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51196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docx

精选山东潍坊经济发展

“山东的发展潜力比广东大多了!

2003年6月,万众瞩目的省委工作会议。

省委书记张高丽在历数山东方方面面的优势后,一语惊四座。

迎着一片惊诧不已的目光,这位从广东调任山东才一年有余的领导人,娓娓道出一番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大道理:

广东是怎么起来的?

说到底不就是接受香港产业转移,靠“三来一补”发家的吗?

风水轮流转。

如今轮到日韩产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了。

山东与日韩隔海相望,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城市,日韩可是两个制造业强国啊,GDP一个是中国大陆的5倍,一个是山东的5倍——如果向我们转移一部分,那就不得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依托日韩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的宏大构想。

国际产业转移是循序渐进的。

当今日韩产业转移,和前两轮面向中国大陆的产业转移迥然不同。

港、新、台均为弹丸之地,制造业一向有轻无重,结构单一,不具备完整的产业体系。

因此转移到中国大陆的产业,自然也不外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业。

而韩国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产业为主,日本以重化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的信息产业为主。

日韩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将是转移的重点。

特别是韩国,目前正处于由重化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大陆呢,正在由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迈进。

在世界产业链条上,韩国正好领先中国一个环节,两国产业间具有天然的衔接性和互补性。

重化工业的突出特征是企业块头大,占地多。

而且因为产业链几乎可以无限延伸,必须大面积预留发展用地。

参观潍坊海化集团,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海化光主厂区就占地两万多亩,预留发展用地更是多达10万亩以上。

一家龙头企业带起一片几十平方公里厂房鳞次栉比的开发区,置身其间不由得不为之感叹:

要不是在这人烟稀少的莱州湾滩头,哪里能有这么大现成的地盘?

重化工是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最为显著的产业,所以分散布局是重化产业发展的大忌。

放眼五洲四海,包括日韩在内的发达国家重化工产业无不呈现集群式分布。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绝不是像一堆土豆装进麻袋里一样,是一种简单的企业“扎堆”。

而是类似大自然中的生态链,通过产业上下游之间,整体与零部件之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相互依存、衔接和空间上的合理组合,由此带来低成本和高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已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位全国著名企业家向记者描述他在美国看到的化工产业集群:

满眼纵横交错的管道和丛林般密布的化学反应塔,住在一座高楼上,无论朝哪个方向,都一眼望不到边。

世界500强中有上百家大公司来这里“安营扎寨”。

一家一家的化工厂息息相关:

我的产品是你的原料,你的产品是我的原料,地上和地下管道相互串联,每一家企业只不过是越拉越长的产业链条上的一个节点。

面向中国大陆产业转移的“三次浪潮”,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较之前两轮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这次以重化工为主体的产业大转移无疑将更加波澜壮阔。

重化产业集群要转移就会“成群结队”。

七零八落发散式地转移,必然导致产业链条的缩短、断裂和集聚效应的消失。

由此可见:

没有足够而且集中连片土地资源的地方,地势不平坦的地方,不具备以大规模和强集中度为特征的重化工业转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层峦叠嶂的山区根本容纳不下日韩重化工业集群的转移,唯有坦荡入砥的大平原才有可能成为承接转移的主战场。

个未必恰当的比喻:

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震惊中外的战略大决战,高潮迭起在辽沈、淮海和平津3大战役,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在数以十万计。

这样的大兵团作战只有在大平原才能展开,地形狭隘的山区是根本无法排兵布阵的。

这就难怪3大战役主战场都在幅员辽阔的大平原了。

但你是否知道:

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用枪炮打了53天,用电报打了将近半年。

毛主席在转战陕北途中和在临时首都西柏坡,与黑土地上的林彪电报往来纵论辽沈大战,焦点就是主战场究竟摆在长春还是锦州。

几番周折,最后雄才大略的毛泽东一锤定音:

“置沈阳、长春敌人于不顾,专事锦州”,这才有了横扫敌军如卷席、一举解放全东北的辉煌胜利。

军事战场如此,经济战场又何尝不是如此!

今天我们也不妨来一番“纸上谈兵”,看看在山东半岛承接日韩产业转移这场“大战役”中,主战场应该摆在哪里?

