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2834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与实务.docx

国际贸易与实务

第1章导论

一,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

1、对外贸易

2、国际贸易

3、世界贸易

二,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

1、对外贸易额:

2、国际贸易额:

三,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量

1、对外贸易量:

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2、国际贸易量:

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它是反映国际贸易规模的指标。

(强调:

剔除价格变动影响的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是反映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1970年为2800亿美元,1978年为11736亿美元;而以197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0,则1978年是265。

试求1978年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量,并比较贸易增长状况?

1、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2.65

出口贸易量=出口额/出口价格指数

=11736÷2·65=4429

2、

(1)不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

1978年出口额÷1970年出口额

=11736÷2800=3.19

(2)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

1978年出口贸易量÷1970年出口额

=4429÷2800=1.58

四,净出口、净进口与贸易差额

1、净出口、净进口

(1)净出口额:

出口大于进口的差额;

(2)净进口额:

进口大于出口的差额。

例题:

1)2006年我国出口谷物609.9万吨,进口谷物359.9万吨,求谷物的净进口或净出口额。

2)2006年我国出口棉花1.5吨,进口棉花380.6吨,求棉花的净进口或出口额。

解:

1)净出口额为250万吨。

2)净进口额为399.1万吨。

2、贸易差额

(1)贸易顺差、贸易盈余/出超: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2)贸易逆差、贸易赤字/入超: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3)贸易平衡:

出口总额等于进口总额

例题:

1)2007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2179.4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558.9亿美元,求对外贸差额。

2)2007年义乌出口总额16.74亿美元,进口总额1.54亿美元,求对外贸差额。

解:

1)外贸差额为2620.5亿美元。

2)外贸差额为15.2亿美元。

五,对外贸易结构与国际贸易结构

1、对外贸易结构

2、国际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结构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六,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七、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1、总贸易体系:

指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2、专门贸易体系:

指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八、贸易条件与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贸易条件

(1)净贸易条件

(2)收入贸易条件

(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

(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如果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改善;若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若等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2)对外贸易依存度

九,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国家的产生

第二章

一,绝对成本理论(1776)亚当。

斯密

(一)产生的背景

(二)主要内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基础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4、确定绝对优势的依据

(三)实例论证

我们假设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他们都生产酒和布两种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如下

分工和贸易前

生产同量酒:

英国的生产成本比美国低-绝对优势

生产同量布,美国的生产成本比英国低-绝对优势

二、比较成本理论大卫。

李嘉图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主要内容

1、按照比较成本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2、在两国耗费的劳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两国的消费水平

3、国际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

(三)实例论证

三、相互需求理论(1848-1879)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说

1、生产要素:

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

2、要素禀赋:

指一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3、要素比例:

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

4、要素丰缺的判断方法:

A,实物法:

以各国所拥有的两种要素(K、L)的实物数量的方式来解释要素的丰缺程度

B,价格法:

用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来决定两个国家的要素丰缺程度

5、生产要素禀赋的主要内容:

第26页

6、俄林的主要结论:

5、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H-O模型,只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情况,就可推断出它的贸易模式。

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1、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劳动力不同质论

人力资本论

关税结构

资源赋予不同

技术差距说

六,西方新自由贸易理论

1、规模经济理论

2、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创立者:

林德(1961年)

三个基本内容:

1、偏好是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出口以国内需求为基础。

2、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决定于该国的收入水平。

3、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产品生命周期论

4、产业内贸易理论

该理论融合产品差异论、偏好相似论、规模经济三个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一,重商主义理论

(一)早期重商主义:

又称货币差额论英国人威廉·斯塔福

(二)晚期重商主义:

又称贸易差额论英国的托马斯·孟

二,保护幼稚工业论

(1)理论基础——生产力理论

(2)理论依据——经济发展阶段论

三,李斯特提出保护对象的几个条件:

第35页

第三章

一,关税:

是由国家海关当局对本国进出口商出入关境的商品征收的一种赋税。

二,关税的特点

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2、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分别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商品。

3、关税的征收机构是海关。

4、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实施的主要措施。

三,关税的作用第52页

四,关税的分类

1、按征收对象和商品流向分为:

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2、按征税目的分为:

财政关税、保护关税、收入再分配关税

3、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为:

进口附加税、差价税

4、按征税的一般方法或征税的标准分为:

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五,关税税则:

又称海关税则,海关凭以征收关税,是关税政策的具体体现。

六,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3,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七,非关税壁垒的分类

(1)数量限制

1、进口配额

1)绝对配额:

全球配额、国别配额;

2)关税配额:

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2、自愿出口限制

与进口配额不同:

不是由进口国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而是由出口国在进口国政府或行会的压力下“自愿”限制商品对指定国家的出口。

