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试一.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1878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性测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阶段性测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阶段性测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阶段性测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阶段性测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性测试一.docx

《阶段性测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性测试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性测试一.docx

阶段性测试一

阶段性测试

(一)

分值: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第 Ⅰ 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行伍(hánɡ)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ɡ)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不啻(chì)

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

C.巨擘(bò)河蚌(bànɡ)

得不偿失(chánɡ)莘莘学子(shēn)

D.解剖(pāo)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

解析 A.秣—mò;B.轧—yà;D.剖—pōu。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

B.因饮水机行业发展过快,而相关部门监管乏力,饮水机市场出现大量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多的信息。

解析 A.脱颖而出: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不能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C.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不合句意。

D.繁文缛节:

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

使用对象不当。

B.鱼目混珠:

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符合句意。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解析 A.成分残缺,可在“方便”后加“的特点”。

B.搭配不当,应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改为“解决”。

D.句式杂糅,“关键问题”和“起着决定作用”两种句式混在了一起。

答案 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色彩与构图都富有

力的《五月之夜》,描绘了一位溺水自尽的姑娘的幽灵,在月色朦胧的夜晚显现于湖边。

画面洋溢着忧伤的诗意。

这种抒情风格十年后又出现在《月夜》中。

层次极其丰富的银灰色调子渲染出夏夜的恬静:

________。

白衣少女独自坐在池塘边的长椅上,________,睡莲衬托中陷入沉思的姑娘在回忆过去,还是在憧憬未来?

这两幅作品集中体现了顾拉姆斯科依创作上________。

①参天的菩提树,洒满园林的迷蒙柔和的月光,隐隐约约的蔷薇花丛

②参天的菩提树,隐隐约约的蔷薇花丛,洒满园林的迷蒙柔和的月光

③洁白的睡莲和墨绿色的菖蒲漂浮在池中

④池中漂浮着洁白的睡莲和墨绿色的菖蒲

⑤技法的成熟、内容的诗意和风格的抒情

⑥内容的诗意、风格的抒情和技法的成熟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①④⑤D.②③⑥

解析 找出排头句,依照内容照应即可选出答案。

答案 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

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

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

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

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

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

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现在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

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

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

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

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

5.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

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解析 C.“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错,文中说“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可见,生物学角度的研究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不能说“解决了”。

答案 C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

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削弱。

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异常。

解析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是两个不同的原因。

答案 D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解析 A.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是多巴胺传导顺畅与否,不是多巴胺量的多少。

答案 A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花云,怀远人。

貌伟而黑,骁勇绝伦。

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

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贼惊曰:

“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

太祖渡江,云先济。

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

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

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

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

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

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

“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

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

“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云被执,郜赴水死。

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

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逾年达太祖所。

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

“将种也。

”赐儿名炜。

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 偾军:

溃败的军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

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

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

归顺

D.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

掠取

解析 C.趣:

促,赶紧赶快。

答案 C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

①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②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③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④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⑤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⑥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⑥D.④⑤⑥

解析 ②表现了敌军的胆小,也从侧面表现了花云的勇猛,符合要求;④⑥都表现了花云临危不惧的铮铮铁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含④⑥的选项。

答案 B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

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B.花云勇猛超群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

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

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

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解析 A.元帅朱文逊战死在前,城池被攻破在后。

答案 A

第 Ⅱ 卷

四、(23分)

1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参考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

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

至正十三年,他拿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

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带兵攻占城邑,他所到之处就会被攻克。

太祖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面行走,花云也在内。

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

贼兵大惊说:

“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

”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

太祖带领部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

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十分忠勇,太祖让他做了身边的侍卫。

被提升为总管,领兵征战于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这些地方都被攻了下来。

经过马驮沙时,遇到数百名凶悍的强盗拦路挑战。

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擒杀。

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任命他为院判。

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

花云手持长矛,擂鼓呐喊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

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着水军来攻城。

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朱文逊战死。

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绳索全部绷断,他跳起来夺了看守的刀,杀死了五六个人,骂道:

“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上的敌手,为何不快点投降!

”敌人大怒,打破了他的脑袋,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射他。

花云仍大骂不改变一点,至死声音还很雄壮,时年三十九岁。

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建立忠臣祠祭祀他。

当战事正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告家庙,牵着三岁的儿子,哭着对家人说:

“城一旦被攻破,我丈夫必死无疑。

我要守道义不独自活在世上,但是不可使花家断了后嗣,你们好好把他抚养大吧。

”花云被俘之后,郜氏投水而死。

侍儿孙氏埋葬了她,抱着孩子离开了,路上被人劫掠到九江。

孙氏连夜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托他们代养小孩。

等到汉兵战败,孙氏回来偷偷带走了小孩,逃跑渡长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历经一年到达太祖那里。

孙氏抱着小孩拜见太祖,泣不成声,太祖也流泪,把孩子抱到膝上,说:

“大将的后代啊。

”太祖给小孩赐名为炜。

他的五世孙请求世宗,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立祠堂祭奠。

12.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雨 雪 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

南朝陈文学家,子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

指边塞。

③陇西:

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

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指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好处是:

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

(1)既替余以蕙

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凡事预则立,______________。

(《礼记·中庸》)

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

业精于勤,______________;行成于思,______________。

(韩愈《进学解》)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答案 

(1)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 不预则废 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萋萋鹦鹉洲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荒于嬉 毁于随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

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

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

然而到了年终,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

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

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

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

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

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

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究竟哪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地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

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

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

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

他的目光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

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高超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

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了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

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

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

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

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

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

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

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

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

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

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

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

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

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

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

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选自《散文》,有删改)

14.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加以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直接入题,照应重点紧扣题目“时光”;②解释“时光”的内涵,引发对已逝时光的回味和思考,领起全文。

15.“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没有珍惜好,利用好自己拥有的时光,生命浪费在虚妄的追求里;更没有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人物。

16.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这句话的认识。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时光在这里,好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掉了,但是它却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②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生命再造了富有灵魂的新生命,这些新生命是永存的,不会消逝。

17.有人认为,文章以“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结尾完全可以,为什么作者还要写最后两段呢?

试做探究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这样安排,首先,前后照应,使结构更加完整。

倒数第二段写电来灯亮照应了第二段的“今晚突然停电”;最后一段照应“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这样处理,结构更完整。

其次,使意思更加明确,思想更加深刻,意义更加深远。

总体上看,作者先写“明”(首段对时光的解释),再写“暗”(第二段始),最后再写到“明”(灯亮),表面是写灯光,实质上是写思考、认识的意义所在。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一句点明了答案已蕴含在前边的内容里。

而前面用“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使文章有起伏,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

六、(15分)

18.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4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戏剧社⑤ 文学社③ 摄影小组①

19.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限36字以内)(5分)

在建的津门津塔将成为天津新的地标式建筑。

津门的设计理念源于法国著名建筑拉德芳斯门,两座顶部相连的高楼构成巨大的“门”字型,象征着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世界港口大都市的包容与开放。

津塔高336.9米,地上75层,地下4层,其外形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折纸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