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1866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docx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

一、机电一体化起源与定义:

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一般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层含义。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有:

数控机床、机器人、工程机械、汽车、智能化仪器仪表、CAD/CAM系统等。

P26间隙的影响

三、机电一体化的目的(功能)

使系统(产品)高附加值化,即多功能化、高效率化、高可靠性化、省材料化、省能源化,并使产品结构向轻、薄、短、小巧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多样化需要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要。

四、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

“萌芽阶段”“蓬勃发展阶段”“智能化阶段”

1智能化、2模块化、3网络化、4微型化、5、绿色化、6、人格化

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1、执行元件(主功能)

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主功能。

主功能是系统的主要特征部分,完成对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储存。

主功能包括三个目的功能:

(1)变换(加工、处理)功能;

(2)传递(移动、输送)功能;

(3)储存(保存、存储、记录)功能

2、机械本体(构造功能)

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3、动力源(动力功能)

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

4、传感检测单元(计测功能)

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

要求:

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

5、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控制功能)

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存、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

要求:

高可靠性、处理速度快、智能化

6、接口

将各组成单元或子系统连接成一有机的整体。

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能顺利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接口包括:

电气接口—实现系统间电信号的连接。

机械接口—完成机械与机械部分、机械与电气装置部分的连接。

人机接口—提供人与系统间的交互界面。

广义的接口功能有两种,一种是输入/输出;另一种是变换、调整。

执行器

控制信息

电子控制单元

动力源

检测传感部分

机械本体

参数变化信息

驱动力

能量

检测参数

———————————————————————————————————

1、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的特殊要求(机械功能)

(1)较高的定位精度

(2)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响应快、稳定性好。

(3)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大刚度。

(4)高的谐振频率、合理的阻尼比。

2、主要措施和手段

(1)采用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撑件。

如:

滚珠丝杠副、滚动导向和支承、动静压导向和支承。

(2)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

如:

大扭矩、宽调速的伺服电动机;轴端预紧或预拉伸、滚珠丝杠副或滚动导轨副预紧消除间歇提高刚度。

(3)选择合理(最佳)传动比,提高系统分辨率,减少等效到执行元件输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尽可能的提高系统的加速能力。

(4)尽可能地减小或消除传动误差和反转误差、减少支承变形,最终缩小反向死区误差。

(5)改进和合理设计支承件和机架结构,提高刚度、减少振动和噪音。

(一)机械系统组成及功能

1、传动结构:

主要功能是传递能量和运动,是一种力、速度变换器。

2、导向机构:

支撑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求和给定的运动方向运动,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安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

3、支承件:

机座或机架是支承其他零部件的基础部件。

它既承受其它零部件的重量和工作载荷,又起保证零件相对位置的基准作用。

三者功能总结:

实现传递运动和动力,支撑和导向,联系机电一体化系统各部件并实现其构造功能。

(二)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及功能

1、机械传动部件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转矩和转速;

2、它的实质是一种转矩、转速变换器;

3、它的目的是使执行部件与负载之间在转矩与转速方面得到最佳匹配。

4、对传动件的要求:

间隙小、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传递扭矩大。

(三)丝杠螺母机构基本传动形式

滑动丝杠螺母机构: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且有自锁功能,但摩擦阻力较大、传动效率低(30%~40%)。

滚动丝杠螺母机构:

结构复杂、成本高、无自锁功能,但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92%~98%)、传动精度高。

1)滑动丝杠螺母机构传递运动基本条件:

应有足够的滑移间隙和充分地润滑,热胀冷缩补偿空间;因而,存在一定的空回间隙。

2)滚珠丝杠螺母机构传递运动的基本条件:

应有足够的润滑储油空间和热胀冷缩弹性补偿能力,可实现无间隙工作;因而,存在一定的表面应力;为了实现连续运转,需一滚珠的回珠装置(内或外)。

丝杠螺母传动的类型与特点

1)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2)丝杆转动、螺母移动3)螺母转动、丝杆移动

4)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5)差动传动方式

(四)、滚动螺旋传动

1、滚珠丝杠副的组成及特点P48

(1)、滚珠丝杠副是一种新型螺旋传动机构,其螺杆和螺母的螺纹滚道间置滚珠,当螺杆或螺母传动时,滚动沿螺纹滚道滚动,使螺杆和螺母作相对运动时为滚动摩擦,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

(2)、滚珠丝杠结构组成

1-反向器2-螺母3-丝杠4-滚珠

(3)、滚珠丝杠的特点

优点:

①传动效率高(0.9~0.95);

②传动精度高;

③摩擦小、不易磨损,寿命长;

④运动的可逆性;

⑤结构复杂,工艺性差,成本高。

⑥轴向刚度高(即通过适当预紧可消除丝杠与螺母之间的轴向间隙);

⑦运动平稳。

缺点:

成本高,不能自锁,传动可逆,在用作升降传动机构时,需要采取制动措施。

2、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类型可以从滚珠丝杠副的结构类型可以从①螺纹滚道的截面形状、②滚珠的循环方式和③消除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进行区别。

