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2528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审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审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审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审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docx

《审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docx

审计

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及业务要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独立、客观、公正、诚信、保密、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职业怀疑态度和职业行为。

业务能力要求:

1.注会必须具备有关法规规定的专业教育水平和专业工作经历。

2应当按照有关教育和培训的制度规定及要求,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保持和更新专业知识,充实和发展专业技能。

3.应当避免承担和从事不能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对于需要其他专业人员协助才能完成的任务,注会应考虑所委派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4注会助理人员在执行业务之前,需经过专门培训,对于委派给助理人员的工作必须切实予以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其工作的结果进行检查。

2.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准则的制度机构及体系(内容)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制定机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体系:

包括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

3.现代审计的职能包括的内容

(一)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二)经济鉴证职能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包括鉴定和证明两个方面

(三)经济评价职能

4.审计种类按审计主体及法律主体分类。

审计的主体是指执行审计的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即审计活动的执行者。

按审计主体,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

按审计的法律义务分类:

法定审计,也称强制审计,是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执行的审计。

比如,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外合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

自愿审计,也称委托审计或随意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自身的需要,自愿委托审计组织进行的审计。

5审计监督如何区别其他经济监督

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对象不同。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资金流动,审计监督的对象是反映经济过程。

会计监督是直接对资金运动(经济活动)的监察与督促;审计监督则是直接对会计资料的审查,进而检查资金运动(经济活动)。

二、方法不同。

会计监督是运用专门的方法,从而形成会计资料即会计信息。

这种会计信息可提供给有关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审计监督的方法是研究、分析、调查和评价,按照一定的程序,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正确,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经济有效,并提出审计意见和结论。

三、职能作用不同。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审计监督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对会计资料的检查,监督财务收支,维护财经纪律,保护财产安全完整。

四、执行者不同。

会计监督是伴随会计工作,由会计人员负责进行的。

在会计部门,按岗位责任制对经济业务进行监督是会计人员的职责。

审计监督是由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进行的,必须是会计人员以外的第三者;

综上所述,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区别在于,会计监督具有对象的直接性、方法的专门性、职能作用的管理性和执行者的群众性;审计监督具有对象的间接性、方法的综合性、职能作用的防护性和执业者的专门性

6.审计的特征有哪些,有哪些三方关系人

(一)独立性特征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权威性特征 审计的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

(三)公正性特征与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

审计者、委托审计者、被审计者

7.内部控制有哪五大要素

1.内部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

8.函证法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函证的种类:

肯定式函证和否定式函证。

特点:

前者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较为可靠,但审计成本较高;后者因不可知因素的存在,所获取的审计证据较前者来说不可靠,但成本相对较低。

适用情况:

一般用于单位间重大的债权、债务和损益事项的审计查证。

9.会计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包括哪些内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内容:

1项目: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银行已付企业未付、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已付银行未付、调节后余额2金额

10.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其中营业税是国家对提供各种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营业税按照营业额或交易金额的大小乘以相应的税率计算。

11.收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内容

12.资产负债表上“长期借款”项目如何恰当披露

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于长期负债项目下,该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数额后的余额列示,该项扣除数据应该填列在流动负债类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单独反映。

注会应该根据审计结果确定被审计单位长期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是否恰当,并注意长期借款的抵押和担保是否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的说明。

13.通过调整有关数据,从而求的需要证实的材料,在产品数据的调节法公式应用

14.审计报告范围段包括哪些内容

范围段的基本内容包括:

已审报表的名称、日期或期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的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

(1)标题;

(2)收件人;(3)引言段;(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6)审计意见段;(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9)报告日期。

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需要,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

15.工业会计材料采购业务应涉及哪些部门

涉及部门:

仓库、采购部门、验收部门、应付凭单部门、应付账款部门、会计部门

15.工业会计材料采购业务应涉及哪些部门

16.收入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是否收入的会计信息可靠

17.委托人应该按照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使用审计报告,委托人或其他第三者因使用审计报告不当而造成的后果由谁承担

18.熟悉审计意见的类型,出具审计报表不同类型的情形及措词,审计报告中不宜出现的措词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

1、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3、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就其整体是公允的,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

(1)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注册会计师认为错报单独或累计起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2)注册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但认为未发现的错报(如存在)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但不具有广泛性。

(3)只有当注册会计师确信被审计单位整个财务报表存在严重错报和歪曲以致根本不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公允表达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时,才发表否定意见。

