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892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膳学论文.docx

中医药膳学论文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中医药膳学论文

论文题目:

中医药膳学特点认识及应用范围探讨

年级专业:

11中药学本班

********

学号:

**********

********

评阅教师:

宋宇鹏

完成日期:

2013年11月28日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中医药膳学特点认识及应用范围探讨

学生:

郝艳杰

专业:

中药学

*********

摘要

总结课本中中医药膳理论知识,结合中医药膳理论探讨了药膳理论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中医药理论中的意义,还有对中医药膳的特点的认识以及药膳理论应用范围的探讨

关键词:

药膳;中医理论;文献;整理;研究;

Abstract

The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dicinalfoodcharacteristicunderstandingandapplicationscopeofthestudy

Students:

HaoYanjie

Industry:

Chinesemateriamedica

Tutor:

SongYupeng

 

Pickto

Summaryinthetextbook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dicinalfoodtheoryknowledge,theoryofcombiningthetheoryofTCMherbalmedicinalfoodisdiscussedthedefinition,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andsignificanceinthe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understandingofth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medicinemedicinalfoodandmedicinalfoodtheoryapplicationscope

Keywords:

medicinalfood;Thedoctor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ory;Theliterature;Sorting;Research;

一、中医药膳的特点之认识…………………………………………………………………1

(一)注重整体,辨证施膳…………………………………………………………………1

(二)防治兼宜,效果显著…………………………………………………………………1

(三)良药可口,服食方便…………………………………………………………………2

二、药膳理论应用范围的探讨………………………………………………………………2

(一)预防疾病,摄生自养…………………………………………………………………3

(二)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3

(三)抗衰益寿,治漫性病……………………………………………………………………3

(四)药膳分类的整理研究…………………………………………………………………3

1、按性状分类………………………………………………………………………………4

2.按制作方法分类……………………………………………………………………………4

3.按药膳作用分类……………………………………………………………………………4

中医药膳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传统医学与饮食文化有线融合的结晶。

其“寓医于食”,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取食威,以达到营养滋补、保健强身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既没有中药的苦涩难饮,又能通过日常饮食改善体质。

中医药膳是具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在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经行合理地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膳食品,既能果腹及满足人们对美味食品的追求,同时又能发挥保持人体健康、调理生理机能、增强机体素质、预防疾病发生、助疾病治疗及促进机体康复等作用,因此,中医药膳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十分重视的膳食。

一、中医药膳的特点之认识

(一)注重整体,辨证施膳

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内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

同样生于大自然的各种动、植物中药也察受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具有四气、五味。

与中药的药性一样,食物也具有食性,用食物、药物的功效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的失衡,即是药膳食疗之根本所在。

药膳应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选用对症的食疗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在正确的辨证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药膳,才能达到目的。

如同为咳嗽,对于风寒咳嗽以食用葱白粥为宜;对肺阴虚燥热的干咳,则宜用百合杏仁粥;风热咳嗽则应服贝母桑叶梨汁。

(二)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药膳尽管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

食用一般膳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饥饿、维持生存和获得一种物质享受。

服用一般中药的目的则是为了治疗疾病。

食用药膳,除上述两个目的兼而有之外,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使有病者得以治疗,体弱者得以增强体质,健康者得以更加强壮。

药膳是药、食、养结合的好方式。

它将中药和膳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药疗和食养相结合,既可疗疾,又可调理脾胃,增加抗病能力。

目前在生活中应用范围广、数量多的当数保健养生药膳,有500种动、植物可作为滋补食疗药膳食品,如人参、冬虫夏草、枸杞子、山药、白术、天麻、甘草、当归、首乌、核桃、芝麻、大枣、甲鱼、莲子、鸡、鸭、猪、羊等,这些都能起到滋身体、补气血、调阴阳的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这些滋补品,的确能增强机体生理功能,改善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营养,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和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且为绿色食品,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如人参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延长细胞的寿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和肝脏的解毒作用,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节兴奋和抑制两种过程的平衡,提高及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的防御能力。

枸杞子具有降血糖、血脂、保肝及调节免疫的作用【1】。

(三)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药膳多为药、食两用之品,并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中药性味的选择,通过与食物的调配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