预紧方式

1)、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

2)、单螺母增大钢球直径预紧

3)、双螺母垫片预紧

4)、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

5)、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

6)、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

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的选择

1)单推——单推式

结构:

止推轴承分别装在滚珠丝杠的两端并施加预紧力。

特点:

轴向刚度较高,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

轴承寿命比双推一双推式低;

2)双推一双推式

结构:

两端分别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并施加预紧力,其轴向刚度最高。

特点:

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

但随温度的升高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端支承的预紧力不对称。

3)双推——简支式

结构:

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另一端仅安装深沟球轴承,其轴向刚度较低,使用时应注意减少丝杠热变形的影响。

特点:

双推端可预拉伸安装,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高,适用于中速、传动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

4)双推——自由式

结构与特点:

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另一端悬空呈自由状态,故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

———————————————————————————————————————

在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负载角加速度最大原则选择总传动比,以提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

得到传动装置总传动比i的最佳值的时刻就是JL换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正好等于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Jm的时刻,此时,电动机的输出转矩一半用于加速负载,一半用于加速电动机转子,达到了惯性负载和转矩的最佳匹配

传动链的级数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

1)小功率传动装置

各级传动比分配的结果应遵循“前小后大”的原则

2)大功率传动装置

传动比分配的基本原则仍应为“前小后大”。

【质量最小原则

1)小功率传动装置

2)大功率传动装置

各级传动比表现为“前大后小”的传动比分配方式。

【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各级传动比应按“先小后大”原则分配

(1)对于传动精度要求高的降速齿轮传动链,可按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设计。

(2)对于要求运转平稳、启停频繁和动态性能好的降速传动链,可按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和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设计。

(3)对于要求质量尽可能小的降速传动链,可按质量最小原则设计。

谐波齿轮传动

优点:

①传动比大(单级传动比可达60~250);

②承载能力强;

③传动精度高、回程误差小;

④传动效率高;

⑤体积小,重量轻;

⑥噪声低传动平稳;

⑦结构简单。

缺点:

对材料、加工、热处理要求把高,散热条件差,转动惯量大。

齿轮传动间隙的消除措施

1、圆柱齿轮传动

(a)偏心轴套调整法

(b)轴向垫片调整法(锥度齿轮调整法)

(c)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周向弹簧式(不用于功率驱动)周向可调拉簧式

2、斜齿轮传动齿侧隙的消除方法

(a)垫片调整法

(b)轴向压簧调整法

3、锥齿轮传动

(a)轴向压簧调整法

(b)轴向弹簧调整法

1、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一般组成

(一)伺服系统定义

伺服系统:

以机械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力矩等)作为被控制量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

它在控制命令的指挥下,控制执行元件工作,使机械运动部件按照控制命令的要求进行运动,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实现机电一体化的驱动(操作)功能。

(2)一般组成

二、伺服系统的分类

1、按其控制原理——开环、全闭环和半闭环;

2、按其驱动方式

——电气伺服、气压伺服、液压伺服

3、按其被测控量的性质

——速度、位置、同步、扭矩控制等形式;

4、按其执行元件

——步进伺服、直流伺服、交流伺服等形式。

应用提示:

开环系统的执行元件大多采用步进电机、闭环和半闭环伺服系统的执行元件大多采用直流伺服电机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对其伺服系统的要求

1)快速性:

2)精确性:

3)稳定性:

P67步进电机是一种将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数字/模拟变换器

一、步进电机的特点

1、输出转角与输入脉冲严格成正比,且在方向上与输入脉冲同步。

每输入一个电脉冲,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步距角),当连续不断地输入脉冲,就一步一步不断转动。

若控制输入脉冲数量、频率及电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可以控制电机转角、转速与转向(很容易用微机实现数字控制)。

2、输出转角的精度高,虽有(相邻)步距角误差,但无累积误差,有步距角误差,但转子转速转过一转以后,其(一转内)累积误差为“0”,不会长期积累。

3、可实现平滑无级调速。

调速范围较宽。

4、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影响(如电压波动,负载变化,环境误差的影响),只要干扰因素不引起“丢步”,就不影响正常工作。

5、其它:

启停时间短,一般在信号输入几毫秒后就使电动机达到同步转速,信号切断后电机立即停止转动。

二、步进电机的种类

(一)按运动形式:

有旋转式和直线步进电机;

(二)从励磁相数分有(3、4、5、6相等)。

(三)就常用的旋转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结构来说可分为三种:

1、反应式(可变磁阻型)

2、永磁式(PM)

3、混合式(HB)

3、步进电机工作原理P70

步距角

步距角越小,分辨力越高

步进电动机驱动系统原理示意图

 

(一)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配器P70

(二)功率放大器

作用和定义:

从计算机输出口或环形分配器输出的信号脉冲电流一般比较小(只有几个毫安),不能直接驱动电动机,必须采用功率放大器将脉冲信号放大,使其增大到能够驱动电动机运行(几至几十安培)。

