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3184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0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docx

世界天文地理百科

第一章

宇宙是在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诞生的吗?

宇宙是指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当然也包括太阳和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切动物、植物和事物。

一些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

原来宇宙里所有的东西都挤在一起,大爆炸使新生的宇宙向四面八方飞出去。

很久很久以后,爆炸的碎片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星星群,宇宙才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宇宙中有60多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一个。

而单是一个银河系中就有1000多亿颗恒星,太阳是其中的一个。

宇宙是那么辽阔,得以光年来计算距离。

一光年就等于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约等于10万亿千米。

虽然宇宙现在还在继续向外扩大,但总有一天,各个星系之间会反过来越靠越近,直到撞在一起,发生大收缩为止。

(我还想知道)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所有的物质都做成太阳,那么整个宇宙内就可以有1000万亿个“太阳”,也就是在1的后面跟23个零。

离我们57亿光年的狮子星座,正以每秒195万公里速度远去,离我们124亿光年的牵牛星座,正以每秒3.94万公里速度远去,其原因在于宇宙在膨胀。

宇宙中的星球撞不到一起是因它们相距较远且按一定规律旋转吗?

如果天上星球离得很近,而且又杂乱无章地运动,也许它们会互相碰撞。

事实却不是这样。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但平均距离也有384400公里。

地球离太阳更远些,平均距离是14960万公里,如果步行的话,3400多年才能走到。

另外,太阳系里的行星在太阳引力的用下,都按自己的轨道绕太阳不停地运行,它们永远不会相撞。

天上的星星互相之间的距离就更远了,平均在10万光年以上。

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光线也要跑4年多才能到。

何况它们并不是没有规律地横冲直闯,而是按一定规律绕银河系中心旋转,所以它们几乎不可能互相碰撞。

科学家计算,天上的星星大约100亿亿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碰撞。

(我还想知道)

若以每秒186000英里的速度,从地球到太阳,要花6分钟;从太阳到银河中心,将要花上33000年。

若以光的速度进入到宇宙的深处,预算大约要200亿年。

宇宙中的星星是由于内部气体相互吸引且取得平衡后而

变成球形的吗?

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星,不论是恒星还是行星,都是圆形的。

太阳是圆的,地球是圆的,连地球的卫星月亮也是圆的,从来没有看到过三角形或四方形的星星。

我们看到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与太阳一样,表面温度极高,可达6000摄氏度以上,中心温度更高,所有固态、液态物质都被气化,整个星球都呈气体状态。

气体在各个方向的扩散范围相同,同时各部分气体彼此相互吸引,取得平衡后,它的外表就成为球形了。

像地球那样的固体星球也都是球形的,这是因为这些星球在刚刚形成的时候,也是炽热的熔化物质,后来披上坚硬的外壳,由于自转,它们最后变成球形或椭圆形。

行星的卫星,多数也是这样。

(我还想知道)

宇宙爆炸刚开始不久,整个宇宙处于一种极高温的状态,温度高达100亿度以上,光辐射极强。

大爆炸理论认为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时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短于200亿年。

银河是由许多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吗?

晴朗无月的夜晚,在那深蓝色的天幕上,有一条白茫茫的带子,银光闪闪,横过天际。

像一条高悬天空的大河,古人以为它是天上的一条河流,因此叫它“天河”或“银河”。

关于银河,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传说,当时的人们是相信这些传说的。

直到300多年前,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们才看清银河原来是由大大小小的恒星组成的。

因为它离我们太远了,以致肉眼看来就像白茫茫的光带。

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包括银河,都属于银河系。

银河系里大约有2000多亿颗恒星,它的外形好像是一个铁饼,中间厚,边缘薄。

光线从银河系的一侧跑到另一侧,需要10万年的时间;从上面跑到下面,也要1万多年的时间。

我们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也是银河系里的成员,位于银河系的边缘部分,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有3万光年。

(我还想知道)

太阳以每秒250的千米的速度绕银心(银河系的中心)转一周,约需26亿年。

美国“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除负责侦察木星、土星任务外,也担负着寻找“外星人”的使命。

“先驱者10号”是向银河系进军的第一艘宇宙飞船。

太阳系是以公转的方式在宇宙中旅行吗?