空中鸟瞰胶东半岛,群山连绵,丘陵起伏。

沿海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带状城市,正是背山面海的天然环境使然。

搞工业布局的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这样的地形地貌,连拓展市区都得开山劈岭、修马路有的还要打通隧道,又怎么能摆布开块头大、占地多、规模庞大的集群式重化产业?

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明确提出承接境外重化产业转移的省市,无不选择在大平原集中布局,规划面积动辄几十平方公里。

如广东在广州的南沙和惠州一带,江苏在沿江一带,天津在汉沽一带。

目光掠过半岛,甩开青烟威一路向西,峰回路转,豁然开朗。

车过胶莱河,莽莽苍苍的昌潍大平原奔来眼底。

平畴漠漠烟如织,难怪当年生性笑傲山林的大画家郑板桥来潍县走马上任,见眼前如此平坦不免失望和懊恼,怅然若失的心境下挥笔写下这首《恼潍县》:

“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

宰官枉负诗情性,不得林峦指顾间。

在当年为郑板桥所恼的潍县,也就是今天的潍坊中心城区和渤海间,横亘着大片荒凉的盐碱地,一望无际。

再一望,还是无际。

种庄稼颗粒无收的这片不毛之地,向来是潍坊的“北大荒”,长期以来不足为道,人们还为它隔断了市区与大海的亲近而耿耿于怀。

然而在今天看来,驱车40来公里方可穿越的“北大荒”,就不仅是距离,更是潜力了!

绵延113公里的海岸线,腹地2000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平原,加上447平方公里的滩涂和1999平方公里的浅海,共计4662平方公里、超过整个潍坊市域1/4的面积可资开发利用。

况且这片地表之上的不毛之地,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和卤水资源!

在国家紧缩建设用地、沿海地区土地指标基本用完、好多项目悬在空中落地无门的背景下,潍坊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凸现出来了:

潍北不占建设用地指标不用国家审批就可征用的非耕地多达314万亩!

一查资料,国务院下达给山东1997-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一共才270万亩。

本届潍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当前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作出了一个关乎潍坊未来的有胆略的决定:

在潍北广袤的土地上,突出发展以海洋化工和动力机械为重点的重化产业集群,对口承接日韩重化产业转移。

置身潍北,不难发现,重化产业集群于此摆布简直天造地设:

一马平川,荒无人烟,不必搬迁。

正可谓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画图。

你可曾知道,全国4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利用外资总额、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天津开发区已连续10年独占鳌头。

奥秘何在?

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86年到天津视察时就曾一眼看穿、一语道破。

他说:

“天津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

我看你们潜力很大。

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

”如今全国所有开发区都可见到“开发区大有希望”7个大字就是老人家那次看了天津开发区以后欣然题写的。

国家级开发区地价无不数以万计,这片盐碱滩开发之初,1亩地只象征性地收取1000元!

加之一马平川,适合产业集群,天津开发区吸引了4000家外资企业纷至沓来,其中摩托罗拉总投资超过30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2004年,以开发区为核心的天津滨海新区实现GDP1250亿元,直逼上海浦东(1500亿元),近10年平均增速21%,高于同期浦东的年均15%的增长率。

今年上半年更是以近600亿的GDP一举超过浦东!

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视察天津,宣布党中央、国务院继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以来的又一重大决策:

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带动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的龙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目前潍坊正在参照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紧锣密鼓地制定潍北滨海新区发展规划。

潍坊和天津颇有些相似之处,都是市域沿海而中心城区不靠海,都有大片的盐碱地等待开发。

潍北的明天不就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今天吗?

 

众所周知,重化工业不仅占地大,而且耗水多。

山东半岛属严重缺水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6。

省水利厅根据现状供水能力测算,今年全省缺水量达81亿立方米。

就山东全局来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但相对而言,潍坊是半岛城市群中可用水资源最为充沛的城市。

24座大中型水库在潍坊上游星罗棋布,仅距市区50公里半径内就有5座。

全省最大的水库在哪里?

