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2149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6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docx

二工大西经题库15套全共43页

第十二套

1.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下列哪些因素最易引起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1.0分)多项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A.投资增加B.消费增加C.政府购买增加D.减少税收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2.由于劳动者自身素质较差而导致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1.0分)b

A.错B.对

3.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1.0分)a

A.错B.对

4.维持总体价格小幅上涨是理想的。

(1.0分)

A.错B.对

5.在斯堪的纳维亚模型中,小国的两大经济部门生产率相差越大,其通胀率越高。

b

A.错B.对

6.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1.0分)

A.周期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7.根据哈罗德增长模型,若理想储蓄率小于实际储蓄率,且理想的资本产出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则保证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

(1.0分)A

A.错B.对

8.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是指:

(1.0分)

A.所有的劳动力都有工作C.只存在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D.失业率低于3%。

9.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1.0分)C

A.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1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1.0分)A

A.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C.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D.离原点越来越远。

11.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此是(1.0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12.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1.0分)D

A.通货膨胀会使债权人的收入上升B.通货膨胀会使居民的收入普遍上升

C.通货膨胀会使居民的收入普遍下降D.通货膨胀会使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13.8.滞胀指的是以下何种情况?

(1.0分)

A.低通胀与高失业并存。

B.高通胀与低失业的并存。

C.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

D.低通胀与低失业并存。

14.经济学家们考察失业问题时,他们首先观察产品市场,而非劳动市场,这是因为:

A.总需求的变动通常成为就业量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

B.产量的变动通常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就业量变动的原因。

C.就业量的变动通常成为产量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

D.总需求的变动通常成为产量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就业量变动的原因。

E.就业量的变动通常成为总需求变动的原因,后者又成为产量变动的原因。

15.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被称为:

(1.0分)

A.稳定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

C.均衡失业率。

D.菲利普斯失业率。

16.由于劳动者素质较差而导致的失业属于(1.0分)

A.自愿失业B.摩擦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需求不足型失业

17.下面哪一类通货膨胀对人们的收入影响不大?

(1.0分)

A.恶性的通货膨胀B.超速的通货膨胀C.可预期的通货膨胀D.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18.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提高产品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1.0分)

A.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B.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C.预期的通货膨胀D.惯性的通货膨胀

19.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联系在于(1.0分)

A.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后者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B.两者都说明投资是怎样产生的;C.前者说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变化对投资的影响;D.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陷入萧条,后者说明经济怎样走入繁荣。

20.如果合意准备金为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1.0分)

A.2B.1C.4D.5

21.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1.0分)

A.总供给冲击,通货膨胀率下降B.总供给冲击,通货膨胀率上升C.总需求冲击,通货膨胀率上升D.总需求冲击,通货膨胀率下降

22.以下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自然失业率与经济效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B.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C.自然失业率是固定不变的D.自然失业率中包含着摩擦性失业

23.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性波动,是因为:

(1.0分)

A.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B.加速数作用。

C.乘数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

24.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1.0分)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C.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25.朱格拉周期的平均长度一般为(1.0分)

A.40个月B.50年C.10年左右D.4年左右

26.通货膨胀是:

(1.0分)

A.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D.以上都不是。

27.根据哈罗德增长理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条件是(1.0分)

.实际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

28.由于怀孕待产,而自愿失业在家,属于自愿性失业。

(1.0分)

A.错B.对

29.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将导致:

(1.0分)

A.所有相对价格上升B.相对价格更具变动性C.相对价格更具稳定性D.不变的相对价格。

30.以下选项,除一项外,均为通货膨胀的后果,这一例外是:

(1.0分)

A.风险增加。

B.相对价格的变化C.减少政府税收收入D.不确定性增加。

3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1.0分)

A.利率的波动B.价格的波动C.国民收入的波动D.就业率的波动

32.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1.0分)多项

A.知识存量增长B.结构变化C.生产率的提高D.生产要素投入量

33.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

(1.0分)

A.向下倾斜的B.水平的。

C.向上倾斜的。

D.垂直的。

34.在实际的资本—产量比率大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时,资本家的反应是(1.0分)

A.增加投资B.保持原投资水平C.减少投资D.以上都可能

35.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1.0分)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36.若想把产量的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按照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约为(1.0分)

A.3B.5C.2D.4E.6

37.经济增长的源泉是(1.0分)多项

A.劳动B.资本C.土地D.技术进步E.人力资本

38.下述哪些因素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1.0分)多项

A.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C.劳动力价格上升

D.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E.企业利润上升

39.下列人员中,哪些属于失业人员(1.0分)多项

A.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B.半日工C.因调动工作而间歇在家的休养者D.季节工

40.通货是指(1.0分)多项

A.定期存款B.铸币C.纸币D.活期存款E.储蓄存款

41.菲利浦斯曲线表明(1.0分)多项

A.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高;B.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高;C.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低;

