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造成挫折的原因案例分析报.docx
《学生造成挫折的原因案例分析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造成挫折的原因案例分析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造成挫折的原因案例分析报
学生造成挫折的原因案例分析报告
海伦市第五中学赵平艳
一.个案基本情况
1.个案基本情况姓名:
孙雨桐,性别:
男,年龄:
15周岁,班级:
初二级1班,家庭住址: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盛家园
2.问题行为概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在小学时功课一直不错。
上初中后,每次考试也均列前茅,但在初二上学期的一次数学测验,仅得了70分,这对他是个极大的打击。
因为数学一直是他的强项,从没下过90分。
为此他感到沮丧,总感到周围的同学在嘲笑他,老师也不像从前那样对待了。
他感到压力很大,振作不起精神,甚至不愿和大家接触。
(1)行为方面:
①经常说谎,为人不诚实; ②对人无礼貌,对老师嫉恨;③顶撞老师,经不起批评; ⑤喜欢与人争执,讽刺挖苦人; ⑥经常打骂同学,有攻击性行为。
(2)学习方面:
①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 ②作业拖拉,经常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④学习成绩差,考试作弊。
(3) 性格方面:
①情绪不稳,脾气暴躁; ②容易冲动,自控力差;③言语较多,争强好胜;④情绪好时能接受批评,会帮助别人。
二.背景资料
1。
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习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极其重要。
家长在寄予学生期望、狠抓子女学习的同时,却没能和子女进行沟通,解决其心理的困惑,导致其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父母文化水平平低,母亲每天照顾她的生意,父亲经常在外打工,他们没有能力和精力教育儿子,当老师反馈张帆不良行为时,他们就数落、打骂儿子。
父母经常教育儿子在外面被人欺负时,一定要狠狠地还手,否则就会吃亏。
久而久之,在张帆的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
“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
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父母不正当的教育促成孩子养成言行自由散漫、说谎、顶嘴、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打骂同学等种种坏习惯。
2.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和老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把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是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辟思路的学生视为“差生”。
有些教师极易对不大听话、学习差的中学生进行挖苦讽刺或惩罚,对学生不予尊重。
这样,就使得这些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也只重视考试,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具备一定心理健康知识的也不多,使得许多学生一旦有了心理问题而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凡此种种,使他心里误以为自己是老师学生心目中“坏学生”,于是破罐破摔,继而自卑、、报复心理越来越严重,并形成许多不良行为。
3.社会不良风和环境的影响
在当今时代,虽然素质教育提得很响,但学校以“分”定位,教师以“分”晋级,学生以“分”择校读书的现象广泛存在,真正的“分在增值,人在贬值”。
学生往往得了高分,失去意志与追求;同时学生在高分、高心理压力下,丧失了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把学习视为畏途、恐学、厌学心理加剧。
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电子游戏厅、网吧,以及一些影视场所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严重威胁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张帆在家里和学校找不到生活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经常编谎话请假,其实逃学在外玩耍、聊天等。
三.分析诊断
通过对孙雨桐仔细观察了解,结合与其父母、班主任、任课教师会谈了解,认为主要是学校适应不良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同伴关系问题,攻击性行为等。
四.辅导策略与过程
(一)辅导目标的确立。
帮助孙雨桐疏导错误认知,矫正不良行为,排解消极情绪,从而避免和减少对他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培养塑造他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健全的个性,从而帮助它形成基本的心理健康素养;根据他成长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在应对各类困境和难题的态度处理方法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使它能够保持高度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满足更高更强的挑战。
(二)辅导方法、技术的选用。
1.自我提示法 2。
缩小视野法 3。
自我教导法 4。
