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9700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华兴中学届九年级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18-19-2明德华兴中学初三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时量: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总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活诘据的菲利普夫妇日日在期待于勒的归来,机智的好汉们扮作粗犷(kuàng)的“贩枣商人”智取了生辰纲。

B.走进长沙铜官窑,仿佛(fú)进入江南古城,感受古城里精美绝伦的“天下第一窑”古建筑,感受建筑师们带给我们的震憾。

C.端午节那天,来自湖南大学的20多名留学生与当地居民一起包粽子、听戏曲、做香包、载(zài)歌载舞,嘻戏玩闹,体验中国亘(gèng)古流传的传统民俗。

D.长沙金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ù)到我国宋代,传说赵匡胤带兵平定湖南,途中小憩金井镇,农户献上此茶,赵匡胤非常喜爱,从此,长沙金井茶被人们津津乐道。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近来中美贸易的协商尚未取得进展,在众目睽睽之下,美国捏造骇人听闻的虚假消息,试图谋取巨额利益,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退步论”等不实言论,但中国历来坚持和平发展,且“言必信,行必果”的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所以,美国罔顾事实的行为实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A.众目睽睽B.骇人听闻C.谋取D.聪明反被聪明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使步步高已为其线上线下平台引进上千个单品,这些商品来自35个国家。

B.因为华为足够发展和重视自主芯片的技术,所以美国不再向华为出售芯片的举措对华为影响甚微。

C.滥用外来语这一行为,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也曲解了中华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此次科技节开幕式,既融入了科技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科技新理念,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如潮。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

②而且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

③因为外在的伪劣商品有迷惑人的包装,伪善小人有欺骗人的假言。

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人内在的品德。

⑤所以,中国古书把“知人”当成最高的智慧。

⑥说假话有时是为了怕伤人,回避真相有时是为了保全真情,岂能一概否定?

A.⑥⑤①③②④B.⑥⑤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⑥⑤D.①③②⑤④⑥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中张三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三问妈妈什么时候去外婆家,妈妈说:

“芒种忙,得收麦子。

等忙完这阵,咱们就去。

B.到了端午节这天,爸爸妈妈带着张三去了外婆家,还带了自家亲手酿的菊花酒。

C.外婆见到张三很高兴,并问了他的近况,张三回答:

“承蒙您垂爱,一切都好。

D.准备回家了,外婆很是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张三说:

“外婆,请您留步,之后我会常来看您的。

6.综合性学习(共6分)

世间万物,因“和”而美丽,因“和”而温馨。

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传统文化修德齐家的关键、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和”字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某班拟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和”之义】(2分)

班上要征集关于“和”的名言,请你选出不符合主题的两句:

()

①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②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③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④遵古训,和为贵;促和谐,人为本。

⑤居众和,养心平。

⑥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可以畜德

(2)【寻“和”之用】(2分)

“和”的思想,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将“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等。

请你写出两个“以和为贵”的故事

(3)【享“和”之乐】(2分)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

小明和小东因琐事发生争执并打斗,请你用所学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思想来劝导两人。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塞外风光无限好,既有“,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之景,又有“,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瑰奇之象,还有“角声满天秋色里,千嶂里,”的苍凉孤寂。

(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吸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

请任选其中一个回答。

A.碧溪(农家乐)B.的卢(马)C.知新(书店)D.钟秀(街道)

8.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学作品塑造了很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

如虎妞能干、泼辣、有心计,简•爱热忱刚烈、自尊、反抗,然而,她们都勇于追求自己幸福。

B.《范进中举》中胡屠户一巴掌治好了范进的疯病,众人一同回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一细节,写出了胡屠户对女婿的关心、爱护。

C.“闹”在名著阅读中精彩纷呈,孙悟空因没受邀参与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而“大闹天宫”,体现了其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精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体现了其重情重义、勇而有谋的性格;在“大闹飞云浦”情节中,武松勇于反抗、脾气火爆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D.艾青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如《北方》,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9.头领的决策往往决定团队的命运。

请结合《水浒传》或者《西游记》的相关内容,谈谈你认为怎么才能做好领导者。

(3分)

二、阅读(共54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第11题。

夜泊牛渚①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牛渚:

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段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②谢将军:

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诵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0.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辽阔的天宇和苍茫的西江,在秋天的月色中融为一体,诗歌一开始就显出朦胧凄凉的意境。

C.颈联和颔联一样仍然沉浸在怀古的伤感中,写诗人高声呼唤,古人却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空有追忆,徒自伤感。

D.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此时,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

烘托知音难遇的凄凉寂寞的情怀。

E.诗为五律,却无对偶。

但全篇如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表现出诗人飘逸不群,风流不羁的性格。

11.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第15题。

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

“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③国,是必有奇智。

”及召朱公问曰:

“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

吾子决是,奈何?

