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833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docx

物理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B)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

【解析】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经典力学是相对论低速情况下的近似,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情况下仍然适用,故B错误;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正确;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研究高速运动的情形,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2.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3楼的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4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A)

A.减小B.不变

C.增大D.无法判断

【解析】两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可在同一v-t图象中作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设人在3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1,图中左侧阴影部分的面积为Δh;若人在4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2,要保证右侧阴影部分的面积也是Δh,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定有Δt2<Δt1.故选A.

3.如图,某同学用力沿拖把柄方向,斜向下推动拖把.若保持推力的大小不变,柄与地面间的夹角变小,拖把始终保持匀速运动,地面对拖把的作用力(B)

A.变大B.变小

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B)

A.木板的质量为10kgB.2~4s内,力F的大小为0.4N

C.0~2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5.足够长的倾斜长杆(与水平面成α角)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环,环通过细线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环在某拉力的作用下在长杆上滑动时,稳定运动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虚线表示竖直方向,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环一定沿长杆向下加速运动B.环可能沿长杆向上减速运动

C.环的加速度一定大于gsinαD.环的加速度一定沿杆向上

6.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人类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令地球零消耗改变方向、提升速度,但是当地球靠近木星时,突然遭遇了巨大危机:

数千台行星发动机熄火了,全球地震,火山爆发……而灾难的根源是由于地球和木星的距离小于“流体洛希极限”,此时地面流体就倾向于逃逸.查阅资料可知,地球与木星间的“流体洛希极限”等于10.3万公里,计算公式为d=2.44R木

,其中R木、ρ木、ρ地分别为木星的半径、木星的密度和地球的密度.已知比邻星的质量约为木星的150倍,其余信息未知,那么当地球流浪到比邻星附近时,与比邻星间的“流体洛希极限”约为(B)

A.30万公里B.50万公里C.75万公里D.150万公里

7.武广高铁线上运行的动车,是一种新型高速列车,其正常运行速度为360km/h,每节车厢长为L=25m.现为探究动车进站时的运动情况,如果相邻车厢交接处各安装一个激光灯,在站台边的某位置安装一个光电计时器,若动车进站时是做匀减速运动,第5次激光灯到达计时器时速度刚好为零,且连续5次灯通过计时器记录总时间为4s,则(A)

A.动车上的第一个激光灯通过光电计时器时的速度约为50m/s

B.动车停止运动前两灯计时的时间间隔约为5s

C.动车匀减速进站的加速度大小为10.0m/s2

D.动车从正常运行速度减速到静止所需的时间约为20s

【解析】由于连续5次计时动车通过了4节车厢,且刚好减速到速度为零,故可等效为反方向的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故有4L=

at2,a=

m/s2=12.5m/s2;第一个激光灯通过计时器时的速度为v=at=12.5×4m/s=50m/s;动车停止运动前两灯计时的时间间隔由L=

at′2,解得:

t′=

s=2s;动车从正常运行速度减速到静止所需的时间为tm=

s=8s.故正确选项为A.

8.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小铅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A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木块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B的右端,并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

B.小铅块将从木板B的右端飞离木板

C.小铅块滑到木板B的右端前就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

D.木板B达到的最终速度与第一种情景中木板达到的最终速度大小相同

【解析】在第一次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运动到B部分上后A部分停止加速,只有B部分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B木板将更早达到速度相等,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故A、B错误,C正确;木板B达到的最终速度比第一种情景中木板达到的最终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C.

9.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左右两端点等高,分别处于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两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N为轨道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在磁场中小球能到达轨道的另一端最高处,在电场中小球不能到达轨道另一端最高处

B.两个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M<vN

C.两个小球第一次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M>FN

D.小球第一次到达M点的时间大于小球第一次到达N点的时间

【解析】洛伦兹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在磁场中小球能运动到另一端的最高处;在电场中,电场力始终做负功,小球不能到达最高点,故A正确;对左图,根据由机械能守恒得:

mgR=

mv

,解得vM=

,对右图,因电场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得mgR-qER=

mv

,解得vN=

,则vM>vN,故B错;在最低点,对左图有:

FM-mg=m

,解得FM=3mg.对右图有:

FN-mg=m

,解得FN=3mg-qE.知FM>FN,故C正确;左图:

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右图:

在运动的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电场力做负功,起阻碍作用,所以小球第一次到达M点的时间小于小球第一次到达N点的时间,故D错.故选A、C.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以速度v1跟地面成θ角射出一钢球,钢球恰好以v2的水平速度与在桌面边缘B点的另一钢球发生正碰,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若在B点以跟v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钢球,则它必落在地面上的A点

B.若在B点以跟v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钢球,则它必落在地面上的A点

C.若在B点以跟v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钢球,则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点的左侧

D.若在B点以跟v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钢球,则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点的右侧

11.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点,则(AC)

A.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B.在M、N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

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

D.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

12.如图所示,斜面与足够长的水平横杆均固定,斜面顶角为θ,套筒P套在横杆上,与绳子左端连接,绳子跨过不计大小的定滑轮,其右端与滑块Q相连接,此段绳与斜面平行,Q放在斜面上,P与Q质量均为m,O为横杆上一点且在滑轮的正下方,滑轮距横杆h.手握住P且使P和Q均静止,此时连接P的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然后无初速释放P,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伸长及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释放P前绳子拉力大小为mgcosθ

B.释放后P做匀加速运动

C.P达O点时速率为

D.P从释放到第一次过O点,绳子拉力对P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B.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质等各个性质都不一样

C.缝衣针放在棉纸上,用手托着棉纸,放入水中.棉纸浸湿下沉,而缝衣针会停在水面.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使针没有下沉

D.潮湿的天气里,洗了衣服不容易晾干,是因为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第Ⅱ卷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4.(6分)如图所示,利用DIS实验系统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调至水平后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安装位移传感器(接收器),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细线将装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小车和力传感器连接起来,动滑轮下挂有质量可以改变的小重物.将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打开计算机中操作软件,放开小车使之运动.不计滑轮、托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

(1)(单选题)实验中力传感器的示数F与小重物的重力mg的关系为__C__.

A.F=

  B.F>

  C.F<

  D.无法确定

(2)(多选题)保持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重物的质量m,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记下每次力传感器的示数F,利用DIS测出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将得到的a、F数据绘制成a-F图象.以下图象不可能的是__BCD__.

(3)在本实验中不计滑轮的质量,忽略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除此之外请写出一种减少实验误差的主要方法:

__减小小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__.

15.(8分)为了测定一组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了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E    B.电流表A1

C.电流表A2D.滑动变阻器R(0~20Ω,2A)

E.定值电阻R0(2kΩ)F.开关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完成实验.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变小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图乙为该同学依据测出的实验数据绘出的IA—IB图线,其中IA、IB分别代表两电流表的示数,但不清楚分别代表哪个电流表的示数.请你由图线计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3__V,内阻r=__2__Ω.

(3)用上述方法测出的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与真实值相比__D__.

A.E偏大,r偏小   B.E偏小,r偏大

C.E偏大,r偏大   D.E偏小,r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其中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0分,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16.(10分)某同学骑自行车沿一倾角为θ的斜坡匀速向下行驶时,恰好可以不踩踏板;现在他从斜坡坡底匀速向上行驶,在其蹬踩踏板N圈时回到坡顶(设不间断地匀速蹬),所用的时间为t.已知自行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轮盘的半径为R1,飞轮的半径为R2,车后轮的半径为R3,重力加速度为g,在上坡、下坡过程中,斜坡及空气作用于自行车与人的总阻力大小相等,车轮与坡面接触处都无滑动,不计自行车各部件的热损耗等.求:

(1)斜坡及空气作用于自行车与人的总阻力大小f;

(2)斜坡的长度L;

(3)该同学沿斜坡向上匀速行驶过程中消耗的功率P.