(4)如果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但认为未发现的错报(如存在)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19.审计证据的种类,特点,证明力大小

①审计的种类书上P185

②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审计证据的代表性、审计证据的时效性审计证据的合法性。

③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在上述真实性、重要性和充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审计证据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也就不一样。

即使是同一种类审计证据,也会由于搜集的目的及收集时的环境不同而使证明力存在差异。

一位经验丰富、有能力的审计人员首先应该知道的是:

对于审计事项,哪些审计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哪些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较弱的。

审计人员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证明力强的审计证据上。

不仅如此,审计人员还应该对不同强弱的审计证据加以综合,既考虑到作为审计证据的条件和取得的难易程度,又考虑到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和可信性及其他因素,使审计证据成为具有实质证明力价值的、有用的、综合的审计证据。

一般说来,被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小,其证明力就越强;反之,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大,其证明力就越弱

2、不同的审计证据具有不同的证明力。

由于审计证据的取得来源和取得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计证明力。

审计人员亲身经历所取得的证据比审计人员间接取得的证据证明力要强;审计人员向独立的第三方询证而获得的证据比从企业内部询证所获得的证据证明力要强;审核外来凭证所获得的证据比审核内部凭证所获得的证据证明力要强;实物证据比书面证据证明力要强,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证明力要强;一个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下产生的审计证据要比在内部控制较弱的情况下产生的审计证据证明力要强。

二、审计证据按证明力的分类

  审计证据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是否具有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可分为:

  1、充分证明力:

假如某一证据无需其他佐证证据就足以支持审计结论,那么就可以说该证据具有充分的证明力。

审计人员对实物资产进行监盘或抽点所获的证据通常都有充分的证明力。

有充分证明力的证据必须是客观的、有力的和充足的。

  2、部分证明力:

假如某一证据需要其他佐证证据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那么该证据具有部分证明力。

如大多数的内部证据都要求审计人员对证据的产生、处理和保存等一系列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来加以证实其证明力的大小。

  3、无证明力:

某些证据尽管有助于审计人员获取更可靠的信息,但其本身并没有证明力。

例如对被审计单位的询问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这类证据就因其内在的固有局限而几乎不具有证明力。

因此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只能作为进一步审计的辅助证据。

20.被审计单位盘点库存现金参加人员有哪些

必须有出纳和被审计单位会计主管参加,有注册会计师监督。

21.审计的技术方法的适用特点及适用条件

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审阅法2核对法3查询法4比较法5分析法6顺查法7逆差法8详查法9抽查法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盘点法2、调节法

审计方法的选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应审计的目的。

2.审计方法的选用要适合审计方式。

3.审计方法的选用要联系被审计单位的实际。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审计抽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

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一)根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抽样方案;

(二)样本的选取;(三)对样本的评价;(四)根据样本评价结果对总体进行推断;(五)形成结论。

审计抽样的特征:

1、对某类交易或帐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并非对全部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即所有样本被选中的机会均等;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帐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审计抽样的使用范围: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详查法的适用范围

在稽查工作中,详查法大多应用于经济业务较少、会计核算简单的单位或者为了揭露重大问题而进行的专案审查,对管理混乱、业务复杂的单位以及财经法纪稽查项目十分适用,并能取得满意的稽查效果。

对那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大、经济资料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一般不宜采用此法。

现代稽查以抽查法为主,只是在使用抽查法的过程中,根据被查对象的重要程度及其危险、复杂程度,适当地使用详查方法。

详查法的特征

对所审查的被审单位一定时期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会计资料和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作全面、详细的审查,巨细无遗,以查明被审单位或被审项目所存在的各种差错和舞弊

22.审计的三级复核制度

所谓的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审计工作底稿应由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审计机构的负责人或专职的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

1项目负责人的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2部门负责人的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二级复核,称为一般复核3审计机构负责人的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中的第三级复核,称为重点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所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可靠;

(2)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3)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是否恰当;(4)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各复核人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做出必要的复核记录,书面表示复核意见并签名。

23.审计风险的构成内容,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调高重要性水平来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风险是指发生伤害、毁损、损失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成反向。

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所谓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相关关系: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24.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中,截止测试的目的

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日的主营业务收入与退货记录,检查主营业务的会计处理有无跨年度现象,对跨年度重大销售项目应予调整。