就在潍坊。

潍坊母亲河白浪河上游30多公里的安丘、昌邑、高密、诸城4县市交界处的峡山水库,总库容1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亿多立方米,均为全省之最。

水利部正在向全国推广潍坊联网治水的经验。

近年来潍坊打破过去一个流域、一座水库、一条河道、一片灌区的单元治水模式,通过水库串联、水系联网,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全面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增加蓄水和灌区推行节水技术,新增年可用水量9亿多立方。

目前已有18座大中型水库串联在一起,可以自流到潍坊市区和潍北地区。

“引黄济青”和“南水北调”两大跨区域引水工程均经过潍坊,使之成为“近水楼台”和向胶东半岛输水的枢纽。

眼下潍北已经拥有年供水2000万立方米的调蓄水库,“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调蓄水量1亿立方米的双王城水库也即将在此开工建设。

最近记者沿引黄济青大干渠由西往东,上游的渠段都干得底朝天,过了昌邑才见一渠清水滚滚东去。

溯流而上,原来是潍坊的峡山水库在给青岛开闸送水!

潍坊开发,水利先行。

潍坊市水利局组织一帮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得出的结论是:

现有供水能力,保障潍北开发用水,10年内绝对没问题。

10年后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实施后,也绝对没问题!

因为水源充足,改革到位,潍坊市区的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早在几年前就由垄断性供水转变为竞争性供水。

企业一有新项目,就有自来水和水库两家供水单位找上门来,一家出好几套供水方案,谁的方案投资少、水价低,用水企业就选择谁。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土研究所的区域规划专家,最近考察了大半个山东后,不由得对潍坊刮目相看。

他们认为:

大量水利设施集中分布,使潍坊成为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中少有的具有较高水资源保障程度的城市。

这是半岛城市群中其它任何一座城市都无法企及的。

有的地方也不乏土地资源,那里的盐碱地也是一眼望不到边,但是水资源奇缺,不仅经济发展长期为水所困,甚至一年四季连人畜吃水都成了困扰当地政府的大难题,怎么建设高耗水的重化工集群?

南水北调能不能解决问题?

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他们尽管有改造自然的强大能力和财力,但他们却只移民不调水。

因为调水成本极高不说,跨流域调水的生态后果难以预料,不知道几十年后会不会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

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清等众多的专家学者:

建议国家限制北方缺水城市的膨胀,不仅鼓励缺水地区的农民到丰水的发达地区打工,还要鼓励他们就地成家立业,不回原籍。

现在北京和天津已经那么大了,南水北调只是解燃眉之急,决不可期望过高,上一些不该上的高耗水新项目。

而且作为我国暖温带最最完整和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环渤海沿海一些区段纵深几十公里都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独特而神奇,是不能轻举妄动,随意上工业项目的。

况且城市在那里偏于一隅,有的甚至地处死角,游离于主要经济发展轴线之外,与区域内的龙头城市在经济联系上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

说到区位,这可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布局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区位和交通条件自当优先考虑。

打开地图,潍坊的区位优势一目了然:

地处半岛城市群这一山东经济核心区的地理中心和交通枢纽,背靠烟波浩渺的渤海莱州湾,承东启西,左右逢源,吞吐万汇,俯瞰广远,处势不凡!

听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介绍:

世界银行来中国研究地区的发展潜力,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就是把这个地区同上海的距离相比较。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的发展中心是上海,所以把江苏和甘肃相比较,做了个模型,认为甘肃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江苏,其原因就是它与上海的距离远。

一些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也是首先确定一个区域的龙头是哪座城市,在别的条件相同或者相近情况下,离龙头城市的距离越近,对他们越有吸引力。

山东半岛的龙头是青岛自不待言。

潍坊是半岛城市群中通往青岛里程最短、最便捷的中心城市。

潍坊市区到青岛市区只需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流亭机场更近,只需1个小时。

潍坊和青岛市区到流亭机场的时间不相上下。

有人做过试验,在交通高峰时段,从青岛和潍坊同时启程去流亭机场,潍坊还会先期到达。

如今青岛港已大部迁至黄岛前湾港区,青岛经济重心开始西移,更拉近了潍坊与青岛的经济距离。

这里20年前还是潍坊的地盘,早期港口是潍坊举全市之力发动群众肩挑人抬建成的。

难怪在潍坊人眼里:

个把小时即可抵达的青岛港也还是潍坊的港!

