不甚整洁的村道,一种只能以农村命名的混合气息。

他把她引到自己家时,已经夕阳西下。

一进院,不用他指点,她就看到好几个盆,有塑料盆、铝盆,还有一只陶盆,里面浸泡着大体等长的麦秸,散发出一种香臭之间的暧昧气息。

他妈妈迎面出了屋,手臂上有几挂刚掐好的辫子,不是知道他们来了表示欢迎,她是地道的不速之客。

他叫完“妈”就介绍说“这是我女朋友”,她赶忙称呼“大妈”。

进屋以后又见到他奶奶。

姐姐已经出嫁,但就在邻村,他说明天或许就会回来见面。

奶奶坐在那里掐辫子,弄明白她的身份后咧开只剩几颗残牙的嘴无声地笑了好久。

她随即听见院子里鸡在拍翅狂叫,她到门边往外看,是大妈在抓鸡。

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他知道她的心思,怕她跑出去拦阻,就站到她身边轻轻搂住她的腰,但是她懂得,大妈听见儿子把她介绍出来时,并没有什么强烈的表情,但是此刻她那满院抓鸡的肢体语言,把她面对意外之喜的满腔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如此看重,并且以如此淳朴的形态表达出来,是她职场生活中不曾经历的。

晚饭后和大妈聊天,才知道如今四季都有人进村来收妇女们掐好的辫子,除了去做草帽,广东那边又有盘成“黄金条”的,没多久是下元节,祭祀亡魂,要给他们烧“黄金条”。

她发现东厢柴草间堆了不少废弃的辫子,大妈悄悄告诉她,那都是奶奶掐的,老人手劲不够,掐不出合格的了,可是,掐了一辈子,喜呀悲呀什么心思都掐进去了,所以不告诉人家不收,还由着老人掐……她意识到这里的妇女掐辫子其实更具有超出换钱的生命意蕴,眼睛潮湿了。

他的爸爸是兽医,那天到外地出诊,第二天一早才回来。

她和他一起站在院门外,远远看到那乡村兽医骑着自行车从白杨树下过来,她忽然想大声召唤:

“爸爸!

(1)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

(3分)

(2)文中“她”对草帽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请从第三、四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

(4分)

(3)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

(3分)

(4)赏析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

(7分)

(5)你读完文本后有怎样的感悟?

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并分别加以简要说明。

(4分)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他”介绍麦秸辫的收购价,并说“他”上大学的生活费全是家人“掐辫子”换来的,蕴含着“他”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B.“她”在“他”家体验到了自己在职场生涯中未曾体验到的东西,不由得产生了对职场生活的厌倦。

C.文中说“平实之地也有平安之福”,表现出作者对城市和农村相反的情感态度。

D.“那只母鸡显然一贯得宠,万没想到今天风云突变,因此拼力挣扎”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母鸡被抓时的热闹场面,烘托了大妈的喜悦心情。

E.以“掐辫子”为题,点明了全文线索,凸显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

(1)-(4)题。

(25分)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

傅雷

  在整部艺术史上,不仅仅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独一无二的人物。

  他的早慧是独一无二的。

  4岁学钢琴,不久就开始作曲,就是说他写音乐比写字还早。

8岁,他写了第一支交响乐,10岁写了第一出歌剧。

10岁以前,他在日耳曼十几个小邦的首府和维也纳、巴黎、伦敦各大都市作巡回演出,轰动全欧。

正如他没有学过小提琴而就能参加三重奏一样,他写意大利歌剧也差不多是无师自通的。

神童而卓然成家的并不多,而像莫扎特这样出类拔萃、这样早熟的天才而终于成为不朽的大师,为艺术界放出万丈光芒的,至此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例子。

  他的创作数量的巨大,品种的繁多,质地的卓越,是独一无二的。

  巴哈、韩德尔、海顿,都是多产的音乐家;但韩德尔与海顿都活到七十以上的高年,巴哈也有65岁的寿命;莫扎特却在35年的生涯中完成了大小622件作品,还有132件未完成的遗作。

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文献:

在170年后的今天,还像灿烂的明星一般照耀着乐坛。

在音乐方面这样全能,乐剧与其他器乐的制作都有这样高的成就,毫无疑问是绝无仅有的。

莫扎特的音乐灵感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随时随地都有甘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

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

融和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与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几座光辉的纪念碑。

在这些方面,莫扎特又是独一无二的。

  文艺复兴以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除了格鲁克为法国歌剧辟出一个途径以外,只有意大利歌剧是正宗的歌剧。