目的:

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否正确;测试关键:

检查三个日期是否归属于同一适当会计期间三个日期(发票开具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

25.应收账款审计中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1、应收款的户数、数额是否准确、有没有早已经呆死账户,应然挂着应收款账户上、人为地调整当年利润;

2、有没有将应收款、应付款同时记账,虚增债权债务;

3、有没有假挂应收款账户,将企业财产转移,最后分掉;

4、有没有将应收款的户数、数额人为的缩小,给以后的“个人想法”留下财源。

②应收账款审计的要点与方法:

第一,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

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部门根据订货单,经过审核后,编制销货通知单。

(2)信用部门根据销货通知单进行资信调查并批准赊销。

(3)仓库根据运输部门持有的经信用部门批准的销货单核发货物。

(4)会计部门根据销货单开具销货发票,并根据销货发票及经批准的有关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并进行总分类核算。

(5)出纳人员在收到货款后,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6)对于长期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会计部门应催收、清理货款并及时处理坏账。

第二,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坏账确认标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包括有无虚列应收账款、虚列企业利润的现象,对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应审查是否利用坏账损失进行舞弊活动。

发现应收账款有贷方余额的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做出分类调整。

第三,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是否正确。

包括所选折算汇率是否前后各期一致;期末外币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第四,应收账款项目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

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是否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所属各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赞同

③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

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已存在;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回收,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否恰当,计提是否充分;确定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的列报是否恰当。

26.负责销售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经手现金,形成一项什么制度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一项重要的会计控制制度。

但在当前,这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记录主营业务收入账簿和应收账款账簿的人员不得开立发票、经手现金,以防舞弊

27.预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如何家当披露

“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的账款。

本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28.审计报告日的确定

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

29.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审计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实施和完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若干具体的工作内容.{1)审计的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3、分析审计风险,4、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5、编制审计计划

(2)审计的实施阶段包括1、进驻被审计单位,2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3、审查财务报表及反映的经济活动,4、收集审计证据(3)完成审计工作阶段包括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写审计报告。

30.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两权分离或管理者内部的分权制度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

私有制的产生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3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属于哪一循环的审计内容

销售与收款审计业务,采购与付款审计业务的循环的审计内容

32,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哪些情形下进行控制测试?

两种情况

第一,在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是不足以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

第二,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必要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第二十二条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控制测试是必要的:

  

(一)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评估结果;(基本无变化,只是文字更考究点)

  

(二)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第二十三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和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旧教材是这样说的,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评估,包括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和在必要时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计划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注意:

新准则“列报”其实包含列报和披露2个意思)实施实质性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3.应收账款在哪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实施函证程序。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例如对应收账款余额或银行存款的函证。

函证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审计程序,多用于执行审计和验资业务。

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因此,函证是受到高度重视并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重要程序。

编辑本段实施

  实施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选择被询证者、设计询证函以及发出和收回询证函保持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一)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地址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核对; 

(二)将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核对;  

(三)在询证函中指明直接向接受审计业务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回函;  

(四)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注册会计师直接发出;  

(五)将发出询证函的情况形成审计工作记录;  

(六)将收到的回函形成审计工作记录,并汇总统计函证结果。

  函证可以为审计师获取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降低检查风险至可接受的水平。

  

函证应付账款:

一般不需函证,因为函证不能保证查处违记录的应付账款,但有以下三种之一的要函证:

(1)控制风险较高

(2)金额较大(3)被审计单位处于财务困难阶段

3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

获取证据的程序是很多的,针对每个不同的认定,审计程序也有不同。

8大方法:

检查文件和记录,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重要性概念: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第十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第十七条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一)发生: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二)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三)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四)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五)分类: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第十八条 注册会计师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一)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二)权利和义务: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三)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四)计价和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第十九条 注册会计师对列报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一)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二)完整性: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三)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四)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35.审查账面资料采用核对法包括的内容

 核对法是指对账簿记录(包括相关资料)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有关数据进行互相对照,旨在查明账账、账证、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便证实账簿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账、漏账、重账,有无营私舞弊、违法乱纪行为。

  通常运用核对法分析检查的内容有:

  ①核对凭证与账簿记录、账簿与账簿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账与报表记录、账与卡、账与实之间的数额是否相符。

  ②核对总分类账借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同贷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是否相符。

  ③核对账外账单,如银行对账单、客户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