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4958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7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征求意见稿

2016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

英语口语

英语翻译:

EnglishSpeaking

赛项组别:

高职

二、竞赛目的

本赛项旨在检验我省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展示我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为我省高职高专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广阔平台。

三、竞赛内容

竞赛共包含4个项目:

(一)“职场描述”(Presentation)

参赛选手抽取一幅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根据给出的说明,在充分理解图表或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

每位参赛选手用时不超过3分钟。

(二)“情景交流”(Interview)

参赛选手抽取一个场景题目,根据题目的要求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外籍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答。

每位参赛选手用时不超过3分钟。

(三)“职场考验”(Role-Play)

参赛选手通过抽签方式组成团队(3-5人)并按照抽取的题目要求进行组内合作,针对某一生活或职业任务进行充分的内容设计。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根据既定任务和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自由发挥,并展示给裁判及观众。

裁判根据各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分,每个小组的成绩即为该组内每位成员的成绩。

每组时间为8—10分钟。

(四)“即席辩论”(Debate)

参赛选手根据抽签结果分正、反两方(各1人),就某一职业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现场即兴辩论。

先由正方陈述1分钟,然后反方陈述1分钟,接下来正反双方进行3分钟的辩论。

每对参赛选手用时不超过5分钟。

四、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个人赛,以学校为单位报名组队参加。

参赛选手抽取题目,根据相关要求用英语进行比赛。

分非专业组和专业组,每队限报2名选手参加专业组比赛、2名选手参加非专业组比赛。

依据参赛选手比赛成绩,遴选出非专业组和专业组各1名选手晋级全国比赛。

五、竞赛流程

(一)竞赛环节

竞赛分为半决赛和决赛两个环节。

半决赛包括“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2个项目。

非专业组选出前20名、专业组选出前10名参赛选手进入决赛。

非专业组和专业组分别比赛,分别计分。

决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包括“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2个项目,非专业组选出前8名、专业组选出前4名参赛选手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包括“职场考验”和“即席辩论”2个项目。

非专业组和专业组同场竞赛,分别分组,分别计分。

(二)竞赛时间安排

表1:

非专业组比赛安排(按非专业组100名参赛选手计算)

日期

时段

时间

内容

第一天

全天

8:

00-19:

00

参赛选手、指导教师、领队等报到入住酒店,领取比赛材料等

20:

00-21:

00

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全体会议,会后按组别进行半决赛参赛选手信息加密及抽签

第二天

上午

7:

30-8:

00

开幕式

8:

00-8:

30

参赛选手候赛

8:

30-12:

30

半决赛第1场(“职场描述”“情景交流”)

下午

13:

30-14:

00

参赛选手候赛

14:

00-18:

00

半决赛第2场(“职场描述”“情景交流”)

第三天

上午

7:

30-8:

00

参赛选手候赛

8:

00-11:

30

半决赛第3场(“职场描述”“情景交流”)

11:

30-11:

45

裁判点评非专业组参赛选手半决赛表现

11:

45-11:

55

公布入围决赛的非专业组参赛选手名单

11:

55-12:

10

入围决赛参赛选手信息加密及抽签

下午

13:

30-14:

00

参赛选手候赛

14:

00-17:

30

全体参赛选手进行决赛第一阶段比赛

17:

30-17:

45

公布入围决赛第二阶段的参赛选手名单

第四天

上午

8:

00-8:

30

决赛第二阶段参赛选手候赛及抽签

8:

30-9:

10

决赛第二阶段“职场考验”比赛

9:

10-9:

40

参赛选手进行“即席辩论”候赛及抽签

9:

40-10:

20

决赛第二阶段“即席辩论”比赛

10:

20-10:

30

裁判点评参赛选手决赛表现

10:

30-11:

00

决赛闭幕式

表2:

专业组比赛安排

日期

时段

时间

内容

第一天

全天

8:

00-19:

00

参赛选手、指导教师、领队等报到入住酒店,领取比赛材料等

20:

00-21:

00

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全体会议,会后按组别进行半决赛参赛选手信息加密及抽签

第二天

上午

7:

30-8:

00

参赛选手候赛

8:

00-8:

15

半决赛开幕式

8:

15-11:

45

半决赛第1场(“职场描述”“情景交流”)

下午

13:

00-13:

30

参赛选手候赛

13:

30-17:

00

半决赛第2场(“职场描述”“情景交流”)

17:

00-17:

15

裁判点评专业组参赛选手半决赛表现

17:

15-17:

30

公布入围决赛的专业组参赛选手名单

第三天

上午

11:

55-12:

10

入围决赛参赛选手信息加密及抽签

下午

13:

30-14:

00

参赛选手候赛

14:

00-17:

30

全体参赛选手进行决赛第一阶段比赛

17:

30-17:

45

公布入围决赛第二阶段的参赛选手名单

第四天

上午

8:

00-8:

30

决赛第二阶段参赛选手候赛及抽签

8:

30-9:

10

决赛第二阶段“职场考验”比赛

9:

10-9:

40

参赛选手进行“即席辩论”候赛及抽签

9:

40-10:

20

决赛第二阶段“即席辩论”比赛

10:

20-10:

30

裁判点评参赛选手决赛表现

10:

30-11:

00

决赛闭幕式

六、竞赛试题

(一)命题

建立口语赛项命题专家库,由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从中遴选专家组成竞赛命题专家组,指定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针对我省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不同行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命题。

命题完成后由专家组对题目进行密封、保管,竞赛时带至竞赛现场。

本赛项试题建立试题库,公开比赛样题。

(二)样题

见附件。

七、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

参赛选手须为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

本科院校的高职层次全日制在籍学生和五年制高职的四、五年级在籍学生可参加高职组比赛。

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4周岁。

凡在往届全国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允许报名参加同一赛项同一组别的比赛。

每名参赛选手设1名指导教师,参赛选手与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每参赛队指派领队1名(可由指导老师兼任)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选派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随队参赛。

各院校根据要求,做好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工作。

赛项执行委员会负责参赛选手最终资格审查,经审查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二)报名要求

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经所在院校于开赛10个工作日(含)之前出具书面说明,加盖学校公章报赛项执委会,经赛项执委会同意后方可更换。

允许参赛选手缺席比赛。

(三)赛前准备

1.熟悉场地

开放赛场,熟悉场地。

2.领队会议

召开领队会议,由领队和指导教师参加,会议讲解竞赛注意事项并进行赛前答疑。

3.抽签仪式

比赛前举行抽签仪式,各参赛队伍的参赛选手、领队和指导教师均须参加,通过抽签确定各参赛选手的出场顺序。

本赛项涉及半决赛和决赛参赛选手的抽签。

抽签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赛项的具体抽签时间,赛项执委会将首先点名确认每一位参赛选手已到场(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到场的参赛选手须提前告知赛项执委会并出具由本人亲笔签名的书面委托书,指定其代理人代为抽签并声明承认抽签结果有效)。

没有按时到场抽签,或无故缺席抽签环节的选手,将视为自动放弃抽签,其抽签结果由赛项执委会在优先安排其他选手抽签之后决定。

4.参赛选手入场

参赛选手应提前15分钟到达赛场,并凭参赛证、身份证检录,按要求入场,不得迟到早退,未按照规定时间到场并检录者视为自动放弃比赛。

之后根据抽签结果在对应的座位入座,由裁判核对参赛选手信息。

严禁参赛选手携带与竞赛无关的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相关资料与用品入场。

八、成绩评定

(一)裁判员选聘及人数

建立口语赛项裁判库,由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从中抽定赛项裁判人员,指定裁判长。

本赛项总计安排裁判不少于23名,其中半决赛非专业组和专业组裁判各不少于7名,决赛不少于9名。

每场比赛裁判数量均为奇数,且半决赛和决赛的裁判不重复。

(二)评分方法

1.成绩分配

“职场描述”“情景交流”“职场考验”“即席辩论”4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均为10分。

2.计分方法

每个项目均按5分至10分记分,小数点后保留1位;从所有裁判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其他打分的平均分,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成绩产生方法

(1)半决赛成绩:

半决赛成绩为“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2个项目得分之和。

(2)决赛成绩:

半决赛的成绩不带入决赛。

决赛环节未能进入第二阶段的参赛选手,决赛成绩为“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2个项目得分之和;进入第二阶段的参赛选手,决赛成绩为“职场描述”“情景交流”“职场考验”和“即席辩论”4个项目得分之和。