药膳的烹调,主要以“炖、煮、偎、蒸”为主。

这样可使中药和食物在较长时间受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有效成分,增强功效。

药膳烹调的特点是以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为主,做到既具补益作用,又具菜肴鲜美的特点,从而达到确切的功效。

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药和食物。

它必须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中药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

因此,它也就必须以精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炖、炯、垠、蒸、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同时按患者身体的需要进行中药的调补、选料。

对所选用的中药应根据药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炮制、加工方法及分离提取法,以保证制成的食品既具有一般美食的色、香、味、形,又可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达到治病、保健和强身的作用。

二、药膳理论应用范围的探讨

药膳疗法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膳食文化的一个特有分支,它融我国独特的烹调技艺与中医药学理论为一体,把药品和食品巧妙地结合起来,制成药膳食之,可以疗疾,可以健身,可以延年,效果显著。

药膳疗法可以清热祛邪、益气养阴、扶正固本、调整阴阳,长期坚持服用则可减轻或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至延长其寿命。

可以说药膳疗法是一种十分适宜的,能被广泛接受而且有确切效果的一种治疗手段和方法。

养生古称“道生”、“养性”、“摄生”等【2】,其实谈论的是人们健康问题,如何保护“精、气、神”。

而饮食养护在养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内经》中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理论和五味入五脏,饮食宜节制的观点。

药膳具有丰富饮食、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等多方面的作用,通过对中药与药膳方面的专著文献的查阅,针对中医药膳方面的特点,结合当前中医药膳的临床应用可能出现的情况,对药膳的临床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中医药膳能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更快地解除患者的痛苦。

应用范围主要有:

(一)预防疾病,摄生自养

中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容易患一些老年病、慢性病,可利用药膳来防病。

如吃玉米粉、黄豆粉糊、洋葱炒黑木耳,防高血脂、冠心病"服南瓜、山药粥,苦瓜炒黄鳝防治糖尿病【3】

(二)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免疫功能属正气范围,补肾、补气、补血的药膳,大都有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如山药、黄茂、构祀子等调配的药膳,能提高抗病能力,有益健康长寿。

(三)抗衰益寿,治漫性病

如黄茂粥治中老年人的慢性肾炎,对消除尿蛋白效果显著。

血管动脉硬化症吃山植桃仁露、银耳山植汤等有较好疗效。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和保健的观念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医药以祛病,饮食以强身,是保健的两个方面。

中医药膳含医、食为一体,是根据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营养理论,用中药和食物相配伍,加入适当调料经炮制、烹调加工而成。

它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相得益彰,故药膳食疗独擅养生防病之功【5】。

中国药膳养生保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宫廷到民间,广为传播。

当今有关药膳学的著作异彩纷呈,应用空前广泛,以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药膳餐馆【6】。

在人们的生活中,药膳也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并在国外也享有盛誉,备受青睐。

药膳是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医学结合的重要方式。

今天,它己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科学、艺术和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传遍世界各地。

总之,“与其求救治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7】”,“上工不治己病治未病【8】”。

传统中医追求的是:

“药食同源”,讲究的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9】”。

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膳,“以食防病,以食治病”是健康的至理。

(四)药膳分类的整理研究

中医药膳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药膳进行分门别类。

如按食品原料属性分为禽肉类、蔬菜类、米面类和果实类;按加工特点分为菜肴类、粥食类、糖果类、饮料类和其他类;按作用特点分为滋补强身类,抗衰老类、健美类、益智明目固齿类和根据病种不同的治疗疾病类【10】。

尤其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膳是现代药膳发展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人们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把具有不同功效的中药和食物,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爱好,经过特殊的配制和加工,制成各种不同的药膳。

药膳的传统制作是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将中药与食物相配伍,经过加工,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一种特殊食品。

纵观古代医籍文献中的分类方法记载,结合现代药膳加工、烹调技术引入药膳后所产生的影响,按药膳食品的治疗作用,制作方法和应用及药膳食品原料等方面进行如下分类:

1、按性状分类

菜肴、米面食、粥食、糕点、汤羹、精汁、饮料、罐头、糖果、蜜饯

2.按制作方法分类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药和食物"它必须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中药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

因此,也就必须以精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炖、炯、垠、蒸、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的烹调方法,按中医理论和患者需要调配好药膳的主料和辅料,制成具有一般美食的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3.按药膳作用分类

中医药膳对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重要的作用,人们都希望通过药膳,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尤为注重,对药膳的需求愈加强烈。

药膳以保健强身、防病治病为目的。

日常饮食是为了生存营养需要;服用一般药物的目的则是为了治疗疾病。

而食用药膳,除上述两个目的兼而有之外,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使有病者得到治疗,体弱者增进健康,健康者更加强壮。

 

结论

中医药膳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千年来,它始终伴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充实,逐步形成了具有系统理论和深厚实践基础的中医药膳学。

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探讨中医药膳的理论体系,并结合当今社会对中医药膳理论及其进展研究,综合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医药膳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千百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中华民族长期的实践验证,因而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

每种病的病因不同,得病者的体质也不同。

因而,应那个用药膳时,要区别对待,因时、因地、因人应用药膳,以期获得更好的保健效果和临床疗效。

第二,开展中医药膳理论、疗法的整理、研究和挖掘,尤其注重药膳理论的实际应用,将显得更加迫切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以及人类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还有医疗模式的转变等,使得人们注重生活质量的健康观念日益强烈,因此开展中医药膳理论、疗法的整理、研究和挖掘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三,面向21世纪中国药膳事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依据,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实现药膳现代化与产业化的研究开发,开创新型药膳,倡导中医药膳文化,充分体现中医药膳所突出的三大特点,即突出中医理论的特点、突出中药学的特点以及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发挥药膳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功用,必将使中国药膳事业造福于世界各地。

我们相信,中医药膳以其独特的优势,必将会有广泛的发展趋势和美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左华泽.国药与药膳应用浅谈.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

553.

【2】钱伯文,薛品贤,钱力兰.养生指南,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3.

【3】徐丽君,陆付耳.药膳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防治.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

13(3):

192一194.

【4】刘晓航.中医药膳与康复医学.现代康复,2001;5(l1):

20一21.

【5】周一谋.论忽思慧及其5饮膳正要6.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3):

26一27.

【6】陈永国.药膳配伍.药膳食疗,2002;(9):

2.

【7】姚昌缓,傅沛藩.中华医药养生保健谚语,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91一93.

【8】何清湖,潘远根.中医药膳学,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0一31.

【9】周文泉等.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

【10】马有度,包明儒.四季药膳,重庆:

重庆出版社,1988,21一24,26一36.

【11】聂卫.海参的药理作用及一临床研究进展.天津药学,2002;14

(1):

12一14.

【12】施洪飞,项平,申毓军等.干烧黄蔑鱼对衰老小鼠SOD!

GSH一Px!

N0和NOS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5):

299一301.

【13】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4】葛振华.扶正健脾汤对荷瘤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1;创刊

【15】施奠帮.中医食疗营养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一3.

【16】马有度,包明儒.四季药膳.重庆:

重庆出版社,1988,21一24,26一36.

【17】胡国庆,高忠梁,陆兰珍.食疗食养与常见病,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1一12,61一64,125一127,149一153.

【18】刘晓航.中医药膳与康复医学.现代康复,2001;5(l1):

20一21.

【19】周一谋.论忽思慧及其5饮膳正要6.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3):

26一27.

【20】陈永国.药膳配伍.药膳食疗,2002;(9):

2.

【21】姚昌缓,傅沛藩.中华医药养生保健谚语,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91一93.

【22】何清湖,潘远根.中医药膳学,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0一31.

【23】马有度,包明儒.四季药膳,重庆:

重庆出版社,1988,21一24.

 

致谢

本课题是在老师宋宇鹏的悉心教导下独立完成的,在老师的教诲下,我不仅对中医药膳学有了新的认识,还掌握了中医学药膳的部分理论知识,并且对中医药膳学有了深厚的认识。

特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导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积极的工作态度都是我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最后再次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致以深深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