如果只在太阳系的范围里,太阳是固定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这样地球上才有一年四季的变化。

然而,在浩翰的宇宙里,太阳率领它的家族——九大行星,正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武仙星座中的一点疾驶着。

这一点叫太阳向点,在天琴座的边界,离织女星不远。

同时,太阳和银河系里的所有恒星,都绕银河系中心作公转运动。

太阳在银河系中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大约25亿年转一周。

若与人类相比,在人类的发展史上,100万年是一个很长的时期,可是这100万年,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才转一度多一点。

如果太阳诞生了50亿年,那么,太阳率领它的家族才绕银河系中心转了大约20圈。

可见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心旅行的时间是多么漫长啊!

(我还想知道)

近代天文观测表明,所有的恒星形成一个透镜形的系统,直径约为8~10万光年,我们的太阳系位于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7万光年的地方。

银河系厚约16万光年,太阳所在位置的厚度约为3000光年,太阳系是仅处于边远地区的一个小点。

太阳系的直径大约是120亿公里吗?

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太阳是家长,其他主要家庭成员是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和绕行星运动的众多卫星。

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彗星以及3000个小行星。

这一切,在宇宙中尤如一幅神韵天成的壮丽图画。

冥王星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离太阳约60亿公里,这里就是太阳系的边疆。

若把太阳假设为一个直径1厘米的小球,那么由太阳到水星的距离就是37厘米,到金星是72厘米,到地球是1米,到火星是1.5米,到木星是5米,到土星是9米,到天王星是19米,到海王星是30米,到最远的冥王星是40米。

整个太阳系的直径为80米,而实际上整个太阳系的直径大约是120亿公里。

(我还想知道)

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

它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

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约相当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40倍。

太阳系里到底有多少小行星至今还是个谜吗?

有一位天文学家曾经用一句话巧妙地概括了太阳系的特征:

“一小堆大行星,一大堆小行星。

这个回答极为精炼地描述了太阳系的状态。

太阳系中人们已知的大行星只有9个,而小行星自从1801年发现第一个开始直到今天,已登记在册并有编号的就多达4000多个,这还不包括那些有待证实的新发现。

如果以个头而论,最大的小行星也不能同最小的大行星相提并论,它们之间实在是相差悬殊。

虽然这些小行星个头都不大,但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具有行星所具有的一切特征。

从这一点上说,它们与大行星称兄道弟毫无愧色。

那么,这些小行星究竟有多少呢?

除了在编的4000多个之外,亮度大于19星等的小行星有近4万个,它们的直径约为几百米。

更小的更暗的21星等小行星,总数将不少5万个。

至于比这更小更暗的小行星,则不计其数,无可估量。

最经常被提出的一种理论是“爆炸说”。

这一派科学家们认为,在小行星带所处的那个空间,原先有一个与地球、火星不相上下的大行星,它与其他行星一样,长时间地围绕着太阳运动。

后来,由于现在还不清楚的某种原因,它被炸得粉身碎骨,碎块又互碰撞,成为更小的碎片,其中大部分成了现在的小行星,小部分变成了流星体。

从对小行星的观测来看,它们只有少数一些是圆形的,大部分是不规则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别,这似乎为“爆炸说”提供了证明。

(我还想知道)

太阳系有11500多颗小行星,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像九大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

这些小行星,它们的质量都很小,最大的直径只有1000千米;最小的直径还不到1千米。

太阳系里是否有第十大行星还有待观测吗?

在没有发现冥王星之前,科学家认为在海王星外还有一颗大行星在影响着天王星的运行,当人们发现了这颗行星——冥王星后,发现它的体积很小,不足以影响天王星的运动,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在冥王星之外还有一颗未发现的行星,是它的引力影响着天王星的运动。

从此,一些天文学家开始了搜索第十大行星的工作,结果搜寻了几十年,一无所获。

后来有人提出,如果在冥王星以外真有一颗大行星的话,由于它离太阳太远,表面很暗,目前的光学望远镜很难找到它。

1983年,人们发射了一颗“红外天文卫星”,发现在比冥王星远得多的地方,有些低温天体,它们当中是否有我们期待很久的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现在还没有结果。

小朋友,太阳系里是否有第十、十一、十二……大行星,现在还是一个人们都感兴趣的谜,也许将来你就是一个揭谜人。

(我还想知道)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小最冷的星,在九大行星中,冥王星是距太阳最远的,约有59亿公里。

冥王星从太阳所接受的光和热,只有地球从太阳中得到的几万分之一。

这里终年冰天雪地,永远处在-230℃,生物难以生存。

太阳照不亮太空是因没有任何物质反射它的光芒吗?