”朱公曰:

“臣,鄙民也,不知当狱。

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

”王曰:

“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

”朱公曰:

“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

”梁王曰:

“善。

”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④,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⑤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

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梁:

战国时魏国的别称。

②陶之朱公:

即范蠡(lí),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

③侔(móu):

等同。

④与:

赞许,奖赏。

⑤缯(zēng):

丝织品的总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必有奇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其色相如也/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C.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D.殆未有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顾茅庐》)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之家有二白壁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B.其径相如也其一犬坐于前(《狼》)

C.侧而视之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D.是以千金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臣,鄙民也,不知当狱。

15.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说家中的一薄一厚两块玉璧,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表达了他怎样的目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说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5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古代儿童的玩具

①古人最早管玩具叫“玩物”,汉代已出现。

东汉王符《潜夫论・浮侈篇》在评述当时的社会现象时说“或取好士,作丸卖之”“或做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

但由于在早期,玩具业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制作玩具也非“正业”,玩具消费被视为“浮侈”行为,故王符认为“此皆无益也”。

②中国古代的玩具市场到公元10世纪时的宋朝才真正形成,不仅生产和销售规模都是空前的,而且出现了“玩具专卖店”“玩具一条街”,制售玩具已成宋朝手工艺人的谋生手段和发财之道。

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玩具市场最兴旺。

据盂元老《东京梦华录》:

“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都是当时的玩具一条街;另外,在城内的“马行街”一带也有卖玩具的。

南宋时,大量北方玩具艺人南渡,以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中心的南方玩具市场也非常红火。

明清时期,玩具被称为“耍货”,以苏州生产的耍货质量最好,也最有名。

因为玩具市场集中在城北虎丘一带,故苏州产玩具又称“虎丘耍货”,外地家长到苏州,都会买虎丘耍货带回去给孩子。

③明清时的家长给孩子买玩具,就如给孩子添新衣裳一样。

除到固定的玩具市场上去买,还会“赶集”或“赶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集市或庙会上逛逛,那里总少不了玩具摊。

益智类玩具,也是古代家长最青睐的一类玩具。

古代最流行的益智玩具以拼板类和环类为代表。

源流最早的“重排九宫”,就是一种拼板玩具,是在古老的“河图洛书”即九宫图上发展出来的,欧洲人称之为“幻方”。

④古代拼板玩具中,在现代最流行的当是“七巧板”。

七巧板有“智慧板”之称,是清朝家长常买给孩子的益智玩具,其源于宋朝的“燕几图”。

清嘉庆年间养拙居士著《七巧图》刊行,让七巧板玩具从此流行天下。

⑤在环类益智玩具中,“九连环”是古代家长和孩子青睐的玩具之一。

九连环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环”,明朝时已是流行益智玩具。

明朝杨慎《丹铅总录》称“九连环之制,玉人之功者为之,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

今有此器,谓之九连环,以铜铁为之,以代玉,闺妇孩童以为玩具。

⑥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古代儿童玩具也不便宜,如宋朝的磨喝乐“价亦不廉”。

所以,很多家长都自己动手制作玩具送给孩子,这一点现代家长不妨学学。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A.宋朝玩具的生产和销售规模都是空前的。

B.明清时的家长给孩子买玩具,不仅仅在固定的玩具市场,还在其他场所购买。

C.“七巧板”是益智玩具,清嘉庆年间七巧板玩具流行范围广。

D.南宋大量玩具艺人南渡,以苏州生产的玩具质量最好,也最有名。

1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说明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儿童玩具发展演变,帮助人们了解知识,传承古代文化。

B.第③段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重排九宫”说成是“幻方”,使说明生动形象。

C.第⑤自然段加点的“之一”,表明“九连环”是环类益智玩具中的一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

D.本文介绍“古代儿童的玩具”时,按时间顺序,先写玩具的产生,接着写不同朝代的玩具的状况和有特色的玩具,最后呼吁现代人向古代人学习。

18.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链接材料】益智玩具具有协调身体机能的作用,例如孩子将一盒积木砌出图形,除了要用脑,还要有手的配合,这样通过玩益智玩具,训练并逐渐建立起孩子的手脚协调、手眼配合等身体机能;具有练习社交活动的作用,孩子在跟他们的同伴或父母玩益智玩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在发展他们的社会关系,即使他们在合作或竞争中容易产生执拗和争吵,实际上他们正在发展合作精神和学习与人分享的心理,为日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同时,语言能力、情绪释放、动手能力等都得到一定提高。

(1)为什么需要给孩子购买益智玩具?

