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5436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1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大纲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系部

基础部

2009年11月22日

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课程代码

04010004

总学时

47学时

学分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考核形式

考试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

授课单位

基础部

撰写人

鲍峰

职称

助教

教研室

政史教研室

教研室审核意见

同意

教研室主任签名:

葛步红

2009年11月22日

系部审核意见

同意

系部负责人签名:

杨光

2009年12月1日

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4010004

学时:

47学时

学分:

3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

全校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发[2005]5号)明确规定的一门必修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程。

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主要内容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教学要求

   使学生们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本课程与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一节针对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面临的不适和困难,分析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二节依据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目标和应有形象。

第三节主要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对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和在课程中的主线地位。

第四节论述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2、教学要求

   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等问题。

第一节主要讲述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其意义。

第二节主要论述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主要论述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主要内容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第四节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教学要求

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

第一节是引导学生深刻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主要讲清三个问题: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和时代价值”。

第二节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讲清四个问题: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与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是引导学生立志“做忠诚的爱国者”,主要讲清四个问题: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主要内容

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第二节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四节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2、教学要求

   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的根本问题和人生观理论的核心问题。

帮助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把握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深刻理解人的生命及其应有的意义。

帮助学生认识人生态度在根本上由人生目的所决定、又对人的具体的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科学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帮助学生了解实现崇高的人生目的、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客观环境条件,正确把握在认识和处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第一节直接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切入,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的理论过渡到人的本质的观点,说明如何理解“人”及怎么样对待人生,再通过不同人生观的比较分析,从理论上阐述究竟什么是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

第二节提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标准及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等。

第三节关于人生环境,从身与心、个人与他人到个人与社会,最后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主要内容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教学要求

   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总体背景,结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各种实际道德困惑,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教育。

从一般道德理论知识到社会主义道德;从社会主义道德同人类优秀道德文化遗产的历史联系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从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到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最后落脚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2、教学要求

   结合社会生活公共领域的现实,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法制观,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锤炼道德品质、确立法律人格。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1、主要内容

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2、教学要求

   结合社会生活职业与家庭两大领域的现实,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法制观,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锤炼道德品质、确立法律人格。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1、主要内容

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2、教学要求

   帮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第四节知识产权法

2、教学要求

   旨在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规范,以及公民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认同感和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

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主要内容

   阐述了青年一代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必要条件,激励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八个光荣”的优秀品德,创造永恒的青春。

2、教学要求

   旨在帮助大学生从逻辑归宿上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而把本课程的学习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形式及学时安排

要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务实灵活地安排教学形式。

为此,要注意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实践性。

减少理论说教,大幅增加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二是灵活性。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主体广泛。

在教学时间上课内时间与课余时间相结合、在教学环境上校内小社会与校外大社会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专题讲座与实践学分相结合,使思政教学真正与生活相融合、与社会相融合。

具体安排:

第一讲大学适应篇(共4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了解大学的特点和要求,尤其是本校和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提高综合素质;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目标、学习意义、学习方法和考核要求。

校内实践:

组织学生做一些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生活(生活、学习、人际交往)适应的情况,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目标(课余时间)

校外实践:

参观市规划馆,了解马鞍山发展概况(2课时)

第二讲理想信念篇(共6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理解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校内实践:

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建国大业》(课余时间)

校外实践:

组织学生去濮塘祭扫革命先烈(4课时)

第三讲爱国主义篇(共4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时代价值;如何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爱国主义。

校内实践:

组织学生举行红歌赛(课余时间)

校外实践:

参观市博物馆,了解中华悠久的文明史(2课时)

第四讲人生价值篇(共6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对待人生中顺境和逆境,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谐。

校内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课余时间)

校外实践:

组织学生去马鞍山市监狱开展警示教育(4课时)

第五讲个人修养(共6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道德的一般原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校内实践:

德育小品(课余时间)

校外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4课时)

第六讲职业道德(共6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结合我校专业设置情况谈谈具体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校内实践:

请相关行业的劳模来校做报告(2课时)

校外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2课时)

第七讲宪法(共4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宪法的特点与地位;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校内实践:

请市人大或政协领导来校做报告(职权、职责、履行职责的方式等)(2课时)

校外实践:

组织社会调查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课余时间)

第八讲民商法与刑法(共4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民法的概念;民法体系;民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校内实践:

看《以案法释》专题片(2课时)

第九讲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共6课时)

专题讲座(2课时):

主要内容: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校外实践:

去雨山区法院旁听庭审(4课时)

序号

课程单元

学时

1

第一讲大学适应篇

4

2

第二讲理想信念篇

6

3

第三讲爱国主义篇

4

4

第四讲人生价值篇

6

5

第五讲个人修养

6

6

第六讲职业道德

6

7

第七讲宪法

4

8

第八讲民商法与刑法

4

9

第九讲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

6

10

机动

1

合计

47

四、教学条件

尽量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增加教学中的信息量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一)考核的主要内容:

 

1、各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基础知识 

2、各单元知识的综合性理解运用能力 

3、对现实生活中思想道德法律问题的认知、体验和践行 

(二)考核形式:

采用平时考查+卷面考试+实践学分方式形成综合评价体系

具体做法:

1.平时考核:

教师综合学生上课考勤记录、课内表现和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2.校内和校外实践:

制作《实践考核手册》,要求学生对每次参与的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活动作记录、写感想,并要课代表、指导教师签字或盖章;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则每人提交一份论文或调查报告

3.卷面考试:

采用开卷考试方式

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

1.平时考核、实践考核、期末卷面考试各占总评成绩的30%、30%、40%。

2.成绩采用百分制。

六、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

教材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审定的统编版本,由绪论、三个主题部分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