莫扎特却作了双重的贡献:

他既凭着客观的精神、细腻的写实手腕与刻画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使意大利歌剧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又以《后宫诱逃》与《魔笛》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预告了贝多芬的《斐但丽奥》、韦柏的《自由射手》和瓦格纳的《歌唱大师》。

  交响乐在音乐艺术里是典型的日耳曼品种。

虽然一般人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但海顿晚年的作品深受莫扎特的影响:

而莫扎特的降E大调、G小调、C大调(丘比特)交响乐,至今还比海顿的那组《伦敦交响乐》更接近我们。

而在交响乐中,莫扎特也同样完满地熔拉丁精神(明朗、轻快、典雅)与日耳曼精神(复杂、谨严、深思、幻想)于一炉。

正因为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对于世界性艺术的领会,在莫扎特心中同时并存,互相攻错,互相丰富,他才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

  莫扎特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还由于这种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是在残酷的命运不断摧残之下保留下来的。

  大家都熟知贝多芬的悲剧而寄以极大的同情;关心莫扎特的苦难的,便是音乐界中也为数不多。

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他的英勇与顽强对每个人都是直接的鼓励;莫扎特却是不声不响地忍受鞭挞,只凭着坚定的信仰,像殉道的使徒一般唱着温馨甘美的乐句安慰自己,安慰别人。

虽然他的书信中常有怨叹,也不比普通人对生活的怨叹有什么更尖锐、更沉痛的口吻。

可是他的一生,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像个美丽的花炮以外,比贝多芬的只有更艰苦。

从25到31岁,6年中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

他热爱维也纳,维也纳只报以冷淡、轻视、嫉妒,音乐界还用种种卑鄙手段打击他几出最优秀的歌剧的演出。

为了婚姻,他和最敬爱的父亲几乎决裂,至死没有完全恢复感情。

而婚后的生活又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9年之中搬了12次家:

生了6个孩子,夭折了4个。

  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

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

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

后世的人单听他的音乐,万万想象不出他的遭遇而只能认识他的心灵——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

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

假如说,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那么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

把他清明宁静的艺术和侘傺一世的生涯对比之下,我们更确信只有热爱生命才能克服忧患。

莫扎特以他朴素天真的语调和温婉蕴藉的风格,所歌颂的和平、友爱、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类自始至终向往的最高目标。

  (文章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交响乐中,莫扎特融合了明朗、轻快、典雅的拉丁精神与复杂、谨严、深思、幻想的日耳曼精神,使其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

  B.文章作者傅雷从“独一无二”处落笔,全面评价了莫扎特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透过他的抒情、典雅的笔调,我们不难体味傅雷对凄苦而乐观的莫扎特那份深沉的景仰之情。

  C.莫扎特是多产的音乐家诸如巴哈、韩德尔、海顿中,创作数量最多的,而且任何一种体裁他都有登峰造极的作品,任何一种乐器他都有经典文献。

  D.与贝多芬的音乐几乎每页都是与命运肉搏的历史不同,莫扎特总是不声不响地忍受着命运的鞭挞,他的音乐使人深切地感受其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

  E.莫扎特的歌剧融和了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不但创作了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璜》,还创作了《斐但丽奥》与《魔笛》两部德国歌剧杰作。

  

(2)结合文本,概括莫扎特之所以在艺术史上的“独一无二”体现哪些方面?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文本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所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的含义。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题目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文中曾多次写到音乐家贝多芬,文中几次写到贝多芬,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就是神话和传说之间的____

‚长三角经济腾飞给这一带的不少城市带来了机遇,古城苏州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天堂杭州则____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ƒ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虽已不用过那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_____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A.界限  越发   一饭千金      B.界线  更加  一饭千金

C.界线  越发   一掷千金      D.界限  更加  一掷千金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与普通“老赖”不同,地方政府耍赖的背后有更多权力的影子,权大于法、行政干预司法的现象历历在目,老百姓往往显得弱小无力。

B.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军方有意出兵巴基斯坦扫荡塔利班,但阿富汗战争问题远未解决,巴基斯坦局势又错综复杂,美国愈显左支右绌。

C.累了一天的郭明义不顾疲劳,下了班就到职工浴池为大家义务搓澡,同时不胜其烦地宣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常识,呼吁大家积极捐献。

D.与张艺谋前几部影片引发的反响有所不同,《山楂树之恋》没有太多口诛笔伐的声讨,广大观众不满意的只是“大师怎么拍了一个小品”。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