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4615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docx

老师作文之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

与老师为友的作文300字

【篇一:

作文高中】

201010.0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生活的环境总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如果你总以狭隘的心胸、挑剔的眼光去看待生存的环境,看待生活,总觉得这事不称心,那物不如意,别人不顺眼,那么,你无论如何也快乐不起来。

背着恼人的包袱去面对生活,带着厌境的镣铐去表演人生,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人生之剧表演得精彩绝伦,也不可能铸就自己人生的辉煌。

请以“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

重要的是心境

凡夫

苏格拉底还是单身,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他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

“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

“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

,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每天仍很快乐。

那人又问:

“你一个人孤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

“我有很多书哇。

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7层高的大楼里,他的家在最底层。

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

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便问:

“你住这样的房子还快乐吗?

”苏格拉底说:

“你不知道一楼有多妙呵!

比如,进门就是家,搬东西方便,朋友来访容易……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菜。

这些乐趣呀,没法儿说!

又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朋友,自己搬到了最高层──因为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位偏瘫的老人,上下楼不方便。

搬到顶层后,苏格拉底每天仍是快快乐乐。

那人揶揄地问他:

“先生,住7楼有哪些好处?

”苏格拉底说:

“好处多着哩!

仅举几例吧:

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他问:

“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乐,可我却觉得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是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

“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简要评析]

本文讲述了古西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四次迁居,从不在乎居室环境差,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的故事。

无论居室环境多么恶劣,苏格拉底总是心满意足,总认为美不可言。

文章情趣盎然地告诉读者一个深刻的哲理:

心境美则环境美,环境美则生活美。

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挤”出另一种人生

张晓雨

雍容华贵的牡丹,锦簇成团,分外乍眼;芝兰剑草独生幽谷,香远益清.

成群结队的苍蝇,蜂拥而至,好不热闹;独来独往的蝴蝶伫立花头,翩翩起舞

有人向往拥挤热闹的人生,有人钟爱“清新致远”的宁静,有的挤进高堂明镜,有的挤落阡陌田间。

秋风萧瑟的汨罗江畔,形容枯槁的楚国大夫,仰天长啸,“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楚国怎么容得下他那颗“惠质兰心”他被挤出了楚国,却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怀着对楚国人民的热爱,对卑鄙小人的蔑视,选择了永远做一株清香的兰草

滚滚东去的黄河倒映着清莲居士那桀骜不驯的身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何等的豪迈,可是,昏暗的朝廷却容不下这粒沙,他倍受排挤,最后只能离开长安他被排挤出了仕途,却进入另一种人生他梦游天姥,和仙人对酒当歌,岂不快哉!

他漫游天下,写下雄奇壮美的诗篇,不比摧眉折腰开心

悠悠南山下,我看到了手捧菊花,怡然自得的陶渊明他曾经胸怀报国之志,但污浊的池塘怎能注入清水,他被挤到了南山,方知“今是而昨非”,从此,以菊为友,以酒为乐的隐居生活才是她的追求

星空之下,火光之中,空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周瑜被挤倒了,是被他自己的不能坦然面对的狭隘给挤倒了,如果,他能心如止水,多一份旷达,做一个心胸宽阔的人,也许天下又多一个长寿的儒将

被人排挤的辛酸,也许是福,也许是祸如果没有被人排挤,也许我们就看不到屈原的执著,李白的豪放,陶渊明的悠闲,或许,公瑾依然“羽扇纶巾”,只要能坦然面对,祸也许是福,因为那时我们已经进入另一种人生。

“挤”文化

郎蕊

世界变得越来越浓缩,也许是人数量的增加,或许是人的意识的膨胀,那个曾一度硕大无比的地球,现在竟一瞬间浓缩成了小小的玻璃球所以,人要想生存,挤,理所当然;挤,无可非议

