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54194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docx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范围

1.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可通信的知识。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数据经过加工之后,对特定的使用者就称为信息。

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和信息的概念是相对的。

2.信息的属性

实施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价值性、变换性、共享性、可压缩性、传输性

3.系统的特点

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结构的层次性、环境适应性、目的性和功能性、动态性、有序性

4.信息系统的含义P38

信息系统是一个为支持组织决策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的人机系统。

5、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其关系P39、

运行层的事务处理系统、知识层的知识工作系统KW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管理层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知识系统DSS、战略层的经理支持系统ESS

(1)关系

图2-2说明企业中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是如何相互联系,不同的各个系统之间是一种“集成”的关系。

TPS是其他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而ESS是各底层系统的数据接受者,其他系统之间则互相交换信息。

很明显,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是保证企业信息化成功的重条件。

图2-2各类系统的相互关系

6、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P44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组织中的成员为主体,利用计算机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相关的办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结合,对组织体内外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以实现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为组织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P47

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有系统的边界性、目标性、层次性、多态性等特点。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是集成化、一体化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需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相互结合的系统

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P48-P57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其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

二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一)管理决策层次结构

1.一般管理活动的层次

▪战略决策层:

企业的战略决策主要涉及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重大投资、新产品开发和重要人事变动等。

▪管理决策层:

管理决策是管理人员确信获得资源,并为完成组织的目标有效而又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的过程。

▪运作决策层:

运作决策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进行的业务运作计划安排和控制,如制订短期的生产计划、作业计划、销售计划,以及有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等。

(一)管理决策层次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决策层次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

三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易飞ERP的主要子系统包括:

制造管理子系统、进销存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商业智能子系统

四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一)集中式系统

▪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称为集中式系统。

▪主要优点:

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专业人员集中使用,有利于发挥

他们的作用,便于组织人员培训和提高工作;信息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

不足之处:

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高,集中式系统的复杂性迅速增长,给管理、维护带来困难;对组织变革和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差,应变能力弱;不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精神;系统比较脆弱,主机出现故障时可能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二)分布式系统

▪用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就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结构。

具有分布式结构的系统称为分布式系统。

二)分布式系统

▪主要优点:

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便来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用户需求变更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系统扩展方便,增加一个网络节点一般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工作,系统建设可以采取逐步扩展网络节点的渐进方式,以便合理使用系统开发所需资源;系统的稳定性好,网络上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一般不会导致全系统瘫痪。

二)分布式系统

▪不足之处:

由于信息资源分散,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配置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一般分属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管理上协调有一定难度;各地的计算机系统工作条件与环境不一,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实施。

(三)集中式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结合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可把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类结构结合起来,网络上部分节点采用集中式结构,其余的按分布式配置。

6.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应用、演变过程P72-P75

三、MIS的应用及演变过程

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

1、管理信息系统是各种管理思想的信息化融合

2、管理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一、MRP(物料需求计划)的产生

MRP解决物料的计划与控制问题,实现了物料信息集成

MRP是一种将库存管理和生产进度计划结合为一体的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以减少库存量为目标,统筹地为制造业管理者提供满足生产计划需要的物资供应手段。

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

2、MRP的基本原理

1、MRPII的基本思想

将生产、财务、销售、技术管理等各个子系统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一体化系统。

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制定生产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按时进行生产。

3、MRPII系统的工作原理

MRPII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成本核算----利用库存记录和生产活动记录;

供应计划----建立在生产计划上的按需供应;

生产计划的制定----依赖于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大纲;

能力平衡过程是各工作中心的可用能力与生产计划中的能力需求的平衡过程;

计划部门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各项生产活动相联系;产品结构构成控制计划的重要方面,财务成本核算可及时进行,而不再是事后算账,MRPII系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4、MRPII的核心

计划是MRPII的核心,计划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控制是为了保证计划的完成而采取的措施。

在MRPII中,计划从粗到细,从长期到短期,从一般到具体分为五个层次,计划人员也从最高决策层到普通工人分为不同的层次。

2、ERP的定义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3、ERP系统的结构

ERP的核心是MRP2,它体现了制造业的通用模式。

是在MRPII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了战略决策功能和供需链管理功能。

ERP有以下功能子系统构成:

1)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2)全面成本管理系统3)敏捷后勤管理系统

4、ERP的管理思想

ERP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和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在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

7.电子商务的分类

(一)企业对企业(BtoB或B2B)

(二)企业对消费者(BtoC或B2C)

BtoC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以在线零售和服务为主。

(三)企业对政府(BtoG或B2G)

该种商务活动覆盖企业与政府组织间的各项事务。

8.企业业务流程和业务流程再造:

P115-P119业务流程再造的内容

(1)业务流程概念:

业务流程是一组由商业规则控制的相互关联的商业功能,业务流程管理是系统化、自动化以及改进公司业务运作方式的一门艺术。

企业流程是企业重要的分析对象,也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基础

(2)企业流程是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相互关联,具有逻辑性、变动性、可分解性、时序性的企业活动,它包括了企业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流程

1、BRP

BPR的实质可以说是对企业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为业务流程,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

五、业务流程再造包含的内容

1.管理层再造

BPR的成功,需要

①良好的沟通规则和渠道

②高层管理者的广泛支持

③积极的公司文化

④团队工作和协调

BPR的实施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直接的领导模式。

管理层必须改变他们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项管理活动的方式。

2.员工的再造

3.信息技术在BPR中的作用

9.计算机网络P152-P156

(一)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图形。

(一)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阶段

1.文件服务器/工作站2.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

(二)C/S模式与B/S模式的对比

1.系统的性能比较2.系统的开发比较3.系统的升级维护

10.概念模型向关系型数据模型的转换P164-P169

三、概念模型向关系型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概念模型

(二)E-R方法(三)构造关系型数据模型(四)关系的规范化

二)E-R方法

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实体型:

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

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

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l,1:

n或m:

n)。

需要注意的是,联系本身也是一种实体型,也可以有属性。

关系模式:

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例如,上面的关系可描述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籍贯}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的。

例如,学生、课程、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可以表示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年龄,籍贯)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关系模式必须满足一定的规范条件,这些规范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11.数据库设计P169-P172

四、数据库设计

设计数据库首先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模型,这个模型以记录的形式组织数据,目前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是关系模型,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大都提供此模型。

数据库设计内容包括数据库安全设计。

系统在生存期可以具体划分为六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用和维护

数据库设计步骤如上图

12.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P175-P177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

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的方法P184-P186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4.信息系统开发方式P186-P194

用户自行开发、委托开发、从市场上购买适合组织需要的软件、购买后二次开发方式

15.信息系统开发方法P194-P203(其他方法简介不看)

一、MIS开发的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3)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4)完善,逐步发展的原则

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原型法、计算机辅助开放方法

二)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

三)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加强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别进行

使用结构化、模块化方法

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工作文件标准化文献化

(四)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优点主要有开发目标清晰化、工作阶段程式化、开发过程按工程标准规范化、文档资料标准化、设计方法结构化的特点。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缺点主要有用户介入系统开发的深度不够,系统需求难以确定、开发周期长、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不能较大范围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等。

16.系统分析阶段的概念P207

系统分析阶段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系统分析简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17.业务流程分析P216-P220

业务流程分析过程:

原有流程的分析:

分析原有的业务流程的各处理过程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其中哪些过程可以删除或合并,原有业务流程中哪些过程不尽合理,可以进行改进或优化。

业务流程的优化:

原有业务流程中哪些过程存在冗余信息处理,可以按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要求进行优化,流程的优化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确定新的业务流程:

画出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新系统的人机界面:

哪些工作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哪些必须有人的参与。

数据项也称数据元素,是信息系统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18.系统详细设计P239-P243

代码的设计原则

唯一性和统一性,适应性、可扩性,可识别性和含义性,可识别性和含义性,稳定性和规范化

19.系统实施P254-P260

系统实施阶段既是成功地实现新系统,又是取得用户对系统信任的关键阶段。

其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系统调试、系统运行与切换等。

(1)物理系统的实施

1.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1 计算机系统性价比是否合理

2 所选择的系统的售后服务是否良好

3 系统是否具有可扩充性

2.通信网络系统的实施

通信网络系统的实施主要包括:

网络设备的采购、到货及验收,绘制网络施工图,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网络系统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等。

(2)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

1.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效率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系统调试

(4)系统运行与切换

20.系统评价P263-P265

(1)系统的总体性能评价

1 信息系统的规模与先进性,如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

2 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如系统功能的多少、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

3 用户对系统使用情况的满意程度,如系统响应时间、系统操作的方便性及人际交互的灵活性等。

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深度,如企业内外信息的比例、外部信息的利用率等。

5 系统的质量和效率,如系统建立并投入运行后,其发挥的作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6 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文档的完备性等。

(2)系统的技术性能评价

(3)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1)直接经济效益指标

1 系统投资及费用

2 系统收益

3 投资回收期

2)间接经济效益指标

1 推动组织变革、促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2 显著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升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3 通过系统的共享和交互功能促进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4 促进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2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目的P266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信息系统项目尤其是大型系统开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调试、系统维护全过程)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定的成本按期按质地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并交付用户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