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8149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docx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1讲解

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初探

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沈继平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船舶配载

【内容摘要】集装箱码头配载是码头作业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配载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码头装卸作业的效率和集装箱班轮的船期,关系到港口企业的声誉。

本文从配载的含义和作用、配载应遵循的原则、配载作业流程、稳性和吃水差计算和提高配载工作质量的设想等5个方面具体论述了集装箱码头配载业务。

第一部分从配载的含义和作用,对配载的含义、配载的作用以及配载所需的资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针对配载应遵循的原则方面,从满足船舶的运输要求、符合码头的作业要求、确保机械合理有序地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详细说明了从收集并核对配载单证资料、制作配载船图、配载图的审核、配载图的签发到退关箱复关箱的处理等5个方面的配载作业流程;第四部分对稳性、吃水差的计算分别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目前SCT的所应用的电脑操作系统,举例说明了稳性和吃水差的计算;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提高配载工作质量的设想,从加强配载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预配船图的妥善处理、改进作业路数、满载船舶的配载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总之,相对来说配载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在同样的船舶、箱量、堆场等条件允许下,不同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的配载人员,其工作质量有着较大的差异。

本文主要从配载原始(手工)的工作方法结合电脑系统运用来阐述,目的使码头配载业务人员增加对配载基础知识的熟悉和理解,提高配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根本上提高配载的工作质量。

 

一、配载的含义和作用

1.1配载的含义

通俗的配载含义指运输部门根据车、船和物资情况,合理调配装载位置和重量的一项组织工作。

由于码头生产作业的特殊性,码头生产过程中不仅仅涉及码头自身的组织生产需要,而且需要满足船舶的适航性的要求,这就涉及到船舶配载和码头配载。

船舶配载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载重量、稳性高度、吃水等,不在本文具体阐述。

码头配载,指把预定装载于既定船舶的集装箱,按船舶的运输要求和码头的作业要求而制定的具体装载计划。

配载必须满足船舶的运输要求,即船舶的航行安全,集装箱及其货物的运输质量和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和操作方式,使码头能合理、有序、有效地组织生产。

配载须清晰明确、科学合理,每一只集装箱都与船舶的舱箱位一一对应,每一只特种箱都要符合船舶规范,整个配载要力求科学合理,使其具很强的操作性,从而保证连续高效的装船作业和满足船期要求。

1.2配载的作用

1.2.1合理安排堆场箱区。

根据装船要求事先对出口箱的进场作业合理安排,如分卸港、分吨级、分尺寸、分箱型,从而在满足装船作业顺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堆场利用率。

1.2.2满足船舶运输要求。

通过周密仔细的配载,可满足船方的稳性、吃水差、负荷强度等航行安全要求,船箱位利用率要求和集装箱及货物的运输质量要求,避免不符合船方运输要求而临时频繁调动箱子,造成装船作业的混乱甚至瘫痪。

1.2.3有效组织码头生产,配载船图是一份具体详尽的装船作业计划,可供控制室对装船作业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协调,供船方监装和理货的依据,从而使整个装船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

1.3配载所需的资料

为了科学合理地做好配载工作,必须尽可能掌握详尽的配载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有:

1.3.1船舶资料

1.3.1.1箱位容量

船舶的箱位容量是指船舶最大的载箱数量,通常用TEU表示,箱位容量可表示集装箱船舶的大小,同时也是配载必须了解的极限数据。

在掌握箱位容量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与箱位容量有关的资料。

①20’箱的最大容量

这是指集装箱船能装载20’箱的最大数量,在一般情况下20’箱的最大容量与集装箱船的箱位容量相同。

但在一些集装箱船上的某些箱位是专门为40’和45’箱设计的,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装20’箱的。

②40’箱的最大容量

这是指集装箱船能装载40’箱的最大数量这一数量并不是船舶箱容量的一半,由于船舶结构影响,有些箱位(如船舶舱内)只能装20’箱。

此外,有些集装箱船将某些舱内的箱格固定为20’箱,或将甲板上留出绑扎通道,因此这些箱位只能装20’箱而不能装40’箱。

同样,配载人员也必须掌握所配集装箱中的40’箱数量不能超过船舶40’箱的最大容量。

③箱位分布

集装箱船的箱位容量中,甲板上最多能装多少TEU(包括其中20’箱和40’箱能装载的数量),舱内最多能装多少TEU(同样考虑20’箱和40’箱的最大装载数量),这也是配载人员必须掌握的,以满足船舶在箱位分布上的要求,提高箱位利用率和合理配载。

