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复习大纲.docx
《社会主义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复习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复习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大纲
1、空想共产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由空想向科学不断迈进的学科?
社会主义思想是无产者反对资产者斗争的理论表现,而空想社会主义则是早期无产者的理论先声,它反映的是早期无产者对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抗议和对理想社会制度的憧憬。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渐洗去空想色彩的过程,一个不断增强现实主义精神的过程,一个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积累材料的过程。
积极贡献:
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历史局限性:
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成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缺乏科学性。
⑤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⑥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
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
理解:
空想社会主义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时期的总体特点:
是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反映,是无产者最初的呐喊;不同程度吸收柏拉图思想、早期基督教平等思想、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其主张比较粗疏,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但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带有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
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未来美好社会的一些原则,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第二时期:
第一,论证了人类社会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主张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第三,提出以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方式实现其理想社会。
上述观点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被称之为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但因其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原则,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总体特点: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抛弃神学外衣和文学手法,建立在自然法和理性学说基础上;理论思辨和理论论证色彩明显;法学色彩鲜明;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恩格斯称之为“禁欲主义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
第三时期:
主要观点:
第一,提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向前发展的过程(开始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第二,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
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第三,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设想和天才的预测。
如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能够满足人们身心需要的社会;社会生产应该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实行全面协作;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参加劳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三大差别……
总体特点:
产业革命完成,资产阶级统治完全确立;克服了前期的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理论基础都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含有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社会历史观;理论直接来源于18世纪法国启蒙学说;敏锐地看到大工业发展的前景;猜想更有价值。
其各个时期的特点都带有社会主义发展的痕迹,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而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则是靠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材料。
三大自然科学发现:
能量转化学说,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文化: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道主义以及理性主义。
对空想共产主义的突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的结果,使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活动是沿着理论创新、批判缪见、建立政党几条线索进行的。
2、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该理论认为:
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高级形式的社会。
典故:
卡夫丁峡谷是古罗马的一个历史典故。
BC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卡夫丁城附近的峡谷中击败了罗马军队,强迫败军从用长矛组成的牛轭性的门底下通过,给以莫大羞辱。
“通过卡夫丁峡谷”后指蒙受羞辱,灾难临头。
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即避免资本主义的灾难。
历史背景:
19世纪70-80年代,因欧洲普遍繁荣,1871年巴黎公社和1848年革命一样,“几乎没什么成果”,另一方面,东方世界的革命却日益高涨,同时出现了一批有关东方各国社会发展方面的极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视野东移。
东方社会具有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特点。
东方民族大都集居于大河流域,由于灌溉和兴修水利的需要,那里普遍存在着土地公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此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上述两个特点使东方社会偏离了马克思原先所归纳的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如:
奴隶制社会不明显,奴隶制与封建制区别不太明显,由于土地公有和强大的中央集权,农民难以脱离土地,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马克思相关方面的重要思想。
东方社会,特别是像俄国、印度等国存在着两种进化的可能性。
(或者是他所包含的私有制因素战胜集体因素,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
后一种可能性是有严格限定条件的。
)
马、恩承认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成果。
马克思把大工业和跨越卡夫丁峡谷联系在一起,同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联系在一起,同俄国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联系在一起。
恩格斯更直接强调:
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
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能达到这样的发展程度。
★特别补充:
20世纪初东方国际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本身没有直接联系。
列宁仍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革命论的逻辑延伸。
因此它最初战略仍是促进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使俄国能得到西方先进国家帮助。
1921年,孤立无援的苏俄为求自我生存,转而采取新经济政策,允许部分发展资本主义,试图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实际上是部分通过卡夫丁峡谷,同时另辟卡夫丁栈道,最终进入社会主义通道。
1929年斯大林给予建成社会主义,结束新经济政策。
苏东剧变后他们又退回资本主义,表明他们还无法通过“卡夫丁峡谷”。
这一理论在今天只有方法论上的意义,不宜过分夸大其价值。
因为“设想”迟到19世纪90年代便已由恩格斯宣布过时,在“设想”的首创者那里它已经失去实践的意义,只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了。
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实质,不在于马克思晚年转而相信什么“东方社会的新道路”,而在于俄国革命与西欧革命的“互相补充”。
从历史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理论上虽然严整和富有兴味,但对当时现实中所包含的革命诸因素却未免作了过于乐观的估计,并不完全符合历史进程的实际情况。
3、比较马克思、列宁与斯大林党建理论。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否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失败?
