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0735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docx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

教育和人力资源是立国之本

日期:

2009-05-27来源:

点击:

35次

——美、日、韩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

 

美国、日本和韩国用短短30-4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三次成功经济追赶的历史奇迹,也谱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案例。

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

只有把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大全社会的投入,才能有力地支撑经济发展,才能实现赶超的目标。

  

总结美国、日本、韩国的经验,可以发现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最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育超前发展,短时间、大跨度提升教育和人力资源阶梯;

 

 先数量后质量,大力发展私立教育;

 

 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政府投入和私人投入共同增长;

 

义务教育由政府负责,非义务教育以私人和社会投入为主;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开发投入,扩大科技人才培养规模。

 

美国:

人力资源第一,保持“美国第一”强国地位

  

上海教科院智力所博士张振助

 

100多年来美国始终保持全世界人力资本积聚的强国和教育最发达国家的地位,始终保持人力资本发展水平领先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不仅有力地支撑了其经济的起飞,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和军事强国,而且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能保持“美国第一”,傲视群雄。

 

世界第一强国地位久盛不衰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已为世界第一,但美国人均GDP自1830年以来一直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直到1913年终于超过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1]此后90年来,美国的经济、军事、人力资本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首位。

  

据Maddison(2001)计算,1913年后,美国的GDP总量、人均GDP水平一直居世界首位。

美国GDP占世界总量1870年为8.9%、1913年为19.1%,1950年为27.3%,差不多每过40年就增长10个百分点。

二战以后,虽然日本、韩国的经济迅速崛起,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但美国的GDP占世界总量一直保持20%以上水平,1998年为21.9%,而同期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6%。

[2]2000年,按平均购买力计算,美国GDP总量占世界29.6%。

美国不到世界1/20的人口创造了占世界1/5以上的财富。

  

美国人均GDP1913年突破5000美元,1950年为9000多美元,1970年突破1.6万美元,1992年突破2万美元,2000年达3.2万美元(PPP)(参见表1),远高于其他高收入国家1.7万到2.5万的发展水平。

 

表12000年部分高收入国家国民收入(GNI)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人均GNI

国别

GNI/世界总额(%)

人均GNI(PPP)(美元)

美国

29.64

31910

日本

14.08

25170

德国

6.84

23510

英国

4.67

22220

法国

4.64

23020

  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1年。

 

教育、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是美国经济持续强盛的不竭动力

  

美国经济强盛不衰的主要动力来自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发达的教育水平,以及先进的教育、科技发展战略。

  

——美国最早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

美国的经济起飞是在南北战争时期,从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法到1919年亚拉巴马州最后通过义务教育法,其间用了60多年时间,美国基本普及了6-8年义务教育,[3]为经济追赶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又基本普及了中等义务教育,这比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早30-40年左右。

1996年,美国初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02%、中等教育为97%,都居世界领先水平。

大多数州不仅对接受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而且对幼儿园儿童和高中生,都免费供应教科书。

1999年,美国初等、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4685.7万。

  

——美国高等教育最早进入大众化、普及化,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均为世界第一。

19世纪末美国创建了特有的二年制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又称作初级学院。

这类学院到1920年发展到200所左右,到1940年已接近470所。

[4]社区学院的出现使美国青年上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加,也使得美国能分别用两个30年(1911-1941、1941-1970)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到15%、50%的飞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阶段的国家,大众化时间比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早30-40年,普及化时间早25年左右(参见表2)。

普及化以后的20多年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1996年达到80.9%,居世界第二,比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2%)高出18个百分点。

[5]1999年,美国本专科在校生总规模为1268万,研究生和第一专业证书学生共211万,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表2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历程表

 

5%左右(年)

15%左右(年)

50%左右(年)

1996年水平

美国

1911

1941

1970

80.9%

英国

1954

1970

1995

52.3%

韩国

1966

1980

1995

67.7%

日本

1947

1790

1990

71.8%*

法国

 

1970

1996

51.0%

加拿大

 

 

1980

87.3%

澳大利亚

1960

1970

1992

79.8%

德国

1960

1970

1996

47.2%

  资料来源:

1960年数据取自《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1970年、1975年、1980年、1985年的数据分别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85年版和19995年版),1995年、1990年和1996年的数据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版和2000年版)。

  

注:

日本数据为2001年,包括开放大学和专修学校专门课程的学生。

  