D.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E.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没有联系

42.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1.0分)多项

A.成本推动B.需求拉动C.经济结构的变动D.消费不足E.投资不足

43.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解释,主要有(1.0分)多项

A.结构性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超前性通货膨胀

E.滞后性通货膨胀

44.下述那些因素可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1.0分)多项

A.农业的歉收B.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D.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E.劳动生产率的突然降低

45.人力资本指的是:

(1.0分)

A.人们所拥有的本品。

B.生育能力C.能提高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D.工人工作时使用的资本品。

46.一般来说,在温和型通货膨胀下可能受害的群体有(1.0分)多项

A.公务员B.白领C.食利者D.以利润为收入者E.靠退休金生活者

47.在80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1.0分)

A.外生变量B.增长的余量C.内生变量D.引起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48.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应对总供给冲击,但会导致经济衰退。

(1.0分)

A.错B.对

49.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

在增加100亿元的投资后,经济将发生(1.0分)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且有30亿元的通货紧缩缺口

B.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且有6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C.需求不足的失业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0.经济周期可以分为(1.0分)多项

A.康德拉季耶夫周期B.基钦周期C.朱格拉周期D.斯密周期E.萨伊周期

第十套

1.根据IS—LM模型,引起沿着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1.0分)

A.名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不变,自发支出增加;B.自发支出不变,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下降;C.自发支出不变,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物价水平上升;

D.名义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不变,自发支出减少。

2.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1.0分)

A.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B.增加自主性支出C.增加税收D.减少自主性税收E.减少支出

3.如果物价水平普遍下降,则LM曲线会朝右下方移动。

(1.0分)

A.错B.对

4.当I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上升。

(1.0分)

A.错B.对

5.当一国设置了贸易限制时,该国货币的实际汇率会升高。

(1.0分)

A.错B.对

6.在LM曲线右下方和IS曲线左下方的区域表明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1.0分)

A.错B.对

7.在LM曲线一点a时,实际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供给相等。

而在假定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不变,但物价水平上升了。

这时a点:

(1.0分)

A.移动到LM曲线的右方;B.沿LM曲线向下方移动;C.沿LM曲线向上方移动;

D.移动到LM曲线的左方。

8.由于总需求是从IS-LM模型中推导出来,因此,可以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看作IS-LM模型的扩展,称IS-LM-AS模型。

(1.0分)

A.错B.对

9.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1.0分)

A.基本的投资支出B.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C.自发消费支出D.政府的支出

E.净出口

10.相对封闭经济而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主要修正了其中的LM方程。

(1.0分)

A.错B.对

11.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税收为定量税),政府支出乘数为4。

(1.0分)

A.错B.对

12.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1.0分)

A.储蓄减少B.储蓄增加C.消费减少D.消费增加E.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13.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的增加会减少货币需求量,但不移动货币需求曲线。

A.错B.对

14.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1.0分)

A.GN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B.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C.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D.GN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15.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中和生产中是:

(1.0分)

A.储蓄而不是投资;B.既非储蓄又非投资C.投资而不是储蓄;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

17.衰退时,政府倾向于赤字预算。

(1.0分)

A.错B.对

18.即使货币政策在短期中是中性的,它也可能在长期中产生深刻的实质性影响。

(1.0

A.错B.对

19.实际GDP的波动只由总需求变动引起,不为总供给变动所影响。

(1.0分)

A.错B.对

20.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

(1.0分)

A.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C.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21.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1.0分)

A.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总和;

B.如果劳动和资本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C.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D.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扣去折旧的部分。

22.超过均衡水平的工资会造成劳动的超额供给。

(1.0分)

A.错B.对

23.GN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1.0分)

A.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B.计划储蓄S大于计划投资I;

C.GN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均衡点;

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NP水平。

24.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1.0分)

A.储蓄减少B.自发消费增加C.投资增加D.税收增加E.政府购买减少

25.在消费和收入的分析中,消费曲线的纵轴消费轴)的截距和斜率分别为(1.0分)

A.引致消费,平均消费倾向B.自主消费,边际消费倾向

C.自主消费,平均消费倾向D.引致消费,边际消费倾向

26.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三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1.0分)

A.小于;B.大于;C.等于D.既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

27.如果一个利比亚的居民购买了美国的政府债券,那他(她)就减少了美国的净资本流出,而增加了利比亚的净资本流出。

(1.0分)

A.错B.对

28.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1.0分)

A.政府支出的减少B.货币供给量的减少C.私人投资减少D.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9.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1.0分)

A.50亿元B.500亿元C.10亿元D.30亿元E.80亿元

30.引起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

(1.0分)

A.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B.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C.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D.本国汇率上升。

31.认为人们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是(1.0分)

