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2789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docx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MBA教育中心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报告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指导教师:

张朔

小组编号:

第二小组

小组组长:

谭清波2013310018

小组成员:

张然2013310012、孔娜2013310013、徐洪群2013310014、辛全2013310015、林毅2013310016、陈杰亮2013310017、王菲2013310019、张亚东2013310020、李宝玲2013310021、王晓琳

201331002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虽然互联网金融受到央行的政策打击,但迅猛的发展趋势无可阻挡,其可能的发展趋势。

1)应用场景化,把互联网金融的快捷、便利、通俗的投资方式用合适的途径传播给广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并融入日常生活;2)城市包围农村,农村这块蛋糕还可以做大,竞争不足,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市场前景;3)互联网征信更加成熟,以数据征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运作效率和成本上更胜一筹。

4)移动支付成为网络金融的主力军,银行卡或退出历史舞台;5)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与保障;6)比特币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逐渐被认可;7)人们逐步形成互联网金融习惯;8)金融脱媒态势正在形成;9)互联网金融去中心化趋势。

简单概括的话,数据征信是内核,提升核心的竞争能力;应用场景化是提供更多的入口,是渠道策略;而城市包围农村则是一种战略路径,目的是让互联网金融扎根土壤。

  对于互联网金融,网上的各种解读文章已经基本分析得很透彻了,但从分析的角度看,大多是对以往的模式和业务、产品的总结,缺乏一种前瞻视角。

而本人又恰好喜欢做一些前瞻性的分析,那就来说说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几个发展方向吧。

  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正式进入高层视野,也就是监管的视角。

从2013年的一炮走红,到P2P平台的部分失范,再到央行、银监会等部门的联合调研,直到近期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完成了从丑小鸭到创新新势力的转变。

一来社会的舆论关注更大了,二来行业内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

这种上升的趋势从风投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钟爱就可以看出来。

  从发展阶段而言,本人在之前的文章也有简单的论述。

其一是从传统金融的渠道变革方,到有限的金融产品设计方。

比如在线理财,第三方支付金融,以及P2P的融资渠道的再造;其二是从扩展的方向和深度而言的,最开始是漫天开花,横向扩展,争夺市场热点,互联网金融模式层出不穷;其三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入局者越来越多,相同模式之前的差异化并不明显,导致了在竞争的重点向深度上扩展,比如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提供更高的投资收益,以及在细分市场上进行用户的争夺等。

  那么,对于已经快要被监管层戴上帽子的互联网金融而言,未来的发展潜力在哪里呢?

有哪些发展的趋势可以让互联网化的金融获得更大的空间呢?

  一:

应用场景化

  对于互联网金融,场景化就是把复杂的,相关联的,需要做风险评估的产品和服务用互联网化的简单思路表现出来,同时做好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提示。

而应用场景化就是把互联网金融的快捷、便利、通俗的投资方式用合适的途径传播给广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并融入日常生活。

注意,是融入日常生活,把金融的门槛降低,把环绕在金融周围的神秘大幕全部扯开,让金融进入日常百姓生活。

  当然,这里的金融是指大概念的金融,包括存、贷、汇,包括第三方支付,包括相关的金融产品延伸服务。

2014年伊始,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场景化已然开始了实践。

微信支付的马年发红包活动,已经在短短的春节假期期间做了最好的示范,上亿用户,近乎0成本的推广,给微信支付的应用场景化做了做好的产品实践。

可以说,微信支付在客户数量和使用粘性上不能和支付宝钱包相比,但在客户发展的速度和传播上胜过支付宝,一个是广度上占优,一个是深度上占优。

  应用场景化和移动支付的概念是相伴随的。

互联网金融如果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成熟支付案例,也就失去了最核心的资金快捷融通的功能,无法继续发展下去。

在以电商金融为基础的成熟模式上,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等于是为电商小贷,在线理财,P2P以及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基础架构。

而应用场景化的概念,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大多的趋势是把客户从PC端的体验转移到手机移动端的体验,让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随身携带的理财钱包,融资工具和支付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金融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不论是渠道还是客户的培养上。

  二:

城市包围农村

  金融是个有门槛的行业,主要是出于风险的考虑和系统的稳健;互联网金融从目前看,也是个有门槛的行业,倒不是说创业者的门槛,而是客户的定位和分层上。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互联网思维和使用习惯并没有全覆盖,特别是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知之不详的还大有人在。

  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而言,客户的认知,认同和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体,对其比较了解,也愿意投资理财的更多是一二线城市的群体,一方面是信息比较透明,安全约束机制比较完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心城市的消费、支付方式电子化程度高,容易在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做成本更低的培养和迁徙。

  举个例子,目前大城市的互联网理财服务竞争已经十分激烈,有各种宝,标的物是货币市场基金,有银行的传统理财产品,有信托产品,还有P2P,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非正规渠道的民间私人借贷和小范围的基于信用的融资链条。

可以说,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社会资金吸收渠道,这个口子,可以是银行,也可以是互联网金融,信托,理财等。

而衡量这些渠道的竞争标准,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收益率,一个是风险程度。

随着利率市场化大幕的开启,城市的市场资金成本和风控匹配将更加市场化,收益水平将呈现上升趋势,而融资方的成本压力降更大,投资方的选择也会多元化。

  但是,在三四线的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对多样化的理财渠道还没有一个相对完全的认识,信息沟通也不完全通畅,加之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并不普遍,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2013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的成功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向农村地区普及互联网理财和支付的一种绝妙的公关,让农村用户熟悉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下一个可以大力普及的方向。

  城市的蛋糕,容量有限,瓜分者多;农村这块蛋糕,还可以做大,竞争者不足。

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市场前景。

  三:

