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894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docx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

真光中学历史科组自评报告

一、基础建设

(1)工作计划和科组建设经验

顺应时代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历史科教师积极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科组教师100%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100%完成规定时期内的继续教育学分。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使我校历史教学呈现灵活、互动的新面貌。

我们在教学中成功地实施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问近思,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重视质性的、过程性的、非纸笔的评价,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竞赛,复习课中的“百万富翁”,叶炳健教师开展的网络评价。

评价方式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并在各类考核中取得优良的成绩。

我科有效而规范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历史选修Ⅱ的教学,尤其是《真光校史》,开展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

参观校史室、访谈真光校友、有真光校服校歌建筑校友的研究性课题的开展。

通过本课程的开展,有效地渗透了“爱国、爱校、自爱”的教育。

我科严格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粤教基[2004]47号)的要求,开齐必修模块,开足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粤教研(2005)7号)的要求,开够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

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根据市、区教研室的要求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制定科组工作计划和各备课组工作计划,在计划中列出工作目标、措施和具体的工作日程表,确定上公开课的教师和时间。

每位教师填写好教学工作手册,确定本学期教学的目标任务,培优辅差的措施,教学进度。

在基本的安排方面各备课组老师都统一步调。

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每位教师要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制定下一阶段的改进措施。

备课组长还要对整个年级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形成书面文字。

学期末,各位教师要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书面总结。

上述常规资料,本科组教师都能按时完成并上交。

(2)科组活动

各年级备课组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有主题、有主持的集体备课活动,并要求作好记录。

科组活动必须平均每两周一次,并作好记录。

每学期的科组活动,必须安排两次理论学习。

近几年来,理论学习重点是新课程的理论和学校课题有关的理论。

科组内每个学期都有约一半的教师开展科组或校级的公开课。

每次的公开课评议都是精彩的教学研讨,老师们的思维火花不断迸发,碰撞,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认识。

科组、备课组的研讨活动和备课活动每次都有主题、主持,并做好记录。

(3)公开课

三年教龄以内的新教师每个学期要上一节科组内或校级的汇报课,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节示范课。

每次公开课后进行热烈的评议,大家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使被评课的人和评课的人都获益匪浅。

科组内每位教师的课都是对大家开放的,相互听课,取长补短的风气很浓。

听课时教师们都必须做好笔记和评价。

科组长还要将集体评议和个别评价的内容记录好,上交存档。

科组教师勇于承担市和区级教研活动的发言和上公开课。

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级、区级和市级的教师基本技能的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004学年第二学期

在第九周市初中历史教研活动中,叶庆文、齐仲贤两位老师作了有关自己初中历史教学心得的发言。

在第十二周市高三历史教研活动中,刘金军老师作了说课的发言。

在第十六周市高三历史教研活动中,刘金军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有三位教师承担了区级的示范课

江惠庄《英国君主立宪制》第14周星期四第七节(区名师示范课)

叶炳健《苏俄、苏联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15周星期四第七节(区公开课)

钱永产《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5周星期四第六节(区公开课)

(4)学科教学资源

本科组有充足的、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各种图书、音像资源,能够满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历史教学需要,满足学生课外学习历史的需要。

校园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

聘请社区人士、家长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本校有一位已退休多年的历史教师陈绍雄,他是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成员,他不仅是学生的好朋友,而且也是青年教师的好朋友。

他经常无偿提供给我们历史科组各种历史资料,有VCD、DVD、有历史画卷、有历史书籍,他还经常被我们科组邀请给学生上课,以自己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坎坷的人生经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本科组开发了校本课程《真光校史》,该课程已在高一开设了三年。

配合《真光校史》的教学,学生们开展对真光校歌、校服、校友的研究性学习,对著名校友进行访问或邀请校友与同学们座谈。

每年的校庆活动,高一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受到“爱国、爱校、自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历史科拥有一间专用功能室,内设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学生作品展示柜、教学用具和资料存放柜。

历史室的布局既体现了古香古色的古代书斋气息,又便于开展各类历史教学活动。

历史室是开展历史活动课、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选修课,历史教研活动的好场所。

由于我们的历史室创建时间较长,因而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料,并设有专门的资料记录簿。

学校校园网挂有历史科组的网页。

本科组网页不仅有美观的页面,而且有科组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

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辅导材料、教学课件、研究性学习成果等。

网页定期进行更新,及时反映科组教学成果和动态。

(5)青年教师培养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每位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都要与有经验的教师结对子。

江惠庄和周罗洁,宋玲和叶炳健、何兰娟,钱永产和邓律廷,周伟英和陈云芳、冯显中、齐仲贤都曾师徒结队。

师徒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徒弟迅速成长,站稳讲台。

师傅从徒弟处获取创新的灵感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帮助。

师徒之间每学期互听课10节以上,并将交流评议的内容填写在调研听课表。

青年教师一走上岗位就必须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

通过落实三年发展规划和按期修足继续教育学分,使青年教师能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促进自己专业素质的发展。