潍坊离济南机场也不算远。

据中国大地保险公司潍坊分公司总经理武广俭介绍,潍坊人在出去招商引资的时候,早就理直气壮地连济南的机场也“据为己有”了。

他们宣称潍坊有3个机场:

家门口有潍坊机场,稍远的一点的青岛机场1小时可达;最远的济南机场车程也不过一个半小时!

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济南到青岛全程时间由原来的4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半小时。

由此潍坊成为全省第一个融入青岛一小时城市圈的中心城市。

今年5月,刚刚从国际风筝会、菜博会、中外市长论坛、马来西亚文化周等一系列在潍坊举行的盛会中脱出身来的潍坊市长张新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率先融入青岛一小时城市圈这个概念一出来,将会给潍坊带来天大的机遇。

从此青岛将更加关注潍坊!

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将会像关注青岛一样关注潍坊!

与此相呼应,潍坊本身也在紧锣密鼓打造半小时城市圈。

潍坊幅员辽阔,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市域面积最大的城市。

但是潍坊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区的的行政中心距离都不算远,堪称紧凑型。

以潍坊市政府大楼为圆心,以30公里为半径划一个圆圈,潍坊12个县市区中居然有8个在圈中。

国际风筝会和菜博会之前,潍坊到寿光的公路经过改造和半封闭,已经率先按城市干道管理,车程已压缩到半小时之内。

张新起市长表示,年内两个中心市区和6个外围县市区之间的公路将全部改造成半封闭半小时之内绝对到达的城市主干道。

今后8个县市区将统一规划,统一展开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

最近从北京传出的一条消息令潍坊人闻之无不振奋。

有铁路专家提出:

与其改建老京沪铁路,不如新建京沪东线!

他们提出的京沪东线新方案即连接北京——潍坊——连云港——上海的沿海准高速铁路线。

理由很充分:

时速200~300公里之间的准高速铁路,运行速度与飞机和公路运输速度能够形成最合理梯度配合,其建设、运营、维护成本最为经济实用,也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从国防战略考虑,两条准高速的京沪线,比一条超高速的京沪线,国防安全系数要高出一倍以上。

拟议中的这条铁路交通线从北京直线经天津、黄骅到潍坊,长度420公里;再从潍坊沿胶莱平原取直线到连云港,经盐城、南通到上海浦东港,长度660公里。

也就是说,京沪东线全长1080公里,其直线运行几乎与飞机航线相同,直线距离比为照顾沿线城市多采取之字形路线的京沪西线缩短近400公里。

如果列车时速为20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5个小时多一点即可到达;如果列车时速为250公里,京沪4个小时多一点即可到达;如果列车时速300公里,3个小时多一点即可到达。

届时,潍坊到北京、上海就像现在到济南青岛一样甚至更加便捷。

   2003年,著名的中邮物流把邮件快递中心迁到了潍坊。

紧接着中国邮政启动以上海为集散中心、覆盖全国的EMS全夜航系统,潍坊与北京、广州、深圳、厦门、沈阳和日本大阪一并成为7个节点城市。

事实证明了上述举措极具战略眼光,是对潍坊区位优势的高明利用。

潍坊市邮政局局长傅俊杰告诉记者,目前潍坊以日均8吨的航邮业务总量,稳居全国第4位,除了北京、上海和广州,再一个就是潍坊了。

2004年4月海航集团成功重组潍坊机场后,也开始在此建立物流基地,开发货运市场。

他们要把潍坊打造成山东半岛的航空物流中心。

国际国内物流巨头也都纷至沓来,一系列大项目相继落户潍坊:

国内著名物流企业广东香江集团300万平方米大型物流园区正在紧张施工;香港豪德集团总投资15亿元堪称半岛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的综合批发市场土建基本完成开始招商;沃尔玛投资建设的大型购物中心也正在拔地而起……而来自深圳的海王医药物流早在几年前就先入为主,2004年吞吐量就达到了50亿。

潍坊本土的中百物流也在高速成长,去年达到了30亿的营业额。

全省若干商场、超市和药店的配货中心不是在它们所处的城市,而是在潍坊!