——25-64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世界第一。

美国25-64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17年,[6]居全球首位。

另根据麦迪森计算,1913年以后,美国1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一直是世界第一,1913年为7.86年、1950年为11.27年、1973年为14.58年、1992年为18.04年(初等教育当量年,初等教育权重为1,中等教育为1.4,高等教育为2)。

[7]如果不加折算,根据联合国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2000年美国该项指标为12年,仍居世界首位。

 

 

  资料来源:

人均GDP来源于麦迪森(1997),p134-144;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源于麦迪森(1997),P15、p48;中国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为我们按照麦迪森的方法计算。

  

上图是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人力资本发展进程与经济发展进程相互关系的拟合曲线,曲线的起点时间是1820年,终点是1992年,中间各点分别代表1870、1913、1950、1973年。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人均GDP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之间有非常大的相关性,三条曲线的R2值都在0.9以上;

(2)美国在经济起飞(1870年)之前,人力资本就超过英国在同等GDP条件下的水平,此后一直保持着人力资本超前发展的优势,这也是美国能长期保持世界头号强国地位的重要原因;日本在经济起飞(1950年)之前,其人力资本积累都超过处于相同GDP时美国的水平,然而到人均GDP为12000美元左右后,日本的人力资本积累就不及同等GDP时美国的水平了,这也是日本能在短时期内缩小与美国的的差距,却又始终没有超越美国的重要原因。

  

——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高。

据OECD统计,1999年,在美国25-64岁劳动力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者占90%,在所有OECD国家中最高,其中,大专以上占39%(参见表3)。

 

表3 1999年部分OECD国家25-64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国别

初中及以下

高中

大专以上

美国

10

51

39

加拿大

15

28

56

澳大利亚

37

33

60

日本

18

49

33

新西兰

22

41

36

德国

44

27

29

英国

13

60

28

法国

32

43

24

韩国

33

42

25

挪威

13

57

30

  资料来源:

EducationataGlanceOECDINDICATORS2001

  

——有一支人数多、水平高的科学研究队伍,科学技术成就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从1956年到1976年的20年中,在世界492种主要技术革新项目中,美国占65%。

[8]联合国人类开发署的研究表明,美国运用新技术能力、技术创新、技术传播、从事科学研究能力、信息传播能力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2000年,美国的技术成就指数[9]为0.733,仅次于芬兰的0.744,位居世界第二;每千人因特网主机数量为295.2台,雄踞世界榜首;1998年每百万人获得专利数为2889项,仅次于日本、韩国,居世界第三;每百万人中从事R&D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有41.3人,居世界第四(参见表4)。

 

表4 1990-2000年部分高收入国家每百万人中R&D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

国别

技术

成就指数

因特网主机数

(每千人)2000年

专利获得数

(每百万人)

1998年

R&D科学家与

工程师人数(每百万人)

1990-2000年

美国

0.733

295.2

289

4103

加拿大

0.591

77.4

31

3009

澳大利亚

0.589

85.7

75

3320

日本

0.698

36.5

994

4960

韩国

0.666

8.5

779

2139

新加坡

0.587

45.2

8

2182

德国

0.583

24.8

235

2873

英国

0.606

28.2

123.9

2678

法国

0.535

19.1

39.0

2686

瑞典

0.703

67.3

271

4507

挪威

0.579

101.1

103

4095

芬兰

0.744

102.3

187

 

  资料来源:

技术成就指数见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1,p.48;其他见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2,p.186

  

——公众科学素养较高。

科学素养是指公众对科学术语和基本观点、探究过程、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科学学术研究团体的组织功能的理解。

1995年,美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2%,远高于日本3%(1991年)、加拿大4%(1989)、欧盟国家5%(1992年)的发展水平。

[10]

  

——长期以来保持高水平的教育投入。

1975年以来的多数年份,美国机构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例保持在7%以上(参见表5),美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也长期保持在5%-6%左右的高比例,同时社会和私人部门的投入也不断增加,1995年私人对教育机构经费投入占GDP的1.7%,1998年为1.6%。

1999年,美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468亿美元(参见表6)。

高强度的教育投入水平是美国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

 

表5 美国主要年份教育经费投入及占GDP的比例

学年

机构教育经费总投入(百万美元,1999不变价)

占GDP的比例(%)

