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132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docx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研报告

 

关于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邓州市裴营乡应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二0一三年十月十五日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

项目地址:

邓州市裴营乡

建设单位:

邓州市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赵正江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规模:

建工厂化食用菌厂一座,年产香菇30万公斤,黑木耳5万公斤。

建设内容:

建保鲜库4座1000㎡;建钢骨架大棚2000㎡;建实验室、仓库、办公室等1000㎡;建厂区道路、水电、围墙等附属设施。

投资规模:

总投资600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525万元,流动资金65万元。

资金来源:

申请政府扶持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400万元。

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800万元,年利润320.5万元,税后年净利润85万元。

结论:

本项目是一个投资少、产品附加值高,是一个变废为宝,绿色环保的无污染项目,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切实可行。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1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

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邓州市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邓州市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

目前大量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主要以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麦秸、木屑、玉米秆、玉米芯等。

二是邓州市气候条件好,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转换影响,寒往暑来,四季更迭分明,温暖湿润。

年降水量723.8毫米,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日照1985.9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29天。

适宜食用菌种植。

目前,全市栽培食用菌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常见的香菇、木耳、双孢蘑菇、平菇等,数量不到10种,栽培季节也主要集中在秋、冬季,高温季节栽培的品种更加少,难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

工厂化常年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常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

常年生产使常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菇类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建设该项目,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工厂化常年生产食用菌,把食用菌作为创汇农业、城市“菜篮子工程”、扶贫产业、农民发财致富的途径,对促邓州市成为食用菌产量大市和食用菌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报告编制的依据和研究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可行性报告的有关规定;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4、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本项目主要进行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市场预测分析、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建设条件、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测算和评价等。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我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生产600多万吨各种食用菌,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我国食用菌产品主要靠内销,食用菌历来作为高端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吃上。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能力迅速增强。

目前我国人均年占有量仅5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通过工厂化生产,将有助于食用菌产量的迅速提高,人们购买新鲜食用菌更加便易,需求量和消费量也将明显增加。

二、世界各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食用菌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

日本是亚洲的食用菌生产大国,1990年食用菌总产值(除双孢菇外)达2769亿日元。

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设备先进,已实现生产的园艺化和机械化,部分产品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香菇由于质量上乘每吨卖价达2.8-3.2万美元,比我国香菇的每吨0.8-1.2万美元高出近2倍。

韩国也是亚洲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利用稻草作为栽培原料年产平茹3万吨,蘑菇2万吨。

韩国香茹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是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年出口约450吨。

在欧洲,法国是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

双孢菇年产量20-22万吨(鲜),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国和欧洲蘑菇的供应基地。

法国还建有欧洲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中心,生产谷粒菌种,销售到各个国家。

荷兰的蘑菇栽培技术非常先进,已经实现了机械采菇,蘑菇产量15万吨左右。

荷兰还建有蘑菇堆肥中心,向国外出口蘑菇堆肥。

英国是欧洲的主要蘑菇生产国,大小菇场约500个年产量12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本国市场。

德国的蘑菇产量约5万吨。

不足部分主要从荷兰、法国和中国进口。

三、香菇黑木耳消费呈快速上升态势

今年全国香菇、黑木耳市场总体价格稳中趋升。

根据全国生产量分析,预计全年总产量比上年度略有增长,增长量将是上年度总量的10%左右。

  1、香菇。

鲜品销售市场要好于干品市场,价格会比干品效益好。

除部分鲜品能及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外,还有部分香菇需干制加工销售。

目前除部分优质品能及时销往境外市场,大部分产品都需在国内市场销售。

目前国内市场价格略低,有的产区菇农低于成本或保本销售,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因上半年香菇盛产期,也是销售的淡季,出现价格偏低纯属正常,预计秋后香菇价格会稳中趋升,保持上年度总水平或略涨。

2、黑木耳。

随着我国食用文化向外传输,黑木耳在海外的消费逐年上升,欧美人喜食白蘑菇,但经不起中华美食的诱惑,近年来香菇、木耳消费上升加速,尤其是“非典”“禽流感”“疯牛病”来临,使人们对植物性蛋白需求量大大增加,更加看重菇耳等保健食品。