挤,在中国司空见惯,大家坐车要挤,找工作挤破头,挤来挤去,不知不觉地酝酿出“挤”文化并且,历史悠久,绵绵悠长

古代的不少爱国志士,因小人的排挤,丢了官,失了宠,挤丢了饭碗,也挤丢了宏图大志,挤丢了报效祖国的机会只好结庐名山,乐山乐水这样一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人,成了名人;山水,也名山胜水;就连那茅草屋,都成了名胜古迹,供后人顶礼膜拜这真不失为一种“挤”文化——挤出来的文化

现代社会,竞争意识更是推波助澜,丰富了“挤”文化的内容不挤,就会没有饭吃;不挤,就会低人一等;不挤,就会被历史淘汰;……人们就在这近似残酷的挤中生活,在挤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在挤中积淀文化,实现自我,升华人生挤,成了社会进步的方式;成了人生必喝的“功夫茶”

我认同挤,喜欢挤,它让你认识了自己,认清自我纵然有时“挤”得很残酷,如果用法律来规范,用道德来监督,驱除“挤”文化的劣根性,让庸俗变得高雅,让野蛮变得文明在“挤”面前,我们要达观,要豁达,要变通这才是真正的“挤”文化,有中国特色的“挤”。

编辑本段

义工生涯捐助从一次义演开始

丛飞从事义工活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受丛飞病情影响,记者一时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从一次重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开始。

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使丛飞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当时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钱,帮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

从那以后,丛飞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并先后20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义演,收养孤儿。

悄悄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丛飞太认真,有时也絮叨。

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

”魔术师左先生曾和丛飞一起跑场子演出,“有时候大家听得都有些腻烦了,但当时丛飞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已开始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了”。

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丛飞做事不爱张扬。

丛飞的妻子邢丹说:

“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

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个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

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

”说到这里,邢丹低头略一沉吟,用左手揉着腰部,似乎因为隆起的腹部有些劳累,然后抬头一笑说:

“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的程度,能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花就可以了。

不过,邢丹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和丈夫一起进电影院了。

丛飞喜欢看电影,尤其爱看首场,以前每个月都要拉着邢丹去看好莱坞大片,几乎场场不落。

但如今,丛飞已经不可能如此轻松地出入公共场合了。

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

编辑本段

丛飞困境

身患胃癌丛飞倒下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切开病人胃部后叹了一口气。

据医生讲,他们看到他的胃部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

“这说明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原封不动地缝住了伤口。

走廊尽头,保安站岗,屏风后的房间里,病人躺在床上。

阳光从窗外斜射进

来,斑驳的树影搅动着平静的房间,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丛飞,静静地看着书。

手术后,他曾向医生询问病情,但医生和家人都没有如实告之,“他不信,曾经偷偷去翻病例,但我们准备了两份”。

至今丛飞也仅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并不知道已经扩散,动手术后,他以为切除了。

“现在能讲出话来了”,但说话比较费劲。

36岁的丛飞,刚做完第三疗程化疗,病情影响到声带。

精神好的时候,他喜欢在病房和门口转悠,用眼神和别人交流,只有到非说不可的时候才开口。

他说,如果嗓子恢复不了,做不了歌手,他还可以演哑剧。

贫困孩子家长催学费

据丛飞已经怀孕5个月的妻子邢丹讲,与刚入院时比他已经好多了,那时她不仅要操心医药费的问题,还要为丛飞上火担心。

因为,一些山区受资助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学费的事情,这事很让丛飞上火。

有家长在电话中说:

“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

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

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暂时没法寄钱了。

”“什么时候病能治好?

