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0138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docx

科学五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备课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013年3月1日

内容

重点

内容

重点

第一周

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始业教育

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十一周

1、时间在流逝

了解时间的基础知识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初步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太阳钟

了解古代计时仪器——日晷

第二周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沉浮因素

十二

3、用水测量时间

了解古代计时仪器——水钟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了解橡皮泥的沉浮

4、我的水钟

制作技能培养

第三周

4、造一艘小船

制作技能培养

十三周

5、机械摆钟

了解摆的原理

5、浮力

了解浮力的基础知识

6、摆的研究

研究摆的运动规律

第四周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观察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

十四周

7、做一个摆钟

制作技能培养

7、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了解马铃薯的沉浮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制作技能培养

第五周

8、探索马铃薯沉浮飞原因

了解马铃薯的沉浮

十五周

三单元复习

巩固单元基础知识

一单元复习

巩固单元基础知识

1、昼夜交替现象

初步了解昼夜交替现象

第六周

1、热起来了

了解热的基础知识

十六周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了银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

2、给冷水加热

了解水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3、证明地球在自转

认识地球自转

第七周

3、液体的热胀冷缩

了解液体的热胀冷缩

十七周

4、谁先迎来黎明

初步了解时差

4、空气的热胀冷缩

了解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北极星不动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第八周

5、金属的热胀冷缩

了解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

十八周

6、地球在公转吗

初步了解地球的公转

6、热是怎样传递的

了解热的传递

7、为什么一年又四季

知道地球公转带来了一年四季

第九周

7、传热比赛

探究物体热传递性能

十九周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了解极昼和极夜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实践能力培养

四单元复习

巩固单元基础知识

二单元复习

巩固单元基础知识

二十周

期末复习一

巩固应用本册知识结构

期中复习

巩固应用一二单元基础知识

期末复习二

巩固应用本册知识结构

学科新课程标准

总目标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具体目标(方案一)

1、理解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食物和现象;形成对一些生命活动,以及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通过设计和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的技能;能够运用一些简单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科学方法

(1)学会从生活经验中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提出科学问题)

(2)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

(进行观察和实验)

(3)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假设,运用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

(科学解释)

(4)学会对得到的科学结论进行验证。

(科学验证或检验)

3、弘扬科学精神(从科学精神的内涵:

理性、实证、分析、开放、民主、批判、革命等方面选点)

(1)敢于坚持真理,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

(理性精神)

(2)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付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实证精神)

(3)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准确和精细;同时能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

(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

(4)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

(批判精神)

具体目标(方案二)

(一)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理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对一些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形成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与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通过设计和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初步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运用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二)科学能力

1、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比较、判断、归纳、分类、想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

2、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而且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

3、有将自己的意见公开并与别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对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

4、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年一班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

(一)

2013年3月1日

组别

成员

成绩显示

一单元

二单元

期中

小结

三单元

四单元

期末

总结

1

学习小组

刘淼

张皓然

宋昊霖

常超

马秀文

齐浩楠

2

学习小组

吕文静

马艺航

石帅

吴楠

张辉

李鑫垚

3

学习小组

贾琳

樊浩楠

唐堃

王思琪

姜春凤

4

学习小组

辛占宇

吴海月

高东

李智勇

寇远鉴

薛志强

五年一班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

(二)

2013年3月1日

组别

成员

成绩显示

一单元

二单元

期中

小结

三单元

四单元

期末

总结

5

学习小组

胡海悦

张佳文

汤佳富

陆文博

时欣哲

代文博

王志强

6

学习小组

黄玉瑶

黄静

商佳乐

吴诗语

齐冬

于城

谷旭

7

学习小组

樊鹏宇

范文杰

白羽

刘强

李国安

高宇航

8

学习小组

刘莹

顾振芳

宁宇轩

郑欣玉

杨亚军

刘莹莹

高静宇

五年二班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

(一)

2013年3月1日

组别

成员

成绩显示

一单元

二单元

期中

小结

三单元

四单元

期末

总结

1

学习小组

乙美玲

张彤彤

贾爽

尹博

晏妍妍

樊思城

2

学习小组

赵紫怡

姚航

郭丽君

腾安特

吕孟宇

梁欣雨

3

学习小组

张乐

张怡

张博

李雪

孙胜斌

吕心宇

4

学习小组

王安琪

李爽

李宝坤

宋宇宁

刘梓蒙

姚健

五年二班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

(二)

2013年3月1日

组别

成员

成绩显示

一单元

二单元

期中

小结

三单元

四单元

期末

总结

5

学习小组

王广鹏

刘晓文

陈安

梁爽

徐文超

王欣

6

学习小组

张雨欣

郭喆

百佳欣

潘诗垚

王雪彤

杨振铭

7

学习小组

姜明城

王爽

江畔

李海欣

尹婷

张佳茹

8

学习小组

贾立鑫

徐佳美

陈立国

赵雪峰

彭爽

苏佳琪

雷思宇

张晶

教材备课——(教材分析)

第1页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

“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

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

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

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

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二单元“热”。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

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

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

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

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

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

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

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

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教材备课——(教材目标和重难点)

第2页

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教材单元备课——(一单元备课)

第3页

(一)单元教材分析:

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可以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沉和浮是不生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

一方面,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

另一个方面,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是似懂非懂的问题。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

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在浮沉,形成他们对于物体是上浮还是下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

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

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这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

当把物体放入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有浮力的大小。

相同体积下,比液体重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2、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7、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简单的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活动获得结果。

2、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一发现一一推测一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按一定要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

4、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

5、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6、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7、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

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8、经历观察方法的设计、改进,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9、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和概括,形成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

(1)课时第(4)页

课题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课型

自学+展示

(主)备人

李俊清

教学

方法

自主

合作

(副)备人

授课时

间班级

月日

年班

教学设计思路

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月日

年班

月日

年班

导案设计

学案设计

教学

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学习

目标

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

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预设

重点

理解、运用知识点。

教学

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预设

难点

用实验验证结论。

教师

准备

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学生

准备

水槽1个,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教法

指导

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学法

指导

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导学流程

学习流程

导学内容

个人添减

学习内容

个人添减

一、导入:

活动一:

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板书;沉、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预习交流:

提问:

关于物体沉浮你有哪些认识?

三、合作探究:

活动二:

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的空瓶、萝卜、橡皮。

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

一、课前预习

同学,请你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通过亲身观察和阅读资料等方法,完成以下题目

活动:

观察物体的沉浮

操作1:

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收获是:

操作2:

你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了吗?

(观察了没有观察)

收获是:

二、合作探究:

活动: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操作1:

根据课本3页的活动

导学内容

个人添减

学习内容

个人添减

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活动三: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3、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

(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4、师:

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

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6、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

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四、展示提升:

五、课堂小结:

六、达标测评:

七、课后学习布置:

提示,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并填写表格:

收获(结论)是:

操作2:

根据课本4页提示,小组进行观察活动,得出结论?

收获(结论)是:

问题: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