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

1975-76

362363

7.3

6.8a

1985-86

419251

6.4

6.7a

1995-96

580301

7.2

5.0b

1998-99

641191

7.1

5.1c

1999-2000

646800

7.0

 

  数据来源:

机构教育经费总投入及占GDP的比例来自DigestofEducationStatistics2000,U.S.DepartmentofEducation,2001,P.34-35.

  a.UNESCOStatisticYearbook1989,P.4-11

  b.为机构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OECDEducationataglance2001,P.80

  c.OECDEducationataglance2001,P.100

 

表6 1998年高收入国家教育投入状况

国别

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

公共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

美国

6.43

4.82

加拿大

6.16

5.48

澳大利亚

5.46

4.34

日本

4.72

3.55

新西兰

*

6.05

新加坡

*

*

德国

5.55

4.35

英国

4.92

4.65

法国

6.24

5.88

挪威

6.90

6.77

OECD平均

5.75

4.64

  数据来源:

EducationataGlance,OECDIndicators2001

  

——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均居世界前列。

1998年美国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为19802美元,居世界第一;中等教育生均经费7764美元,仅次于瑞士和奥地利;初等教育生均经费为6043美元,仅次于丹麦、瑞士和奥地利。

各级生均教育经费都远高于OECD平均水平,也高于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参见表7)。

 

表7 部分发达国家生均教育经费和人均教育经费(1998年) 

 

生均教育经费(美元PPP)

人均教育经费

初等

中等

中学后

高等

美元

美元PPP

美国

6043

7764

19802

19802

2035

2052

日本

5075

5890

5890

9871

1422

1188

韩国

2838

6544

*

6536

*

1092

德国

3531

6209

10924

9481

1455

1305

英国

3329

5230

5230

9699

1171

*

法国

3752

6605

*

7226

1546

1436

OECD平均

3915

5625

*

11720

*

*

 

 

 

 

 

 

 

 

 数据来源:

EducationataGlance,OECDIndicators2001,pp.67,*:

数据不可得。

 

  

——注重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的教育力量相配合。

美国人认为,联邦、州和私人对兴办教育都责无旁贷,美国独立后流行一句谚语:

“兴办教育事业是由人民首创、州政府尽责和联邦政府积极关怀的工作”。

[11]美国的宪法规定实行地方分权制,主要由州负责设校兴学,并积极调动私人办学的积极性。

1999-2000学年,美国大学1-4年级学生中,在公立高等学校就读的占77%,私立的占23%(仅限于可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统计);幼儿园-8年级在校生中,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占90%,在私立学校就读的占10%;9-12年级学生中,公立学校占92%,私立学校占8%。

[12]

  

——重视科学技术开发投入。

美国十分重视对科技开发的投入,1990-2000年间,美国R&D支出占GNP比例为2.5%,在OECD国家中列第四位,人均R&D支出额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参见表8)。

 

表8 1990-2000年部分高收入国家R&D支出

国别

R&D支出占GNP比例(%)

人均R&D支出额(美元)

瑞典

3.8

 

日本

2.8

969.9

韩国

2.7

174.2

美国

2.5

842.5

德国

2.3

606.8

  数据来源:

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2年,p.186

  

人均R&D支出额:

中国人大与评价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中国人大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p.314。

 

日本:

教育对日本现代化起了主要作用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所博士张珏

 

教育与日本经济的两次起飞

  

日本是资本主义工业化里程最短、发展最快的国家。

18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英国的13%,但到1950年,达到了英国的46%,[13]至上世纪60年代末,超过了英国、德国,仅次于美国、苏联。

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9642美元,超过了美国,[14]此后日本经济始终位于世界前列。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在《激荡的百年史》一书中总结日本明治维新后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时说:

“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大概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

”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两次飞跃都与高水平的教育发展有关。

  

日本经济的第一次飞跃是在明治维新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时日本工业发展速度之快,在世界各国首屈一指。

1874-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2.1%,而美国为5.2%、德国为3.5%、英国为1.7%;1891-1900年,日本为14.3%,美国为3.5%;1901-1914年,日本6.3%,美国4.8%;1915-1919年,日本为37.0%,美国为3.2%。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15]日本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治维新后颁布的各级学校令,在制度上建立起来的一套严整的学校体系,以及小学义务教育的普及。

日本1900年开始实施4年免费义务教育,小学儿童入学率从1899年的74%上升到1900年的81%,1907年达到97%,培养了大批具有初等文化的产业劳动者。

  