【解析】

(1)下坡时不踩踏板,自行车匀速行驶,合外力为零 

根据平衡条件则有:

f=mgsinθ ①(3分)

(2)车轮转动一周,自行车前进的距离为:

s=2πR3 ②

轮盘与飞轮用链条连结,边缘上的线速度相同,有:

2πn1R1=2πn2R2 ③

n1=

 ④

n2=

 ⑤

后轮与飞轮转数相同,故有:

L=N′s ⑥

由②③④⑤⑥式,解得:

L=

 ⑦(4分)

(3)自行车沿斜坡匀速向上行驶过程有:

W=FL=(mgsinθ+f)L ⑧

P=

 ⑨

由①⑦⑧⑨式,解得:

P=

(3分)

17.(10分)如图所示,AB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m乙的小球乙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m甲的小球甲以速度v0与小球乙发生弹性正碰.若m甲∶m乙=2∶3,且轨道足够长.sin37°=0.6,cos37°=0.8.求:

(1)两球第一次碰后甲球的速度;

(2)要使两球能发生第二次碰撞,小球乙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

【解析】

(1)设第一次碰后小球甲的速度为v1,小球乙的速度为v2,以小球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甲v0=m甲v1+m乙v2 ①(1分)

m甲v

m甲v

m乙v

 ②(1分)

联立①②式解得:

v1=-

v0,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右(2分)

v2=

v0

(2)设小球乙上滑的最大位移大小为s,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由动能定理得:

(m乙gsin37°+μm乙gcos37°)s=

m乙v

 ③(1分)

(m乙gsin37°-μm乙gcos37°)s=

m乙v2 ④(1分)

联立③④式解得:

)2=

 ⑤(1分)

小球乙要能追上小球甲,则:

v>|v1|=

v0 ⑥(1分)

解得:

μ<

 ⑦(2分)

18.(14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足够宽广的2n个水平区域(其中第2n个区域的底端有足够大的硬质板),从上而下,第一个区域的高度为d1,第二个区域的高度为d2,……第2n个区域的高度为d2n,且d1∶d2∶d3∶…=1∶3∶5∶7∶…,其中d1=d.每个区域都有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第一个区域水平向右,第二个水平向左,以此类推.今有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小球(qE=mg)从最上端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小球刚进入第三个区域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球第一次即将碰到底端硬质板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及偏离竖直线OP的水平距离;

(3)如果小球与硬质板碰撞时原速反弹,但每次碰撞电荷均损失一半,且小球达到最低点和最高点时电场均反向一次,那么最后小球的碰撞点与竖直线OP的水平距离多大?

【解析】因为d1∶d2∶d3∶…=1∶3∶5∶7∶…,所以小球穿过每个区域的时间相同,均为:

t=

(1)在水平方向,小球在第一个区域向右加速,在第二个区域减速,vx-t如图所示.所以出来时只有竖直速度.则:

mg(d+3d)=

mv2,v=2

(4分)

(2)由以上可知:

h=d[1+3+5+7+…+(2×2n-1)]=4n2d

vP=2n

,方向竖直向下

偏离OP向右的水平距离为:

S1=2nd(S1是图中面积的n倍)(4分)

(3)第k次碰后,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均为ak=

g,

所以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均为Sk=

S1

Sx=S1+2S2+…+2Sk+…=2nd+4nd(

+…+

+…)=6nd(6分)

[等比数列公式:

Sn=

]

19.(10分)如图所示,右端开口的光滑圆形汽缸水平放置,截面积为20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在汽缸内距缸底50cm处设有卡环AB使活塞只能向右滑动.开始时活塞靠在AB右侧,缸内气体的压强p1=0.8×105Pa,温度为300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当温度缓缓升高,活塞恰好离开AB.(大气压强p0=1.0×105Pa)

(1)求活塞恰好离开时气体的温度;

(2)继续缓慢加热缸内气体,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30cm,求气体对外做功.

【解析】

(1)经分析恰好离开,即汽缸内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取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

初状态:

p1=0.8×105Pa T1=300K V0(1分)

末状态:

p2=1.0×105Pa T2=?

 V0(1分)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T2=375K(2分)

(2)继续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30cm,该过程为等压膨胀

W=p2Sx(2分)

代入数据解得:

W=60J(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