3、进口许可证制度

(2)价格限制

1、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2、海关估计价制

(3)经营及采购限制

1、国营贸易

2、政府采购

(4)金融及税收控制

1、外汇管制

2、预先进口存款制

3、利润汇出限制

4、各种国内税:

如价差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五)技术性贸易壁垒

1、技术标准

2、卫生检疫规定与食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3、环境保护标准

八,鼓励出口措施

(1)出口补贴

三大种类:

A、红灯补贴

B、黄灯补贴

C、绿灯补贴

(2)价格支持:

又称最低价格或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这一价格高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

(3)商品倾销:

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出口价格,集中地或持续大量地向国外抛售商品。

商品倾销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偶然性倾销间歇性倾销持续性倾销

(4)外汇倾销

(5)出口信贷

1、买方信贷:

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提供的贷款

2、卖方信贷:

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

(六)出口信用保险

(七)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八)经济特区

(九)组织措施

九,倾销:

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十,判断倾销的标准有二:

第一,来自外国的出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在本国市场上销售,即存在倾销的幅度;

第二,倾销对本国同类产品工业造成了严重或实质性的损害,或形成了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阻碍某项新兴工业的建立。

十一,商品倾销的主要形式

1)偶然性倾销2)掠夺性倾销3)持续性倾销

第五章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

第97页

过境交付

境外消费

商业存在

自然人流动

二,国际技术贸易:

指技术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转移。

三,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许可贸易特许经营技术咨询服务国际合作生产

四,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

(1)专利使用权

1、专利的特点:

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2、专利授予权的实质条件: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2)商标使用权

1、取得商标权的原则:

使用在先原则注册在先原则无异议注册原则

(3)专有技术使用权

(四)版权,又称著作权

第六章

一,WTO的原则:

第125页

二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名成员

第七章

一,贸易术语的作用:

一方面表示交货条件(划分责任、费用和风险)

另一方面表示成交价格的构成因素

二,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

用来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以及买卖双方的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问题。

三,13个术语中:

6个可用于海洋或内河运输:

FAS,FOB,CFR,CIF,DES,DEQ

7个可用于多式联运:

EXW,FAS,CIP,CPT,FCA,DDU,DDP

主要术语:

FOB,CFR,CIF,FCA,CPT,CIP

四,装运港交货贸易术语FOB

(1)FOB的基本含义:

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2)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

第140页

(3)使用FOB术语应注意的问题

1、“船舷为界”的含义

表明货物在装上船之前的风险,包括在装船时货物跌落码头或海中所造成的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货物装上船之后,包括在运输途中所发生的损坏或灭失,均由买方承担。

(船舷为界只说明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

2、关于船货衔接问题

FOB属于装运合作,在FOB条件下,由于是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工具,即租船订舱,并将船名和装船时间通知卖方,而卖方负责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双方各负其责,故存在着货船衔接问题。

根据有关法律与惯例,卖方未能按时交货,或未能备妥货物,而买方的船只按时地到达了装运港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由卖方承担,买方负责的船只提前或推迟到达指定的装运港,由此而引起的费用或损失均由买方负责。

因此,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如果船等货,由此产生的空舱费、滞期费由卖方承担;如果货等船,由此产生的仓储费、保险费及迟收货款而造成的利息损失均由买方承担。

3、装船费用的负担问题

按照FOB的解释,卖方要负担装船以前的一切费用,由于各国习惯不同,涉及的利益不同,产生了对装船概念的不同解释,就产生了装船费用负担的不同。

(1)FOB班轮条件

(2)FOB吊钩下交货

(3)FOB理舱费在内

(4)FOB平舱费在内

(5)FOB包括理舱费和平舱费

(说明:

FOB的变形并不改变FOB的交货地点和风险划分的界限,只是说明装船费用由谁负担的问题。

五,装运港交货贸易术语CFR

(1)CFR的基本含义:

成本加运费。

指卖方负责按通常的条件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日期内将货物装上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发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装船后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

(2)CFR的基本含义是在FOB的基础上增加了办理租船订舱和支付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费。

(3)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

第143页

(4)使用CFR术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两个分界点的问题

按CFR条件成交,由卖方安排装运,但并不负担把货物送到目的港的义务。

CFR属于装运港交货的贸易术语,因此,包含风险划分和费用划分两个分界点。

风险划分是以装运港船舷为界,在费用划分方面,卖方只支付承运人从装运港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途中因发生意外事故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应由买方负担。

2、关于装船通知的问题

按CFR价格条件签订的合同应由买方自行投保,因此,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必须立即通知买方办理投保手续,否则,卖方自己要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一切风险,即买方如未接到卖方装船后的通知将不负责运输途中的风险,买方有权向卖方提出索赔要求。

六,装运港交货贸易术语CIF

(1)CIF的基本含义:

成本加保险费、运费。

指卖方负责按通常的条件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日期内,将符合合同的货物装上船,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发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负责办理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海运货物保险,支付保险费。