小朋友能够看见太阳和电灯,是因为它们本身发光,能够看见桌椅、书本和黑板,是因为虽然它们本身不发光,但是它们能将照射在它们身上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只有光线进到眼睛里,才能看见东西,否则什么都看不见。

在完全不透光的房间里,如果在墙上钻一个很小的洞,就会看到有一束光直射进来。

你一定会看到有许多闪亮的尘埃在光束中飞舞,原来空气中到处都是尘埃,除了那些能看到的较大的尘埃,更多的是用肉眼无法看清的。

能看到这束光,就是因为尘埃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睛里。

我们白天能看到天空,也是因为空气中的尘埃、水滴和云把光线反射到眼睛里,否则什么都看不见。

太空中没有空气,因此也不会有尘埃在空中飘浮,当太阳光穿过太空时,没有任何东西能反射它的光芒,因此到处都是一片黑暗。

如果这时有一颗卫星刚好进到太阳的光线里,那么,坐在飞船里的人会清楚地看到卫星,因为卫星反射了光线,但是其它地方仍然是一片黑暗。

(我还想知道)

太阳里的氢元素最为丰富,并且中心温度高达2000万度,压力可达2000亿个大气压,于是就可以在内部进行着4个氢原子聚变成1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到目前为止,太阳中心的氢已有50%变成了氦。

据科学家估计,大约再过50亿年,太阳核心部分再也不会有氢存在了,太阳将进入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

月亮有圆缺变化是因地球、月亮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吗?

有多少优美的诗篇,歌颂迷人的月宫;有多少动人的传说,又给月亮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月亮的形状在一个月里天天都在发生变化,有时圆的像个盘,有时又弯弯像小船。

那么月亮的真实面目是什么形状呢?

其实月亮和地球一样,也是一个圆球。

月亮发生圆缺变化,是因为月亮在绕地球转的时候,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会时常发生变化。

月亮和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的。

被太阳照射到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

月亮每个月都要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行一周,地球、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天天都在变化。

有时月亮是把明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有时侧对着地球,有时甚至把明亮面背向地球。

这样,我们从地球上看到月亮的反光部分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根本看不见,这就是月亮圆缺变化的秘密。

(我还想知道)

从1969年到1972年间,人类已成功地乘坐宇宙飞船和登月舱,六访月宫。

先后有12个人登上月球。

日本大林组公司已积极投入到建设太空城的活动中。

他们的计划是,在21世纪中叶、在月球上建设由住宅、办公室、研究所、储藏室和农场等构成的现代“月球城”。

月球上没有生物是因为它上面有许多条件不适合生物生存吗?

月球是什么样的呢?

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关于月球的传说。

1969年,当人类成功地登上月球以后,发现月球表现并不存在任何生命迹象,没有生物,也就是说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更没有人类生存。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月球上许多条件不适合生物存活。

例如气温,月球的气温变化太大,朝向太阳的一面能升到140摄氏度,背向太阳的一面可降到零下140摄氏度,温差将近300摄氏度,这样的气温和温差,人和动植物是难以生存的。

另外,月亮上还没有大气,更不能使靠呼吸活着的生物存活。

(我还想知道)

月球表面重力只有地球表面重力的1/6。

在地球上,举重运动员举重150千克,到月球上可举重900千克。

月球上最高的山峰,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还高。

月球上一天相当于地球上27.32天吗?

月球在环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作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

所以,月球上也有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

不过,这跟地球上所看到的“日出”和“日落”的情景完全不同。

在月球上看太阳从东边升起后,要经过180多个小时后才能升至中天;从中天移至西边“地平线”落下,又需180多个小时;再经360多小时的黑夜,才算一个“昼夜”。

当太阳出来后,由于月球的周围没有大气的遮隔,“白天”看到的太阳比地球上看到的太阳要明亮千百倍。

月面的温度可达127℃,即使是在“白天”,在月面上,你依然能清楚地看到布满在漆黑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和因“地相”变化而残缺不全的地球!

一旦太阳落下,夜幕马上笼罩月球——漫漫的长夜开始了!

“黑夜”长达两个星期左右,而且气温下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漆黑的夜空中,你可以看到一轮硕大无比的“明月”——反射着阳光的地球高挂天空,“发出耀眼的光芒”,亮度比咱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亮度大80倍!

月球是设置天文台的理想之所,因为没有大气和尘埃的干扰,无论白天黑夜都能清晰地观察星星,比地球上有利得多。

(我还想知道)

地球上的一昼夜是23小时56分4秒,月球上的“一昼夜”则长达27.32天!