(2分)

(2)现代家长对孩子玩玩具应持什么态度?

(2分)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

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

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

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

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

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

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

这种环境,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

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种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

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圣神。

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

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处处小心,事事在意,唯恐“别人家笑话了去”。

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环境。

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

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B.人要学会适应。

C.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D.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

20.下面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开头借露珠随环境改变而表现出多样的美,引出论点。

入题简洁干脆,不拖泥带水。

B.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举出叶嘉莹的例子,论证了“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这一论点。

C.第②~⑤段先论证我们应该怎样适应,再论证为什么要学会适应,层层递进。

D.第⑥段通过举林黛玉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不适应环境的后果,既而得出“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的结论。

2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做一颗彩色的露珠”的理解。

(4分)

(四)记叙文阅读(共18分)

黄河岸边好师傅

尚书华

①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

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

②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

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③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

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

那车果然明显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

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④“啥事?

⑤“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⑥“车在哪儿?

⑦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

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

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

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

“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

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⑧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不知道干什么似的。

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⑨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

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

随后,他对老曹说:

“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

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

”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

临睡前他对老曹说:

“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⑩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

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

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

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⑪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

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

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

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

“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

”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⑫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

“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哪!

2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4分)

相关情节

大家的心理或心情

大伙儿拦不到车

1

2

感激

师傅安排好所有人的食宿

3

4

震惊

2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划线句。

(4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

2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情节波澜起伏,让人物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在读者的不断期待中渐次展现。

B.第七段加点词“苟延残喘”写出了大家对这辆破车的嫌弃之情。

C.师傅三次细致周到的安排让大家十分感动。

D.师傅稍一迟疑,把钱收下,最后又扔出窗外,表现出他收了钱又后悔的心理。

E.标题“黄河岸边好师傅”透露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热心师傅的赞美之情。

25.文中师傅的身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做好事不留名”的理解。

(6分)

【链接材料】

材料一:

星期三下午,两个女生来教育处办公室,交上一个鼓鼓的钱包,说是在去食堂的路上捡到的,老师表扬了她们,并询问她们的姓名、班级,希望能在升旗仪式上表扬她们拾金不昧的行为,但是这个请求被这两位女生婉拒了。

她们说,应该向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

材料二:

各单位或机构组织义务或志愿者服务成了一种社会新风尚。

有慰问孤寡老人的,有为福利院捐赠钱物的,有清除社区卫生死角的……这些单位或组织往往自备横幅,单位或机构名称印制得十分醒目,活动前后一般会展开横幅拍照留念,并且往往会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美篇甚至公共媒体进行宣传。

三、语言综合能力(共10分)

26.正值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与我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的英国某校师生团队将来访交流,校团委拟举办一个浓浓中国味的欢迎仪式。

为此,校团委向全校学生征召一名志愿者担任讲解员,向外宾介绍端午节的文化与习俗,请你以初三

(1)班小明的身份给校团委写一封自我推荐信参与本次征召活动。

要求:

①信中应包含小明应征志愿者的原因和他将为此做的准备工作等内容;②语言简明得体;③符合文体格式要求,字数在150字至180字之间。

四、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动,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数名句润泽后世。

课文中的这几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一句或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18-19-2明德华兴中学初三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初三语文组审题人:

初三语文组

时量: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总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活诘据的菲利普夫妇日日在期待于勒的归来,机智的好汉们扮作粗犷(kuàng)的“贩枣商人”智取了生辰纲。

B.走进长沙铜官窑,仿佛(fú)进入江南古城,感受古城里精美绝伦的“天下第一窑”古建筑,感受建筑师们带给我们的震憾。

C.端午节那天,来自湖南大学的20多名留学生与当地居民一起包粽子、听戏曲、做香包、载(zài)歌载舞,嘻戏玩闹,体验中国亘(gèng)古流传的传统民俗。

D.长沙金井茶的历史可追溯(sù)到我国宋代,传说赵匡胤带兵平定湖南,途中小憩金井镇,农户献上此茶,赵匡胤非常喜爱,从此,长沙金井茶被人们津津乐道。

【答案】DA.“诘据”应为“拮据”、“犷”应读guǎng;B.“震憾”应为“震撼”C.“嘻戏”应为“嬉戏”;“亘”应读“gèn”。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近来中美贸易的协商尚未取得进展,在众目睽睽之下,美国捏造骇人听闻的虚假消息,试图谋取巨额利益,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退步论”等不实言论,但中国历来坚持和平发展,且“言必信,行必果”的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所以,美国罔顾事实的行为实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A.众目睽睽B.骇人听闻C.谋取D.聪明反被聪明误

【答案】B.骇人听闻。

真实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捏造的消息并不是真实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