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766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docx

毕业学年阶段性复习与测试

1、以下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Pa

B.一枚硬币对桌面的压力约为1牛

C.人伸开的一只手掌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0牛

D.一个成年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5×104Pa

正确答案:

A.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50g,求出课本重,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本身重力;

物理课本长约25cm、宽约20cm,物理课本的质量:

m=250g=0.25kg,

物理课本重:

G=mg=0.25kg×10N/kg=2.5N,

∵在水平桌面上,

∴桌面受压力:

F=G=2.5N,

s=25cm×20cm=500cm2=0.05m2,

桌面受压强:

P=Fs=2.5N0.05m2=50Pa.

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50pa.

B.一枚硬币约重6克=0.006千克

G=mg 约等于0.06牛

C.人伸开的一只手掌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000 牛

D.人的重力600牛左右,站着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平方厘米,相对来说这个接近些p=F/s=600牛/0.05 平方米 约等于12000牛

如果这道题出的是对的话,那只有老师说的 D

2、"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如果蜻蜒飞行的速度恰好与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在下列四幅图中,与照片相吻合的是(A)图

A吻合。

通俗点讲的话,蜻蜓从左向右运动。

第一点水所形成的圆时最大,且时间最长,水速与蜻蜓飞的一样快。

所以每一次的点水,新所引起的水波是与第一次重合的。

因为水速等于蜻蜓飞速。

最后三个波的形成的圆就是大约A图。

3、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

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分析:

是A在上B在下,选A

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

若A受摩擦力,没有力来平衡摩擦力。

如果是A在下B在上,选D

①不受力作用

②③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

合力为0,应该是B对A的静摩擦力,地面对A的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受力相同

4、(2011•杭锦旗)有报道说:

台湾一家厂商发明了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每摇一分钟可通话两分钟.如果将手机上下摇动一次,相当于将200g的重物举高10cm,每1秒约摇一次.则根据报道可知,每摇一次可以获得的电能为

0.2J,该手机通话时的功率约为0.1W.(g=10N/kg)

考点:

电磁感应;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手机自生能”技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每秒摇一次相当于将200g的重物举高10cm,根据公式W=Gh可求产生的电能,还知道每摇一分钟可通话两分钟,根据公式P=W/t可求该手机通话时的功率.

解答:

解:

每摇一次可以获得电能W=Gh=mgh=0.2kg×10N/kg×0.1m=0.2J,该手机通话时的功率P=W1/t=0.2J×60/120s=0.1W.

故答案为0.2;0.1.

点评:

本题考查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5、(2012•阜新)下了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5℃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约为30cm

C.高速公路上小轿车的速度可达40km/h

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g

考点:

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5℃.此选项符合实际;

B、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在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比此长度要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高速公路上小轿车的速度应该在100km/h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一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

6、(2012•阜新)密度知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品包装选择密度较小的泡沫塑料

B.勘探队员通过采集样品的密度等信息确定矿藏种类及经济价值

C.用密度较小的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D.测量牛奶、酒精等物质的密度是检验其产品好坏的重要参数

考点: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①泡沫塑料的密度比较小,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

②矿石种类不同,纯度不同,密度有所差异.

③电源插座的外壳是由塑料制成的,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

④牛奶、酒精等物质品质不同,密度也不同.

解答:

解:

A、产品包装选择密度较小的泡沫塑料,既能减轻重量,又能减震安全.此选项正确;

B、勘探队员采集样品密度可以判断矿石的种类或纯度.此选项正确;

C、电源插座的外壳利用塑料是因为塑料是绝缘体,使用安全.此选项错误;

D、牛奶、酒精密度的差别显示其品质的差别.此选项正确.

故选A、B、D.

7、(2011•攀枝花)下面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择材料的是(  )

A.用塑料做导线的绝缘皮

B.用铅锑合金制作家庭电路的保险丝

C.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D.用塑料泡沫搭建舞台表演中的道具房屋

考点: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塑料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铅锑合金制成保险丝是因为铅锑合金的熔点低、电阻率大,电路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切断电源.

用水冷却汽车发电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大.

塑料泡沫搭建舞台道具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小,相同体积时,质量小,对人的伤害小.

解答:

解:

A、用塑料做导线的绝缘皮是因为塑料是很好的绝缘材料.不符合题意.

B、用铅锑合金制作家庭电路的保险丝,是因为铅锑合金的熔点低、电阻率大.不符合题意.

C、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大的缘故.不符合题意.

D、用塑料泡沫搭建舞台表演中的道具房屋是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不容易对人造成危害.符合题意.

故选D.

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C.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D.一位中学生身高约为1.6m

考点:

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解答:

解:

A、八个鸡蛋的质量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应该是50g.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块橡皮的质量应该还要小,在1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未用过的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5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也就是1.70m,1.6m符合实际.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

要提高自己的估测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8、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接近事实的是(  )

A.人心脏跳动的频率大约为1.2Hz

B.家庭照明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

C.人体正常体温为30℃

D.单人课桌高度约为0.4m

考点:

电流的大小;温度;长度的估测.

专题:

估算题.