”对于这个问题,丛飞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

邢丹说,丛飞曾和她讲:

他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了。

现在他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

助学,已滚不动的雪球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

”曾经给丛飞安排商业演出、已年过六旬的李氏兄弟告诉记者,丛飞会唱歌,又能模仿各种领导人,常常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所以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都小有名气,每场演出能拿一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收入十几万元,对健康的丛飞来说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完全可以承担。

2003年非典事件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

而他坚持演出前不吃饭(怕影响演出效果)的习惯也让他的胃病越来越厉害,终致胃出血。

后来,他的演出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少,连给孩子交学费的资金也出现周转不灵。

“有次为了给孩子们交学费,他用录像机来抵押,向我借了1000元钱,到现在我用的这个录像机还是他的。

”以前和丛飞一起表演的李雄说,丛飞为孩子学费问题的确伤过脑筋。

曾和丛飞一起去湖南表演的魔术师讲,那次他看到丛飞把2万元出场费当场捐给别人了,所以“他应该赚得不少,可他兜里好像总是没有什么钱”。

邢丹说:

“事实上,只要去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震撼,都会伸出援手。

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

这就像滚雪球,不知不觉越滚越大,以致现在力不从心。

”编辑本段

丛飞大事年表

1969年10月29日清晨,丛飞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的一面街村,原名张崇。

1984年,年仅15岁的丛飞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外出打工。

1986年春,丛飞考取大洼县文化馆的业余艺术学校。

同年夏,丛飞第一次登台声乐比赛。

后到银行工作一段时间。

1990年,丛飞考取沈阳音乐学院。

两年的学习生活结束后,丛飞回到了原来的大洼县银行工作。

1992年11月,丛飞离家独自一人来到广州。

1993年8月28日,丛飞给自己起了艺名——丛飞。

1993年初冬,丛飞参加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电视台等几家单位共同举办业余歌手大赛,获优秀歌手奖。

1994年2月初,丛飞到成都。

在成都,他将带的2400元全部捐给成都市失学儿童。

从此,丛飞开始将演出收入大部分用于助学、助残、救灾等慈善事业。

1994年8月应邀参加重庆举行的一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开始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

截至目前,已经资助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183名贫困儿童。

1994年9月,丛飞离开广州决定到深圳去开拓自己的事业。

1995年夏,丛飞第一次到湖南省某县参加救助失学儿童的义演。

1997年加入深圳市义工联,担任艺术团团长。

多次在募捐现场放声高歌,并多次去市劳教所、收教汗所、戒毒所进行帮教演出,为误入歧途的人们带去生活的希望,帮助他们迷途知返。

1998年3月10日至16日,在深圳团市委组织下,丛飞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沙头角等地连续举办了7场“帮困助弱募捐丛飞义演晚会”,将15.6万元的演出收入全部捐给了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1998年3月,丛飞到湖南省汉寿县演出,在这里丛飞碰到了瘫痪的胡诗词。

为帮助胡诗词摆脱流落四方、沿街乞讨的悲惨命运,丛飞当场慷慨解囊赠资数万元,激励他去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1998年8月19日,正在长沙演出的丛飞听说深圳要举行“奉献爱心,情系灾区”义演,立即推掉了几场商业演出,自己掏钱坐飞机赶回参加演出,并将湖南演出的全部收入2万元捐献给灾区。

1998年8月至10月,丛飞为抗洪救灾义演十余场,并作为特邀嘉宾,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抗洪抢险模范慰问演出。

1998年,丛飞获得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颁发的深圳市“鹏城青年爱心荣誉勋章”。

1999年夏天,丛飞第一次来贵州织金县义演,成了丛飞在贵州省大规模资助贫困学生的开始。

从那时一直到2005年病倒,丛飞先后6次到贵州安顺市和织金县扶贫助学。

1999年,丛飞获得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颁发的“关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2000年7月,丛飞获邀参加香港庆回归3周年晚会,受到香港观众热烈欢迎。

2000年秋天,正在江苏泰州演出的丛飞接到布吉镇举办“金秋慈善义演”的通知,立即推迟在江苏的演出,自己负担机票回深圳参加义演。

2001年1月,丛飞随深圳市义工联前往贵州织金县义演,资助了10个苗族、青族、土家族的贫困小学生。

2002年4月,丛飞参加每周三举办的恒浩公民道德建设表演,仅1年时间就为宣传公民道德义务演出48场。

2002年8月,丛飞带着6万元和大批衣物,千里迢迢赶到贵州贫困的黔南地区看望他的上百名孩子。

2003年2月26日,湖南省汉寿县正式成立了“丛飞爱心助学基金会”。

基金会是丛飞在资助了多名当地贫困学生后,捐资91000多元成立的。

2003年3月,丛飞随团深圳市委前往贵州两所手拉手小学进行回访,在安顺市龙宫镇中心小学、独山县深黔塘香手拉手小学,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资助给了吴红翠、吴玉林等4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布依族小学生。