情绪转移法 5。
角色扮演 6。
访谈法 7。
行为契约法
(三)辅导具体过程
1、争取家长和教师的主动配合:
首先和家长及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孙雨桐同学的家庭表现情况,与家长和教师沟通思想,以便对症下药。
2。
分别谈谈如何解决以上几类心理问题
A、处理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1)自我提示法。
家长和教师辅导进行自我提示法训练,步骤是:
①对自己出声地说,被指定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②说出来打算怎么做;③在做的过程中保持专注;④完成时,描述进行的状况;⑤告诉自己觉得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同时可以给自己一点鼓励,比如记一点或者一个代币。
就算这一次做的不对,也可以这样鼓励自己:
下一次,如果慢一点,我可以做得更好。
(2)缩小视野法。
让张凡坐在书桌前,习惯的把面前某一件东西作为注意的靶子,例如屋外的天线、树枝、电线杆,或书桌上的台灯开关、铅笔、台笔、自己的手指等。
然后用双眼凝视着它,并经常做这样地练习,可以提高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B。
处理情绪不稳定问题
要改变他情绪不稳定的问题,首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技术帮助她体验到对方的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情绪反应不合理的地方,进而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二阶段:
改变他不合理的想法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按照理性情绪辅导法,帮助他认识到他的情绪问题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协助他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不良影响。
2.识别自身的情绪
①让他把自己知道的情绪都写下来,请父母或老师补充,再把它们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
②让他制作一张情绪晴雨表”,认真记录,试着把自己快乐的情绪和周围人一起分享,把开心的事告诉父母、老师和知心朋友。
第三阶段:
控制情绪 模仿学习
通过会谈方式,教给他一些情绪控制法
1.自我教导法。
当他知道自己在那些时间、面对某些人、,尤其是当这些事情是日常碰到的事件时,就可以先预习,用自我教导的方法,帮助自己打预防针,到时候就不会被消极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了。
2.情绪转移法。
在发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的情境中,主动及时地设法使他自己的思绪转移到中性或积极的方面上。
比如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找有益的书来读、聆听优美的乐曲、写日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等。
3.宣泄情绪的方法。
①身体宣泄的方法。
不良的情绪可以通过消耗人体的能量得到发泄。
比如不开心时去跑步、爬山、打球等。
②心理宣泄的方法。
当感到情绪不佳时,可以通过言语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比如发怒时,可以用言语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等。
C.处理同伴关系问题
(一)发现导致同伴关系问题的原因
1.采用关键事件访谈来发现问题,包括:
①了解事件的过程,②询问事件造成的影响,③对当事人的期望。
2.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从两方面入手:
①追问他以往和同伴交往中发生的矛盾和解决的办法 ,②向班主任或同学了解他平常在班里的人际关系状况,同学们对他的看法等。
3.确定需要改变的不良交往行为
(二)帮助他与人交往的技巧
1.示范。
辅导员可以亲自为他示范,也可以通过录像、电影等为他提供榜样。
2.指导。
指导是向他恰当的描述某种行为。
比如对于抱怨行为,可以对他这样的指导:
“当你的朋友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而做出令你不满意的事情,你就可以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这样做,请他以后不要这样做。
”
3.演习。
演习是指在他接受指导和观察行为示范后对这种行为进行实践。
辅导员可以在他演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矫正。
(三)传授必要的交往知识
1.树立平等的交往观念。
2。
悦纳他人
3.树立真诚的评价原则
4.要善于主动承认错误
D.处理攻击性行为问题
(一)攻击性行为的暂时处理
发现他有攻击性行为时,应立即干预并阻止,并严厉地指明这种攻击行为是不允许的。
(二)会谈
1.开始会谈,注意良好辅导关系的建立
2.讨论最近一次发生的攻击性行为
3.说明攻击行为的后果
4.寻找解决问题的替代性办法
五.辅导效果
①家庭生活:
其父母表示非常感谢学校老师对他儿子的辅导教育,彻底改变了儿子不良学习习惯、不良情绪和改变对人不敬的行为,儿子理解父母,能帮家长做家务。
此次辅导活动丰富了家长教育理论知识,也使家长用更多的时间陪伴了解自己的儿子,指导他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改善了亲子关系。
②学习生活:
自从进行个别辅导教育后,心理状况有明显好转,无论在学习、生活、行为上都有一些进步。
对于他点点滴滴的进步我们都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并让其家长知道,让他们共同分享孩子良性发展的快乐,促使他们更好地督促孩子成长。
③交往生活:
自尊心、荣誉感每人都有,这是人积极向
上的一种重要地情感动力。
不管张帆有多大的缺点和错误,但这种情感仍然深深地埋在他心灵深处。
如何点燃起心灵深处美好的情感呢?