日本第二次经济起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并在以后的40年内一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日本战败后,194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555美元,还不及1916年(1630美元)的水平,倒退了整整30年。

但是仅仅用了10年时间,到1956年,日本便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人均GDP达到2949美元,超过了战前最高年份1941年(2897美元)的水平。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6%、9.3%,每10年翻一番,[16]70年代、80年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3%、3.4%,20年又翻了一番,[17]与美国比较,日本人均GDP的比值也由1950年的19.6%提高到1992年的90.1%,成为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强国。

二战后日本的又一次经济增长同样离不开迅速发展的教育和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战后,日本迅速恢复学校教育秩序,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在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上采取了赶超战略,使国民受教育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1947年《基本教育法》规定实施9年免费义务教育,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基本普及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普及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在1980年超过了90%,高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很快,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1947年仅为5.8%,1970年上升到18.7%,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从1970年到1980年间,日本的大学在校生人数由70万人发展到220万人,10年间增长了2倍,199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7%,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目前,日本25-64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78年,[17]已接近于美国的水平。

二战后,日本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几乎每隔20年提高一个学历层次。

如果说20世纪中叶日本能够从战败的窘况中迅速恢复,并逐步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主要是得益于战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和较高的国民受教育水平,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能够赶上,甚至超过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无疑则是依托于其战后的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所达到的较高水平。

  

日本是一个物质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早在19世纪中后叶,他们就从闭关锁国的教训和欧美国家迅速崛起的神话中,悟出了依靠人力资源开发寻求发展的道理。

长期以来,日本的教育投入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20多年来,日本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基本处在6%以上水平,其中,有的年份高达6.8%。

正是由于政府在立法、资金投入和改革方面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日本教育及其人力资源开发才能达到世界发达水平,日本经济发展才能在不同时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并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发展大国。

 

日本教育和人力资源超前发展的经验

  

——及时制定教育法规,集中体现国家发展教育的强烈意志。

为了实现政府发展教育的目标,日本从明治时代起就注重利用立法来规范国家和民众的相应职责。

为了实现小学义务教育,日本明治5年(1872年)颁布《学制》,随后又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教育法规,如1886年颁布的《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诸学校通则》等。

这些法规有力保障了日本早期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1882年,日本义务教育就学率超过50%,1905年超过90%,1920年(大正9年)超过了99%。

与之对应,中等以上教育的入学率有了较大提高(见表9)。

 

表9 日本明治至大正年间适龄人口三级教育在学率变化情况

年度

义务教育就学率(%)

中等教育在学率(%)

高等教育在学率(%)

1880

41.06

1.0

0.3

1885

49.62

0.8

0.4

1890

48.93

0.7

0.4

1895

61.24

1.1

0.3

1900

81.48

2.9

0.5

1905

95.62

4.3

0.9

1910

98.14

15.9

1.0

1915

98.47

19.9

1.0

1920

99.03

25.0

1.0

1925

99.43

32.3

2.5

  资料来源:

日本文部省.《日本の成长と教育》.帝国地方行政学会,1963.180棧保福保?

/P>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读、写普及率已超过处于同等经济发展阶段的许多西欧国家。

即使是在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1837年的儿童就学率也仅有20-25%。

也就是说,明治早期的一系列教育法规,对于日本建立亚洲最早、最为完善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使日本成为亚洲最早推行6年制义务教育的国家,儿童就学率水平甚至超过了发达的西欧国家。

  

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被迫进行以美国为模式的、全面的教育改革。

为了统一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强调国家发展教育的意志,日本政府同样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

例如,1947年出台的《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1949年出台的《私立学校法》以及1955年前后出台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义务教育政治中立法规》、《临教审设置法》、《教科书法》、《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运营法等》等。

依照上述相关法规,日本在民主、法制的框架下开始执行“6、3、3、4”教育制度,并把快速发展的短期大学、技术学校和培养研究生的大学院一同纳入到学校体系,从而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新的教育体制,为20世纪60年代经济跨越式发展、70年代之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基础。

  

——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振兴政策的重要环节,为教育发展赋予了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特征。

1955年-1990年,日本政府制定310项国家经济计划,在这些计划中,教育被作为重要的一环,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重要政策课题,置于重要地位。

例如,1961年,日本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倍增计划》,提出要在10年中实现国民经济年增长7.2%、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