2003年春,非典肆虐。

丛飞应邀赴小汤山为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举行慰问义演,一切费用自理。

2003年年底,丛飞和邢丹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

2003年12月,丛飞被共青团深圳市委和深圳市义工联评为五星级义工。

同年,被评为“深圳市第七届文明市民标兵”。

2004年2月,被共青团深圳市委、深圳市义工联推荐参评“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同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篇二:

读《弟子规》有感(300字)作文】

精选作文:

读《弟子规》有感(300字)作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弟子规》,弟子规对我的帮助很大!

像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他的意思是: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

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以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在现实生活中,上面的我都没有做到。

可是,从这一分一秒开始,我要孝顺爸爸妈妈,如果,犯了错误,我一定会主动认错。

不管爸爸妈妈骂、打我,我都不会抱怨。

因为,爸爸妈妈都是在叫我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还教会我做人不要骄傲自大,要谦虚。

大个比方吧,比如,他考了100分,却在骄傲地炫耀,另一个人也考了100分,却坐在位置上,甜甜的笑了。

这就是骄傲和谦虚的区别吧。

还有一句话叫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些道理也让我深受启发。

三年级:

周敏怡

篇一: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读后感

10本侦三区陈伟荣201001140348

《弟子规》使我百读不厌,因为它,教会我如何尊重别人;因为它,帮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它,让我学会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照《弟子规》我才发现发现,自己陋习多的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很多很多。

细读《弟子规》,发现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

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一份虔诚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

但现在有太多太多和我一样的大学生,强势的自我总把自己摆在,我便被“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惊呆了,原来我国古代早已把这种行为作为

半,各为50%的可能性。

如果先吃苦、先受累,也就是先消祸、先辛苦,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甜,就是福了。

如果总是想着享福,那剩下来所要承受的就是祸,就是累了;然而这些做人的简单道理在《弟子规》里都能很轻松找到答案了。

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发现,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们更大的欲望,不能使一个人真正变得懂事、成熟、有进步。

正所谓“家贫出孝子”。

比尔.盖茨曾说过:

“要给孩子留下能够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能给他留下无法生存的包袱”,但还有人这样说过:

孩子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有何用?

那只会更加富有;孩子没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又有何用?

那样只会丧失生存的能力。

物质财富总会有用尽的那一天,常言到:

富不过三辈。

其实能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自食其力、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那才是最大的财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弄清了这些问题,那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释怀与思想上的进步啊!

寻求人生的归宿,是很多圣贤、伟人此生最大的愿望。

在《弟子规》中,圣贤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些后者是真正的“享福人”,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这辈子都将是莫大的幸事。

读完《弟子规》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会好好的对照自己,反醒自己,学好《弟子规》。

篇二: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读后感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到处都刮起了文化风暴,中国的古代文化也在冲击之内,我们怎么才能保护我们的文化并使其发扬光大。

说实话,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不喜欢中国古代文化,我的这种观念,身边的大多数同学也有,为什么会这样?

是教育出了问题?