A.绝对收入假说B.生命周期假说C.持久收入假说D.预期收入假说

33.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1.0分)

A.错B.对

34.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0分)

A.错B.对

35.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1.0分)

A.增加500亿元B.减少500亿元C.增加100亿元D.减少100亿元

36.已知国民消费曲线是C=50+0.8Y,处于超支的点是(1.0分)

A.Y=300B.Y=250C.Y=200D.Y=400

37.产品市场三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四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

(1.0分)

A.等于;B.小于;C.大于;D.既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

38.菲利普斯曲线表述的关系表明治理通货膨胀最有力的措施是工资和物价管制。

(1.0

A.错B.对

39.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1.0分)

A.保持不动B.向右移动C.向左移动D.斜率增加E.斜率减少

40.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1.0分)

A.边际消费倾向上升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C.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

41.边际进口倾向越高,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大。

(1.0分)

A.错B.对

43.IS曲线向左方移动的条件是(1.0分)

A.价格水平上升B.价格水平下降C.总支出增加D.政府购买减少E.投资减少

44.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1.0分)

A.政府购买增加B.投资增加C.储蓄减少D.税收减少

4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是(1.0分)

A.等于1B.小于2的正数C.零D.大于1的正数E.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46.LM曲线描述的是(1.0分)

A.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B.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

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价格之间的关系E.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7.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调整机制。

(1.0分)

A.错B.对

48.资本净流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实际汇率。

(1.0分)

A.错B.对

49.因为工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存在摩擦性失业。

(1.0分)

A.错B.对

50.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有(1.0分)

A.工资率变化B.技术进步C.人为的灾祸D.自然的灾祸E.进口商品价格变化

第九套

1.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有(1.0分)

A.中间产品法B.收入法C.初级产品法D.支出法E.行业法

2.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1.0分)

A.公司转移支付B.雇员报酬C.业主收入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

3.2000年的CPI是用100乘以2000年的市场“篮子”里的商品的价格除以基期市场“篮子”里的商品的价格来计算的。

(1.0分)

A.错B.对

4.某人出售一副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1.0分)

A.错B.对

5.凯恩斯理论是在市场不能完全出清的情况下提出的。

(1.0分)

A.错B.对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1.0分)

A.建造一座住宅;B.企业增加一笔存货;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7.在三部门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决定总需求的因素包括(1.0分)

A.消费及其决定消费的收入B.储蓄及其决定储蓄的收入C.政府支出

D.投资及其决定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E.出口

8.漏出就是进入或者增加对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即期消费;注入就是退出或者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即期消费。

(1.0分)

A.错B.对

9.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1.0分)

A.等于;B.小于;C.大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0.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1.0分)

A.政府购买B.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支出C.企业投资D.政府转移支付E.出口

11.政府储蓄等于国民储蓄减去私人储蓄。

(1.0分)

A.错B.对

12.两部门经济中,若MPC=0.8,则自发支出乘数值是5。

(1.0分)

A.错B.对

13.GDP能够通过一个经济体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或者收入来计算。

(1.0分)

A.错B.对

14.公共部门的产出(1.0分)

A.C是被作为投资处理的,因为他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

B.是可分的,因而可以单个售出C.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其大部分是免费提供的

D.根据其售价计入国民帐户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15.按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应计入私人投资的项目包括(1.0分)

A.个人购买的住房B.企业库存增加C.个人购买的汽车D.企业新建厂房E.个人交的住房租金

16.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NP中(1.0分)

A.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B.购买40股股票C.面包厂购买的面粉D.购买政府债券

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

17.如果有人在中国购买了澳大利亚生产的柑桔,那么这个支出既会计入中国GDP中的消费部分,也会计入中国GDP中的进口部分。

(1.0分)

A.错B.对

18.一国名义GDP的增长表明该国生产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1.0分)

A.错B.对

19.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1.0分)

A.错B.对

20.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穿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1.0分)

A.错B.对

2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1.0分)

A.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B.政府给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2.花100美元缝制一件衣服的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

(1.0分)

A.错B.对

23.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1.0分)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24.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1.0分)

A.错B.对

25.当在某一时期,产出没能全部消费时,国民财富将(1.0分)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增加或减少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26.所谓净出口是指(1.0分)

A.进口减出口B.出口减进口C.出口加进口D.GNP减出口

27.作为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指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可获得的最好统计数据。

(1.0分)

A.错B.对

28.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1.0分)

A.错B.对

29.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NP的特征(1.0分)

A.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B.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C.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

D.它只测度最终产品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30.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1.0分)

A.出售股票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

C.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

31.政府储蓄等于T-G,私人储蓄等于Y-T-C。

(1.0分)

A.错B.对

32.净出口是指(1.0分)

A.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B.出口加进口C.出口减进口D.进口减出口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