为什么?
不能说明。
两者都是其自身没有找到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上外部资本主义势力的渗透而造成的,并不是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失败。
具体来说,苏联存在严重的体制弊端。
东欧各国都效仿苏联模式,体制弊端严重,加之苏联大党大国主义的干涉,必然导致东欧各国要求独立自主、对不符合国情的苏联模式进行改革。
起初,大家对苏联模式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是多种模式。
改革大多是在传统体制的弊端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作为消除危机的应急措施而被迫开始的,这种改革具有较大的应急性和盲目性。
改革的内容在政治上,主要是消除个人崇拜和个人集权的后果,在经济上主要是在中央集中领导下局部下放管理权限。
在改革中苏联不愿放弃指挥棒,因而造成争取国家独立自主的要求和改革的要求相混杂,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和改革与保守的斗争相混杂的局面。
因此,改革受到很大限制。
到布拉格之春(改革由高涨转入缓慢发展的转折点)之时,大家认识有所深化,改革也触及一些体制问题,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
原来的政治体制模式没有被突破,而且某些弊端还恶性发展,如党内腐败现象和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日趋严重。
加上东欧国家毗邻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压力与冲击更大,故先于苏联发生剧变。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后于1991年解体。
在此前后,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先后发生了剧变。
发生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到底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出了问题,还是这些国家本身失误所致?
其实,只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来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社会主义运动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是这些国家经济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误和错误所造成的。
比如在经济上,它们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生产轻消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日用消费品奇缺,导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权力失控,腐败盛行,执政党成为特殊利益集团。
在改革问题上,更是迷失了方向,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新思维”,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毁于一旦。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苏联、东欧的失败,不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结果,而是在许多方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僵化态度所受到的惩罚。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
况且,取代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一个需要涤荡一切旧制度残余,生产力和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其间也必然充满艰难和曲折(教学提示:
此处可加上教学参考之六之内容)。
但是,不管怎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历史的必然。
实际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而停止了生命。
相反,中国共产党人所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表明,作为共产主义一部分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充满希望,共产主义的实现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必然。
5、苏联体制的弊端是什么?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
高度集权的模式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的优势,但过度集权,优势超过其合理的限度,就会走向其反面。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缺少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法治、人权。
政治方面:
①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国家的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个人。
党中央权力过大。
②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体制;③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④国家安全机关有斯大林个人直接领导,凌驾于党和国家机关之上,拥有特殊的地位。
经济方面:
①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②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③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④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⑤优先发展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思想文化上:
①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②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
对外关系上:
①从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封闭;②社资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热战
苏联模式的弊病
苏联模式弊端三个方面:
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难以尽快提高;
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
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广大人民的矛盾雪上加霜。
(1)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
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权,是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尤其是干部人事权过分集中于中央的个别机构或个人。
选举在党的严密控制下几乎徒具形式,真正敢讲真话、有独立见解的干部难以被群众选举出来。
这种体制容易造成领导集团或最高领导人判断失误、独断专行、滥用权力。
对党的后果是严重的,破坏了党内民主,窒息了党的生机。
从此党内只剩下两类人,一类是对上级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惟命是从、不能独立思考、没有见识的庸碌之辈;另一类是阿谀奉承、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投机钻营之徒。