新教师每个学期要上一节科组内或校级的汇报课,汇报课后要及时上交“四个一”,即:

一个教学设计、一个教学实录、一个课件、一个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级、区级和市级的教师基本技能的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每学期期青年教师还填写《青年教师培养手册》,记录一学期来主要的教学工作经历和成效。

(6)科研课题

(一)近年来本科组教师参与的教研课题有:

课题名称

级别

参加人员

研究现状

《质疑、探究、创新、评价》

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

科组全员

已结题

《发展性教学评价》

市级

科组全员

已结题

《切问近思,主体发展》

市级

备课组成员

正在进行中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开放、互动、灵活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

市级

备课组成员

正在进行中

《互动发生,主体性发展》

市级

备课组成员

正在进行中

《在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案例研究》

校级

科组全员

正在进行中

广东省“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实现途径研究”子课题“历史新课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实施方案

省级

备课组成员(周伟英、江惠庄、周罗洁、齐仲贤、叶炳健)

正在进行中

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本科组老师先后撰写的相关论文有十多篇,有多篇获市级奖励。

每学期都由科组长和课题小组负责人作阶段研究计划,研究过程的记录和阶段小结。

《质疑、探究、创新、评价》(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市级)两课题已完成结题报告。

科研课题的开展,提高了成员的理论水平,更新了教学理念,更是改观了历史课堂教学。

2007年12月14日,叶炳健老师在广东省教研员魏恤民老师主持的的发展性评价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会上叶老师把我校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向会上专家进行展示,并且提出了研究过程中一些难题。

与会专家对叶老师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赞扬真光在课改大潮中走在前头,经验值得推广。

(7)科组成员个人荣誉

(二)

成员

荣誉

时间

叶庆文

芳村区优秀教师

2004年

江惠庄

获得芳村区人民政府授予的“2003年度工作三等功”

2004年

江惠庄

获得“2003年度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

2004年

周伟英

荣获“2003学年联考学校优秀命题员”称号

2004年

周伟英

芳村区特约教研员

2004年

叶炳健

芳村区教育局优秀共青团员

2004年

周伟英

广州市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

2003-2006年

周伟英

芳村区骨干教师

2003-2006年

江惠庄

芳村区骨干教师

2003-2006年

齐仲贤

校优秀班主任

2005年

周罗洁

校优秀班主任

2005年

叶庆文

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2005年

叶庆文

芳村区教育局优秀党员

2005年

冯显中

芳村区教育局优秀党员

2005年

叶炳健

芳村区教育局优秀党员

2005年

叶炳健

芳村区教育局优秀团干部

2005年

周罗洁

校优秀班主任

2006年

齐仲贤

校优秀班主任

2006年

钱永产

校优秀班主任

2006年

叶庆文

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2006年

冯显中

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2006年

叶炳健

荔湾区政府嘉奖

2006年

钱永产

荔湾区政府嘉奖

2006年

宋玲

荔湾区政府嘉奖

2006年

叶炳健

荔湾区优秀团干部

2006年

江惠庄

荔湾名师

2006年

齐仲贤

荔湾区新星教师

2006年

江惠庄

广州市历史教研中心组成员

2006年

江惠庄

广东省高考优秀评卷员

2006年

钱永产

广东省高考优秀评卷员

2006年

叶炳健

广州市马列主义读书会先进个人

2006年

叶炳健

广东省高考优秀评卷员

2007年

江惠庄

广州市历史教研中心组成员

2007年

叶炳健

荔湾区优秀团干部

2007年

叶炳健

荔湾区教研骨干分子

2007年

周罗洁

荔湾区优秀团员

2007年

江惠庄

荔湾区政府嘉奖

2007年

周伟英

荔湾区政府嘉奖

2007年

周罗洁

校优秀班主任

2006年

齐仲贤

校优秀班主任

2006年

钱永产

校优秀班主任

2006年

叶庆文

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2006年

冯显中

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2006年

 

二、参与市、区教研活动

(1)参加市、区教研活动率

我科一贯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参加每次的区和市教研活动,除了特殊原因,教师们都能准时认真参加学习。

出勤率达90%以上。

(2)承担市或区教研活动中心发言或公开课任务

上区级或市级公开课情况

2004年第二学期刘金军老师承担市高三教研活动的发言和向高三老师上了一堂示范课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江惠庄《英国君主立宪制》第14周星期四第七节(区名师示范课)

叶炳健《苏俄、苏联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15周星期四第七节(区公开课)

钱永产《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5周星期四第六节(区公开课)

