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4804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docx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资料

第一章科学入门

科学入门

长度

单位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工具:

刻度尺

概念

量程:

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最小刻度值:

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使用方法

选: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

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放: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

(读数偏大)

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

看:

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

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

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

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如:

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

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

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

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

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体积

单位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lcc=lcm3

规则物体体积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

液体体积测量

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量筒、量杯使用

1)放平稳:

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面积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

割补法

方格法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而手工艺制品是一种价格适中,不仅能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能体会一下我国传统工艺的文化。

无论是送给朋友还是亲人都能让人体会到一份浓厚的情谊。

它的价值是不用金钱去估价而是用你一颗真诚而又温暖的心去体会的。

更能让学生家长所接受。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

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碧芝”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小巧的珠子、亮片等,都是平日里不常见的。

店长梁小姐介绍,店内的饰珠有威尼斯印第安的玻璃珠、秘鲁的陶珠、奥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法国的仿金片、日本的梦幻珠等,五彩缤纷,流光异彩。

按照饰珠的质地可分为玻璃、骨质、角质、陶制、水晶、仿金、木制等种类,其造型更是千姿百态:

珠型、圆柱型、动物造型、多边形、图腾形象等,美不胜收。

全部都是进口的,从几毛钱一个到几十元一个的珠子,做一个成品饰物大约需要几十元,当然,还要决定于你的心意。

“碧芝”提倡自己制作:

端个特制的盘子到柜台前,按自己的构思选取喜爱的饰珠和配件,再把它们串成成品。

这里的饰珠和配件的价格随质地而各有同,所用的线绳价格从几元到一二十元不等,如果让店员帮忙串制,还要收取10%~20%的手工费。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10、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希望_____

第一章科学入门

(二)DIY手工艺品的“热卖化”科学入门

长度

温度

概念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体积

单位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

面积

刻度

人为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温度

温度计

工作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构造

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

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

使用

选:

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

测: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读: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记:

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

测量范围:

从35℃~42℃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

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

结构特点:

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

使用体温计后:

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其它体温计

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易错点

灵活运用温度计工作原理及刻度标示方法,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绝对的0℃,沸水的温度为绝对的100℃。

这两点不随其它的人为因素而改变,温度计的刻度标得是否正确用这两个温度来检验并推算出其它点的温度。

质量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特点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

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单位

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

测量工具

常用工具

电子秤、杆秤、磅秤等。

(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托盘天平

基本构造:

底座横梁标尺游码横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盘珐码

原理:

依靠横梁平衡时,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原理来测量物质的质量

第一章科学入门

科学入门

长度

概念

基本构造

体积

特点

原理

面积

单位

常用工具

放平: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温度

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

调平:

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质量

使思考:

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

用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方称量:

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法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整理器材:

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易错点

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解题原则:

左边质量=右边质量,游码始终为右边的质量。

正确放置时:

左物=右码+游码

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时:

左码=右物+游码

砝码的数量一定要看清楚有多少个,在草稿纸上一个个写下来再计算。

时间

测量方法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

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沙漏等方法来计时。

现在人们常用钟、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单位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单位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

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的是时间的一个点,如10:

00;

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停表

机械停表

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

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

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

它的准确值为0.1秒。

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

科学探究

核心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第二章观察生物1

观察

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

在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

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异养;

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

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

常见的动物

水生或陆生

有无羽毛

有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有无脊椎

无脊椎动物

身体单细胞

繁殖方式

身体多细胞

是否有鳍

常见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无种子植物

蕨类、苔藓植物、藻类

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植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显微镜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单细胞植物、单细胞动物

细菌和真菌

组织

植物组织、动物组织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器官和系统

器官、系统、消化系统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观察生物2

常见的动物

动物分类标准

生活环境

水生或陆生

外部特征

有羽毛和无羽毛、有翅无翅、有鳞无鳞、有尾无尾、有脚无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等

内部结构

有脊椎和无脊椎等生活在水中,繁殖、受精过程在水中,

繁殖方式

胎生和卵生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体温

恒温和变温等用鳍游泳幼体用鳃呼吸,

有无脊椎

脊椎动物

鱼类

特征:

体表有鳞片。

有尾无四肢;

变温动物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

两栖类

特征:

贴地爬行成体用肺呼吸为主,兼用皮肤呼吸,

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无尾有四肢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防体内水分蒸发并起保护作用在陆地上爬行或跳跃