苏联在斯大林之后之所以没有出现有政治眼光、有魄力、有见识、有工作能力的接班人,同此密切相关。
大镇压使苏联共产党长期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误使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缺少民主自由,就是滥杀无辜。
(2)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
国家集中管理很难高效,企业缺少自主权也没有经营的积极性。
苏联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过度集中只适应于经济粗放型发展时期的需要,因为这一时期主要是为工业发展打基础,追求数量增长,并保证国民经济重点部门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大、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过度集中的体制就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了。
(3)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
在斯大林时期,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条神圣原则。
它是衡量公民是否有觉悟、是否认识真理的最高思想准则,是判断公民是否忠于党和国家的主要政治标准,是界定某人是否是“人民公敌”的主要政治标准,甚至成了界定公民是否犯法的一条不见诸明文法律的潜规则。
对斯大林的高帽子有:
“天才导师”、“一切进步的和先进事物的象征”、“一切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我们星球上最伟大的人物”、“一切时代科学的泰斗”、“永不犯错误的理论家”、“斯大林就是真理”、“谁反对斯大林的指示,就是反对真理”、“斯大林的指示就是法律”。
(4)对外关系中的革命输出、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
美苏争霸虽然是斯大林的后继者干的,但是根子在斯大林那里。
斯大林搞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坚持世界革命和总危机理论,这是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的总根子。
①斯大林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②斯大林一直主张革命输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给予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的好礼物”,“由于外国大多数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水平不够,这样的教科书也会给予这些国家的非年轻的共产党员干部以很大的好处。
”)
③惟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谁对斯大林持有异议,轻则入狱坐牢,重则秘密枪毙。
1947年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后,斯大林亲自指挥在东欧国家内进行大规模的清洗“铁托分子”运动,镇压浪潮席卷除南斯拉夫以外的东欧国家。
6、联系《齐瓦戈医生》(《日瓦戈医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前苏联在列宁时期的有哪些极左做法。
A余粮征集制。
1919.1,人民委员会颁布余粮征集令。
a强制性(大规模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b阶级原则(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
);c征集对象是“余粮”(除了极少口粮外都算余粮)。
B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胜利初期大型企业国有化,1918年6月一部分中小企业业国有化;1920年11月,将有发动机并雇5人以上或无机器发动机但雇佣1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全部国有化。
)
C工业管理集中制。
(管理和计划集中于最高经济委员会各部门的总管理局,管理局直接决定企业生产任务,调拨企业的人力物力,包括企业产品。
)
D私人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
(到1919年底,除了粮食、饲料之外,肉类和马铃薯也在余粮征集制征集对象之列。
1920年征集对象包括几乎全部农产品。
实际上私人贸易为违法活动。
)
E经济关系实物化。
(为了应付物资奇缺和货币贬值。
具体措施:
实行按阶级属性确定口粮标准;大规模的实物交换;工业必需品配给制;单位之间停止货币结算,1918.12取消货币;1920年配给品和生活服务免费制。
)
F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只有完成一定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凡年满16~50岁的公民都应义务劳动,否则地方苏维埃有权强制执行。
)
7、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有哪些?
三个根本原因
1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
苏联模式弊端三个方面:
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难以尽快提高;
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
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广大人民的矛盾雪上加霜。
2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口号。
要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主张“三权分立”,强调应保证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分开以及司法权的独立;论证苏联正在建设的“不仅是人道的社会主义,而且是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主要内容:
第一、对苏联既往历史采取基本否定态度,分别称之为个人崇拜时期、发号施令时期、停滞时期。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出7个特征:
真正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制度;有效而活跃的经济制度;社会公正的制度;具有高度文明和道德的制度;真正的人民政权制度;各民族真正平等的制度;渴望和平、同各国建立正常和文明关系的制度。
第三、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主张民主化、公开化和多元化。
第四、人类社会、国与国之间应淡化竞争、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强调全人类价值高于一切,人类生存高于一切
影响:
加速了东欧各国的剧变。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提出后,曾有意识地向东欧各国灌输和推广,希望东欧成为他新思维的实验田。
苏共已分裂成三派。
性质改变:
•党的指导思想变了——既讲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又讲民主社会主义;
•党的奋斗目标变了——以共产主义为前景,以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自己的目标;
•党的阶级性质变了——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又是按自愿原则联合苏联公民的政治组织;
•党的地位作用变了——不再讲苏共是“政治体制的核心”和“社会的领导力量”,宣布苏共同其他政党、社会政治团体是平等、竞争的合作伙伴关系;
•党的组织原则变了——还讲民主集中制,又允许少数人利用党的舆论工具捍卫自己的不同观点,允许党员“按纲领进行联合”。
在戈尔巴乔夫民主化、公开化和多元化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500多个政党,6万多个非官方组织。