辅导中发现他很想表现自己,也很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劳动很积极。
所以,当他在认真扫地、擦窗时,辅导员就进行表扬、鼓励,充分肯定他的优点和成绩。
还建议班主任让他担当劳动委员职务,尽力让他发挥潜能,增强成就感。
同学们看到他的进步,听了老师对他的表扬,对他也改变了看法,并和他友好相处。
六.反思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作为心理健康辅导员,要知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肯地指出学生的优秀品质,去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和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他的尊重。
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
相信爱是可以完全转变一个学生的一生的,让我们用一份爱心,一份理解,帮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学生遭遇挫折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实验报告
遇到挫折后表现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挫折如不超过个体的容忍力,则是一种磨炼。
它引导个体的认识产生创造性的变迁,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人们以更好的方法满足需要。
然而挫折过久、过强、超过了个体的忍受力,个体不能正确对待,则可引起适应不良,情绪紊乱,发生疾病或行为的偏离。
挫折后的反应是各种各样的,人群中常见的挫折后反应如下:
一、气愤
气愤有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两种形式。
直接攻击就是个体在受到挫折后,愤怒的情绪直接导向造成挫折的人或物,表现为对人讥讽、漫骂,或拳脚相加及损坏物体等形式。
通常,对自己的容貌、才能、权力等各方面充满自信的人,或具备某种实力者,以及年幼无知缺乏理智或生活经验的人,较易产生直接攻击行为。
而转向攻击一般在三种情况下发生。
一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悲观失望,于是受挫后产生自责,把攻击转向自己;二是由于觉察到不可能或不应该对引起挫折的对象直接攻击,而把挫折的情绪发泄到次要的、甚至无关的人或物上去;三是由于挫折来源不很明显,或为日常生活中许多小挫折的积累,也可能为个体内在因素(如疾病、疲劳等)所致,个体找不到明显的攻击对象,于是将攻击目标指向不相关的人或物上去。
这第二、第三种情况常常是借助于一种代替的满足来减少自己遭受挫折后的不平衡。
则将愤怒压抑下去,表现为冷淡。
对外界反应很低。
但这种冷漠、压抑对心身健康损害较大。
二、烦躁
烦躁是当人们面临挫折的时候,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心理反应之一。
烦躁不是真的遇到危险,而是担心可能会遇到某种危险的紧张,惶惶不安的情绪状态。
一个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挫折,即使是一个过去很坚强、很自信的人,也可能会慢慢失去自信,产生焦虑反应,焦虑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忧郁。
同时在生理上出现出汗、心悸、头昏头疼、胸部压痛等现象。
有些人则表现为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集中注意力下降等。
例如,烦躁不安,判断力降低,耐心消失,怨天尤人,无所事事等。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不仅损害人的心理健康,还会引发躯体疾患。
三、消极
消极是指个体在受到挫折的时候,用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来应付挫折情境。
这种回复到不成熟的行为模式现象,又称退化。
退化这种反常的行为表现方式,本人往往不能清醒地意识到。
例如,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受到教师批评或与同学发生争执时,可能会失声痛哭,以哭的方式来表达对挫折的态度。
退行现象发生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中,会产生相应的消极影响,如行为偏差,人格障碍等。
四、冷漠
冷漠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随之产生一种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态度。
这是一种比攻击更为复杂的挫折反应,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当事人对引起挫折的对象无法或无力进行攻击,或强行采取攻击反应后会遭受更大的挫折;同时当事者又找不到适当的替代物来发泄自己挫折后的愤怒情绪,并且又看不到环境改变的希望,于是只能做出冷漠的反应来调节自己受挫后的心理状态。
这种冷漠不排除个体心理上攻击与压抑之间的冲突,并且包含着个体心理的恐惧与痛苦,对心理健康极为有害。
五、固着
固着指个体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所遭受的挫折,而使得心理发展产生了停顿。
而与固着相关的,是偏执性的固着行为,指个体反复做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反复多次毫无效果,仍然继续,而不能以其它更适当的行为所取代。
大学生常表现为受到挫折后,判断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这即是由于挫折后的固着反应阻碍了他们学习新反应的建立。
六。
妥协
人们在受到挫折时会产生心理或情绪紧张状态。
妥协是减轻这种情绪紧张状态的措施之一,用以求得自我安慰。
以上挫折反应是个体遭遇到挫折后常见的比较直接的反应,这些反应往往是不自主的。