4.成绩审核方法

半决赛及决赛的参赛选手成绩均由裁判签字认可,现场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进行成绩录入。

成绩录入完毕后,工作人员交换岗位进行核对,核实无误后计算参赛选手最终成绩并排名,打印完毕后由裁判组组长审核签字。

5.成绩复核

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参赛选手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

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

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的,裁判组将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6.赛项最终得分

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

7.成绩公布方法

半决赛成绩在“情景交流”比赛结束后统计并公布;决赛成绩在“即席辩论”比赛之后统计并公布。

决赛成绩审核无误后,赛项执委会将第一时间上报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

(三)评分标准

本赛项为裁判现场给分。

根据不同比赛内容,从“内容、条理、语言、举止、协作、表现力”等多方面进行评定。

1.“职场描述”

从“内容、条理、语言、举止”四个方面评定。

9—10分(含):

内容完整、充实,能就主题进行充分发挥;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表达流畅;语言丰富,使用准确;举止大方、得体。

8—9分(含):

内容完整、充实,能就主题进行一定的发挥;逻辑性较强,条理清晰,表达比较流畅;语言较丰富,使用正确;举止得体。

7—8分(含):

内容完整;逻辑性较强,条理比较清晰,表达基本流畅;使用语言基本正确;举止较为得体。

6—7分(含):

内容基本完整;条理比较清晰;使用语言基本正确;举止大致得体。

5—6分(含):

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尚连贯;使用语言尚正确;举止欠佳。

2.“情景交流”

从“内容、应答、语言、举止”四个方面评定。

9—10分(含):

内容充实、完整;能就主题充分发挥;应答敏捷,答案明确;语言丰富,用语准确;举止大方、得体。

8—9分(含):

内容比较充实;能就主题进行一定的发挥;应答比较敏捷,答案明确;语言较丰富,用语较准确;举止得体。

7—8分(含):

内容完整;应答尚流利,答案比较明确;用语基本正确;举止较为得体。

6—7分(含):

内容基本完整;能进行应答,答案比较明确;用语尚正确;举止大致得体。

5—6分(含):

内容尚属完整;应答无大障碍,答案比较明确;用语尚正确;举止欠佳。

3.“职场考验”

从“内容、语言、协作、表现力”四个方面评定。

9—10分(含):

内容充实完整,条理清晰;语言丰富、准确;协作充分;表现主题完整、准确。

8—9分(含):

内容比较充实,条理比较清晰;语言比较丰富、准确;协作比较充分;表现主题比较完整、准确。

7—8分(含):

内容完整,条理比较清晰;语言基本准确;协作基本充分;表现主题较为得体。

6—7分(含):

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准确;协作基本充分;表现大致得体。

5—6分(含):

内容尚属完整;语言尚准确;尚有协作;表现欠佳。

4.“即席辩论”

从“内容、逻辑、应答、语言、举止”五个方面评定。

9—10分(含):

内容充实、完整;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把握辩题,论据充分;应答敏捷,表达流畅;语言丰富、准确;举止得体。

8—9分(含):

内容比较充实;逻辑性强,条理比较清晰,能把握辩题,论据比较充分;应答比较敏捷,表达流畅;语言比较丰富、准确;举止得体。

7—8分(含):

内容完整;比较有逻辑性,条理比较清晰,基本能把握辩题,论据比较充分;应答尚敏捷,表达比较流畅;语言基本准确;举止较为得体。

6—7分(含):

内容基本完整;比较有逻辑性,基本能把握辩题,论据比较充分;应答尚敏捷;语言基本准确;举止大致得体。

5—6分(含):

内容尚属完整;逻辑性尚可,基本能把握辩题,论据基本充分;应答无大的障碍;语言尚准确;举止欠佳。

九、奖项设定

决赛设参赛选手个人奖。

非专业组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0名。

专业组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

向获奖的参赛选手及其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图1:

竞赛流程和奖项设置

一十、竞赛环境

(一)半决赛场地要求及环境标准

参赛选手备考室、候考室、化妆间、嘉宾及裁判员休息室、半决赛场地(含背板、大赛标志、主持台、裁判员打分席、指导教师及其他参赛人员坐席若干等)、录音录像设备等。

(二)决赛场地要求及环境标准

参赛选手备考室、候考室、化妆间、领导休息室、嘉宾及裁判员休息室、决赛所需的标准节目录制演播厅、网络媒体现场直播的相关录音录像设备、决赛背板、场景布置、裁判员席及参赛人员坐席等。

一十一、技术规范

无特别需要说明的技术规范

一十二、技术平台

15000流明180寸屏幕背投1套;标准节目录制演播厅1间(标准音响及灯光配置);网络信号良好,网络直播畅通,带宽不少于10M;56寸等离子背投4台(带立架或背架);1024VGA视频转换切换器1套;8路音频切换系统一套;无线脉冲耳麦及无线麦克风各5套;媒体现场直播所需录音及录像设备4台(含摇臂)。

一十三、赛项安全

赛项执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人身安全。

(一)比赛环境

1.赛项执委会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如有必要,进行赛场仿真模拟测试,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赛前按照赛项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2.赛场周围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而发生意外事件。

3.承办单位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

对于比赛内容涉及可能有坠物、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赛项,必须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

4.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

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外,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

5.大赛期间,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6.参赛选手进入赛区、赛事裁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严禁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禁止携带记录用具。

如确有需要,由赛场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赛项根据需要配置安检设备对进入赛场重要部位的人员进行安检。

(二)生活条件

1.比赛期间,由赛项执委会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

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及文化,安排好少数民族参赛选手和教师的饮食起居。

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

以学校宿舍作为住宿地的,大赛期间的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由赛项执委会和提供宿舍的学校共同负责。

3.各赛项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外,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

(三)组队责任

1.各学校组织参赛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各学校参赛队组成后,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所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3.各参赛队须加强对参赛人员的安全管理,实现与赛场安全管理的对接。

(四)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赛项执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

赛项执委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报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

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赛项执委会决定。

赛项执委会事后应向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报告详细情况。

(五)处罚措施

1.因参赛队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2.参赛队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

3.赛事工作人员违规的,按照相应的制度追究责任。

情节恶劣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一十四、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每支参赛队原则上由1名领队、4名参赛选手(非专业组和专业组各2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

2.各参赛队在领队带领下准时到达大赛的举办地点,及时办理报到、入住等必备手续,领取相关证件及资料,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3.所有参赛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次竞赛相关文件,自觉遵守大赛纪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文明参赛。

不服从赛场工作人员指挥,扰乱赛场秩序,干扰其他参赛选手比赛,警告后拒绝服从的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及领队,经赛项专家组、裁判组裁定后,取消其参赛资格和竞赛成绩。

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不得弄虚作假,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并报省大赛组委会。

4.比赛过程中,领队、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一律不得与参赛选手接触,不得通过任何通讯手段与参赛选手进行交流。

禁止领队和指导教师进入选手候赛区和备赛区,禁止任何妨碍大赛正常进行的活动。

5.参赛院校须为参赛选手、领队和指导教师购买必要的保险。

(二)指导教师须知

1.每名参赛选手可配指导教师一名。

指导教师经报名、审核后确定,一经确定不得更换。

允许指导教师缺席比赛。

2.指导教师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及纪律,在半决赛及决赛开始后禁止与所指导的参赛选手通过一切通讯手段进行联系,严禁指导教师以任何形式将赛题透露给参赛选手、以任何借口进入参赛选手候赛区及备赛区,或进行任何妨碍大赛正常进行的活动。

3.指导教师对参赛选手及比赛过程抱以平和、包容的心态,注意参赛选手由于比赛成绩、地域、饮食等因素带来的情绪和心理的变化,正面引导并积极鼓励参赛选手完成各项比赛环节。