从2003年初至2004年上半年,黑木耳和香菇一样,消费量都呈快速上升态势。

 

    黑木耳主要消费国家,亚洲有我国(包括台湾省和香港地区)、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北美、欧洲和澳、新等大洋洲国家近年来也增加了黑木耳的消费量。

 

    目前,全球黑木耳年消费量约4.2万吨,其中我国大陆约3.46万吨,我国台湾省850吨左右;我国香港600吨左右,部分转销国外;日本2400吨,东南亚2000吨左右,以泰国为主;北美地区850吨左右;其余国家800吨,以欧洲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占小部分。

 

    在黑木耳总产量中,我国大陆产量约为2.1万吨,我国台湾省、泰国、菲律宾等产量约1000吨。

 

    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黑木耳销量大大增加。

据上海市场桂源食用菌有限公司向联华超市的供货记录,2003年黑木耳销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3,2004年上半年销量与香菇接近。

 

    黑木耳销量上升,与近年黑木耳质量提高有关。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黑木耳大多呈大朵型,耳基处含泥沙及木屑等各种杂质,浸泡后亦难洗净,价格虽低,仍引不起消费热潮。

近年来,黑木耳栽培和加工包装水平提高,外销黑木耳经水洗后很漂亮,大朵型改成片状分装后,质量提升很快,带动了内销市场迅速上升。

 

    目前,国内黑木耳消费总量仍然很低,消费阶层仅限于城市和老年人群,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黑木耳消费亦将呈持续上升态势。

我国现阶段人均消费黑木耳10克左右,如果按日本水平消费,将增至3万吨以上。

应该指出,黑木耳消费在我国已有1000年以上历史,而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才起步,如果从这个角度推论,我国黑木耳上升空间将更大。

国内消费量增长,为产量增加,提供了有力的市场保证。

第四章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

项目选在邓州市裴营乡。

该乡位于邓州市北,距城区10公里,南界湍河与市区相连,东邻焦枝铁路,西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相接,北连伏牛山系五朵山。

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11公里,总面积154平方公里,境内焦枝铁路、S248线公路、南阳--赵集公路、邓罗公路贯穿全境,交通、水电、通讯和自然条件极为便利。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建工厂化食用菌厂一座,年产香菇50万公斤,黑木耳10万公斤。

二、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1、建保鲜库4座,720平方米。

2、建钢骨架大棚3000平方米。

3、建实验室、仓库、办公室等1000平方米。

4、修建厂区道路、水电、围墙等附属设施。

(二)设备仪器购置

项目需购置的主要设备为制冷机、冷风机、冷却塔、智能空调箱、烘干机、拌料机、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灭菌锅、接种箱和切片机等(详见表1)。

 

设备购置明细表

表1单位:

万元

项目

数量

单价

合计

备注

制冷机

4台

4.6

19

冷风机

8台

0.68

3

冷却塔

2台

1.5

3

智能调温箱

4个

0.2

0.8

钢结构大棚

2000m

0.012

24

无塔供水

1个

1.5

1.5

烘干机

4台

0.65

3

拌料机

4台

0.2

1.8

压口机

8台

0.12

1

其他

10

含切片机、机动车辆等

合计

56.1

第六章、生产工艺及技术方案

一、工艺流程

栽培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

→采收→保鲜→加工→成品→入库。

二、技术目标

  1、营养

  香菇是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

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

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

香菇也需要生长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核酸和激素,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B1需补充。

  2、温度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10℃或高于30℃则有碍其生长。

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并要求有大于10℃的昼夜温差。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香菇品种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度类型,其出菇适温高温型为15~25℃,中温型为7~20℃,低温型为5~15℃。

 3、水分

  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其适宜量因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代料栽培。

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0%~68%,空气相对湿度85%~90%。

  ②段木栽培。

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菌类。

在香菇生长环境中,由于通气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这就加速了菌丝的老化,子实体易产生畸形,也有利于杂菌的滋生。

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5、光照

  香菇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