20’箱与40’箱的兼容

通常40’箱位可装载2个20’箱,但由于船舶结构原因,一些集装箱船会出现两者不兼容,即一个40’箱位不能装载2个20’箱的情况,甲板设置的绑扎通道、舱内无20’箱加强底座结构等,这一资料配载人员尤要注意,切不能只要有一个40’箱位就可配置20’箱,以免装船作业无法顺利进行。

⑤冷藏箱区的分布

集装箱船通常均设有一些冷藏箱区,并配有电源插座,配载人员只要掌握船舶冷藏箱区的分布位置,以保证装船后能对冷藏箱位正常供电。

冷藏箱区常常设置在甲板上,也有一些集装箱船除甲板以外,舱内也设置冷藏箱区。

危险品箱装载限制

危险品箱配载时,除要遵循国际危规的隔离要求外,配载人员还应了解船舶在结构上不允许装载危险品箱的船箱位,避免超越船舶限制而翻桩、倒桩。

1.3.1.2堆积负荷强度

堆积负荷强度是指集装箱船舶的舱底、甲板和舱盖上的集装箱底座所允许堆积的集装箱最大重量,它又分为20’箱和40’箱两种。

配载时必须注意无论舱内还是舱面,每一列的集装箱总重不能超过船舶规定的堆积负荷强度,尤其在重箱较多或配置超重箱时更应注意,以防因损伤船体结构而被船方拒载。

1.3.1.3船长、船宽和吃水

配载资料中的船长是指船舶两柱间长(LBP),即从艏柱前缘至艉柱后缘之间水平距离,它是计算船舶吃水差的必需数据,船宽通常是指型宽,即船舶两舷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它是计算船舶摇摆周期以及确定初稳性高度范围的必需数据,吃水是指满载吃水,即船舶在额定载重量下的平均吃水,它是配载必须掌握的极限吃水。

在集装箱码头配载作业中,通常必须掌握两柱间长(LBP)。

1.3.1.4船舱盖和船吊

船舱盖的类型、数量对配载和装卸船作业影响较大,特别对折叠式舱盖和扣压式舱盖,配载人员要详尽掌握,以免所配载的箱子造成压港、翻装等失误,有的中小型集装箱船配有船吊,配载人员也应了解其位置,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对装船作业的影响。

1.3.1.5空船重量和常数

空船重量是指新船出厂或上坞修理后的船舶重量,不包括任何装运于船上的燃油、水、货物、船员等的重量;常数是指油舱内的油垢、水舱内的水垢、集装箱绑扎工具等重量,因为这部份重量既不计入载运重量,也不计入空船重量,且一定时期内较恒定,故称为常数。

这两个数据是计算稳性和吃水差的必需数据。

1.3.1.6稳性计算书和吃水差计算书

集装箱船舶建成出厂后,其尺寸、形状、结构已定,可据此事先计算出船舶在不同吃水情况下的各项数据,并制成表格,以方便、正确地计算配载后的稳性和吃水差。

1.3.2集装箱资料

1.3.2.1装箱单

装箱单是记载箱内货物详细情况的单证,包括货名、重量、包装、件数等,同时装箱单还提供了配载人员必需的信息,如箱号、关封号、提单号、箱尺寸、箱型、箱总重、船名、航次、卸货港、目的港等。

装箱单实行一箱一单制。

1.3.2.2装货单

装货单是“场站收据”十联单的第五联,主要作出口报关之用,配载人员必须验明装货单,只有经海关加盖“海关放行章”的装货单上所列出的箱号,其箱子才可配载装运出口。

装货单实行一票一单制。

1.3.2.3预配清单

预配清单是船代根据订舱确认后制作的本航次托运集装箱的一览表,包括提单号、货名、件数、重量、箱尺寸、箱型、卸货港等资料,可供配载人员作配载参考资料。

i

1.3.2.4特种箱清单

冷藏箱、开顶箱、框架箱、平台箱、罐状箱等特种箱型,对配载有特殊要求,配载人员通过特种箱清单,可事先了解这些特种箱的情况,为配载作好充分考虑和准备。

1.3.2.5危险品箱清单和危险品准装单

危险品箱清单向配载人员提供该航次共有多少只危险品箱及箱型、尺寸,并提供箱内危险货物的名称、重量、国际危规等级等资料。

配载人员据此可掌握这些危险品箱的配载要求以及直装要求。

危险品准装单即港监签发的“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证明书”,在集装箱码头凡要进行危险品箱装船作业,必须事先获得危险品准装单,否则不予配载和装船。