2007年:

叶炳健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材料发展中心高中历史学科2007年秋季远程研修视频课程摄制工作

(3)参加市或区教研室组织的历史论文评比、教学设计征文、说课比赛等

表(三)参加市或区教研室组织的历史论文评比、教学设计征文比赛统计表

作者

姓名

成果(论文、专著等)题目

刊载、出版的刊物(县级以上)、

出版社名称及评奖主办单位

发表、出版或获奖时间

叶炳健

所指导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北京路历史、商业和文化研究》

获市中学生研究学习评比三等奖

2004年

叶炳健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模块评价方案》

在广东省关于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研讨会上交流

2004年

刘金军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

在广东省教研室举办的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三等奖。

2004年

刘金军

《浅谈在高三复习中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与统一问题》

广州市青年教师高考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4年

叶炳健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模块评价方案》

获历史教研会年会论文三等奖

2005年

宋玲

教学设计《抗日战争》

获市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

2005年

叶炳健

教学设计《1912年学生问卷分析》

获市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三等奖

2005年

江惠庄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单元备课》

获得市历史教研会年会论文三等奖

2005年

江惠庄

《历史课程中德育素材的挖掘探析》

获得芳村区德育论文一等奖,被收集于科研兴校丛书《春雨》一书中。

2005年

叶炳健

《让德育渗入历史把育人作为目标》

获得芳村区德育论文二等奖,被收集于科研兴校丛书《春雨》一书中。

2005年

叶炳健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学分认定的研究》

广州市第三阶段教育设计与实施活动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6年

叶炳健

《新课程下历史教师的角度定位》

广州市马列主义读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6年

周罗洁

《探究式学习》

广东教学

2006年11月

江惠庄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德育素材的挖掘探析》

2007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论文年会评比中荣获三等将

2007年5月

卢志芳

《提高课堂效率与问题探究的运用》

2007年度广州市中学历史论文年会评比中荣获三等将

2007年5月

表(四)教师技能比赛

教师姓名

技能竟赛获奖

时间

周罗洁

芳村区课件制作比赛二等奖

2005年

江惠庄

广州市历史试题创作大赛一等奖

2006年

周罗洁

广州市历史试题创作大赛二等奖

2006年

齐仲贤

广州市历史试题创作大赛三等奖

2006年

陈云芳

获广州市和荔湾区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

2007年

叶炳健

获广州市和荔湾区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三等奖

2007年

 

(4)参加学生成果评比活动

“2004年市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评比”中叶炳健指导的《北京路文化考察》获二等奖,覃蔚隽指导《〈广州一日游〉路线设计的研究》的获三等奖。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周罗洁、叶炳健指导的历史剧本《历史大视野——黄埔风云》、《发现新大陆》、《陨落——苏格拉底之死》分获“广州市中学生历史剧本创作大赛”荔湾赛区一等奖。

现在三个剧本已排练完成,等待历史剧表演大赛的结果。

 

三、教学质量

我科历史课堂教学质量较高,听课评价优良课比例不少于60%,其中优秀课不少于10%。

本科组能出色地完成教学过程的单元检测、教学调研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阅卷、数据统计和质量分析等工作。

能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并调整教学策略。

日常教学中能控制好各年级的作业量,对所布置的作业有检查,有讲评,有指导,注意作业的质量和效度,不与其他学科争时间,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充分发挥学生学业发展轨迹的功能,为培优辅差,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依据。

历年来高二会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皆超市平均水平。

近年我校高考历史成绩取得显著成绩。

在平均分和高分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表(五):

近几年高考成绩对比

项目

年份

人数

平均分

本校高分段情况和完成率

全市

2004年

8945

501.26

真光中学

34

607.21

有5人上700分。

平均分在广州市列第九位。

全市

2005年

9869

508.19

真光中学

147

559.55

有5人上700分,最高分756分。

历史成绩在广州市的排位比生源排位进了三名。

全市

2006年

12961

510.46

真光中学

240

560.89

有21人上700分,有2人上800分,其中一个888的高分,居全省第二名,另一个是822分。

高考任务完成率在140%以上。

全市

2007年

11749

94.2

真光中学

198

104.81

完成率在130%以上。

有36人上120分。

最高分133分。

四、教研业绩

(1)在正式出版刊物发表教研论文等文章

表(六)