爬行类

特征多数在陆上生活,且幼体发育彻底摆脱水的环境,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

用肺呼吸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覆羽毛,。

心室内有一不完全瓣膜脑较发达,前肢特化成翼,有发达胸肌。

体内受精,卵外包裹坚韧的卵壳骨骼愈合,薄、中空

鸟类

特征:

体内有气囊,具有快速飞翔能力

体表被毛卵生,体温高且恒定

哺乳类

特征:

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鱼类

常见动物:

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黄姑鱼、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

两栖类

常见动物:

青蛙、疣螈、蝾螈、大鲵(娃娃鱼)、树蛙等

爬行类

常见动物:

扬子鳄、变色龙、蛇类、蜥蜴、龟、鳖等

鸟类

常见动物:

家禽、鸵鸟、猫头鹰、鹦鹉等--

哺乳类

常见动物:

白鳍豚、鲸鱼、蝙蝠、袋鼠、斑马、猪、狗、海豹等

无脊椎动物

身体单细胞

原生动物:

草履虫和变形虫

身体多细胞

同口身体呈辐射对称腔肠动物:

水螅、水母、海蛰、海葵、珊瑚等

身体背腹扁平扁形动物:

涡虫、血吸虫、猪绦虫、牛绦虫等

长或薄的体型不分节线形动物:

圆形蠕虫、蛔虫、钩虫等

分节环节动物:

蚯蚓、水蛭、沙蚕等

异口带贝壳软体动物:

河蚌、哈、乌贼、鲍鱼、章鱼、蜗牛等

非长或非薄的体型无贝壳体具棘皮棘皮动物:

海星、海参、海胆

分节,有外骨骼(昆虫)节肢动物:

蝗虫、蜻蜓、蜘蛛、苍蝇、蜈蚣等

第二章观察生物3

常见的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主要特征

体表有外骨骼

头——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

身体分胸——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常见益虫

(相对人类)蜻蜓、七星瓢虫、螳螂等。

常见害虫

(相对人类)螳螂、蝗虫、菜粉蝶等。

脊椎动物

鸟类

鸟类身体适于飞行的特点

体型呈纺锤流线形——减少空气阻力。

体表被覆羽毛,翅膀呈扇形——利于飞翔。

胸部骨骼突出,胸肌发达——利于扇动空气飞行。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不储存,减轻了体重——利于飞行。

心肌发达,血液运输氧气(O2)的能力强

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呼吸满足飞行时对O2的需要。

脊椎动物

体外有无毛皮

有胎生

——哺乳动物

无卵生

有羽毛,体温恒定——鸟类

陆上产卵——爬行动物

体外有无羽毛,体温是否恒定无羽毛,体温不恒定水中产卵用肺或腮及皮肤呼吸——两栖类

用腮呼吸——鱼类

常见的植物

有种子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的植物—松类、衫类、杏类、柏类、苏铁等

蕨类

有根、茎、叶,无种子、利用孢子繁殖。

蕨、胎生狗脊等

无种子

苔藓类

无根,有茎、叶,无种子,利用孢子繁殖。

葫芦藓,地钱等

藻类

无根、茎、叶,无种子,利用孢子繁殖。

海带、紫菜、水绵等

大概区分被子与裸子植物

前提

一定先判断出是有种子的植物,而不是无种子植物。

草本

被子植物

蔬菜:

黄瓜、西红柿、茄子等

粮食作物:

小麦、水稻、花生、大豆、高粱、玉米等

草本生的花草:

凤仙花、鸡冠花等

木本

有花

被子植物:

常见的果树、观赏花木等

无花

叶片一般呈鳞形、针形、条形、锥形——裸子植物(裸子植物银杏叶片特殊)

生物的分类等级

高低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

大小

由依次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观察生物4

细胞

细胞发现史

①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记载了590多种动物和植物,并将他们进行分类。

②1590年荷兰人詹森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

③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发现了细胞-------主要看到的是细胞壁

动物细胞

细胞膜

主要起保护和控制细胞和外界物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作用

细胞质

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它是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细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液泡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我们吃的各种水果中的汁水都是液泡中的细胞液。

叶绿体

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和作用的场所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相同点

即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学说

胡克

发现细胞之后,科学家开始探讨“细胞里有什么”

布朗

(英国科学家)1831年发现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歌德

(德国诗人)提出“原型说”