1.3.2.6进场出口箱资料

集装箱码头在截止出口箱进场后,配载通过电脑查询,可以了解如箱子总数、普通箱数量、特种箱数量、箱重、箱型、尺寸、卸货港、以及每一只箱子在堆场的场箱位等。

对配载人员来说,通过掌握进场集装箱各种信息资料,可以兼顾船方装载要求和码头作业要求,从而编制科学合理的配载船图。

二、配载应遵循的原则

集装箱船舶配载是装船作业的关键程序,为做好配载工作,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2.1满足船舶的运输要求。

2.1.1保证船舶良好的稳性

集装箱船航行于汪洋大海之中,必须保证其安全性,而稳性则是衡量其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所谓稳性,是指船舶受外力(如风力、浪涌)作用而发生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自动回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集装箱船由于甲板装有大量的集装箱,其甲板箱容量占全船箱容量之比通常达30%以上。

现代集装箱船尤其是大型船的比例更高,几乎为一半。

如1700TEU的“冰河”轮,甲板箱容量828TEU,甲板箱容量占全船箱容量比例达48.8%;5250TEU的“鲁河”轮,甲板箱容量2460TEU,其比例达46.8%。

由于集装箱船甲板装有大量集装箱,使其重心上升,会造成稳性下降,配载人员在配载作业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满足集装箱船的稳性要求。

2.1.2保持船舶适当的吃水差

吃水差是指船舶艉艏吃水的差值,适当的吃水差可以使船舶具良好的航行性能,节省燃油,充分发挥主机功率。

在配载中应注意集装箱箱量和箱重的纵向分布,以满足船方的吃水要求。

上海港是一个潮汐港,加上长江口航道水深不足,使进出港船舶吃水水深受到很大限制,为减少船舶候潮出港时间,争取船期,通常配载时应尽量接近平吃水。

2.1.3满足船体强度要求

配载人员通常要注意二点:

一是不超过船舶允许的堆积负荷,集装箱船的舱内和舱面,均按设计规定了堆积负荷,在配载时要做到每一列集装箱的总重量,不能超过其允许的堆积负荷,否则将影响船舶的强度结构,危及安全航行,这在配载超重箱时尤要加以注意。

二是防止船体中拱。

集装箱船为最大限度地多装运集装箱,因此舱口均设计为大开口,加上集装箱船都为艉机型,空船的重量集中在船后部,这对船体的纵向强度不利,如配载不当会造成船体中拱,为防止这一现象,配载人员应将最终一港的箱子较多配于船中,以免中途港卸箱后因中拱而影响船舶的纵向强度。

2.1.4避免配载不当造成沿线挂港作业困难

配载时除考虑本港装卸外,还应考虑沿线挂靠港作业的要求,特别是始发港更应注意。

一般来说,要尽量避免以下的情况:

2.1.4.1避免中途港倒箱

通常集装箱船沿线有较多挂港,对远洋航线船更应如此,为此,配载时要有全航线整体观点,按集装箱船挂靠港顺序配箱,前港要为后港提供方便,起始港要为全线打好基础,特别要力戒后港箱压前港箱,以免中途倒箱,降低装卸速度,增加费用,造成损失。

2.1.4.2避免同卸港箱子过分集中

由于装卸桥的结构特点,两台不能并在一起作业,一般应相隔2─3个BAY才能装卸。

当某一卸港的箱量较大,超过一个舱容量而必须分舱时,不可在两个相邻舱中配置,而应至相隔一个舱(2个BAY)配置,这样两台装卸桥才能同时作业,避免形成重点舱,保证装卸效率和船期。