作者

姓名

成果(论文、专著等)题目

刊载、出版的刊物(县级以上)、

出版社名称及评奖主办单位

发表、出版或获奖时间

何兰娟

《略论明代中央外交专职机构》

发表在《广西社会科学》

2004、12

周伟英

《在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被编入《开启心理之门塑造完善人生》一书

2004年

叶炳健

《中学生上网“堵“与导》

被编入《开启心理之门塑造完善人生》一书

2004年

叶庆文

《问题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被编入《开启心理之门塑造完善人生》一书

2004年

叶炳健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模块评价方案》

在广东省关于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研讨会上交流

2004年

冯显中

《加强中学德育,还原教育本质》

在《中外教育纵横》发表

2004年12月

叶炳健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模块评价方案》

获历史教研会年会论文三等奖

2005年

冯显中

《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在《中小学教材教法》发表

2005年5月

江惠庄

《历史课程中德育素材的挖掘探析》

获得芳村区德育论文一等奖,被收集于科研兴校丛书《春雨》一书中。

2005年

叶炳健

《让德育渗入历史把育人作为目标》

获得芳村区德育论文二等奖,被收集于科研兴校丛书《春雨》一书中。

2005年

江惠庄

《主动发现“问题”,协作探索规律》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周伟英

《高三中国古代史的问题中心教学初探》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陈云芳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齐仲贤

《探究、质疑、激趣,发挥学生主动性》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齐仲贤

参与编写

《高考大综合》

2006年

叶炳健

参与编写

《高考大综合》

2006年

周罗洁

《探究式学习》

广东教学

2006年11月

宋玲

《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发表于《教育导刊》2007年第五期

2007年5月

钱永产

参与编写

广州市教研会所编的《2008年高考备考指南历史系统复习用书》

2007年8月

钱永产

参与编写

广州市教研会所编的《2008年高考备考指南理科基础(历史分册)系统复习用书》

2007年8月

钱永产

参与编写

广州市教研会所编的《高中历史同步训练学习指导(选修)》

2007年8月

何兰娟

多套高三综合科(历史)练习题

《考试报》

2005至2007年

钱永产

编写高三复习练习

《考试报》

2007年10月

陈云芳

编写高三复习练习

《考试报》

2007年10月

周伟英

《中国近代几种主要经济形式的变迁》

《考试报》

2007年10月

周罗洁

《浅谈校史文化课开发》

广东教育

2007年12月

(2)教研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及其他教学技能评比获奖

见前面表(三)(四)

(3)科组教师整体水平

历史科组有一支素质高、凝聚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有四位教师具有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职称,有两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有一位教师曾获南粤优秀历史教师的省级荣誉称号和荔湾区名师的区级荣誉称号。

青年教师虎虎有生气,既勇于改革创新,又脚踏实地富有拼搏精神,每学年有50%以上的教师被评为学校“六种精神”之一。

有90%以上的教师担任主任、宣传干事、年级长、科组长、班主任等各类职务,由此可见本科组教师的能力强和富有责任心。

获得区级以上各种优秀成绩的教师占科组教师的80%。

(4)科研课题获奖

参与学校的课题《质疑、探究、创新、评价》(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市级)两课题已完成结题报告。

科组教师发表的文章。

江惠庄

《主动发现“问题”,协作探索规律》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周伟英

《高三中国古代史的问题中心教学初探》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陈云芳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齐仲贤

《探究、质疑、激趣,发挥学生主动性》

收集于《“质疑、探究、创新、评价”成果教学案例集》

2006年

周伟英

《在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被编入《开启心理之门塑造完善人生》一书

2004年

叶炳健

《中学生上网“堵“与导》

被编入《开启心理之门塑造完善人生》一书

2004年

叶庆文

《问题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被编入《开启心理之门塑造完善人生》一书

2004年

五、加分

(1)科组获得集体荣誉

2006年被评为荔湾区品牌学科

(2)高考历史单科高分

2006年高考有一个888的高分,居全省第二名,另一个是822分

(3)开设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历史活动课程、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等

校本课程(含历史科所承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及课时

开课年级

课程名称

开课形式

课时

高一

《真光校史》

集中上课

每两周1课时

高一

(04学年)

《中山大学与名人》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4学年)

《迷离档案》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4学年)

《北京路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探析》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4学年)

《香港殖民地问题由来》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5学年)

《世界文化遗产探究》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5学年)

《广东醒狮研究》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5学年)

《从地名的变迁看广州近现代历史的演变》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5学年)

《粤宴研究》

集中上课和自主研究相结合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二

(05学年)

《历史文化考察》

集中上课

每周1课时

高一

(06学年)

《广州街道历史沿革》

自主研究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一

(06学年)

《芳村花卉历史沿革》

自主研究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二

(06学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主研究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高二

(06学年)

研究性学习《英法美民主政治比较》

自主研究

开题、中期报告、结题各用一课时

(4)开发历史校本教材

本科组开发了校本课程《真光校史》,该课程已在高一开设了三年。

配合《真光校史》的教学,学生们开展对真光校歌、校服、校友的研究性学习,对著名校友进行访问或邀请校友与同学们座谈。

每年的校庆活动,高一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受到“爱国、爱校、自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