分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A、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频率大约为1Hz,与1.2Hz接近;故A正确;

B、家庭照明用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大约为100W,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I=P/U=100W/220V=0.45A;绝达不到10A;故B错误;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左右,大于30℃;故C错误;

D、学校课桌高在1m以内,大约0.8m;远远大于0.4m;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9、(2011•连云港)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汽车最大行驶速度,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C.冬天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上装防滑链,是为了减小摩擦

D.严禁酒后驾车.主要是因为饮酒后驾驶员反应迟钝,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考点:

惯性;物理常识;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2)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紧急刹车时人会前冲而带来的伤害;

(3)冰雪天因为路面结冰,而使摩擦力减小,故为了增大摩擦可以在轮胎上装防滑链;

(4)汽车的刹车距离取决于汽车的运行速度及人的反应时间,而酒后人的反应时间增长,故可以分析为什么不能酒后驾驭.

解答:

解: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限制速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刹车距离,故A错误;

B、根据惯性可知突然启动时人是向后仰的,安全带不起任何作用,故B错误;

C、防滑链可以增大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防止交通事故的产生,故C错误;

D、人饮酒后,由于反应变慢,则反应时间变长,则刹车距离变大,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交通法规中的应用,在生活中要注意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

10、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待两球静止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此时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解析解:

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甲=F乙=G.

因为甲球漂浮,所以ρ甲>ρ球,

因为乙球悬浮,所以ρ乙=ρ球,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甲>ρ乙;

又因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甲>p乙,

根据公式F=PS可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所以甲液体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

故选A、C.

(1)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此可知两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

(2)根据漂浮和悬浮时液体密度和球的密度关系,找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道两容器液面等高(深度h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判断出甲、乙两种液体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2011•合川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受到甲、乙两种液体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考点:

压强大小比较;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

(1)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此可知两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

(2)根据漂浮和悬浮时液体密度和球的密度关系,找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道两容器液面等高(深度h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

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甲=F乙=G.

因为甲球漂浮,所以ρ甲>ρ球,

因为乙球悬浮,所以ρ乙=ρ球,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甲>ρ乙;

又因为两容器液面等高,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甲>p乙.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公式和浮力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本题影响因素是液体的密度.

11、按照“嫦娥工程”计划,我国将在2012年发射首颗“登月探测器”,携月球车一起登陆月球,月球车将进行月面巡视勘察.

(1)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温度的变化完全由阳光直接决定.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达150℃,而夜间会降至-180℃,昼夜温差高达330℃,即使在白天,照亮区域与阴影区域的温差同样高达300℃.月球车的零件应使用热胀冷缩较

微弱(填“明显”或“微弱”)的材料制作,零件之间应

留有缝隙(填“留有缝隙”或“紧密结合”).

(2)月球上物体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

1

6

,使得在月球上行走远比在地球上容易打滑,月球车的车轮表面应做得很

粗糙(填“光滑”或“粗糙”).

(3)月球车可使用电动机(填“汽油机”或“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行进速度最快可达5cm/s,即0.18km/h.当前方3m处有高于25cm的障碍物时,月球车上的障碍探测器就会发出预警,障碍物探测器不能利用超声波

(填“激光”、“电磁波”或“超声波”)的反射来工作.

考点:

物质的物理特征;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热机.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任何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简称热胀冷缩,在设计月球车时要考虑到;

(2)月球车在月球上行走靠的就是车轮与月球表面的摩擦力,月球表面土壤松软,摩擦力小应当增大摩擦,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

(3)月球上处于真空状态,没有空气,因此不支持燃烧,声音也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解答:

解:

(1)月球上昼夜温差特别大,因此月球车的零件应采用热胀冷缩微弱的材料,零件之间留有适当空隙,避免高温膨胀时造成变形损坏;

(2)可以采用增大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小车重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3)内燃机的工作需要氧气的支持,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只能用电动机;

月球车速度v=5cm/s=0.05m/s=0.05×3.6km/h=0.18km/h;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用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

故答案为:

(1)微弱;留有缝隙;

(2)粗糙;(3)电动机;0.18;超声波;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站在绝缘的木凳上修电灯就可以用双手同时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

B.高压电线落在地上后能靠近它

C.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把触电的人拉开

D.连接照明电路时,开关应一端与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灯座相连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

(2)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切断电源或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

(4)灯泡的接法:

火线首先进开关,再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解答:

解:

A、虽然站在绝缘的木凳上,但是用双手同时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时,通过人体形成电流通路,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故A错误;

B、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故B错误;

C、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切断电源或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故C错误;

D、火线首先进开关,再入灯座;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要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值得注意的是:

为了安全,开关一定要接在灯泡和火线相连接的电路中.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此斜面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Gh/Fs×100%

(用上述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省力(选填“省”或“费”);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选填“高”或“低”).

(4)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5.6%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第2次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5)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大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请你举出一个生产或生活中利用斜面的实例:

盘山公路

考点: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拉力,用刻度尺测量斜面的高度、斜面的长度.

(2)由功的公式求出有用功与总功,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分析答题.

(4)由功的公式求出有用功与总功,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分析答题.

(5)当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析,拉力大于摩擦力.

(6)盘山公路、带螺纹的钉子都是利用斜面的实例.

解答:

解:

(1)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高度与斜面的长度;

(2)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Gh/Fs×100%;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省力;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4)W有用=Gh=5N×0.5m=2.5J,W总=Fs=4.5N×1m=4.5J,η=W有用/W总×100%=2.5J/4.5J×100%≈55.6%;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时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第2与第4次实验时,物体重力、斜面高度与长度相同而斜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

由这两次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5)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大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6)盘山公路、带螺纹的钉子都是利用斜面的实例.

故答案为:

(1)刻度尺;

(2)

Gh

Fs

×100%;(3)省;高;(4)55.6%;2;(5)大于;(6)盘山公路.

点评:

知道功的计算公式、效率公式,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