这种装置称为功率放大器

1、步进电机对放大器要求

①为步进电机绕组提供幅值足够,波形良好的脉冲电流(电流波形尽量接近矩形)。

②功耗低,效率高。

2、常见的驱动电路P76

(1)单电压驱动电路

(2)双电压驱动电路

(3)恒流源功率放大电路

(4)斩波恒流功率放大电路

(5)调频调压功放电路

直流伺服电动机种类与典型特点

种类:

直流电动机有永磁式、它激式、串激式和并激式几种。

永磁式和它激式直流电动机具有线性的机械特性,有良好的起动、制动和调速性能,特别适合伺服驱动。

直流电动机伺服驱动系统组成:

包括直流电动机、位置或速度反馈装置、直流电源及控制驱动电路等几大部分。

此处只对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动特性进行分析,以掌握直流电动机伺服驱动的原理及特点,以便在选择驱动类型时做出决策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调速公式:

 

(1)调压调速

工作条件:

保持励磁=N;

保持电阻R=Ra

调节过程:

改变电压UNU

Un,n0

调速特性:

转速下降,机械特性曲线平行下移。

 

(2)

调阻调速

工作条件:

保持励磁=N;

保持电压U=UN;

调节过程:

增加电阻RaR

Rn,n0不变;

调速特性:

转速下降,机械特性曲线变软。

(3)调磁调速

工作条件:

保持电压U=UN;

保持电阻R=Ra;

调节过程:

减小励磁N

n,n0

调速特性:

转速上升,机械特性曲线变软。

 

调磁调速特性曲线

改变电阻只能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够平滑调速,但调速范围不大

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压调速为主。

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一)首先确定系统整体控制方案

1、确定控制方式

2、执行元件类型

3、考虑特殊控制要求(如高精度、高可靠性、快速性)

4、微机控制系统的作用(输入/输出or变换/调整)

5、成本

(二)确定控制算法

1、数学模型:

2、常见的控制方法:

如:

机床中:

逐点比较法和数字积分法

直接数值控制法中的PID调节控制

位置数字伺服系统中实现最少拍控制阀

(3)选择微型计算机

1、从控制角度出发

(1)较完善的中断系统(实时控制:

正常、故障);

(2)足够的存储容量(内部资源不够,可扩展);(3)完善的输入/输出通道和实时时钟;

2、其他要求(从被控对象角度出发)

(1)字长;

(2)速度;(3)指令。

(四)系统总体设计

1、接口设计

扩展接口常用的几种方法:

(1)选用功能接口板

(2)选用通用接口电路(3)用集成电路自行设计接口电路

2、通道设计

开关量、数字量、模拟量

3、操作控制台设计(原因、功能)。

(五)软件设计

1、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控制系统对应用软件的要求3、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六)系统调试

1、调试步骤2、硬件调试与软件调试3、系统调试

机械部分

接口部分

微计算机部分

PPI

接口

接口

传感器

负载

CPU

RAM

图可编程通用接口电路

输出端口

输入端口

存储器种类1、RAM2、ROM

输入/输出接口

 

标准接口芯片

(1)接口硬件电路的组成

地址译码器

I/O读写译码器

I/O接口芯片(如数据缓冲器和数据锁存器)

(2)I/O扩展常用的两类接口芯片

★采用TTL或CMOS工艺的数据缓冲器和数据锁存器(常用方法)

★采用可编程的通用I/O接口芯片(如Intel的8255、8251、8243;ZILOG的Z80PIO)

此处仅以最常用的PPI8255为例进行介绍。

I/O端口的扩展

(1)原因:

由于单片机自身单纯供用户使用的I/O线不多(P1与P3),需通信的外部设备多,因此往往需要扩展。

(2)扩展芯片

供作扩展I/O的芯片主要有:

通信的I/O接口芯片,TTL电路芯片,CMOS类的锁存器、缓冲器。

3)扩展方法:

总线扩展法:

把扩展的I/O口引脚直接与单片机的总线相连。

片选信号与片外RAM统一编址。

串口扩展法:

单片机串行口工作于方式0状态下提供给I/O扩展功能,把单片机串行口输入/输出的8位数据,转换为与CPU并行输入/输出。

从整体结构形式上可将机器人分为五种基本坐标式机器人

(1)直角坐标式

(2)圆柱坐标式机器人(3)球坐标式机器人(4)关节坐标式机器人(5)平面关节式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构成

(一)手臂

(二)手腕(三)手部(四)机身及行走机构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稳态设计的负载分析中,常见的典型负载形式有:

惯性负载、外力负载、内力负载、弹性负载、摩擦负载等

P26,p56

提高轴系性能的措施

1、提高轴系的旋转精度

(1)轴向跳动的引起因素

(2)径向跳动的引起因素

(3)提高旋转精度的措施(3点)

2、提高轴系组件的抗振性

(1)强迫振动与自激振动的引起因素

(2)提高抗振性的措施(3)点

3、其他方法

如减小热变形等。

数字量控制

数字量传感器

光电隔离

模拟量检测

模拟量传感器

开关量检测

开关量传感器

光电隔离

步进电机继电器

光电隔离

伺服驱动控制

DC、DA伺服驱动电机

I/O扩展

开关量控制

单片机

EPROM

RAM

I/O

I/O

I/O

显示器

键盘

通用外部设备

程序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