月球的块状矿石中含有铁、镍、钴、钛、铝等金属,可供人类发展地外冶炼工业。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吗?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生活了80万年,建立起高度的文明。

从微小的原子世界一直到遥远的星空,人们已初步揭露了它的秘密。

可是,人类对于自己居住的家园——地球,它的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却不很清楚。

古代人认为,天在上面,地在下面,把“地”作为宇宙的根基。

蓝天是一个半球状的圆盖,大地是一块四方的棋盘。

其实,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形状像球但略扁,跟地球仪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地球的半径6000多公里,周长约40000公里。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白天、一个夜晚,围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

地球是太阳的卫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也就是说,地球围着太阳转,月亮围着地球转。

地球上有海洋、陆地、人、动物、植物,是宇宙间最富有的一个星球。

(我还想知道)

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他们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西行,居然从东方回到西班牙,正好绕地球转了一圈。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圆盾,由3头大象背驮着它们站在一只能够浮在水面的海龟的背上,而海龟又站在眼镜蛇身上,它是水的象征。

地球最初从“旋转圆盘”中获得能量才开始旋转吗?

17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惯性定律:

一个运动的物体,只要不再受到外力的作用,惯性就会使它保持着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一直运动下去。

后来,物理学家牛顿利用惯性定律对行星的运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牛顿用惯性定律解释地球为什么不停地旋转是正确的,但他当时无法解释地球最开始是怎样旋转起来的,只好把功劳归于上帝。

那么这个“上帝”是谁呢?

原来这个“上帝”就是形成太阳系的原始星云。

这块原始星云在刚形成时就缓慢地转动着,在一次偶然的宇宙涡流作用下开始收缩,转速越来越快,形成了原始太阳。

原始太阳温度下降,以惊人之势向外喷射大量微尘。

这些微尘互相碰撞,体积越来越大,在太阳周围形成了巨大的“旋转圆盘”。

我们的地球最开始旋转起来的能量,就是从这个“旋转圆盘”得到的。

(我还想知道)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周期每世纪变长1~2毫秒,在3.7亿年以前,地球的自转周期为现在的十分之九,每年约有400天。

几十亿年之后,地球的自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等,都是等于现在的43天。

地球是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变扁的吗?

如果你有机会站在人造卫星上看,就能发现地球原来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扁球。

那么地球为什么是一个扁球呢?

要揭开这个谜,必须知道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地球一方面绕着太阳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年,这是地球的公转;另一方面,地球还绕着贯穿它南北极方向的“轴”而旋转,每转一周,就是一天,这是地球的自转。

由于地球在自转,地球上每一部分都在作圆周运动。

这和汽车在转弯时,乘客也都在沿圆周运动一样。

经验告诉我们,汽车转弯时,乘客有向远离圆心方向倾倒的趋势,这种趋势是由于乘客受到惯性离心力的吸引。

地球上每一部分都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因而也都具有一种离开地轴向外跑的趋势。

地球上各部分所受惯性离心力的大小,与它离开地轴的距离成正比,也就是说,距离地轴愈远的地方,所受的惯性离心力愈大。

赤道部分比两极部分距离地轴远得多,所以赤道部分所受到的惯性离心力也远大于两极部分。

这样,千百万年过去以后,由于惯性离心力的差别,终于使地球的两头变小而肚子变大了。

(我还想知道)

地球的扁度是很小的,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的南北直径比东西直径短1/297,就是短42公里。

现在,根据人造卫星侦察的资料,精确的算出南北直径应该比东西直径短1/298。

现在运用激光技术可以测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精确距离,其误差仅为几米。

按照美国和法国科学家较精确的计算,现在月球对地球的轨道是:

近地点为356500千米,远地点为406800千米。

地球在宇宙中绕着固定的轨迹转动是由万有引力决定的吗?

地球在宇宙中是不会横冲直撞的,而且还是绕着固定的轨迹转动的。

地球之所以这样循规蹈矩,而不在宇宙中到处闯荡,牵制它的神奇力量就是“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告诉我们:

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

人与人之间也有引力,比起地球的引力那是太微不足道了,如同空气中的尘粒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都被地球强大的引力吸引在地球上,因此就感觉不到我们之间存在引力了,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往地上掉,而不会向其它方向飞出去,这就是例证。

宇宙中比地球大的星体很多很多,太阳的质量就是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

如果两个物体间距离越近,两个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大,越明显。

地球在宇宙中与大的星球的距离,就数与太阳最近,太阳的质量又都是那么庞大,因此,地球就被太阳牢牢地吸引着不能逃脱,也不能在宇宙中乱跑,所以说是“万有引力”使地球在宇宙中“循规蹈矩”地运行着。