我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当代学生比较急功近利,比较浮躁。

然而上天有幸让我没错过《弟子规》,自从看了《弟子规》,我对儒家思想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在并不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发自内心的感慨古人的智慧,之乎者也中深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伦理道德。

但是,近代一百多年的社会动荡和西方文明的交融,使得原本清晰的文化脉络渐渐模糊,尤其是肃清全社会价值取向的若干次运动,更是雪上加霜。

或许,对共产主义和建国领袖的崇拜支撑了上一代人的精神体系,到了我们这一代,原有的价值体系彻底崩溃,物资的充沛更加彰显精神的苍白,我们是文化缺失和精神贫乏的时代的产物,从何而开为何而去,我们没有信仰,却渴望信仰,我们对新的旧的道德标准都报以怀疑的态度,不屑于权威,却又迷失在追求的过程中。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弟子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然而,到大学的我也没有看过《弟子规》,真的很惭愧。

上天有幸让我再一次旅游中与它相遇,回来会就吃迷上了它,虽然觉得有些古板,但字里行间的劝叫,如明镜般映照出我与文中教诲的德行的格格不入,随之而来的是我对人生的迷惑和无助:

我究竟应该怎样活着?

或许会有人笑我矫情,自己的事情都管不好,还去管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但是,这样的迷茫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取向。

偏激的、散漫的或者是愤世嫉俗的内心反映出来的正是我们自由主义。

看《弟子规》,觉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已经有一套社会认可的道德范本,遵循着约束着,在短短的光阴中,总有被主流思想认可的圣贤书指引着,不管对个人发展是好是坏,但至少不会迷茫无助。

一个人有一生都为之坚持的信仰,就算他资质驽钝,依然会有所成就的。

细读《弟子规》,发现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

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虔诚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

时下太多如我一般的年轻人,强势的自我,对人对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后标新立异,自由散漫而后无法无天。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

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给父母开来的快乐是无限的,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在《弟子规》中,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

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

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

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

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

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

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前段时间,报纸上报道一则消息。

一大学生因为父亲早逝,母亲瘫痪,家里生活极其困难,为了继续完成学业,又不影响照顾母亲,就背着母亲去上学。

他们每天要走几公里路去上学,在学校里还要勤工俭学,放学回家。

晚上要先服侍母亲睡,然后再复习功课,很晚才能睡觉,篇三:

读《弟子规》的感悟

读《弟子规》的感悟

一直以为《弟子规》是一本小孩子的启蒙导师,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深知其中的道理。

在医院诵读《弟子规》的活动中,我读到这本书,发现其实截然相反,我欠缺的很多。

《弟子规》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使得你的个人行为、道德品质、综合素质有了参照标准。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晶的她绝对是你生活、工作乃至人生中的良师益友。

《弟子规》教导我们首先要端正品德,包括孝、悌、礼、仁、忠等。

并为我们罗列出很多为人处世的小细节,我阅读后颇有感触。

医德是医之根本,在传统思维方式中,医生的职责是看“病”,医生更多的关注患者生的什么病、用什么药、如何治疗等生理需求,至于患者的心理需求则是其次于“病”的问题。

医术固然重要,然而古往今来,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大医如果缺乏医德的支持是难以成就的。

也就是说医术到达一定程度,唯有医德才能使其继续得以提升。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医学道德理念,都把救死扶伤视为医生的修身之术。

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本仁术”的理念世代相传。

从古至今,医学对所有从医者都有着严格的医德要求,“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也”。

医学需要医德,有如人需要空气和鱼需要水一样。

医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优劣。

首先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医务人员要实现自己的神圣责任,必须深知自己对患者、对社会担负的责任;必须在工作中对病人亲切、同情、耐心、和蔼,不论职务高低、贫富、美丑、男女老幼一律同等对待。

其次,医

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动力。

医生在工作中如主动与病人接触,服务及时,亲切温暖都会增加病人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减少顾虑,减轻烦恼,这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会起到医疗技术和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由此可见,医生的医德是与医疗技术,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的,是医之根本。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强调要以病家之苦为己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患者设想,对患者要有浓厚的同情及亲情,要挚爱职业,要有敬业精神,以医为荣。

《弟子规》对于我的启迪远未止于此,在感悟古圣先贤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之余,我的生活和工作也有了一个新的标榜,我将循序渐进的努力下去!

担负起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篇四:

初中作文读《弟子规》有感

(5)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