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39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ppt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多民族政权的更替与并立:

五代:

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

十国:

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还有南北汉,再加前后蜀。

1、五代十国分裂局面(907960-979):

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发展的延续,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960-1127),南宋与金、西夏、蒙古的并立(1127-1271),元朝的统一(1276-1279),唐,五代,辽,十国,元朝,北宋,南宋,西夏,金,蒙古,大理,1125,1234,1271,1127,1276,979,1253,960,1227,2、两宋与辽、西夏、金、蒙古的并立与更替(960-1276):

1127,1、宋元中央官制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2、北宋选官制度与谏议制度:

-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谏院的出现3、宋元中央集权的强化:

-北宋初加强中央集权与元朝的行省制度4、宋元时期的政治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与元朝忽必烈改制,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加强:

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丞相,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中书省,皇帝,秦朝中枢权力体系:

三公九卿制,1)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2)九卿在职权上皇室与政府区分不明,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执行机构,中书省制令决策,门下省封驳审议,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宋朝的中枢权力体系:

二府三司制,1)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

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

中书省,皇帝,元朝的中枢权力体系:

一省制,1)行政机构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

2)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贵专权,内乱频繁。

2022/10/7,12,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

隋唐三省六部,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相权再被分割,2022/10/7,13,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枢密院,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

二府三司,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隋唐三省六部,归入,归入,元代:

一省制,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元朝实行一省制,宰相权力很大,是上层权力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是皇权争夺战中的重要依靠力量。

元朝的相权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次重要反弹。

阿合马(?

1282),元回回人,出生于中亚费纳喀忒(今乌兹别克的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

原为翁吉部贵族按陈的属民,后为察必皇后(元世祖皇后)斡耳朵侍臣。

中统三年(1262年),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管理财赋。

至元元年(1264年),升中书平章政事,以善于理财深受忽必烈(元世祖)的信用,而丞相安童形同虚设。

他执政十余年,采取各种手段聚敛民财,谋取私利,引起民怨。

为把持朝政,广结亲属和色目人为党羽,排斥异己,甚至干涉了皇位的继承,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相权达到高峰.,北宋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评价:

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共性何在?

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影响何在?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自留少许,其余由中央掌握,A.杯酒释兵权,B.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集军权,、宰相相权一分为三,、节度使、武将,、州郡长官,a、三衙禁军统领机构,b、枢密院发兵权,c、“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部兵原则,受通判监督,文臣担任,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枢密使-割军权计相-割财权宰相-仅有行政权,集政权,集财权,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的设置,1)简述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1.秦至宋:

州郡县三级,道、州、县,路、州、县,郡县两级,2.元朝:

3.明清:

省、府、县,省、道、府、县,注:

汉初是郡国并行制,州是武帝所设原为监察区后为行政区。

元代的行省,蒙古:

东北:

云贵:

台湾:

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辽阳行省,岭北行省,3)行省的主要职能,必须呈报中书省,需呈报枢密院,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定期觐见、述职,2)实行原因:

元朝疆域辽阔,秦汉以来郡县制的奠基作用,问题9、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体现的趋势?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北宋:

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

(从三方面认识),

(1)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地主阶级为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的改良。

(背景、目的)

(2)变法的内容,主要用以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

它虽使封建政府收人有所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以根本解决。

因而无法真正缓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特点、局限)(3)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变法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没有进行任何调整,反而从根本上保护和认可了地主占有的土地。

因为变法前面临的危机中,政治危机是根本性的。

这一危机是由地主兼并土地,阶级矛盾的尖锐造成的。

既然如此,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那么,也就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次,在地主阶级保守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被废除。

(败因、局限),王安石变法与商鞅变法比较相同点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局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如何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1)大统一。

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发展为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

(2)首创行省制度。

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的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新高峰,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蒙古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大量迁居边疆;契丹族、女真族与汉族融合,在当时已被视为“汉人”;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琉球和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经济:

列举:

宋元时期手工业发展概貌(冶铁燃料的演变、棉纺织技术的推广、制瓷技术的发展、官营手工业的调整),知道:

宋初的土地政策与租佃关系,知道:

北民南迁与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二)手工业经济:

列举:

宋元时期商业发展概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海上贸易与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三)商业经济:

知道:

北宋农业技术和作物种植有新发展,(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四大经济区域(特点),(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长江以南,还没有开发),经济重心,农业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史记,观察以下从战国到东汉的图片和材料,探究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

塞外草原上的马群,古时南方有瘴气(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山西:

成都平原,1)地域分布多样性,2)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整体特点,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

导,入,提,问,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沈括和郭守敬,王选(左)与助手研究工作。

王选教授是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他负责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迈入“电与光”的时代。

唐咸通九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雕版印刷术,一、活字印刷术,毕昇(约9701051)北宋发明家。

出身平民。

仁宗庆历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加工工序,活字印刷术:

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硬另设一铁版,版上匀敷以松脂、蜡、纸灰等混合而成的粘胶物。

印刷时,将铁框置于铁版上,在框中排列胶泥活字,制成一版;再用火烤版,使粘胶物熔化,并用另一平版把字压平,冷却后可上墨印书。

用毕再加热,即可将活字拆下。

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想一想,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更换错别字。

因为活字印刷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保存也比较方便,避免了雕版印刷的浪费以及无法更换错别字等,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现代印刷技术,现代彩色胶版印刷机,现代数码印刷机,彩色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美洲,印度,好望角,麦哲伦海峡,欧洲,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会不会迷失方向?

为什么?

指南针,二、指南针,1.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什么?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司南,战国时期,司南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形状像一把勺子,把它放置在一个刻有24个方位的罗盘上。

它是根据磁铁指极性的原理制成的。

高精度罗盘指南针,北宋水浮法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北宋时的罗盘针,指南鱼,指南针(航海罗盘),我国北宋时期即开始使用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指南针。

和早期的司南相比,指南针定位准确,使用更为方便。

指南针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大地测量及军事和战争等。

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后,经阿拉伯传入了欧洲。

3.指南针是何时出现的?

有何优势?

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

形形色色的现代指南针,现代军用指南针,三、火药,北宋水浮法指南针,宋元时的火蒺藜(地雷的雏形),元朝铜火铳,火箭,宋代的抛石机和突火枪,二、火药的发明与使用,1.唐朝已有火药配方唐朝时期道家在炼丹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火药先传入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宋元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箭、突火枪、火炮等),3.制成各种焰火和鞭炮,火药的发明在军事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致大量火药武器的出现;改革了作战方法,是世界兵器史上的进步;增加了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

P61课中题,元朝铜火铳,用弓发射的火药箭,古代“火箭”,火药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当时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有何意义?

想一想,沈括,四、沈括和郭守敬,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历法、算学、医学、地理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著有梦溪笔谈。

郭守敬,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参加了元朝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编成授时历,得出一年的周期是365.2425天,与世界通用的现行公历相同,但要早300年。

简仪模型,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提示:

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前人的基础。

想一想,课堂小结,宋元时期的科技,原因,成就,政治:

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