(我还想知道)

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

以铁镍为主要成分的地核之中,金的平均含量高达每吨2.6克,是地壳平均含金量的600多倍。

地球上的能量大都是来自太阳吗?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刻都离不开能量,就连我们吃东西,也是为了要给身体补充能量;热是一种能量,电是一种能量,就连刮风,也是一种能量,叫风能。

所有这些能量都是太阳给予的,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所产生的能量,给我们送来温暖和光明,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万物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源。

虽然这些能量只不过是太阳发出的能量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已经足够地球利用的了。

太阳的热量引起空气对流而产生风,并使水因为受热而蒸发成云,云又形成雨或雪落下来再回到地上,地球上的水才能不断循环。

地球上的植物利用太阳光的能量,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淀粉。

这种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因为它生产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

煤炭和石油是远古时代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遗体,由于压力。

地热和细菌分解的作用而形成的,它们其实是贮存起来的太阳能。

地球上的自然能源都来自于大阳。

(我还想知道)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中心的温度至少在1500万℃~2000万℃以上,光球层的温度大约是5700℃,太阳表层的温度不超过6000℃。

地球的寿命长短取决于太阳吗?

地球现在的年龄大约是50亿岁,科学家认为,如果地球没有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将永远存在下去。

然而,地球无法逃避宇宙其他天体的干扰,有诞生的一天,也有死亡的一日。

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是太阳,可以说,地球上的一切能源都来自太阳,如果太阳消亡了,那么地球必将毁灭。

科学家告诉我们,太阳现在正处在中年期,再过80亿年,它上面的氢燃料就会消耗完毕,进入风烛残年。

在太阳之光熄灭之前,由于它内部的骚乱,使太阳变得更热,外壳剧烈膨胀,一直膨胀出太阳系,变成一颗巨大的红巨星。

那是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将被太阳烧成灰烬,然后散发到茫茫的宇宙去。

这时候,地球及整个太阳系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我还想知道)

早在46亿年前,地球就同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和月亮一起形成了,而且地球在它起源以后遭受到陨石的重力冲击,至少达5亿年。

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成五个代: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科学家们是由于无法确定地球变重变轻而意见不一吗?

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想知道地球的质量是多少?

古希腊时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1789年进行了有名的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从而轻而易举地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后来经过很多科学家的多次检验和完善,基本认定地球的质量为5.976×1021吨。

那么,地球从诞生那天至今,质量是否有变化呢?

这又成了很多科学家探讨的热点。

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本身的质量正在逐渐减少。

这是由于地球物质在不断地向外逸出的缘故。

有人形象地说,地球的大气层就像车轮胎一样,是会“漏气”的,因而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被称为散逸层。

同时,在每一次的火山爆发过程中,也有可能使一部分火山尘飘落到太空中。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的质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

这种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天外飞来的陨石,这些陨石重量非常大,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铁陨石竞有60吨重。

那么,地球是会越变越重,还是会越变越轻呢?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每个地球上的居民来说,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希望科学家们能早日得出结论来。

(我还想知道)

小达尔文就曾于1879年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月球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从地球中飞出去的,太平洋就是那次分离后留下的痕迹。

1976年,在我国吉林的一次“陨石雨”中,找到了一块大陨石——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超过了原是陨石冠军的美国诺顿——富尔内斯陨石。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

第二章

地球上的空气是由火山不断喷发形成的吗?

人类和其它生物片刻也离不开空气,我们可以几天不吃饭,也可以几天不喝水,但是只要3分钟吸不到氧气,人就会因缺氧而被活活憋死。

地球上有空气才有生机勃勃的世界,否则我们这个星球也和其它星球一样荒凉。

地球形成之初,只是一团疏松的物质,没有地壳。

当时不但地球表面上有一些空气,地球的里面也有空气,不过那些都是原始空气,含氮气特别多,约占90%,此外还有不少水汽、甲烷和氨气等,几乎没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几亿年过去了,地球慢慢冷却下来,表面上凝结出地壳,火山开始不断喷发,把地壳里面积存的各种气体喷射出来,这些气体被地球的引力吸住,包在地球的外面形成大气层,喷出的水汽在空中遇冷变成云,接着一直下了几千万年的雨,地球上出现了海洋,一部分水汽在阳光的照射下,分解成氢和氧,氧和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但是氧气还是不多,后来,地球上出现了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的氧气,这样地球上才出现了动物。

现在地球上的氧气占空气总量的21%,我们和动物呼吸的就是氧气。

(我还想知道)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