潍坊的潍百集团由此成为和济南银座、青岛利群并驾齐驱辐射全省的3大商业连锁企业,并连续3年同步进入全国连锁商业30强。

进出青岛、烟台和日照3大港的货物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潍坊集散的。

被列入环渤海经济区的所有城市我都一个一个地走遍了。

就土地、水资源、区位优势等建设重化工产业集群所必需的条件,每一个城市的有关资料我都找来,与潍坊一一对照。

比较来比较去,我发现搞重化产业集群,像潍坊这样各项有利条件兼而有之的地方还真是难得!

 

跳出山东看胶东,放眼全国论半岛,半岛城市群中,承接日韩重化产业转移的主战场,究竟应该摆在哪里,不应该摆在哪里,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中国拥有万里海疆,但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海滨就这么4段。

其中3段属于环渤海:

以青岛为中心的胶东海滨、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海滨和东临碣石有遗篇的秦皇岛北戴河。

还有一段是以浓郁的椰风海韵为特色的热带海滨,最精华的部分在海南名城三亚。

我是沿着海岸线从北到南走遍了的,看了一圈还是对咱胶东半岛的海滨情有独钟!

你到过长三角、珠三角的海滨吗?

相比我们胶东沿海的青山碧水,那算什么海滨呢?

光秃秃的海岸线,没有山、没有树,因为是长江、珠江入海口的缘故,海水黄乎乎的,一点看头都没有啊。

听一位旅游专家说:

蓝天碧海绿树红瓦相映成趣的青岛海滨,不仅全国少有,也是世界一流,足以和美国夏威夷、澳大利亚悉尼那样的海滨媲美!

惟其少有,弥足珍贵。

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评议,由中规院和省建设厅联合编制的《山东省海岸带总体规划》,今年5月12日通过了专家评审。

本次规划对南起日照北至滨州的3024公里海岸带,确定了向陆纵深以不小于2公里的规划区,提出原则性控制要求。

规划将山东海岸带总体定位为:

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个山东半岛沿海城市为重点,面向全国和东亚地区的阳光海岸特色黄金旅游带。

本次规划旨在通过海岸带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把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环境宜人和文化独特的纯净海滨留给未来的中国。

假如在青岛海滨特别是与胶州湾东海岸形成对景的西海岸摆布重化工业,那就和上述规划确立的原则背道而驰了。

试想,你站在上海外滩看浦东,其标志性建筑不是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而是类似齐鲁石化那样林立的化学反应塔,那你会作何感想?

在青岛这样美丽的地方,摆工业项目,不仅要考虑环境污染,还要考虑会不会造成景观破坏,带来视觉污染。

就更不用说,一个重化工项目会带来整个西海岸的贬值了。

有些本来打算在西海岸置业的人一听说要上大炼油,立马望而却步,打起了退堂鼓,一浪高过一浪西海岸置业热由此大大降温。

历史的经验不可忘记。

到过青岛也到过大连的人,往往更偏爱的是青岛,就在于青岛当初规划建设的时候,把城市沿海边一溜儿次第展开,而把工业放在了城市背后。

所以青岛人出门见海,饱览滨海风光。

而大连正好相反,沿海净是一些造船厂之类的搬迁难度很大的大工业,城市建在了后方,出城才能看到海。

这样的城市格局让大连人整整苦恼了100年!

痛定思痛,大连在建设新市区的时候,也仿效青岛,城市沿海而建,让工厂特别是烟筒远离海边!

