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1799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docx

高中诗词鉴赏总论总结

古代诗词鉴赏

常考点整理

一、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象征、比兴、借代、比喻、比拟、对比、双关、排比、反复、对偶、想象、联想、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比较衬托、正面与侧面结合等

2、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

3、描写手法:

渲染、烘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4、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借代

2、作者情感

1、表达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物)抒情、情景交融

2、诗歌情感术语:

愉悦、欢快、沉痛、悲愤、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

3、常见意象(略)

西风、夕照——沧桑衰亡之感;

红豆寄相思,牡丹喻富贵,松树表坚贞;

鸿鹄、大鹏喻志向远大,杜鹃、归雁寄乡愁之情。

 

古代诗词鉴赏

——基本技法

1、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是正确、深入理解其作品的基础。

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披文入情:

发现和分析诗中透露作者主观情感的关键词语(一般称作“诗眼”)来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主体思想。

“诗眼”往往是较为传神的动词或作动词用的形容词等。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语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三农:

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

为什么?

 

2、试着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由象逆意:

根据诗人在诗中所运用或创造的具体意象来推断其思想感情,它适用于解读无我之境面貌出现的情景交融的作品以及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的作品。

意境:

一首诗主观情意和客观景物和谐统一所造成的整体艺术画面。

意象:

隐含作者主观情意的一个个具体物象(景物、动物、植物等)。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啄木鸟

魏野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

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

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

岂能同燕雀,惟解占高梁。

1、诗中的“蠹”“燕雀”分别象征怎样的人?

作者写燕雀有什么用?

2、“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

”借赞美啄木鸟表达了作者什么理想?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的“惊”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感受?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金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堵:

座。

风低削碎中原路:

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

意气风发。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鉴赏

——怀古抒情诗

一、基本知识

1、对历史事件、古代人物发表看法

2、借古人古事评今人今事,表达观点或书写怀抱。

(怀古伤今类感慨个人遭遇、借古讽今类讽喻现实生活)

3、本质上就是借古人古事说理或抒情

2、解题

1、积累必要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典故内涵

2、鉴赏时联系作者个人生平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品味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从而把握其主旨。

三、例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这首诗巧妙地提到唐代两位大诗人的作品,请写出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

作者对贾谊有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具体诗句,简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意图。

3、

【双调蟾宫曲】怀古

问从来谁是英雄?

一个农夫,一个渔翁。

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非熊。

霸业成空,遗恨无穷。

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1、“一个农夫,一个渔翁”中的“农夫”“渔翁”分别指谁?

 

2、蜀道寒云,渭水秋风有何含义?

你对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作何评价?

 

甲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乙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这两首诗都是咏史诗,各自对()一事发表了看法。

2、甲乙两首诗对史诗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甲:

乙:

3、你认为江东子弟能否卷土重来,简要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古诗词鉴赏

——即事抒情

一、特点:

主要通过描写一两个日常生活事件片段或场面等来抒情。

即所谓“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

其题材主要有送别、悼亡、羁旅、节令习俗等。

二、解题:

1、它不是叙事诗,不重叙述完整的事件过程;也不是议论文,常常不会直接表达观点,而是含蓄、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现手法(对比、夸张、衬托)效果入手作具体分析。

3、由把握细节、场景的细微之处入手,去体味作者的思想和感触。

三、题例: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从首句可以看出春旱情况如何?

试着结合词语说明。

 

2、简要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和表达上的特点。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前人评论这首诗有“悠扬不尽之致”。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如果同意,你认为“悠扬不尽之致”关键在哪一句或那个词?

为什么?

若不同意,也请说明理由。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描写了作者身处何境?

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着简析之。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寒字除了写春寒料峭外,还委婉地写出了什么方面的寒?

 

2、词中用了怎样的对比?