如对赛项的组织管理及比赛结果持有异议,参赛队经内部协商后由领队提交赛项仲裁组申诉。

严禁参赛教师或领队等以任何语言或行动鼓动参赛选手放弃比赛或消极应对,一经发现,赛项执委会和赛项仲裁组将视情节予以警告,直至取消指导教师或领队资格。

4.指导教师应首先做到并务必提醒参赛选手爱护宾馆、竞赛场地等的各种设备设施。

如因指导教师个人失误,或因指导教师监管不力,所指导的参赛选手因个人原因造成场地设备设施等的人为损坏,将由指导教师或参赛选手个人负责赔偿。

5.未尽事宜会在比赛现场及时公布。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比赛规则、遵守比赛现场(拍摄场地)规章,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和赛场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参赛选手凭证入场,比赛期间要佩戴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2.比赛期间,参赛选手进出赛场不得携带任何与比赛相关的物品及电子通讯设备,在赛场区域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接受由赛场外传入的电子资料。

3.比赛顺序由比赛前抽签决定,如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未能按时到场抽签,请服从大赛安排的比赛顺序。

4.比赛前,参赛选手均需在候赛室等候比赛,由工作人员引导,按顺序提前10-15分钟进入备赛室,抽取参赛试题并进行准备,准备结束后由工作人员引导依次进入主赛场。

在候赛和备赛过程中,如有疑问,参赛选手需向工作人员咨询,不得随意与其他选手交流,影响其他选手准备。

5.所有参赛选手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答题结束提示音响后,选手应立即结束比赛。

选手如继续答题,裁判员将会按超出比赛时间扣分。

6.在竞赛过程中,如有疑问,参赛选手应举手示意,裁判长应按照有关要求及时予以答疑。

如遇设备等故障,经裁判长提示,技术人员等应及时予以解决。

7.完成比赛的选手在工作人员引领下离开赛场,不允许进行任何影响比赛和其他选手发挥的活动。

8.大赛期间,参赛选手应爱护宾馆、竞赛场地等的各种设施设备。

如因参赛选手个人原因造成场地设施设备等的人为损坏,将由参赛选手个人负责赔偿。

9.比赛期间如遇高温晴热天气等,请参赛选手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联系大赛工作人员。

比赛期间务必请参赛选手注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比赛休息期间外出的参赛选手更要注意交通安全。

10.本赛项以个人赛为主,涉及“职场考验”的团队比赛,要求参赛选手不仅要展示自身的英语能力,还要展示团队合作的精神。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因为个人原因影响“职场考验”比赛的备赛及候赛。

如遇参赛选手确实需要退出团队比赛环节的情况,在正式抽签前需由参赛选手本人提出申请,并经指导教师和领队确认,以书面形式上报赛项执委会,经赛项执委会确认后,方可退出该环节的比赛。

严禁参赛选手以任何借口无端、无故缺席该环节的备赛及候赛等相关准备工作,一经发现,将由赛项执委会视情节予以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11.未尽事宜比赛现场及时公布。

(四)工作人员须知

1.竞赛期间必须全程佩带工作人员胸牌。

2.赛前30分钟到达赛场,不迟到,不早退,按照各自岗位工作内容在规定区域内活动,不无故离岗。

3.熟悉竞赛规程,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规定办事,遇突发事件,按照安全工作预案,组织指挥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及时解答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及领队等参会人员提出的与赛项相关的各项问题,在工作范围内极力为参会人员创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5.注意文明礼貌,保持良好形象。

一切为选手着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积极完成本职任务。

6.保持通信畅通,服从统一领导,严格遵守竞赛纪律,加强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7.裁判长对整个比赛过程和结果负责。

一十五、申诉与仲裁

参赛队若认为存在打分失误、裁判不公、操作违规等影响参赛选手成绩的现象,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赛项仲裁组提出书面申诉。

赛项仲裁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反馈复议结果。

一十六、竞赛观摩

赛场开放,有关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媒体及其他人员均可到场观摩。

同场比赛已完成比赛的选手及指导教师允许观摩。

未进入决赛的选手及指导教师可以观摩决赛。

一十七、竞赛直播

赛场内部署无盲点录像设备,全程录制比赛情况,并通过网络进行直播。

附件:

竞赛样题

1.“职场描述”(Presentation)(3minutes)

Task:

Youarerequiredtotalkaboutthefollowingchart,givingyourcommentsonpossiblecausesofthesurveyresults.

2.“情景交流”(Interview)(3minutes)

Nowyou’llseeaposter:

PUBLICNOTICEofNONDISCRIMINATION:

NorthlandPioneerCollegedoesnotdiscriminateon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