互联网征信更加成熟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特别是电商金融,其掌握的核心优势在于支付渠道和海量的数据积累,活性高,变化频繁,能够对借款人的资本信用做即时、快捷的评估,并进入贷款操作流程。

传统金融业的放贷流程则需要对实体资产,债务,流动性情况做严密分析从而做出评估,对数据的依赖程度相对不高。

所以说,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优势在于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征信技术。

  这种线上的数据征信也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其区别于传统金融的主要特点。

成本低,效率高,信息透明,这是互联网数据的优势;但目前这个阶段而言,由于国内的数据资源还不尽完善,数据征信只能在少数几个比较完好的生态圈内实现,如阿里电商等,其他的平台要么需要传统金融的信用记录做支撑,要么需要从其他生态圈内进行数据的引流,所以互联网征信还不是很成熟。

  这和中国的信用环境不无关系,社会整体的信用程度不高,大多还是依靠传统的线下信用积累方式来实现融资的通畅,其信用的建立方式是实物和资产的抵押,或者债权的质押。

即便是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能够真正进行纯粹数据征信的平台也不多,大多还是在线上和线下的信用之间做一个比较融洽的结合。

  但就长远发展而言,以数据征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运作效率和成本上更胜一筹。

即便是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目前也在借鉴数据征信的方法,进行纯信用贷款的实践。

民生电商的概念是最好的例子,将民生银行(行情,问诊)业务和电商平台结合起来,用电商的方式使得银行获得数据的前端,使银行获得这种数据征信的能力,并和传统的看重资产和负债,抵押物等的征信方法结合起来,共同推动银行业务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基于互联网数据思维的数据征信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四、移动支付成为网络金融的主力军,银行卡或退出历史舞台

  易观预测,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客户将达3.08亿,交易规模由2011年的742亿元增至2013年的2230亿元。

据悉,到2015年,我国移动支付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

  移动支付包括网上银行挪到手机和NFC。

超过30家银行“登陆”银联移动支付平台,三大运营商力推移动支付,2015年前将磁条银行卡全部更换为芯片银行卡,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包括SIM卡芯片企业、智能卡商以及NFC天线供应商。

  另外,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等三方支付迅速发展,微信支付通过加入社交属性,更加简单快捷。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有可能在银行支付系统外创造一个新的支付系统,银行卡退休,大家手机支付,post机告退,二维码代替。

也许,未来我们只要一个手机就足够了!

  五、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与保障

  大数据技术深入互联网金融,依据企业的行为数据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而不是依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可能产生的还款能力。

在这方面,阿里小贷已经走在前列。

2010年阿里金融诞生时,马云曾振臂一挥“如果银行不改变阿里,阿里将改变银行”,为小微电商业主“解渴”,主做小企业贷款。

所有淘宝网上的商户,阿里小贷会根据它过去的数据,自动生成商户自信,给他透支额度,所有的商户可以根据透支额度随时贷款,按天计息。

与银行贷款相比,大大提高了贷款效率。

  未来大数据技术将在互联网贷款、购买保险、证券投资等发挥极大作用。

金融和数据拥有天然的数据化基因,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信息和数据,做金融的本质就是做信用。

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有据可查的信用数据,为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提供了保障。

  六、比特币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逐渐被认可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具有抗干扰、波动性和交易成本低等特点。

比特币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大家认为这种货币可以作为交易媒介,可以作为商品定价的基础。

国内已经出现外有很多网上的比特币交易机构,接受比特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

但是,中国央行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市场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据香港南早中文网消息,内地央行出台多项措施为比特币热降温之际,香港首富李嘉诚却通过旗下维港投资,投资了美国比特币支付公司BitPay,这是一家相当于比特币领域的PayPal的公司。

从这项举动中或许意味着比特币的另一种的未来?

  七、人们逐步形成互联网金融习惯

  理财手段缺乏地区的用户,也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来选择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

《淘宝基金2013年互联网理财趋势报告》显示,“在男性理财市场,青海人以平均单笔理财金额7800元排在了榜首,宁夏、吉林、贵州、陕西等也挤入前十强,这说明在内陆地区由于理财手段匮乏,熟悉互联网的用户对于网络理财的需求更为强烈。

  互联网不仅影响到金融,它是整个消费习惯的改变。

随着70,80,90后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人群,他们多年已经养成了互联网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更倾向于选择通过互联网,便捷、高效地来解决借贷、理财、投资等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八、金融脱媒态势正在形成

  金融脱媒是指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输送到需求单位,实际上就是企业融资由依靠银行转为不依靠银行,资金融通去中介化,包括存款的去中介化和贷款的去中介化。

  金融脱媒是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上海自贸区三者本质上都涉及一件事,就是中国金融体制转型。

其中,金融脱媒是在工业化中后期,长期产生长期负债需求,出现的贷款债券化的现象,就是直接融资开始发展,间接融资在下降。

  随着利率市场化,融资渠道增多,金融脱媒的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九、互联网金融去中心化趋势

  互联网金融秉承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加入主体多元化,传统的垄断格局被打破,用户面临诸多选择。

  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五种模式:

一种是以拍拍贷、人人贷、点名时间等为代表的线上P2P模式和众筹模式;第二种是阿里、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介入金融领域,形成的各自互联网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较多;第三种是涉及到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第三方支付,目前有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业;第四种是互联网企业介入的金融服务领域,更多以服务金融机构为主要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领域,像数米网、铜板街、东方财富网等基金代销网站,还有如融360、好贷网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式的网站;第五是互联网货币,如比特币。

  互联网金融不简单是数据金融的形式,更是互联网平等、开放、普惠、自由的精神的体现。

互联网金融平台、机构和个人之间,未来的交易成本、交易费用、边际成本会更低。

互联网金融去中心化是一个过程,每次去中心化后会形成新的中心,在更有的优势的新中心取代老中心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