施莱登、施旺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概述

人体和许多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的复杂结构是受精卵不断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而形成的。

细胞分裂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后,细胞大小个数发生变化,形态结构功能不变。

细胞分裂次数n和细胞个数N之间关系N=2n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最后这些染色体会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细胞的生长

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大小,它们能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的长大。

细胞的分化

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有些子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细胞。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组织。

细胞分裂与分化

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细胞生长和分化常常相伴而行。

细胞分裂只是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

细胞分化是在细胞分裂、生长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形态不同结构的细胞群的过程,最终会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

细胞的分裂

对于单胞生物来讲能够产生新的个体,

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讲能使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多。

第二章观察生物5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显微镜

结构

(一)机械部分:

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转换器、载物台、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二)光学部分:

反光镜、集光器、接物镜(又称物镜)、接目镜(又称目镜)

使用步骤

安放

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放片

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

从侧面观察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调焦

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上升。

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清晰为止。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

临时装片步骤

把洋葱鳞片切成大小约0.5厘米见方的小块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

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度夹角,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在盖玻片一侧力口1一2滴红墨水。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进行染色

用显微镜观察,绘图。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特征

单细胞生物一般个体微小,只有一个细胞所构成,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常见

衣藻(植物)、草履虫、变形虫、蓝藻(动物)、酵母菌(真菌)等

单细胞植物

衣藻

生活在水中,有鞭毛、眼点(红色)、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杯状)液泡等。

其他

小球藻、带藻、甲藻等

单细胞动物

草履虫

形态:

个体微小,前圆后尖,中间稍宽,像倒转的草鞋底。

纤毛、口沟、食物泡

收缩泡:

前后两个交替伸缩、舒张,排出体内多余水分。

结构:

大核:

负责营养代谢。

小核:

负责遗传

细胞膜、细胞质等

运动:

纤毛有节奏地摆动,口沟朝前(小的一端朝前),身体旋转前进;

生理:

草履虫口沟里的纤毛不停地摆动,使水里的食物(主要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由胞口和胞咽而进入细胞质,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在体内移动,其中的食物渐渐被消化和吸收,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有身体后端的泡肛

排出体外。

生殖:

 条件较好:

分裂生殖                            

条件较差:

结合生殖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1

太阳和月球

太阳

有关数据

直径:

140万千米(地球赤道直径:

12742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

表面温度:

6000℃,中心温度达1500万℃

日地平均距离:

1.5亿千米

表面的结构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三层:

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太阳黑子(光球层)

太阳的活动

整体上看,太阳处于稳定的状态。

局部看,太阳表面大气层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统称太阳活动。

常见的活动

耀斑(色球层):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巨大能量。

日珥:

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

太阳风:

发生在太阳的日冕层。

太阳黑子:

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太阳表面的许多黑色的斑点,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它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活动周期性规律

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其周期为11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谷年。

峰年与峰年之间11年,谷年与谷年之间11年。

距现在最近的峰年是1999年;最近的谷年是2005年。

耀斑的活动周期也为11年,有耀斑出现的附近看不到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现象,能干扰地磁场;

两极出现极光;对地球上的气候(降水多)。

月球

有关数据

直径:

3476千米,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49

月地距离:

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1/400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月球表面形态

月球的形状:

球体

表面的明暗状况:

明----山脉、高原暗---平原、低地

月球上的环行山:

宇宙物体冲击月面形成的陨石坑。

成因:

主要要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形成,也有一些是由古老火山爆发形成

月球上的特征

引力小,物体变得很轻(重量);

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至300℃;寂静无声音;没有生命

没有水,也就没有水汽、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探测月球

意义: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2

月相

概念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主要是指我们能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态)

月相变化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变化叫月相变化

月相产生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太阳照亮,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在一个月内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月相。

月相变化的过程及规律

日期(农历)

初1

初2--7

初7、8

初8--15

15、16

16---22

22、23

23---30

月相图形

月相名称

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凸月

下弦月

娥眉月

特点

整夜晚不见

上半月:

看见亮面朝西,并且看见的部分逐渐增大。

(上上西)

整晚上可见

下半月:

亮面朝东,并且看见的部分逐渐减小。

(下下东)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的平均天数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来确定的,分为:

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

月相出现的时间和在天空中有位置

月相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同太阳升落比较

月升

月落

夜晚见月情形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满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此升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西天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早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东天

月相和农历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