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首词抒发了李煜怎样的感情?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本词中“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具。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古诗词鉴赏

——军旅抒情诗

一、基本知识

军旅抒情诗是以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抒情诗。

它的主题是古代的边塞诗,具体来说,描写边塞风光,反映戍边生活和情感,反映边塞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反映对边塞问题的关心和思念边防战士等内容的诗作,都属于军旅抒情诗。

盛唐:

大多充满建功立业、以身报国的豪情;

晚唐:

多渲染边关生活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反战的情绪等;

北宋:

多悲壮之气;

南宋:

由于北方国土沦陷、最后王朝的覆灭,诗作大多描写生民的苦难、恢复中原的期盼以及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决心等。

3、解题

一定要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对著名的诗人的生平都应有所了解,不太著名的作者往往通过注释的形式,所以不要忽略注释。

4、题例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画旗,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举例说明颔联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为“征人怨”,前人评说:

“通篇无怨字,句句有怨情”。

请做简要分析。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下阕开头三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2、“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与上文哪一句呼应?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3、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么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

——山水田园诗

一、基本要点

1、山水诗——以山水明胜为题材,表现山水之美的抒情诗,常流露出作者纵情山水、标举隐逸的消极情绪。

2、田园诗——歌咏田园生活恬静悠然情景的诗。

作者往往不满社会现实又不愿同流合污,故退居乡野,以自食其力为乐。

3、共同主题——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之美,讴歌自然淳朴的人性美。

4、艺术技巧——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以动衬静、化静为动。

5、解题重点——“景”与“情”;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赏析;语言和风格的赏析。

二、基本内容

1、对农村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图景的描绘;

2、对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

3、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悲苦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

4、对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及旅途情景的叙述。

三、情感的把握

1、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事)抒情、情景交融

2、鉴赏诗词情感的术语:

愉悦欢快沉痛悲愤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

四、练习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也。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这首诗是从哪些感觉上写出山亭夏日之美的?

 

(2)诗中的“水精帘”喻什么?

请用简练的语言把第三句诗所描写的画面转述出来。

 

(甲)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乙)苏溪亭

苏溪亭山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1)甲乙两首诗均属于近体诗中的()。

(2)甲诗中的“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既暗指()的皎洁,又写出()的平静清澈。

乙诗中的“燕子不归”具有暗示()的作用。

(3)甲乙两首诗在写景中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中人物的心情。

请结合诗句试着概述人物的不同心情。

甲:

乙:

 

西江月黄陵庙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鲮鲮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2)这首词在写景抒情时是如何做到虚实相生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

——托物抒情诗

1、基本知识

托物抒情诗就是咏物诗,主要采用象征手法间接抒情。

象征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思通过外在的事物或现象(多为自然现象)间接抒发出来的一种写作手法。

诗中寄寓了作者个人的情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物象,一般称之为“意象”,它和自然物象既有联系——二者常常有相似点;也有区别——由于诗人主观感情的不同,同一物象未必是同一意象。

2、解题

联系作者身世和所处时代背景,由象逆意,把握其情思。

3、题例

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

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

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1、“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三句写出梅花怎样的品格?

2、词的上阕写梅花的遭际和品格,象征着词人的:

,下阕写梅花的情怀和抱负,表明词人:

咏牡丹

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1、这首诗题为“咏牡丹”,前两句写“枣花”“桑叶”有什么用?

 

2、简述你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

联系人生社会,谈谈诗中的蜂隐喻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感慨?

 

甲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乙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两首诗,诗题完全相同,但对“柳”的态度各异,根据诗意,简要说明。

 

2、简述这两首诗表达技巧上的异同。

甲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具耐寒,月中霜里斗婵娟。

乙月

袁郊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注:

青女:

主观霜雪的女神。

素娥,即嫦娥。

婵娟:

美好的容态。

1、甲诗中的“水”、乙诗中的“蟾宫”各指什么?

 

2、两首诗都借用了“嫦娥奔月”的传说,但立意不同,作者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