(这里的成本是指FOB价,即CIF价=FOB价+保险费+运费,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与FOB相同。

(2)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

第145页

(3)使用CIF术语应注意的问题

1、保险险别问题

采用CIF术语时应由卖方办理保险,但属于代办性质,从货物越过船舷时起的一切风险即由卖方转移给了买方,如货物在海运途中发生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其索赔及其它手续均由买方负责,卖方仍可凭合同规定的单据向买方收缴货款。

至于投保的险别、金额,买卖双方应根据商品的特点和其他要求,在合同中具体订明。

最低保险金额应按CIF的发票金额加10%,并以合同货币投保。

但在买方要求时,并由买方承担费用的情况下,可加保战争、罢工、暴乱和民变险。

2、租船订舱问题

这是卖方的基本义务之一

3、象征性交货问题(CIF是典型的象征性交货)

从交货方式上来看,有实际交货和象征性交货两种。

实际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属于实物交接,不能以交单代替交货。

象征性交货则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装运货物后,向买方提交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交货义务,无须保证到货。

(象征性交货symbolicdelivery是一种单据买卖:

卖方凭单据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FOB、CFR、CIF的异同点

七,货交承运人FCA:

指卖方必须在买卖双方同意的期限内,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承担交货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卖方负责办理出口许可证和支付出口捐税费用,买方承担卖方交货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八,运费付至CPT:

九,运费、保险费付至CIP:

FOB、CFR、CIF与FCA、CPT、CIP的区分一览表

十,EXW工厂交货。

卖方承担责任最小,同时也是买方承担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

十一,FAS装运港船边交货

十二,DAF边境交货

十三,DES船上交货:

DES术语才是真正的的“到岸价”,属实际交货。

十四,DEQ码头交货

十五,DDU未完税交货

十六,DDP完税后交货:

DDP术语是卖方承担风险、责任和费用最大的术语。

第十一章

一,货物运输保险的定义:

第223页

二,货物运输保险的作用:

1.转移风险。

2.均摊损失。

3.实施补偿。

三,海运货物保险承保的范围包括:

保障的风险、保障的损失和保障的费用。

四,保障的风险

(一)海上风险

①它一方面包括海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但并不指发生在海上的一切风险

②另一方面又不局限于在海上航行中发生的风险,与海运相连的包括陆上、内河、驳船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包含在内

1.自然灾害:

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破坏力量所引起的灾害。

2.意外事故:

指由于偶然的、难以预料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二)外来风险:

外来风险又可分为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

A,一般外来风险包括偷窃、雨淋、短量、玷污、破碎、渗漏、串味、受潮、受热、锈损和钩损等。

B,特殊外来风险包括战争、罢工、动乱和交货不到或拒收等。

海运货物保险保障的风险种类及主要内容

五,保障的损失

(一)全部损失

1.实际全损:

构成实际全损的条件:

(1)被保险货物的实体已经完全灭失。

(2)被保险货物遭到了严重损失,已丧失了原有的用途和价值。

(3)被保险人对保险货物的所有权已无可挽回地被完全剥夺。

(4)载货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仍无音讯。

2.推定全损

(二)部分损失

1.单独海损:

保险标的在海上运输过程中遭遇海上风险直接造成船舶或货物的部分损失。

这种损失仅由受损人单独承担。

如某公司装运100箱货物出口,在运输途中,有10箱货被船上水管流出的热水浸泡损坏,类似这样的损失可称为单独海损.

2.共同海损的含义:

3.构成共同海损的条件:

第227页

4.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

(1)损失的构成不同。

单独海损仅指货物本身的损失,不包括费用损失;共同海损既包括货物牺牲,又包括因采取共同海损措施而引起的费用的损失。

(2)造成海损的原因不同。

单独海损是由承保风险直接造成的船、货损失;共同海损是为了解除或减轻承保风险而人为采取合理措施造成的。

(3)承担损失的责任不同。

单独海损的损失由受损方自己承担;共同海损的损失是由受益各方按获救财产价值大小的比例分摊。

六,保障的费用

(一)施救费用:

指被保险货物在遭遇承保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或其代理人、雇用人员或受让人)为了避免或减少货物损失,采取各种抢救与防护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二)救助费用:

指被保险货物遭受承保范围内的灾害事故的,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以外的第三者采取救助措施并获成功,由被救方付给救助方的一种报酬。

七,基本险

1、平安险:

FPA

自然灾害全损

意外事故全损、部分损失

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先后发生部分损失

货物落海全损、部分损失(装卸时)

施救费用

在避难港的损失和费用

共同海损的牺牲、分摊和费用

运输契约订有“船舶互撞条款”,按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

2、水渍险:

W.P.A或W.A.平安险的范围+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3、一切险:

小结:

从上述三种基本险别的责任范围来看:

A,平安险的责任范围最小,它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全部损失和意外事故造成的全部和部分损失负赔偿责任。

B,水渍险的责任范围比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大,凡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和部分损失,保险公司均负责赔偿。

C,一切险的责任范围是三种基本险别中最大的一种,它除包括平安险、水渍险的责任范围外,还包括被保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八,附加险

(一)一般附加险:

一般附加险所承保的是由于一般外来风险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二)特殊附加险:

1、战争险

2、罢工险

九,出口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保险金额=CIF(CIP)价×(1+投保加成率)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十,基本险的责任起迄“仓至仓”条款规定适用于基本险

1、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从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地发货人仓库开始,一直到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仓库为止。

2、但是,当货物从目的港卸离船舶时起60天,则无论被保险货物是否进入收货人的仓库,保险责任均告终止。

3、在这60天内,如被保险货物转运至非保险单载明的目的地,则保险责任从开始转运时终止

第十章

一,海洋运输的特点

1.通过能力强

2.运载量大

3.运费低廉

二,海洋运输经营方式

1、班轮运输的特点:

第203页

2、班轮运费的计收

(1)按货物的毛重计收。

又称重量吨(WeightTon)计收运费,运价表中用“W”表示。

一般以一公吨为一重量吨来计算

(2)按货物的体积计收。

运价表中用“M”表示。

一般以一立方米为计算单位。

(3)如果选择W/M作为计收运费的标准,应当如何判断、选择并使用W值或M值呢?

积载系数=毛重/体积=W/M区别重货与轻货的一个临界标准

当W/M>1,重货,则选择W值作为运费吨计算运费;

当W/M<1,轻货,则选择M值作为运费吨计算运费。

(4)按货物的价格计收。

运价表上用“Ad.Val”或“A.V.”表示,就是以货物价值作为运费计收标准。

(5)在货物重量、尺码或价值三者中选择收费最高的一种计收,在运价表上用“W/MorA.V.”表示

(6)按货物重量或尺码选择较高者计收运费,再另行加收一定百分比从价运费。

在运价表上用“W/MplusA.V.”表示。

基本运费=基本运费率×运费吨

3、租船运输:

又称不定期船运输,是租船人向船东租赁船舶用于货物运输的一种方式。

(1)定程租船:

指按航程租赁船舶,由船舶所有人负责提供船舶,在指定港口之间进行一个航次或数个航次,承运指定货物的租船运输。

(2)定期租船:

在规定的期限内,租船人支付租金,以取得船舶的使用权,同时自行负责船舶的调度与经营管理。

租期可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4、装卸时间的方法

连续24小时好天气工作日

在昼夜作业的港口,须连续工作24小时才算一天,如中间有坏天气或设备发生故障或工人不足而不能作业时,就要扣除所耽误的时间。

5、节假日是否计算的问题

A,一种是“星期日、节假日除外,除非使用”,也就是不用不算,用了还是要计算的;

B,另一种是“星期日、节假日除外,即使已经使用”,也就是无论是否使用,均不作装卸时间计算。

6、滞期费:

指在规定的装卸时间内,如果租船人未能按约定时间完成装卸作业,为了补偿船方由此而造成的船舶延迟开航的损失,自许可装卸时间截止后到实际装卸完毕为止滞期内,承租人应向船方支付一定金额的罚金.或称为“延滞费”。

7、速遣费:

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提前完成装卸作业,给船方节约了船期,加快了船舶使用周期,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降低了营运成本),船方应就所节省的时间向租船人支付一定的奖金。

按惯例,速遣费一般为滞期费的一半。

8、分批装运:

指将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分若干批次装运。

但一笔成交的货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分别装在同一航次、同一条船上,即使签发提单的日期和地点不同,只要注明的目的港相同,也不能按分批装运论处

9、转运:

指一个合同项下的货物从装运地至目的地的运输过程中,中途需要转换运输工具。

三,海运提单的性质与作用:

第214页

四,海运单是证明海上运输合同和货物由承运人接管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将货物交付给单证所载明的收货人的一种不可流通的单证,因此又称为“不可转让海运单”。

五,海运单与海运提单的区别

①运单不是船载货物所有权凭证,因而不能背书转让。

这也是海运单的性质所在。

②收货人提货不是凭海运单,而是凭其身份证明。

第九章

一,国外费用

包括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以及国外佣金三种。

二,以进货成本(含税的采购成本)为基础计算各笔业务的出口费用额。

出口定额费用=进货成本×定额费用率

利润=销售收入一实际成本一费用

三,实践中,通常以成交价格为利润计算基数,由此可得出成交价格的计算公式:

出口成交价格=(成本+费用)÷(1-利润率)

四,出口总成本:

主要包括进货成本和国内费用

出口总成本中应减去出口退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