2.1.4.3避免一边倒配箱

所谓一边倒配箱,是指将某港或数港的箱子同时配于船的左侧或右侧。

一边倒配箱无论对装船或是卸船,妨碍很大,特别是在中途港卸船时,会造成船舶在短时间内出现横倾,造成装卸作业困难,影响装卸速度,因此,配载时要力求避免一边倒配箱,而是将同港或数港的箱子对称地配于船舶左右两侧。

2.1.5满足特种箱的配载要求

特种箱由于结构特点,尺寸特点或重量特点,对配载均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如冷藏箱必须配于冷藏箱区;危险品箱必须满足其间距要求和船舶对危险品箱的限制要求;超高箱必须配于舱内或舱面的最上层等。

此外,对选港箱应保证该箱子能在所有的选港中均能顺利卸船,配载人员必须掌握各类特种箱对配载的特殊要求,以免配载不当造成作业困难或损失。

2.2符合码头的作业要求

现代集装箱码头围绕船舶装卸作业需要,将码头与船舶构成一个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配载计划。

因此配载要在满足船舶运输要求的基础上,使配载作业符合集装箱码头的作业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港船系统既能发挥码头较高的作业效率,又能满足船舶的运输和船期要求。

2.2.1符合堆场取箱规则

集装箱码头因采用的装卸工艺系统不同,使用的机械不同,因而堆场取箱规则也不同,在制作配载计划时,应考虑本码头的堆箱规则以免频繁地翻箱倒箱而无法顺利装船,SCT以及我国绝大多数集装箱码头采用的是龙门吊装卸工艺,其取箱规则是从外(通道侧)向里,从上到下,配载人员应使码头取箱规则与船舶从艏至艉,先外(海侧)后里(陆侧),由下而上的装船次序相吻合,切不可只考虑船舶积载要求而忽视堆场取箱规则,造成装船作业的极大被动。

2.2.2符合单船作业计划要求

单船作业计划是围绕单船装卸而制定的一份较详尽的任务书,包括离靠泊时间、开工完工时间、作业总箱量、作业路数、机械配备及各工班的任务、进度等。

配载时必须考虑单船作业计划的总体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业路数。

集装箱船箱容量少则几百TEU,多则数千TEU,最新的船舶最大积载量超过1万TEU,其BAY位也从十几个到七、八十个。

如,SCT由于堆场面积有限,不采用前方编排场,成百上千的出口箱分布在出口重箱区。

因此,配载时要根据船舶停靠泊位和出口箱在堆场的分布,合理安排不同卸港的BAY位,壁免各作业线路交叉,并力求水平运输距离最短,特别在多路作业时,配载人员更要仔细安排各卸港箱的BAY位,避免各路作业在堆场取箱的冲突,各类机械在移动上的冲突以及水平运输线路的冲突,在确定重点舱作业的前提下,使各路作业有条不紊地连续进行。

2.3确保机械合理、有序地移动

2.3.1堆场机械

配载时要考虑尽量使堆场机械减少翻箱,要使小车和大车行走路线最短,从而提高堆场作业效率和装卸作业效率,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要使大车频繁来回移动。

如下图所示,假定装船时经先装A类集装箱,后装B类集装箱,在制作配载图时就必须考虑使龙门吊作业时能按箭线所示从A1,A2……An和B1,B2……Bn顺序依次取箱,从而使龙门吊大车行车距离最短。

Bn……………………………………………B2B1

A1A2…………………………………………..AN

2.3.2船边机械

在使用2台或2台以上装卸桥多路作业时,配载人员要考虑各台装卸桥在满足装船作业的前提下,使大车行走距离最短。

如下图所示,假定装船时安排A、B两台装卸桥同时作业,配载时就必须使两台装卸桥保持有效间距,并按图线方向从船艏至船艉顺序作业。

010305……1315

三、配载作业流程

3.1收集并核对配载单证资料

如前所述配载的单证资料,包括船舶资料和出口箱资料两大部分,这是配载作业的原始依据,必须尽量收集齐全。

在收齐配载资料开始配载作业前,还应对这些资料进行校对,以免单证资料不符而造成配载不当或失误,校对的单证资料主要有:

3.1.1装货单与装箱单是否相符合

只有加盖“海关放行章”装货单上所列箱号的集装箱,才能配载并装运出口,因此校对装货单与装箱单是否一致,是码头配载人员必须把好的关口。

3.1.2实收出口箱资料的汇总和校核

集装箱码头通常在船舶开航前24小时截止进场,对已经进场并通过报关的集装箱,配载人员要进行汇总和校核,包括出口箱的总箱量,20’箱量、40’箱量,特种箱箱量及分类,危险品箱箱量,沿线挂港及卸箱情况,通常可按卸港顺序分别汇总校对卸港的箱量、尺寸、箱型和特种箱、危险品箱情况。

3.1.3掌握出口箱在堆场的场箱位情况

配载作业要在满足船舶运输要求的前提,兼顾码头作业要求,为符合装船要求和装船次序,通常码头进箱时要按“四分开”的原则堆存出口箱,即不同卸港分开堆放、不同尺寸分开堆放、不同吨位分开堆放、普通箱和特种箱分开堆放,然而由于堆场面积的限制和进箱次序的不可预见性,使得“四分开”不可能很彻底,这就要求配载人员对出口箱的实际场箱位心中有数,避免配载不当造成堆场的频繁翻箱找箱,妨碍正常的装船作业次序和作业效率。

3.2制作配载船图

封面船图是配载人员的重要作业内容,它是船舶指挥员作业的依据,也是控制室指挥船边生产的依据,在掌握完整的资料后,根据配载的基本原则要求,就可着手进行配置,事实上,同样的配载资料,不同的配载人员编制的配载船图不相同,这就体现了不同配载人员的基本功底和业务能力。

配载船图分为封面图和船箱位图两部分,其主要作业量是配置封面图。

配置封面船图要在满足船方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在船方和港方之间统筹兼顾,达到最佳平衡,此外,由于特种箱配置均有特殊要求,不具普通箱在船箱位上的互换性,因此配载人员应掌握先配特种箱,后配普通箱的次序,而且特种箱一旦配载完成后,一般不要再行拉动。

封面船图的箱位格子内,一般只标注卸港代码和特种箱标记。

封面船图配置完成后,还应将所配箱子按卸港顺序列一统计表,以便核对配载是否正确。

船箱位图实际上是封面船图各个BAY位的“放大”,全船有多少个BAY位,就应有多少个船箱位图,由于船箱位图被“放大”,其箱位格子包含的信息更多,包括装港和卸港代码、集装箱箱号和持有人、箱重和箱型特种箱标记和运输要求等,有的集装箱码头为便于堆场发箱,还将该箱子的堆场箱位进行标注。

3.3配载图的审核

配载船图完成后,配载人员应进行仔细地审核,复核一遍配载图是否满足配载的基本要求,是否有配载的不当或失误,以事先纠正,避免装卸作业的被动和不应有的损失,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3.3.1全船的集装箱数量、尺寸、箱型是否与出口箱资料相符合,每一卸港集装箱的数量、尺寸、箱型是否与出口资料相符合,是否有短装、溢装和错装。

3.3.2每列集装箱堆积负荷量是否超过船舶允许规范。

3.3.3危险品箱、冷藏箱等特种箱的配位是否适当,超高、超宽特种箱的配位是否适当,是否符合特种箱的配载要求和船舶规范要求,危险品准单是否齐全。

3.3.4各卸港的箱位安排是否合理,特别注意是否有压港、一边倒配箱、同港箱过分集中。

3.4配载图的签发

经审核无误后,配载员应在封面船图上签名并签署配载日期,以明确责任,并将配载图送船方大副审阅,大副同意并在配载图上签字确认后,方可发送船边、堆场、中控、外理等各部门,作为装船作业的依据和区分责任的有效文件。

3.5退关箱复关箱的处理

由于船方或货方的原因,每一航次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关箱,配载人员应及时统计和校对退关箱的数量、箱号、箱型、提单号、关封号等资料以及退关的原因,报送相关部门。

对已复关的箱子,配载人员要认真仔细处理,切不可疏忽大意而造成漏配事故。

四、稳性和吃水差计算

目前我国大多数码头在配载完成后,均不进行稳性和吃水差等计算,能否满足船舶稳性和吃水差要求,全凭经验估计,极易造成工作的被动。

事实上,稳性和吃水差的计算,对配载人员来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很容易做到,在拥有计算机配载系统的码头更是如。

4.1稳性的计算

集装箱码头所计算的稳性,是指船舶的初稳性高度GM值,它是衡量船舶小倾角条件下的船舶复原能力的指标,其计算步骤和计算公式如下:

4.1.1计算船舶总排水量DISP

DISP=CARGO+CONTANT+LIGHTSHIP+TANK

式中:

CARGO(集装箱货物总量);

CONTANT(常数);

LIGHTSHIP(空船重量);

TANK(液体舱液体总量).