激进派趁势发动持续两个多月的百万矿工大罢工。
1991年8月19日,传统派发动“8·19”事件,但人民反映冷淡,持续三天失败。
之后便出现亡党亡国之事。
民族矛盾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③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根本原因:
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教训:
(1)要警惕右的,但主要纠正是“左”的错误;(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
(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封建主义落后遗产厚重,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稀少。
不发达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主要体现在:
①彻底铲除封建主义落后遗产,不仅限于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而且更艰巨的还在于改造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消除君主专制制度影响(如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指定接班制、官僚等级制)、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主义等等。
②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现代化大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民主政治范式,政治运行机制,政党活动规则,科学技术与学术文化成果等等,不能急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③要经历更长的过渡时期,不能急于过渡到一大二公三高四纯的社会主义。
④更不能急于从社会主义过渡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
改革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
正确对待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
对于历史问题,要宜粗不宜细,对历史上所犯的错误要心中有数,着眼于改革,不要引导人们热衷于揭疮疤。
(3)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要从根本上防止和平演变,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在实行多党合作的国家还要发展党际民主,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8、如何看待越南的社会主义改革?
对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革新开放的措施与成效
(1)农业革新:
承认农户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国家只收土地税,土地可以转让、交换、租赁、继承和抵押。
此外,国家还对农业实行倾斜政策,削减土地税,增加农业投入,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制,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越南农业取得大发展。
(2)工业是革新重点
国有工业深入改革,核心是彻底破除“统包统管”。
企业取得生产经营自主权。
1989年越南放开物价,把企业推向市场。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国家对企业只有两种权力:
一是依法征收营业税、所得税、国有资产使用税等税收;二是在必要时收回国有资产。
(3)财政金融领域,价格改革较成功。
取消各种定量供应的票证和物价补贴。
③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根据流通的需要而不是政府收支或财政赤字的需要来发行货币。
实行浮动利率,坚持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的原则。
外汇汇率并轨,实行国家管理下的自由汇率政策。
④健全金融体系,成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4)对外政策方面:
奉行独立自主、多样化、多边化的方针,维护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致力于为革新事业创造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争取必要的支持、援助和合作。
大力吸引国外投资
(5)政治文化领域:
2001年4月,越共九大废除实际上的领导干部终身制,干部的新老交替步入正轨。
同时设立中央书记处,取消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任期不得超过两届;书记处的任务是领导党的日常工作。
完善选举制度,推进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
国会代表选举实行差额制。
※健全法制,依法治国。
坚决惩治腐败。
越南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关于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越南仍将“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但目前尚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
(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势是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适合我国条件的过渡形式)
——关于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定向的、有国家管理的、按市场机制运行的、宏观计划调节的并通过国家法律监督的新管理模式,即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
)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
(要发展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市场既是计划的根据,也是计划的对象;逐步取消包给制;由市场机制决定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国家主要是利用经济办法引导市场的供求关系;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实行统一管理,国家赋予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允许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和转让;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同时扩大对外经济联系)
——关于所有制结构问题。
(多种经济所有制,不以私有制为主导。
)
——关于分配方式问题。
(越南主张现阶段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并存,即以按劳动结果和经济效益分配为主,并结合劳动者对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和知识的贡献进行分配。
)
革新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严重。
经济改革面临一些难题。
工业基础薄弱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人口增长过快与农村落后问题突出。
腐败问题相当严重,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中国的借鉴:
最近几年,在政治改革上,越南共产党似乎迈开了较大的步子。
他们在废除干部终身制、增进党的活力、扩大党内民主等方面,做了很多有效的努力。
尤其06年上半年举行的越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党的总书记进行了差额选举,被认