时至今日,如果青岛再重蹈100年前大连规划城市的覆辙,沿优美的岸线一溜儿摆满了工厂,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以生花妙笔书写近代政治文化史“颠覆历史谎言”而著称的青岛名作家李洁对记者说:

青岛最初是德国人规划的。

我们不能因为规划者是侵略者就否定这一规划对青岛这座百年名城的历史性贡献,不屑一顾地斥之为“殖民文化”,再干出像当年拆掉济南老火车站那样的蠢事。

青岛老城体现出的规划理念是永远都不会落后的。

青岛的城市布局是经过多种学科的透彻研究后精心规划的。

现在很多有关青岛早期规划的原始资料还在德国的档案馆里,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为世界许多城市所借鉴。

青岛要发展,不应该漠视和撇开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应当把这笔遗产发掘和继承下来,让青岛的历史文脉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延续下去。

周一星教授主持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明确提出:

“鉴于青岛旅游城市性质,制造业必须远离市区和风景区,应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制造业用地的布局问题。

”青岛要逐渐走向以服务业为主导,并不是现在就不要发展工业了。

那么,青岛工业布局在哪里才算合理呢?

1995年,记者同当时的青岛市长秦家浩有过一番长谈。

他一边在我的采访本上画图,一边给我讲青岛工业应该怎样展开布局:

黄岛依山傍水,适宜办公和居住,应该少摆工业项目。

胶州湾高速路象一张弓,将来必修不可的跨湾大桥像一道拉紧的弦,而在地图上几近重合的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也就变成了张弓待发的一支响箭,从胶州湾直射山东腹地!

胶州湾高速主要走物流,跨湾大桥主要走人流。

物流直上胶州湾高速到前湾港畅通无阻,内销走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也便捷得很。

青岛往东是山,往西也是山,只有西北向胶州、高密、昌邑、潍坊纵深展开的扇面才是平原,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当时秦市长过几个月就要退下来了。

他为自己任期内中心区内一些工业项目没有搬到胶州而是搬到了黄岛深感遗憾。

我记得临别时,他送我出门,握着我的手,无限感慨地说:

“什么都看明白了,却不能再干下去了!

好在现在青岛的主政者一如当年秦市长的清醒。

面对最近一段时间市民众说纷纭的大炼油等重化工项目的布局问题,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通过媒体推心置腹地发表谈话,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一度忧心忡忡的市民终于相信:

北京为了迎接奥运,把全市最大的污染源首钢都要迁到河北去,作为奥运会北京之外唯一赛场的青岛是决不会反其道而行之,把有污染的重化工项目引到岛城来的!

今年4月在青岛采访,发现岛城市民对电视台新闻节目后的空气质量预报倍加关注。

看完天气预报大家就议论开了:

怎么常常是别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或优,唯独济南青岛轻微污染呢?

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大众日报(4月11日3版)和山东电视台发布的报告就更牵动人们的心了:

4月3——9日一周内全省17城市空气良好率平均为84.87%,而青岛这一指标只有42.86%,仅高于济南的14.29%(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威海、日照、莱芜、德州达到了100%,其他城市也在70%以上),列倒数第二位。

这不能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领导的公开承诺无疑给岛城市民吃了定心丸。

我在青岛采访,看到人们奔走相告,争相传看发表杜书记谈话的报纸,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

杜世成书记都说了些什么呢?

我迫不及待地把报纸要来一看:

“青岛的环境问题不能有半点疏忽,必须保证碧海蓝天、红瓦绿树这种自然状态。

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严格地按照生态地理的要求,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因为青岛这样一个美丽的城市,如果在我们手中经济上去了,环境下来了,那我们一点功劳都没有,全部都是罪过。

“因为我在青岛工作已经五年了,比如说炼油和造船这些产业的兴起,石化的兴起,在我这任上兴起来了,能不能造成环境污染是我所担心的。

我曾经在一次跟网友交谈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50年以内,很多人会说炼油是在青岛做了一个大好事,带来财政收入,50年以后,可能大家会说这个家伙给青岛做了一件坏事,带来污染。

所以做起来我是慎之又慎。

我曾经在常委会说石化工业只走半步,严格限定引进的企业,必须保证环境保护条件。

“我们每个项目都要公示的,让群众评头品足。

比如我们搞大炼油,大家监督它的环境保护问题。

我在青岛一次上网的过程中,有人告诉我必须坚持环境保护,大炼油要注意。

我跟他说你提的非常好。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有些决策者缺乏杜世成书记这样决策水平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没有从当地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至一些紧靠市区风光旖旎的海滨,居然让大大小小的工厂先入为主,占地一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