4.1.2计算各项重量的垂向力矩之和∑V-MT

∑V-MT=CARGO×VCG1+CONTANT×VCG2+LIGHT×VCG3+TANK×VCG4

式中:

VCG1-VCG4为各项重量的重心向高度(垂向坐标)

4.1.3计算船舶重心高度KG

KG=∑V-MT/DISP

计算船舶初稳性高度GM

GM=KM-KG

式中:

KM为船舶的稳心高度,可由DISP稳性吃水差计算书中直接查取

计算经自由液体修整后的初稳性高度GM

GM=GM-GG

式中:

GG=FSM/DISP,其中FSM为船舶液体舱自由液面力矩之和,对GM值有减小作用,由船方提供数据。

4.2吃水差的计算

主要计算三个数据:

4.2.1计算吃水差TRIM

TRIM=DISP×(LCG-LCB)/MTC

式中:

①.LCB为船舶浮心纵向坐标,MTC为为每米吃水纵倾力矩如果是每厘米吃水纵倾力矩,则乘以100转为每米吃水纵倾力矩,这两项数据均可由DISP在稳性吃水差计算书中直接查取。

②.LCG为船舶重心纵向坐标,需计算得出。

LCG=∑L-MT/DISP,其中∑L-MT为船舶各项重量的纵向力矩之和。

4.2.2.计算艏吃水F.DRAFT

F.DRAFT=DRAFT+(LBP-LCF)/LBP×TRIM

式中:

①.DRAFT为船舶平均吃水,LCG为船舶浮心的纵向坐标,均可根据DISP从稳性吃水差计算书中直接查取。

②.LBP为船舶两柱间长,由船舶资料给出。

4.2.3计算艉吃水差A.DRAFT

A.DRAFT=DRAFT-LCF/LBP×TRIM

4.3稳性、吃水差计算列举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通过手工计算或编制程序由计算机计算,作为配载人员应要求会进行手工计算,一则可理解计算机计算的结果,二则在电脑故障、超配加载等特殊情况下应对自如,保证计算的及时性。

手工计算常用列表法或系数法两钟,这两种方法均是对上述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下面以SCT靠挂的“MILDUNION”轮9999航次为例介绍列表法的计算过程。

4.3.1计算各BAY集装箱的重量WEIGHT并加总。

表中从BAY1至BAY23集装箱总重CARGO为3558.60吨。

4.3.2计算各BAY集装箱垂向力矩V-MT并加总。

表中各BAY集装箱垂向力矩V-MT为每一层的集装箱重量与相应的垂向高度乘积之和(见BAY位图)。

例如BAY01的集装箱垂向力矩加总为2351吨米,全船集装箱的KMT为30635吨米。

4.3.3计算各BAY集装箱纵向力矩L-MT并加总,表中各BAY集装箱L-MT为每一BAY集装箱重量与相应的纵向座标乘积。

例如BAY01的L-MT=368.1×92.23=24726.9吨米,全船集装箱的L-MT为204078吨米。

4.3.4计算全船总重DISP、垂向力矩∑V-MT、纵向力矩∑L-MT

(1)DISP=CARGO+LIGHTSHIP+CONSTANT+TANK=10540吨

(2)∑V-MT=30635+28551+2927+9371+71484吨米

(3)∑L-MT=204078.6+184279+3870+173303=565530.6吨米

注:

为方便计算,船方经常给出LIGHSHIP,CONSTANT和TANK的重量及相应的V-MT、LMT,以及修正初稳性高度的自由液面力矩FSM。

4.3.5以DISP为引数,查稳性吃水差计算书得:

DRAFT=7.24LCF=51.56

KM=7.54LCB=54.58

MTC=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