其中有些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有些则是本能的反应。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状况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挫折反应的性质和强度,以及采取有效行为方式的速度与效果。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较少产生挫折反应,即使产生,也较少表现为退化、冷漠等这种被动、退缩性质的反应形式,其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平息挫折反应的速度较快。
更为重要的是,其直接的、不自主的反应之后,往往能主动、及时地以有效的心理行为方式去替代前者,来适应、改变挫折。
这样的人,也就是适应能力强的人。
那些对挫折缺乏正确认识或者采取了不适当的适应机制的人,往往容易使挫折反应变得更为明显、强烈、持久,形成恶性循环,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如何战胜挫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人们战胜困难和挫折。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2、锻炼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提高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
【教学方法】1、讨论分析法;2、情境体验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每4个人一组,各组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一个古今中外成功者承受挫折的范例。
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同学讲述范例。
2.幻灯投影、录像等。
【教学过程】
一、自我回望(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
“大家听过‘桑兰’这个名字吗?
她带着祖国人民的希望去参加美国举行的友好运动会。
可是一个不小心的失手,使她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失败。
”(教师讲到这里,突然停下来,点一名正专心听讲的学生起立,设置一个受挫的情景。
)
教师:
“刘红,你为什么眼睛往外看?
”
教师:
“是呀,假如我是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的。
这就是挫折。
请同学们回想自己所受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挫折,产生过什么样的想法,做出过什么样的行动,真实地写出来。
(打开幻灯投影,出示预制的表格)
你的感受:
你的做法:
二、心灵启迪
教师:
“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古代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厂朔而有国语……古往今来。
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勇于克服困难,并能在逆境中奋斗,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品质。
请你把查找到的中外成功者受挫折后历起的范例,仔细观察并思考他们成功经验。
”(各组选一名代表依次上讲台前讲述范例。
讲到他们受挫后,让全班同学猜测成功者的真实反应及其结果。
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
结束后,教师:
成功者的范例告诉我们:
勇于面对挫折,从中吸取教训,并努力奋斗,最终产生巨大的动力,走向成功。
我们不难总结出成功者在遭遇挫折时的共同之处。
(出示预制的幻灯片,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并完成幻灯片上的句子,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承受挫折能力强的成功者的共同之处:
勇于面对挫折,冷静分析困难,充满信心,并创造条件努力实现目标,最终获得成功。
相反,承受挫折能力弱的人的做法和态度是:
缺乏信心和勇气,表现出失意、烦恼、沮丧的情绪。
觉得自己不行,没有能力,做不了,最终放弃奋斗,导致失败,甚至绝望。
(出示幻灯片,上面写着名人名言:
“屡颠屡扑,愈挫愈勇”)
三、情境训练(角色扮演)
(放预拍的录像。
画面上出现一个情景:
在上学的路上,你被人误解了,被经过的几个同学看见,他们没有经过了解真相便一起嘲笑你,使你无地自容。
把你受了委屈的想法和做法按录像上的场面配音扮演)
教师说:
“每个人经历的挫折不尽相同,所采取的做法和体验到的感受也有差异,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的。
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认识,通过制定的计划,鞭策自己,锻炼心理承受力。
走向成功。
”
(出示幻灯片)
成功计划
我的榜样是这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到挫折时,我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希望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帮助。
成功后,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座右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划人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思想升华
(放一段有保尔•柯察金战胜挫折的录像,并配上画外音)
挫折是成熟的“催化剂”,它使人的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人以现实的眼光深化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识,它是人生的老师,是成功的摇篮。
像保尔•柯察金那样的例子还数不胜数。
他们乐观向上,自信开朗,笑看人生的波折,奋发图强,成为生活的强者。
挫折还可以使人从中吸取教训,改造自我,调整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会为人处世。
挫折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五、课堂讨论
坚强意志的重要作用,3分钟后每组选一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
学生朗读名言、品味名言,给学生稍稍留出思考的时间后,然后请学生发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识到能否战胜挫折是懦弱与勇敢、退缩与坚毅、渺小与伟大的分水岭。
强者正是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不断锤炼意志,最后走向成功。
教师集中归纳提升。
多媒体课件展示:
我的收获:
战胜挫折最可靠的保障是坚强的意志。
教师引领:
我们正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人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们怎样培养自己坚强的品质呢?
创新支点:
生活剧场、感悟意志:
[链结生活]思考问题:
一个人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
让我们从下面几个同学的身上得出答案吧。
• 做事总是虎头蛇尾
• 放学回家就想玩电子游戏
• 遇到难题就想看参参考答案
• 相约一块晨跑的朋友都不跑了,我还要坚持吗
师生合作,归纳总结出:
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就要提高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让学生参与生活剧场,自己讨论总结方法,磨练坚强的意志。
“我也行”运用到自己的身上,这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的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六、知识梳理(板书)
教师总结:
青少年如何战胜挫折(途径、方法)。
正确态度、良好人格、坚强意志、树立理想。
七、课堂小结
正确地认识挫折、困难与失败、勇敢地面对它们,学会用灵活的策略、理智的态度克服它们;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远大对人生理想,用勇气迎接困难,以意志应对挫折。
在跨越艰难险阻后,当我们回首遥望时,那些歪歪扭扭的脚印,将是一种美丽的风景。
《如何战胜挫折》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差异-适应性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及情境活动的探究,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好。
评课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
成功之处:
一、整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学生预习明确基础知识后,通过自身体验、情境材料的分析及活动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能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完成的又快又准,在积极、主动的探究中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也能够突破。
本课的重点是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学生通过参与情境表演活动,知道了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们都能说出面对挫折,要勇敢的面对,选择坚强的态度。
教学难点是造成挫折的原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看相关图片,学生谈自己遭遇的挫折,及分析丁丁遇到的挫折,很快得出了结论,教学效果较好。
存在的不足:
一、在让学生谈自己遭遇的挫折时,学生的积极性不太高,这时应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或让学生通过对学的方式先两人交流,然后在班级内说,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
二、在学生说完自己遭遇的挫折后,可以直接问学生能不能不遇到这些倒霉的事,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在回答不到位时,教师应及时点播讲解,这个地方处理的不恰当,还需要完善。
三、在学生活动展示的环节,由于我提的要求不到位,个别小组展示时使用了口头语,也没分好任务,展示的不精彩。
因此在展示前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活动要有连续性,表演要精彩到位,在学生展示后,要做具体的评价。
四、由于时间关系,总结的比较仓促,还应对知识作进一步的提升归纳。
评课后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改动,在其他班级上课时,效果更好一些。
青少年中开展挫折教育的意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
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
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
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
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 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
青少年年龄小,对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